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特产 槐米之乡 全州特产金槐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3 00:56:56

一. 广西 桂林 全州 石塘生姜

石塘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味辣、皮薄、肉嫩、鲜脆”是全州石塘生姜的特点,作为“全州三辣”土品之一,以“五指姜”为上品的石塘生姜每年上市时都能热销一空,甚至远销湖北、广东、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石塘生姜从产量到品质都有了提升,带动了全州全县的产业辐射。今年,全州县生姜种植面积2.85万亩,生姜产量12万吨,平均售价6000元/吨,产值达7.2亿元。“石塘镇种植效益得到提高,也辐射带动了安和、两河、凤凰等周边乡镇规模化种植石塘生姜。种生姜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全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石塘生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全政发〔2016〕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石塘生姜》(草案)

(当地种植户供图)

二.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五香豆腐干

全州五香豆腐干始于唐朝中叶,历史悠久。做法是:水豆腐块放上烘烤锅台,一种特制的平板锅,锅下生温火,保持在摄氏40度左右,豆腐块烘烤至转黄色,再端下来,趁热刷上咸的五香粉。这五香粉是用适量盐、八角、姜丁、桂皮、沙姜、草果、丁香等调配料磨成的,呈粉状,比较浓香。

刷上五香粉的豆腐干,串入特制的晾干绳上(用两根麻线串上算盘珠子,两颗算盘珠间的双线中夹上五香豆腐干,如此重复串联,一根晾干绳上可串豆腐干20~30块),再挂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整个程序完成后,制作出的五香豆腐干夹起来置于光线下观看,呈透明状,豆腐干中间则稍薄,厚度为0.8cm左右,四方边缘处稍厚,大约在1.2cm左右。

五香豆腐干色泽光鲜,保存期比较长,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成为全州的名小吃,并在民间留有“五香豆腐干下饭,鼎锅都刮烂”的俗话。

三. 亚洲 韩国 全州拌饭

全州拌饭是以平阳的冷面,开成的汤饭一起是朝鲜3大饮食中一,而且全州拌饭是首位而有名。是使用优好的地理条件下生产的质量优好的农产物,酱油,做饭时的精心的手味结合品。全州黄豆芽是全国第一,使用自然产黄豆芽的也叫全州黄豆芽拌饭。

四. 广西 桂林 全州 湘山酒

湘山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湘山酒是中国小曲米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精品湘山酒是采用精选优质大米加特制小曲,秉承千年严格的传统工艺悉心酿制而成。窖藏多年,量少而品精。酒色晶莹透亮,味蜜香清雅而芬芳,入口甘美绵甜,回味悠长怡畅,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湘山酒厂位于山青水秀、鱼儿肥稻米香的广西北部古城全州城东,湘江、灌江、万乡河汇聚之滨。企业建于1954年,经过50余年的发展,从建厂时的21名员工,5933元的固定资产,发展成为占地25万多平方米、总资产9000多万元的广西外贸商品出口基地,广西最大的米酒生产厂家之一,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并于2003年通过ISO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迈入了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的行列。

湘山酒厂的主导产品“湘山酒”是米香型白酒的代表,以优质大米为原料,以特制纯种根霉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半液态半固态小陶瓷缸糖化、发酵、蒸馏,并经长期陈酿、精心勾兑而成,以“酒色清亮透明,味蜜香清雅而芬芳,入口绵甜,落口干冽而净,回味怡畅”的风格而闻名,自参加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开始,一直被评为国家优质酒,荣获国家银质奖,自1963年起至今一直保持广西名酒称号。湘山牌湘山酒系列产品自1997年2005年四次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湘山牌湘山酒2005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推荐为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品牌;其商标“湘山牌”三次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成为消费者信得过商品。原区人民政府李兆焯主席在视察湘山酒厂后,欣然题词“湘山酒香遍万里”。

系列产品金稻米酒于1996年被评为广西优质产品,湘山醇、湘山粮液被评为2002年度广西名牌产品。

桂青酒为露酒的一种,她“清亮透明,药味协调,入口绵甜,落口净而留香“。自1980年至今,一直为广西优质产品,2005年被中国酿酒协会推荐为全国果露行业优质产品。

湘山神酒为露酒的又一品种,“酒色乌红晶莹,酒体丰润,味感醇厚,香甜甘爽”,酌情细品,有益健康。

湘山一樽酒在保持陈酿湘山酒固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强了“入口绵甜,细腻舒适,回味悠长”的特点,为湘山酒厂新开发的高档产品之一。

