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森品土特产 连州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2 06:32:47

一. 湖南省 郴州市 嘉禾 凌云豆腐

凌云豆腐是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田心乡凌云村的。采用优质黄豆、手工磨制而成,由于凌云村特有的优质水源,凌云豆腐具有外焦内嫩的特点,无论煎煮,口感极佳,现已远销至广州、长沙等城市。

凌云豆腐的由来有这样的传说。相传神农过川,上岸下憩,清风入怀。闻男女嬉,及迂,神农云:“地秀兮,人善兮。单欠一物,此物乃豆种,名曰黄豆,以此地之灵,种豆必丰。授尔一机,曰豆腐。汤焖炸煨,撩而不拔,童叟皆宜,此乃豆腐凌云也。”后人记之,是有凌云村之名。

不论这传说是否杜撰,但凌云豆腐好吃确实出了名,堪称嘉禾名菜一绝。豆腐能始终保持细腻白皙,煮而不烂。据说是因为凌云的豆腐佬(卖豆腐的人)沿袭了祖传的秘诀,技术过关,制作精细。“外表八十岁,里面十八岁”说的是凌云豆腐表皮金黄如八十老太的皱纹,内心细嫩如十八少女的肌肤。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肉狗

狗肉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 并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吃狗肉热, 加之沛县的汁狗肉是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樊哙所 创,古今中外名扬。沛县有识之士便积极调查研究, 提出把肉狗养殖业作为一个产业开发, 发挥名人名效应,振兴沛县农村经济。目前已建成年产仔狗5000 条的 养狗场10个,养狗百条以上的农户600余家,全县养狗已突破15万条,规模养殖已经形成,并逐渐扩大。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 樊哙首创的汁狗肉 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沛县的狗肉加工业越来越兴旺发达, 从单一的个体作坊,走上了国营、集体、私营多家并举的格局, 以独 特的制作工艺、鲜明的地方风味、现代的包装技术, 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曾获省优、部优、国优、 国际金奖等殊荣。 近年来, 沛县每年生产汁狗 肉3000多吨,需要屠宰狗近30万条, 而农村散养的狗很少,主要用来看家护院,不病、不死、不出售, 因此缺口大,必须到内蒙、四川、山西等地购买白条狗。 如果 本县大量养狗,就不必要花大笔钱到外地购买, 且肉质新鲜。 所以我县就抓住市场狗肉供应紧张而价格上扬这一特点,引导农民利用空闲地,剩余劳力, 农活的间隙 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发展肉狗生产。沛县农民素有养狗和食狗肉的习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对狗肉需求量的增加,养狗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沛县肉狗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 和发展,养狗的农户和养狗数量逐渐增多。为交易的方便, 沛城镇建立了狗市场,一些狗商看到市场行情好,不断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入市,从而加速了沛县的肉狗改良。 为了沛县犬业的发展, 沛县一些有识之士对犬业生产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县中医院,年近80 岁的老中医魏以伦积累了大量的养狗资料, 写出了《沛县狗肉》、《犬趣》等等作出版发行。县多管局常胜平于1986 年对全县狗资源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报告受到省市科技部门的表彰。 县食品公司张洪京对沛县狗肉营养成份进行了测定,并在《中国养犬杂志》1993年第二期上发表, 成为我国狗肉营养成份测定最早的、也是唯一的资料,引起了国内营养学家的重视。樊哙后裔樊宪涛,投资60 万元,在沛县城北3公里处建造了一个肉狗繁育场,为沛县肉狗规模养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之后,在崔寨、张庄等乡镇也先后建起了养狗场, 沛县出现了养狗热,使该县的肉狗养殖业推向了规模生产的轨道。 由于各乡镇规模养狗场的相继建立。 全国地众多客户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求购种苗。 为了杜绝不规范经营的现象,沛县畜牧主管部门最近采取有效措施, 对肉用种犬生产实现规范化管理。 要求凡在该县境内生产种犬的单位和个人, 都必须向县畜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出售种犬的要力理《种畜禽合格证》; 对外配种的要办理《种畜禽使用许可证》凭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申请办证的必备条件是:肉用种犬应合格、优良,来源符合技术要求, 并具有系谱档案记载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母犬数量; 种犬场须配备相应的畜牧技术人员, 个体户须掌握一定的育种常识。另外,畜牧主管部门还要求,对外出售种犬,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防疫、检疫,保证品种质量。 并向用户提供合格证和防疫、检疫等质量保证手续, 签订有关合同。( 沛县)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蛙鱼

