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产土烟 厦门都有啥本地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1 12:14:29

一.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是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了“封肉”。侨胞回乡探亲时,也一定要吃这道家乡风味菜。

同安封肉的来历

据说很早以前,同安有种习俗---请神出巡。每当佛祖出巡时,沿途的居民必定要煮上咸稀饭让轿夫、信徒及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品尝。那时,人人都认为:哪家的粥比较受人欢迎,哪家就能受到神的保佑,来年那家就会财运亨通,兴旺发达。因此,家家户户都想尽办法,用上上等料力争把粥煮得最好。

某村,有一人,家里很穷,他渴望自己也能向别人一样煮一锅让人垂涎的粥,让人吃个精光,图个好运。因此,他变卖所有家当,然而,却只能换得一块不大的方形三层肉。他想,如果把肉切成小块,放入粥里,就如同大海里的金子闪烁不了光芒,发挥不了作用。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用酱油把整块肉上色,配上几种调料煮熟,然后放入煮好的粥,顿时,整块肉油光发亮,整锅粥香气四溢。看到的人都赞不绝口,这肉真香呀!人们不约而同地端起碗盛粥,一碗接一碗。也许是不好意思,还是于心不忍,人们始终没有把那块肉夹到自己的碗。

说也奇怪,经过几年的努力,那个人就成了富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啧啧称奇,纷纷仿效他的做法。然而,每家的做法都做方肉,口味一样,就吸引不了人,因此,大家开动脑筋,采用不同的做法,加上不同的配料,集众人之智慧,方肉越做越好吃。后来人们发现用纱布包裹焖炖熟的方肉最好吃,于是这种方法延续至今。由于“方”与“封”在方言中音相同,日子久了,人们把“方肉”叫成了“封肉”。

二.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龙宫水晶蚌

【厦门风味:龙宫水晶蚌】

〖菜肴特点〗清澈透底,清淡鲜美,脆嫩滑爽,1986年获福建省"名优菜肴"将;1993年获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金牌奖。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主料:鲜石斑鱼肉200克。

辅料:虾胶1000克,蛇1条(250克),姜片、芫荽各少许。

调料:淀粉250克,精真诚、味精、鸡精各少许。

制法:1、将石斑鱼肉拍成茸,加淀粉揉匀搓透后擀成一张张小鱼皮,分别包入适量入味虾胶,捏成饺状,上笼屉蒸熟取出,装入汤碗。

2、将蛇宰净,取蛇骨加清水750克、姜片制成蛇汤,去其杂物,调以精盐、味精、鸡精,倒入汤碗,投入少许芫荽即成。

三.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油葱粿

【厦门风味:油葱粿】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四.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莲花高山茶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位于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脚下,海拔千米以上,是全厦门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该村毗邻铁观音之乡安溪县,土壤及气候条件与安溪县相近,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而且无工业污染,出产的茶叶品质较佳。因此所产茶叶素有“莲花高山茶”之称。它地处厦门、漳州、泉州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军营村是厦门高山乌龙茶主产区,全村劳动力500人,80%以上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年产乌龙茶300多吨。军营村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史载300多年前军营村已广种茶叶,村民家家户户以种茶为业,茶叶收入是村民最主要的来源。

军营村有茶园约7000多亩,是厦门市重要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远销海内外。成为厦门口岸也是福建省首个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 从2008年起,新农村建设让军营村的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是福建省首批生态文明村。2011年,军营村(茶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村里已规划好利用现有茶园的优势,计划分两期用五年的时间,发展以制茶、品茶、休闲观光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五.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 , 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

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 / 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 1999 年中国名点、 1998 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

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胞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六.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翡翠皇上皇

【厦门风味:翡翠皇上皇】

〖菜肴特点〗软嫩滑爽,味道鲜美。此道菜199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烹饪大赛银牌奖。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主料:鲜虫寻肉150克。