湘山酒厂自1987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广西区先进企业、轻工部质量管理企业、轻工部优秀企业、广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消费者信得过企业,连续十多年获广西经济效益最佳企业荣誉称号,2004年获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称号。湘山人在“酿造幸福人生”理念的激励下,倾力打造消费者满意产品,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

湘山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西 桂林 全州 东山猪

东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东山瑶民间口传史料和《樊氏族谱》记载,东山瑶先民是原始的“土著”和祥庆公先自元末由江西迁居东山定居组成的族群。又据东山瑶《盘邓李归阴祭单》记载光绪至民国三年期间老人归阴祭祀云:“盘法团一双黄氏者三位家先祖坟一供度地主,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归安”;“盘法德家先祖坟安葬渭酸冲半领坪,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邓妹耐家先祖坟葬永县管入油茶里田头平龙都地,平安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凭藉东山瑶中盘邓李氏瑶民《盤鄧李歸陰祭單》记载透露的这一信息,说明东山瑶自元末进入东山不久便驯养东山猪,《盤鄧李歸陰祭單》足可说明并资证东山瑶驯养东山猪的历史事实。以及从事东山瑶历史文化研究教授盘福东著作《东山瑶社会》一书中写道:“东山猪始养于明初”。都资证东山猪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98年版全州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东山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上世纪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为全国良种猪之一,并载入《中国良种猪》。

东山猪主要产于广西的全州县。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品种特征

东山猪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

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较平直,四肢较结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毛,称“晕带”,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称“破头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二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或“点花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顶,称“点头墨尾”。0数一般6~7对。

品种性能

东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02公斤,体长132.29厘米,胸围114.86厘米,体高74.36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24.31公斤,129.30厘米,118.36厘米,66.40厘米。东山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东山猪

地域范围

东山猪原产于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分布于全州县境内的东山乡、白宝乡、咸水乡、才湾镇、龙水镇、大西江镇、枧塘乡、石塘镇、安和乡、两河乡、凤凰乡、文桥镇、庙头镇、永岁乡、黄沙河镇、蕉江乡、全州镇、绍水镇等十八个乡镇。保护面积4022.1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全县东山猪饲养量为17.73万头,母猪存栏1.52万头,年出栏肉猪7.1万头、小母猪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东山猪的形态特征具有地方特色,其体型特点:体躯高大,背腰平直,各部位结构匀称。胸宽深,腹大不拖地,四肢强健,立系。012-14个,少数16个,分布均匀,发育良好。头部清秀略长,面部平直,额略宽,有不规则皱纹,耳大下垂。躯干、四肢、尾端、鼻梁及鼻端为白色;头耳部、尾根及周围为黑色,简称为“四白二黑”,少数猪躯干有黑块。东山猪性情温驯,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 (2)内在品质指标:东山猪皮厚,肌肉脂肪含量高,背部瘦肉切面呈大理石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东山猪背最长肌水分含量60.4%~65.4%,灰分含量0.8%~1.06%,脂肪含量12.8%~13.4%,蛋白质含量19.6%~21.7%,膳食纤维含量0.15%~0.17%,氨基酸总量含量17.25%~18.86%,热量为873.4kJ/100g~945.4kJ/100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2)执行。

