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镇江的特产做个广告词 镇江特产排名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5 19:36:40

一. 江苏省 镇江 京口区 镇江肴肉

“镇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是驰名中外的镇江名菜。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然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恰巧路过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于是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来到小酒店门口敲门。店门一开,香味立刻飘到街上。众人前来询问,店主妻子一边捞出猪蹄,一边实话对大家说:“这蹄膀错放了硝,不能吃。”但那位白发老人把四只猪蹄全部买下,并当即在店里吃了起来。由于滋味极佳,越吃越香,结果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等这老头一走,人们才知道他是张果老。店主和在场的人把剩下的半只蹄膀一尝,都觉得滋味异常鲜美。此后,该店就用此法制做“硝肉”,不久就远近闻名。后来店主考虑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为“肴肉”。从此,“肴肉”一直名扬中外。

镇江肴肉,原称“硝肉”。传说,古时镇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膀,烧煮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香味浓郁,食味醇厚。后来,人们嫌“硝肉”一名不雅,改为“水晶肴肉”,流传至今,成为镇江的传统名产。

三百多年来,镇江水晶肴肉一直盛名不衰,驰誉南北,并有新的发展。如按照肴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种肴蹄块: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状如眼镜,其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镜肴”;前蹄旁边的肉,弯如玉带形,叫“玉带钩肴”;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棱肴”;后蹄上的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做“添灯棒肴”,其肉质嫩香酥,最为食精肉者喜爱。

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一般熏腊之类。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此菜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颇振食欲。若配上姜丝,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镇江肴肉,茶香肉美,在久饫甘肥之后,得此茹之,舌感为之一振,另历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浅。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清蒸鲥鱼

鲥鱼鳞白如银,鳞层里积有脂肪,因此烹调时不去鳞。烹调方法清蒸、红烧两种,以清蒸为佳,色泽美观,肉极肥嫩,口味鲜美,爽而不腻,若以姜醋蘸食,其味更美。

鲥鱼,肉质细嫩,脂厚味美,营养丰富,是“长江三鲜”之一,也是我国名贵的水中珍品。

鲥鱼入菜可清蒸,也可红烧,但以清蒸为最佳。

清蒸鲥鱼,是江阴历史上的一道名菜。其久负盛名,名扬东南亚,美英等国以及港澳地区。尤为海外华人,华侨最赏识。

鲥鱼的鳞下,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故烹制时需谨慎对待(一般不刮去鳞片)。

清蒸鲥鱼的烹制方法是:

取二尺余长新鲜鲥鱼作一盆。

将鲥鱼去腮,剖腹,去净内脏,除去腥腻,污血,用清水洗净后,置入盆中。在鱼身上盖以火腿片,冬菇片,青笋片,加入精盐,白糖,葱结,姜片等调味品,然后,放上几片猪板油或用猪网油包上,置入笼中,以旺火隔水蒸上15-20分钟。待葱结发黄,鱼眼球突出,即可出笼,上桌,食用。

清蒸鲥鱼应趁热食用。此时,其肥嫩清鲜,回味无穷。若加上新鲜蚕豆瓣同蒸,则更加清香。

旧时,由于缺乏冷冻保鲜设备,新鲜鲥鱼的可供量有限,只有近水者才能品尝到真正的新鲜鲥鱼(新鲜与否,看其鱼腮颜色是否鲜红)。对于那些鱼腮呈暗红色的,人们大都用来红烧着吃,其味虽不及清蒸的那样清鲜,但也肉酥,汤醇,不失其美,故亦是餐中上品。

鲥鱼的美味,美就美在新鲜上,故江阴有句俗话:隔宿的鲥鱼狗也不吃。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镇江陈醋

镇江陈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江苏省镇江市辖区内,包括京口区、润州区、新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特定品质

镇江香醋,驰名中外。其色浓而味鲜,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并以“香醋摆不坏”而著称。

文化典故

镇江香醋创于1840年,是江苏著名的,驰名中外,1909年开始少量出口。镇江香醋在国内曾5次分别获得金牌奖、优等奖、一等奖等,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茅山老鹅

“茅山老鹅”以茅山而得名,茅山地处句容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抗日根据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和旅游环境,自古以来当地老百性就以养鹅腌制而闻名。现在的茅山老鹅以当地草鹅为原料,在百年传统腌制基础上精心研制,并依托科研院校进行科学开发,产品经专家、教授的评定,一致认为肉质鲜嫩,口感好,风味独特,已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荣获江苏省第七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机绣制品

