日照方便带走的特产 日照必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7 23:52:40

一.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三.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西施舌

古越西施女,容美非凡。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形态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清白如玉,被誉为西施舌。此蛤壳内软体丰满,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蛤肉含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补阴之功效。

海产贝类,其壳呈三角形,薄而光滑,壳表生长纹细密而明显,呈黄褐色,壳顶部为淡紫色。一般体重250克左右。

西施舌肉形似小舌头,一触便缓缓竖起,片刻又复原状。西施舌之名,一说是因其肉宛若人舌,洁白柔嫩,味道鲜美,故以“西施”冠其名;也有传说是唐玄宗有次吃此贝做的汤,观之若乳汁,食之若甘醴,对其香鲜美味赞不绝口,当即赐名为“汆西施舌”。

西施舌为稀有海珍品,古籍多有记载。《本草纲目拾遗》称“介属之美,无过西施舌”。郝懿行《记海错》亦赞西施舌“味美在肉,……啖之柔脆,以是为珍”。西施舌肉不仅色白质细、鲜嫩可口,而且有开胃、养心、息风、凉肝、明目、益精、润脏等功能,属“补阴要药”,对“消渴症”(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西施舌的采捕方法较为独特,据载:西施舌仲冬始有,过正月半即无,故采捕季节主要在冬季大干潮。取者先以石碌碡碾沙岸,使沙土平实,少俟视沙际,见有0出泡沫,即知有此物,然后掘取之。至今胶州湾及日照沿海群众仍沿用此法。

西施舌在日照、胶南、即墨、崂山、文登、莱州沿海滩涂均有分布,尤以胶南、日照两县市为多。全省资源量约20吨,年采捕约5~10吨,属珍稀产品。

1977年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开始进行西施舌人工育苗研究,1978年研究成功;现已开始生产性人工养殖。

四.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五.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煎饼

煎饼,是东港民间传统食品,历史悠久,是农家主食。

它以红薯面、小麦面粉、玉米面为原料,搅成浓糊状,上热鏊摊烙而成。饼薄如纸,色调微黄,质细香甜,柔软可口,营养丰富,尤其是以小麦为原料制作的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在台湾出版的《山东文献》上记载,黄鲫子鱼卷煎饼,为日照的食品之一绝,久食不厌。它的特点是食用方便,便于保存。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磨糊制成的煎饼为上品,需求量增长甚快,不但本市人们喜吃,而且遍及全省各地,为身在异乡的日照人的思乡美食。全市农村,家家设鏊子,户户摊煎饼,已成为传统的生活习惯。为开拓地方风味食品,市加工厂已把烙糖酥煎饼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煎饼,过去都是家庭自做自食,每家都有的,一般不到市场上出售。近年来,由于市场开放,大量的外地客商到苏北做生意,都想品尝当地的风味名吃,一饱口福。于是,煎饼以它独特的风味,打入饮食市场,成为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名食。

煎饼有以下几个特点:
1、薄如纸,极易成熟和加热,煎饼不像馒头那样需几十分钟才能成熟,而且冷了以后,加热时间也不长。
2、便于人体消化。因为做煎饼的原料都带皮壳,含粗纤维多,对消化很有帮助。
3、易存放,不易变馊。因它含水分少,也易于晾晒。
4、食用方便。由于它像纸一样薄,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菜肴放在上面卷起,用手拿着吃,别具风味,近似西餐中的汉堡包。
5、具有增强牙齿咀嚼能力的作用。因为煎饼的硬度和韧性都高于馒头及其他主食品,长期食用煎饼,能够锻炼牙齿功能。


六.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七.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芫荽

【芫荽】 俗称香菜,以其味道鲜美、香味馥郁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沂蒙山区,更是羊肉汤锅的

必备佐料,群众素有“无菜(芫荽)不开锅”之说。

芫荽对土壤适应性强,喜肥水,但因性喜凉爽、忌炎热、种子的发芽时间难以掌握等原因,较难

种植,尤其不能连播,两茬需隔3~5年的时间。一般来说,除秋季外,其它季节都可种植,因受气候

影响,春、夏芫荽产量较低,亩产在400公斤左右。中秋节前后,正是芫荽的旺长期,所以秋芫荽长

得棵大体壮、茎粗叶肥,至小雪前收好,用土培藏,保存数月仍鲜嫩如初。

莒县大面积种植芫荽始于1983年,菜农在玉米地间作秋芫荽获得成功,后得以迅速发展,一跃成

为主要产地。秋芫荽一般亩产可达2500公斤。1987年全县种植1000余亩,总产近300万公斤。

八.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红茶

日照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红茶是山东日照岚山区的。

日照红茶由日照圣谷山茶场有限公司首创于2008年初夏,2009年8月圣谷山获得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成为山东省第一家获得红茶QS认证的企业,结束了山东只生产绿茶的历史。此后,日照红茶很快被市场所认可,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2012年,日照红茶的炒制技术传到山东其他茶区。2014年5月,“日照红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江北茶品代表之一。7月24日,日照圣谷山茶场115亩茶园获得由美国雨林联盟SAN认证颁发的国际可持续农场认证证书——雨林认证,这标志着圣谷山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国际认可,这也意味着圣谷山茶拿到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圣谷山“红韵”系列红茶因其产地极北、品质更佳而有别于国内传统红茶,以其独具的弱收敛性、绵滑鲜爽、汤色红浓鲜亮而自称一派。

日照红茶

日照市岚山区农业技术服务协会

13198463

九.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巨峰茶叶

山东省岚山县巨峰镇土地面积165平方公里,90个行政村,7.8万人,耕地9.1万亩。是省级“环境优美镇”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乡镇”,素有“南茶北引第一镇”之美誉,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2万亩,茶叶总产2860吨,产值2.65亿元。

优良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巨峰成为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方,也造就了巨峰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有风味和超群内质,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外销量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全镇现已发展茶园5.2万亩,是“江北绿茶第一镇”,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

目前有28000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3800亩茶园通过“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绿茶生产基地2000亩,9种茶叶获有机食品认证,10种茶叶获无公害产品认证,1种茶叶获绿色食品认证,此外,12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种茶叶获山东十大名茶称号。16个茶叶品牌在省级以上茶叶会展上获得金奖,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

十.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南涧小米

莒县南涧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峤山镇的小米种植历史久长,优质小米种植带占地5000余亩,年可出产小米320余万斤,以南涧村出产的小米最具有代表性。峤山镇此次申报的划定保护范围为7个社区,辖46个村,地域保护种植面积335公顷。该镇地貌类型多样,东部丘陵、西部平原,土壤呈弱酸性,富含有机质,矿物质元素,极适宜于小米的生长和发展。

莒县南涧小米

粮食

山东

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莒县峤山镇所辖46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00″~119°00′15″,北纬35°33′15″~35°41′00″

日照必买十大特产日照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