六.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豆豉

全州县制作豆豉的历史源于唐代中叶,与“全州第一香”五香豆腐干产生时期接近。

据传,最早制作出豆豉的,是唐中叶全州镇建设街小南门一个专做豆子生意的老板(姓甚名谁已无法考证);有一天,老板收进店的百余斤豆子因未干透晒在外边,突降大雨,豆子来不及捡回来,全部淋湿了,连续两天偏又是雨日,帐鼓的豆子眼看着要发芽了,老板让妻将豆子蒸熟了当饭吃,吃了两餐后,老板与伙记们都不愿再吃了,天不见晴,豆子就存放在桶里。接连下雨十余天,大家把豆子的事给忘了,直到有一天,满屋子莫名奇妙地散发出一股很特别的香味,经查找发现,香味出自那桶被遗忘了的熟豆子!大家提出桶细看,豆子不但没烂掉还长出了淡绿色的茸毛,而且有异香,老板叫伙计提去河里洗净再晒,晒了不到半时辰,又是一场雨,伙计无奈只好又将豆子存放桶里,待雨停日出时,已是三天之后,大家提出豆子一看,豆子热气腾腾又发酵了!再次发酵的豆子颜色更黑了,且香味更浓。老板娘怕豆子发了酵不卫生,就弄一小碗加点酒蒸一下,没想这一蒸,就蒸出了“小南门的洪水(红水)豆豉”,添点盐,就是上好的送饭菜。后来她又试着用豆豉煮汤,汤清爽还带点淡红,味道相当好,拿去当配料做菜,菜味道比不放豆豉要好得多,全州豆豉竞然在无意间产生了。豆子老板也改了行开起了全州第一家豆豉作坊,并收徒传承技艺,徒弟又传徒弟,一代代流传至今。

全州豆鼓不但香味好成本低,且营养丰富,所以历来为群众喜爱,产品久而久之,盛名远播,目前已销台湾、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

全州豆豉素有桂林市名牌农产品之称,是桂林辣椒酱或豆豉酱的主要原料,产品在“广西农产品贸易网”等区、内外多家网站做过专门的产品介绍。由豆豉首先产生于全州小南门,故全州历有“小南门豆豉,就此一斗!”之说,这是古传下来称赞全州小南门豆豉的行话,其意是:全州豆豉加工厂虽然到处都有,但最好的豆豉出在小南门。而在与全州相邻的湖南周边县,也有赞言:“全州豆豉新宁酱,凑在一块天下香”之古谚。近10余年,因为县城建设的扩展,豆豉加工厂几乎都迁到了石塘镇;石塘镇目前有50余家中、小型豆豉加工厂,每年加工豆豉近1000吨,每公斤单价8—10元,是该镇重点推出的名牌农产品。全州豆豉的加工制作工艺,传承于全州小南门豆豉传统制作工艺。其工艺步骤基本程序如下:

一、选豆。选用本地当年或头年产的优质豆(以黑皮泥豆为最佳),选净豆中杂物上甑。

二、蒸制。灶台上固定一宽口大铁锅(全州人称为灶钯锅),锅内加入2/3清水,将大木甑(即蒸桶,桶底有条格,铺上白棉布做隔)置铁锅上,倒入豆子后加盖蒸豆。蒸制时间在2—3小时左右。蒸制过程中要上下翻动一次,当满屋飘香时,察看黑豆熟透后停火。

三、浸泡。趁热将熟黑豆倒入专门浸豆用的水池,水中加入适量青盐(促进发酵和加深豆豉颜色,每100公斤加青盐0.3-0.4公斤),水要盖住豆子(以豆子泡好时水刚好被汲完为好)。当豆子泡得饱满透亮时(2小时左右)取出。

四、发酵。取出泡好了的豆子冷却后(刚泡好温度还很高),倒堆在黄土地板上(专用发酵场地,劣平整高出地面5寸到一尺),盖上干净的草垫子或麻袋(大热天不用盖)发酵,两天后只翻动一次,以后五六天每天翻动一次,总发酵时间不少于七天,待豆上长满淡绿色酵母菌茸毛,并有香味散发时,即可停止发酵。

五、清洗。将发好酵的豆子装入大箩筐中,抬到大江里清洗,清洗时,按一个方向不断搅动,充分洗净后,沥干。

六、再次发酵。豆子沥干后,倒入竹垫上,周围用竹围围好,再盖好发酵两昼夜,待豆豉香味更浓厚,颜色更深即可。

七、晒干。将发酵好的豆豉,放置竹垫上晒,晒至抓在手中握紧再放开时,豆豉能自动散开即可上市出售。

注:豆豉再发酵后,也可蒸制:在发酵好的豆豉中洒上些米酒,上木甑里蒸,待冒蒸汽20分钟左右后,倒出晾凉保存,这种豆豉叫洪水豆豉,其颗粒滋润,味香甜,做菜时用做配料,做出来的菜或汤特别味道好,且汤色好,但保存期不如晒干的豆豉长,此法目前基本不用了,现在上市的成品基本上都是晒干的。

