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特产的故事传说 滨州邹平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5 04:15:51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二.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三.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西董豆腐

西董豆腐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西董镇的。西董酸浆豆腐以优质黄豆和山泉水为原料,经选料、浸泡、磨浆、杀沫、去渣、煮浆、点浆、压制八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所产豆腐口感嫩滑,口豆味醇香,绿色健康,营养丰富。

西董豆腐出自国家级森林公园鹤伴山脚下,属传统酸浆点制而成,俗称“浆豆腐”。因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属绿色无污染食品。

好豆腐源于严格的用料,西董豆腐的特色不仅在于优质大豆的精挑细选,更在制作中的用水。制作豆腐历来有“十分豆腐,九分在水”的说法。优质的豆腐首选优质山泉水和矿泉水。西董镇山高林密,是整个邹平县地下水的涵养地。西董镇所产的矿泉水深得县域内外人民群众喜爱,因此制作豆腐在“用水”上,西董豆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西董豆腐所产的第二大用水是采用地下的矿泉水,以麦饭石矿泉水出名。麦饭石是一种质地松软、含水量大、并富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石,声誉远播海外。用麦饭石矿泉水制作的豆腐,因满足了身体对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营养更丰富,口感更细腻。

豆腐好还需好工序。西董豆腐历经选料、浸泡、磨浆、挤渣、蒸煮、点浆、压制等数道工序,层层把关,精心制作,一丝不苟。西董豆腐外观白嫩、细腻、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煎、炸、炒、拌味道各异,鲜美无比。邹平人流传一句口头语:“不到西董,你吃不到真正的豆腐。”西董豆腐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赠送亲朋的最佳选择。

西董酸浆豆腐制作技艺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邹平县首个省级非遗项目。

四.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邹平麦饭石

麦饭石是邹平县之一,是一种风化后的山石,也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营养性矿藏。麦饭石其质松散易碎,多呈颗粒状,黑白相间、光彩斑烂、有金属光泽,邹平县长白山脉蕴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临池镇雪山、西董镇雪花山一带,总储量达1亿吨左右。邹平麦饭石品质优良,经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麦饭石化验室化验,其中含铁、钙等十几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有防病治病之特殊功效,可延年益寿。据初步调查,在麦饭石产地附近两个村,九十岁以上老人即有20多位,实为高龄老人比较集中的地区。1997年,麦饭石水已作为琥珀啤酒的重要原料,提高了琥珀啤酒的质量和品位。

五.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菠菜丸子汤

【原料】 菠菜150克,瘦猪肉150克,葱末3汤匙,酱油1茶匙,水淀粉1汤匙,姜末、盐、香油、鸡粉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将菠菜摘洗干净,切成4公分左右的段;将瘦猪肉剁成泥,加盐少许、酱油顺一个方向搅上劲,再加入水淀粉、葱末、姜末、香油继续搅上劲。



2、在锅中加入适量水和鸡粉,烧开后,改用小火,把调好的猪肉泥制成小丸子下锅,烧透烧熟,加适量盐调咸淡,最后下菠菜段,开锅即成。

六.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邹平白玉”芸豆

产于邹平县码头镇,系从当地种植的芸豆品种中经系统育种定向选择而育成的优良品系。植株矮生,株高40~45cm,单株分枝5个以上,结荚15个以上,茎叶绿色,花白色,叶片肥大,花序开张,结荚率高,果荚顺直,呈扁圆形,荚长18~20cm,横径1~1.2cm,单荚重9~10克,嫩荚白绿色,白色浅,绿色重,成熟后白色重绿色浅,老后不鼓粒。适于早春地膜覆盖于4月初前播种,初花期在5月中旬,花后10天采收,播种后53天进入采收期,采收期20天左右,全生育期75天。

七.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邹平必买的十大特产邹平能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