镇江机绣品种繁多,图案或婀娜多姿的仕女,或风景秀丽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或五彩缤纷的奇花异卉,风格典雅,美观大方。精心制作的帽子、披风、包垫以其新颖的设计,精致的做工畅销中外。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丹阳大麦粥

丹阳大麦粥是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的。丹阳市大麦粥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化谷食之功效。

大麦粥绝对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特别是夏天,来两碗冷大麦粥,比喝其他饮料不知要强多少倍。这绝不是吹牛。丹阳是江苏镇江境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麦粥倒的确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家每户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这大麦粥的熬制还颇为讲究。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伴,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炼香味,当粥色微微泛黄时,便可食用了。开锅后,那叫一个香啊,真是令人食欲大增。若是再配上当地香甜爽脆的萝卜干,那可真是美得不行了!

大麦粥做法:原料为大米若干、大麦粉、食用碱;制作:将大米熬煮成粥,要稀一点,将大麦粉和食用碱加水勾兑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倒入稀粥内,煮开即可。

七.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镇江小磨麻油

镇江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质纯色美的特点早已香飘四海。该产品选料精,注重工艺,采用传统石磨研磨,经过去杂、水洗、蒸炒、磨浆、沉淀、过滤等多道流程加工,所出麻油在相关麻油质量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1985年3月,镇江小磨麻油荣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的金质奖章。小磨麻油产品远销英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八. 江苏省 镇江 丹徒区 镇江水晶肴蹄

产地:中国江苏镇江。
工艺:其制作工序有14道之多,首先选蹄(以猪前蹄为好),然后去毛剔骨,加硝水和盐擦揉,腌制六七天后,用冷水浸泡拔净血卤,加作料烧煮,出锅放入盆内叠好压平,用汤把油卤冲净,在滤过的汤卤中加适量明矾和清水倒入蹄盆,冷却后凝冻便成。

特点:醇香味美,松软爽口,食而不腻。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吃法特别讲究。在上餐桌之前,厨师还要按肴蹄不同部位,切成各种形状,分盘上菜。前蹄爪上边的两块肉,切成片状,形如眼镜,叫眼镜肴;其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前蹄爪边的走爪肉,切下来弯曲如玉带,叫玉带肴;其肉极嫩,前蹄爪上的走爪肉,叫三角棱肴;其味清香,后蹄上部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添灯棒肴,香酥软嫩,此外品尝肴蹄,佐以镇江香醋和姜丝,更是别具风格。( 镇江)

水晶肴蹄是镇江名菜,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镇江“宴春酒楼”的水晶肴蹄,更是名不虚传。水晶肴蹄是在古菜“烹猪”及“水晶冷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肉略呈淡红,虽凉而酥烂易化;胶东透明光滑,故曰“水晶”,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此菜上桌时,可根据不同肉质切出不同名目的肴肉,如“眼镜肴”,“玉带钩肴”,“添灯棒肴”,“三角棱肴”等。食之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配以姜丝,香醋,更有一番风味。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倒刺鲃

倒刺鲃——又名光鱼,属鲤科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其抗病能力强,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得人们喜爱。烹制方法:红汤、香辣汁。

十. 江苏省 镇江 句容市 句容葡萄

句容葡萄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的。句容葡萄的果肉适中、糖分适宜、营养丰富,有着皮薄肉嫩、籽小汁多、久食不腻的特点。

“句容葡萄有三最”:一是种植面积在全省最大。全市葡萄总面积达4万余亩,其中达产3.8万亩。句容现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二是葡萄品种最全。拥有夏黑、巨峰、美人指、贵公子、贵公主、巨玫瑰、黄金指等20余类葡萄品系,采摘期长达100多天。三是葡萄品质在业内最优。据权威部门检测,句容葡萄远超国家规定的鲜食葡萄标准,句容有7个葡萄产品相继在江苏“神园杯”优质水果评比中摘得金奖。据了解,句容葡萄还有三佳。首先是外观佳,句容葡萄强调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施肥用药,保证了每粒葡萄颗粒饱满。二是口感佳。得益于优良的土壤、水汽和光照条件,加之普遍采用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句容葡萄的果肉适中、糖分适宜、营养丰富,有着皮薄肉嫩、籽小汁多、久食不腻的特点。三是效益佳。近年来,句容葡萄逐渐走出了当地人的餐桌,远销沪宁沿线和长三角各大城市,年销量近三万吨,销售额达4亿元。

镇江十大特产送人镇江特产排名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