辅料:猪肥膘肉20克,熟虫寻黄25克,净荸荠30克,净菜胆10棵,鸡蛋清4个。

调料:鲜牛奶250克,淀粉、精盐、味精、鸡精各少许,花生油适量。

制法:1、将猪肥膘肉、荸荠分别切成丝,与虫寻肉、蛋清、牛奶、淀粉、精盐、味精、鸡精一并拌匀,下锅油炒至熟装盘,虫寻黄捣碎撒在面上。

2、菜胆下锅油炒入味,成熟取出围放盘的四周即成。

2、菜胆氽入,用虾胶分别在菜胆上捏制美人头,镶上黑芝麻为眼睛、红辣椒剪成的小月芽块为嘴唇,制成上笼屉蒸熟取出,摆在鱼翅四周。

3、适量高汤下锅烧沸,调以精盐、味精、鸡精,用湿淀粉勾芡,淋在鱼翅和美人菜胆上即成。

七.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厦门韭菜盒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 厦门)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原料: 中筋面粉2杯、韭菜150克、粉丝1把、盐适量、香油少许。

操作:

1、将中筋面粉放盆内,加入开水2/3杯、冷水1/3杯,并加少许盐,揉匀成面团,盖上湿布醒20分钟。

2、韭菜洗净、切碎,粉丝泡软、切碎,两者混合后,加少许盐和香油调味,做成馅。

3、将面团分小块,每块包入韭菜馅料少许,捏成包子状,再按扁,放入平底锅,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即可盛出食用。

营养价值:

面粉 - 又名小麦面粉、小麦粉。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

韭菜/韭黄 - 又名壮阳草、赶阳草、长生草、起阳草。韭菜属百合科植物韭的叶,多年生宿根蔬菜。原产东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八.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厦门超级酱油

厦门超级酱油:原名金标酱油。系选用东北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按传统方法酿成。已有80余年生产历史。

九.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彩蝶绕蟠龙

【厦门风味:彩蝶绕蟠龙】

〖烹制过程及原料〗

主料:大明虾12只,海螺肉150克。

辅料:熟火腿丝25克,马蹄葱、番茄片各少许。

调料:湿淀粉、精盐、味精、姜末、上汤各适量,花生油750克。

制法:1、将大虾去壳留尾壳,从虾背片开,去沙线,两侧各剞一刀洗净。海螺肉片成蝴蝶片,每片夹入两条火腿丝制成蝴蝶状。

2、锅置火上烧热,下花生油烧到五成熟时,先将虾肉下锅过油成球,再下海螺蝴蝶过油,迅即捞在漏勺沥去油。

锅留底油烧热,下马列蹄葱、姜末、番茄片、上汤烧沸,用湿淀粉油芡,倒入过油虾球、蝴蝶螺片,迅速颠锅两下起锅,装入用南瓜雕成龙头、尾,中间坚摆黄瓜片的盘中即成。

十.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炸五香

炸五香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制作较为简便,不少家庭逢年过节都有自行制作炸五香的习惯,在各大餐厅、酒楼或街头小摊也随处可见。制作炸五香,首先要将猪肉切成条状或块状,青葱白切片,荸荠或荠薯等剁成米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拌匀,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内料,然后用豆皮包裹成条状,在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然后下次油锅炸至呈赤黄色即成

( 厦门)

炸五香也是厦门大众化传统名点,具有香嫩酥脆,馅料精细,甜美爽口,饶有回味而闻名,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

早在六十多年前,厦门的炸五香就崭露头脚,显出它独特的风味,为佐酒佳品,深受广大食客欢迎。当时,在厦门的“四孔井”和“二舍庙”等就有摆设卤味摊,其中有受欢迎的炸五香。

怎样将五香烹制得芳香酥脆呢?

材料:猪赤肉、扁鱼、青葱白、荸荠或葛薯、北葱、鸭蛋、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地瓜粉、沙茶辣、芥辣、辣椒酱、萝卜酸、芫荽。

做法:

1、首先要选配和加工好食品原料,将猪赤肉切成小片,扁鱼油炸研碎,青葱白切片、荸荠或葛薯、北葱剁成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上适量的地瓜粉,并拌匀即成为五香的内料,用豆皮包成一条条的五香,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

2、下锅前,先将花生油倒入锅里烧六到七分热,把五香逐条轻手放入锅内,保持中火,炸至呈赤黄色即可捞上,趁热吃又香又脆,吃时切成小块,蘸上沙茶辣、芥辣、辣椒酱、萝卜酸、芫荽,味道更好。

厦门特产烟外地买不到厦门必带的特产香烟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