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特产生产 广东最新特产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2 22:29:48

一.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广东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与干蒸烧卖、虾饺、蛋挞同誉)。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用面粉、白糖等拌成发面皮作皮,蜜汁叉烧作馅。成品雀笼形,笑口,松软香甜。乃广东老牌名点,各地大小茶楼、酒家四时供应,故有“镇山宝”之称。

原料:叉烧肉,盐,花椒,葱,姜,酱油各适量,面粉。

做法:

①叉烧肉切小块,葱姜切末,加酱油、盐拌成陷;面粉中加糖、温水、发酵粉,省二小时,至面团发起时,加香油、白糖。

②将面分成份,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皮,将叉烧肉块及葱姜末包成包子,上屉蒸15分钟即可。( 广州)

二.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姜薯

姜薯的吃法很多,有速食法、混制法、磨制法等。速食法是刨片放在开水中滚两滚后加糖浆,俗叫泡姜薯汤汤中薯片,清香爽口。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配料烧肉吃,可甜可咸,薯块香松。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做成姜薯丸,香脆滑润。

三.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鲎馃

棉城为潮阳市的城区。先民以本地农副甘薯粉,和以大米及海鲎的肉和汁为主料制作而成。制法是将大米煮成稀粥冷却,加入薯粉,鲎肉和汁,搅匀粘合,盛入蟠桃型的陶模内,再放上鲜虾和猪肉碎,蒸熟后脱去馃模,放进生油或猪油锅里,用隔水浸炸方法炸至外表呈浅金黄色即成。吃时再蘸以辣椒酱掺酱油的酱料。其特点是外皮酥脆,内里热透嫩滑,并具鲜、辣、香、咸。鲎馃是粉馃中的精品,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就用以奉客。近代以来馅料更为讲究,有的加上香菇、鲽脯、花生一起调制,气味更香甜可口。回乡华侨、港澳同胞常专点品尝。

四. 广东省 东莞 碌堆

碌堆

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浆,做成团,中空,吹以气,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新鲜时香、甜、软,十分可口。时间长后,中间的气跑了,变硬,可切碎,加酒槽、番薯、煲糖水食。

五. 广东省 中山 子姜骨

沙溪人喜欢吃子姜骨,这与他们的烹制得好是分不开的。这种子姜骨吃起来甜中带酸,入口化渣,微微的姜辣和醋酸,令人胃口大开。制作子姜骨是沙溪每一位家庭主妇的拿手好菜。

选取细排骨,最好是略带肥肉的那种,这样的肥肉才不易塞牙。然后把排骨斩件,下生粉勾芡,跟着过油锅。将红谷米、牛尾汤、醋、片糖、盐下混在排骨上,放在煲里煲烂。接着把子姜加上糖,再用排骨汁打芡,上桌的时候,把子姜和排骨一和就可以了。

六.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剑花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七.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黄烟

素有“黄烟之乡”之美誉。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八.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蚬汤

石滩有很多蚬,可以做成一桌蚬宴,而其中最经典的一道菜,是蚬汤。一煲小小的蚬汤就需要一大堆的蚬才能煮成,实属矜贵。

九. 广东省 东莞 大朗荔枝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闻名中外,“食之令人畅然意满”的东莞荔枝被誉为“岭南第一品”。

东莞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东莞县志》记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

荔枝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山区、丘陵、埔田地区。主要产区有大朗、大岭山、寮步等20多个镇区,是东莞市水果中的拳头产品。

东莞荔枝的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黑叶、槐枝等传统优良品种,近几年又培育出红绣球、无核荔枝等新品种。值得一赞的是大岭山镇的糯米糍荔枝,以其个大、皮薄、肉多、果甜、味浓的特点而享誉中外,曾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名句已成为东莞荔枝的广告词。

十.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青梅

从化梅的品种有腊梅、大肉梅、鹰嘴梅、蜡象梅、钩头大肉梅、台湾大肉梅、大青叶梅(大核青梅)、石梅、滑柳梅、胭脂红(红面珠敦梅)、大木梅和青梅等12个,其中以大青叶梅栽培最多,品质较优。梅的经济价值高,种后3--5年结果,12年--20年为盛产期,单株产量10--15公斤,平均亩产130公斤左右,果实于清明后成熟,是一年中最成早熟的一种水果。梅可加工制成梅酱、话梅、乌梅、陈皮梅、甘草梅、密饯梅等10个品种。( 从化)
广东特产代表分布图广东农特产产地在哪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