“蛙鱼”不是鱼,而是用淀粉做的美食,类似于烟台小吃焖子,不同的是焖子吃之前还需再炒熟,“蛙鱼”则是已经蒸熟的,直接拌上蒜,醋,咸菜丝和辣椒即可食用,口味清爽极致。

苏北及豫东、鲁西南的蛙鱼,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食用上均有相似之处,因形似蝌蚪,故称“蛙鱼”。

制作“蛙鱼”的原料,现在大多选用山芋淀粉,也有的用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是用荞麦面调释,用漏勺漏在开水中氽熟,然后加入调料食用。“蛙鱼”的制作是将淀粉用水稀释搅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淀粉受热膨胀,糊化成淀粉糊,然后趁热倒入钻有洞眼的盆中,将盆支架在盛有冷开水的大盆上,这样淀粉糊就从洞眼流出来,落在冷开水中,冷却后形似蝌蚪。

食用时加入:甜醋、辣椒、榨菜。也有部分地方喜欢加入香油和蒜泥。调味时最关键是甜醋的味道。

四.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水晶梨

连州水晶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全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晶梨主产区,连州水晶梨种植面积近5万亩,挂果面积3.6万亩,年产量近6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种植水晶梨,也成为了当地农户致富发家的途径。

从连州水晶梨本身来讲,基于连州特殊的气候,连州水晶梨相比其他品种的梨,口感更胜一筹。连州市水晶梨果型端正,个大浑圆,果肉雪白,口感爽脆清甜,可溶性固形物12%至14%,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具有糖分高、口感好等特点。

连州水晶梨品种资源丰富,有新世纪梨、翠冠梨、丰水梨、黄金梨、黄花梨、圆黄梨和大果水晶梨等,种植集中分布在海拔300至700米,气温相对寒冷的星子镇潭岭、大路边镇山塘、龙坪镇孔围、西江镇高山等地区。连州水晶梨在口感上之所以能与普通梨拉开距离,主要是得益于连州特殊地形和气候。以连州市潭岭地区为例,该地区位于连州西北部,海拔高650多米,昼夜温差大,土壤多为黄沙土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让潭岭成为连州地区水晶梨生产的最适宜区,目前该区水晶梨生产面积达6000多亩。

为进一步提升水晶梨品质,连州实行了套袋技术。未实行套袋的果实,果皮黄绿色;实行套袋栽培的水晶梨果皮黄白、果面光滑,果肉呈乳白色、皮薄核小、肉质细嫩多汁、清甜爽口有蜜味,无明显石细胞。同时,耐储性能大大提升。

果品

广东

连州市水果技术推广总站

连州市区域内,主要以星子、龙坪、西江、大路边4个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7′~112°47′,北纬24°37′~25°12′

五.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龙须草

【龙须草】连州市星子、大路边等乡镇有一种岭南罕见的土壤——紫色土。这种土壤适宜生长龙须草。龙须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高1米以上,初夏开花,靠根系延伸和花籽飞散繁殖。因其叶片细长而微弯,形似“龙须”,故名。过去,人们用它搓草绳,打草鞋或作燃料,五十年代始用于造纸,它的纤维细胞较长且薄,是生产薄纸的上乘原料。八十年代,连县造纸厂的打字纸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唯是龙须草年产量仅3000多吨,除满足本地生产生活需要外,还销往江门纸厂,供不应求。因此。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增加种植面积,保护星子盆地的生态平衡,减少紫色土的水土流失,使之形成一个可供连续利用的龙须草基地。至1995年,已种(育)龙须草6456公顷。

六.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白肉百合

 位于偏僻山区的连州清江乡,种植白肉百合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该地农村发生流行性“热喘病”,因为缺医少药,患病者只能用土法治疗,有人采来自种的白肉百合泡水,竟治愈了病人。此后,清江农民对种植白肉百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年都将收获的百合加工成干片泡糖水饮,或煲百合粥食,从而形成了一种生活习俗。

