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产哪里可以买 甘肃省土特产专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3 05:17:07

一.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菜花合子

菜花合子

当油菜含苞待放时,取其上段用开水浸过,清油炝拌,加上调料作为馅子,白面为皮,包成三角形、半月形和荷叶形的合子,生煎或蒸熟食之。

二.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西域煎饼

最早出现在唐代敦煌的启蒙教材中,说明敦煌人在很早的时候就食用煎饼。煎饼的起源较早,在《俗务要名林》和《类书》中即有记载。因其制作简单,快捷方便,口感软糯,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 甘肃省 天水 秦州区 米黄

 米黄又称甜馍。用糜子碾米成面,适度发酵,入笼蒸熟,其块如蜂巢,色如黄蜡,味甜可口,柔酥恰好,富于营养,长幼喜爱。以玉米面或荞麦面同法制作的甜馍,称作“发糕”,风味独特,口感不亚于米黄。

 

四.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黄酒泡馍

岷县大南门上早晨的黄酒好喝。黄酒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诚洒向黄土,祈求吉祥如意,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五.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灰灰菜

灰灰菜

灰灰菜,方言又称灰条,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集嫩茎叶,沸水滚煮1-3分钟捞出漂洗后凉拌。采用脱水处理方式加工后销售,每吨市价可达1-3万元。

六.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炒蚕豆

炒蚕豆

岷州气候适于蚕豆生长,所产蚕,岷人有吃炒豆子的风俗,久而久之,炒豆子成为岷县的一大。

七.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羊十道

羊十道

即用一整只羊肉做十道菜肴。“羊十道”以其独特的风味在漳县闻名遐迩。“羊十道”选料考究,选用大肥骟羊,屠宰后以头、腿肉、羊排、血、心、肝等五脏及羊尾为主料,以花椒、生姜、胡椒、山药、茴香等中草药、香料为佐料。“羊十道”的烹饪之法有煮、煎、蒸、烩、焖、炒等。品名有清蒸白血、香酥羊排、开锅羊肉、大烩羊头、蜜饯羊尾、呼啦羊蹄、汆水丸子、时菜里脊、萝卜肚丝、爆炒腰花,共十道佳肴。

盛“羊十道”的器皿有瓷质盘、盆、勺等,将十道菜肴按头、内脏、排骨、尾等依次排列于瓷器餐具中即可上席。据传,“羊十道”也是由汪氏从元朝宫廷传入民间的,既保留了草原蒙古宫廷御膳的民族风格,又吸收了中原汉族的烹饪技艺,流传于今数百年,堪称陇中名菜。漳人王兴祥有诗赞曰:

四季食百草,千日始长成。

有朋远方来,献身宴嘉宾。

厨无鸡鸭鱼,桌少海味珍。

脑花淼玉脂,尾肥烧晶莹。

肚丝烹羹鲜,肝尖熘西芹。

肋条焖骨脆,里脊炒洋葱。

精肉炸丸酥,夹沙蒸馅嫩。

胸肌不油腻,腩烂无膻腥。

碗碟换十回,觥杯传几巡。

佳肴盘盘奇,美味道道醇。

饭后一盅茶,回思余香浓。

走遍南北地,华夏饮食尊。

八.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啤酒大麦

民乐啤酒大麦呈淡黄色,无病斑 ,无霉味和其它异味,发芽率高,千粒重高,蛋白质含量低,经1990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鉴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量达7500万公斤。《西部风情》提供( 民乐)

九. 甘肃省 定西 渭源县 甘肃洮砚石

渭源县

峡城乡:为甘肃洮砚石产地。

十.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麦索

“过了五端阳,小麦大麦梢子黄。”农历五月的凉州,田野处处翻滚的麦浪。热辣辣的五月风,推茬掠过麦梢,留下半青半黄的步履。麦穗在“灌浆”了,一籽落地,万粒归仓,已是指日可待之事。于是庄稼人脸上有了笑容,悬了一年的心放下了多半,揪起一穗,在结满老茧的掌心里搓碾着,吹去皮儿,细心数数粒数,掂摸掂摸年景
女人娃娃们兴冲冲上田野“掐青”来了。拣那实沉的大穗头揪下来,七八十来穗扎成一小把,三五十把攒成一捆,往胳肢洼里一挟,沿着窄窄的田埂有说有笑,健壮的双脚“刷刷”扫着小草,走起来像风吹柔柳
这新麦抱回家要做“麦索子”的,其做法独特而绕有风趣。先是连秸杆一起下锅煮,大火大轰,那新麦特有的清香满街满院飘逸;熟了,涝出来,控净水,晾凉,再放在雪白的柳条簸箕里搓,一搓麦粒和麦衣两分家。“哗——刺,哗——刺,”簸得麦衣飞去,只剩净净一堆翡翠珠,抓起一把扔进口中,一股奶津津的清甜润入喉嗓,筋盈盈嚼不够。这叫“青粮食
过了端午时间不长,凉州城里街上就可见卖青粮食的。都是些小姑娘,穿戴得爽爽净净,挽着金色小竹篮,使块白布盖着,顶上是个蓝花小瓷杯,厚墩墩的,青粮食盛的顶尖,这是他们的“幌子”。拣人多的地方一站,一会儿篮子就空了,城里人特稀罕那股田野的清素味儿
庄稼人尝新,嫌这样吃法不过瘾,就转起了青石头磨,把这绿的水汪汪珠子喂进磨眼,转出来一条条小拇指粗细、菊青色的索子,这就是“麦索子”。磨好,美美的盛一海碗,搁点细盐,调上些油泼辣子油泼蒜。嗬!喷鼻儿香,吃的娃娃们都弯不下腰
其实,农家吃“麦索子”,最先并不是为了尝新,纯是为了应急应饥。地里的还没有登场,仓里的却吃完了。庄稼半青半黄,粮食快到口了,但是还差那么一点;这是一段最难熬的光阴。总不能守着粮食饿死。这一应急,就“急”出个麦索子来。磨好了麦索子,还要加一道工序:添一锅水,把麦索子煮成一锅粥,好耐吃些,凑和着别断了顿,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些年,做麦索子的人少了,何原因?据说:其一,现在农民种田讲科学,麦子品种优良化,由青到黄“接”的非常紧,麦子转眼就黄,容不得你慢慢做了“麦索”来吃;其二,以前做麦索子都是女人娃娃们的兴头大,现在她们都各有“公干”,闲功夫少了;其三,现在磨面都是用电磨,那能磨麦索子的石头磨,差不多都变成“文物”;其四,…恕不一一
于是,有些老人叹道:“过些年,新上来的娃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个‘麦索子’了。”年轻人却说;“那也不一定,说不定过些年人们大鱼大肉吃得不耐烦了,又想吃些清素野气的,制造出一种麦索加工机,一头麦子进去,一头麦索子出来,再用不着掐呀煮呀,簸呀磨呀......”但愿凉州麦索常青
( 武威)
甘肃特产哪里买最正宗甘肃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最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