    清江乡有大片土层厚、湿润、肥沃的黏沙土质山坡地,这是种植白肉百合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农民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种植、管理和加工制作白肉百合的方法。百合是一种跨年度生长的草本植物,每年在“大暑”至“秋分”期间种下,待来年的“大暑”方收获。它以地下部分的鳞茎为果实。百合有多个品种,但以白肉百合和龙芽百合为主,其味分甜苦两种。苦百合主要供药用,甜百合多为食用。清江白肉百合,性甜带苦,是食用和药用兼并的优良品种。

    白肉百合营养丰富,一般含蛋白质3.7%,蔗糖3.9%,脂肪0.3%,果胶质5.1%,淀粉21.4%左右,还含鳞、钙及粗纤维等。用清江的白肉百合可以加工成百合干片、百合粉和百合精冲剂,而且还可以加工成百合饼干。其干片又可以直接作为中药使用,它具有治哮喘解热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和医治高血压等功效。

    清江农民把白肉百合作为一项拳头产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如今,清江白肉百合远销东南亚诸国,国内市场以广州、深圳、珠海和港澳地区为主。

七.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河鲜宴

河鲜宴

河水质清炖,盛产的鱼鲜甜美味,极具特色,有钳鱼、边鱼、鲤鱼、鲢鱼、河虾等。

八.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孔塘烟

 “孔塘烟”倒真正是孔塘出产的。从连州城往东走十余公里,有一盆地,里头有石有树,有数百公顷红色石灰土,细细的泉流从石缝间叮咚冒出,灌溉着几弯水田。五个村子零零落落散布在盆地中,这地方,平日缺水;一场暴雨,滂沱数日,却又积水如塘。慢慢,水复从石缝石孔中漏走,故名“孔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孔塘人开始种制黄烟叶,世代相传。孔塘烟以醇香、油润扬名。旧时,1.25千克或1.5千克孔塘烟,可换稻谷一担。据说,孔塘烟在清代还曾被列为贡品。早先,有个花名叫“马牯顺”的孔塘人,在连州城里边吹笛子边卖烟叶,自夸其祖公留下“烟墩”一丘,种出的是最正宗的孔塘烟叶。其实,孔塘盆地皆可种出上好的孔塘烟叶。孔塘人有着祖传的种、制烟技术,种烟求质不求量,一株收干烟叶50克。旧时,孔塘人用木刻印章在生长着的烟叶上盖上“孔塘”或“正宗孔塘”字样,晒制后,干烟叶字迹犹在,以此防盗防冒牌。孔塘人极少上市卖烟,因为有主顾上门定购。因此,市场上“孔塘烟”常有假,对于冒牌者,孔塘人讥之为“孔塘边”。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 新郑大枣

新郑大枣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

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

信息来源: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 辽宁省 锦州市 黑山 黑山地瓜

黑山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年平均降水量为568.4mm;无霜期165天;日照时数达3300-3500小时,雨热同季。区域内土地集中连片,土壤疏松肥沃、中性偏酸、降雨偏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地瓜养分的积累,具有生产优质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黑山地瓜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薯块长纺锤,表皮光滑,紫红色;薯肉乳白色。平均单块重200g,最大达到450g。熟食甜面,纤维少,口感细腻,适口性好。2、内在品质指标:黑山地瓜总糖(以葡萄糖计)3.5~5.5g/100g,蛋白质3~4.5g/100g,淀粉率>20%,钾180~220mg/100g。

黑山地瓜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49′-122°36′,北纬41°28′-42°8′。涵盖英城子乡、新立屯镇、薛屯乡、芳山镇、八道壕镇、白厂门镇、太和镇、无梁殿镇、镇安乡、胡家镇、半拉门镇、绕阳河镇、历家镇、姜屯镇、新兴镇、大兴乡、常兴镇、四家子镇、大虎山镇、段家乡、黑山镇21个乡镇、62个村,总生产面积2万亩,总产量3万吨。

连州十大特产排名清远连州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