产品特点:颗粒松散,异香扑鼻,捏之易烂无核,黝黑而有光泽,佳肴佐料,后味回甜,加入精盐和高度米酒,可增长贮藏时间。

信息来源:全州县人民政府网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紫皮大蒜

紫皮大蒜,广西全州土。引用云南通海紫皮大蒜为种,由于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种植出来,品质独特,质量上乘,具有上好的药用价值的大蒜,成为全州县特有的土。

品质特征

全州县紫皮大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外皮松而内瓣衣紧,鳞茎皮紫易剥,多数为四六瓣,洁白有光泽,个体肥大肉质紧实,以味辣香美而著称。其独特之处是,长存不减味,久放不变色,捣成的蒜泥,放置三天以上色味均不变。人们称道:“枧塘的紫皮蒜,每头都是四六瓣,车辗不碎,脚踩不烂,经久色不变,香味四处散,调味又作药,堪称‘金不换’。”

地理条件

全州县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98天,年平均气候17.7°C,其主要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大部分月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机含量高,非常适合紫皮大蒜的种植,紫皮大蒜产于全州枧塘一带,生长于峪口肥沃的沙土地。

产业发展

在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县枧塘乡立足当地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紫皮大蒜,发展大蒜产业,通过典型示范,技术指导,使紫皮大蒜种植形成了规模。

目前枧塘乡种植3000亩云南通海紫皮大蒜,由于全州县地理环境好,雨水充足,大蒜长势良好,加之所种大蒜个头大、品质好、味道纯正,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来自周边县市的大蒜收购客商早早守候在地旁等待收购鲜蒜。蒜农们个个喜悦地在地头挖蒜。按照今年的大蒜市场收购价格,一亩地可收入4000-5000元。现紫皮大蒜已经成为枧塘乡百姓奔小康的金钥匙.

八. 广西 桂林 全州 枧塘香瓜

枧塘香瓜,全州土。生于雨水充分,日照充足的,土质偏红的土壤中。全州枧塘香瓜,皮薄,肉脆,汁多且甘甜,瓜香沁人心扉。

品质特征

全州枧塘乡因其气候和土质特点盛产的香瓜香甜、肉脆,入口回味香醇。

营养功效

果肉生食,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但瓜蒂有毒,生食过量,即会中毒。据有关专家鉴定,各种香瓜均含有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维生素C等丰富营养,对感染性高烧、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产业发展

广西全州枧塘乡因其气候和土质特点盛产的香瓜香甜、肉脆,入口回味香醇,一直是市场上的宠儿,畅销区内外。今年,该乡鼓励瓜农改变传统的露天种植为大棚种植,拉长香瓜的生长期,避免虫害的侵蚀,减少了喷洒农药的次数,结出的香瓜果质更高,色泽更亮,价格更好。

由于大棚香瓜无污染、品质好,价格比普通香瓜翻了倍,在市场上销售价高达7元每斤,同样的地,同样的收成,得到的钱却翻了番。

枧塘乡农户种植香瓜的积极性非常高,全乡现已发展到1500多亩的规模,其中大棚香瓜60余亩,有了大棚,香瓜质量上去了,价格也涨了,杀虫次数少,节省了劳力,减少了成本,收入却翻了倍,相信以后我们乡种植的还要多。

九.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文桥鸭

全州文桥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州文桥鸭,原产地为全州县文桥镇,《全州县志》记载为本地麻鸭。也称为本地鸭、文桥土鸭、土麻鸭等。经济类型:属蛋肉兼用型鸭。

雏鸭:全身绒毛黄色。

公鸭:头颈羽毛为墨绿有金属光泽色,背部羽毛为棕黑相间略带白点,并带金属光泽,尾羽为黑白色,性羽呈墨绿色向背弯曲,翅膀上的羽毛墨绿白相间。

母鸭:背部呈泥黄色或灰白色,泥黄或灰白色羽毛中又掺杂着黑麻点羽毛,颈羽为泥黄色。

文桥鸭具有个体小、适应性强、性情温驯、觅食力强、耐粗饲、产蛋量多、鸭肉脂肪含量少、适口性好、肉质细嫩、无膻鸭腥味、味美清香等特征,适合于目前家庭食用,文桥人历来用五花肉炒醋血鸭招待贵宾。全州醋血鸭是两广特别是南宁、桂林等城市的一道名菜。

蓝天、碧水、绿树,一群幸福的文桥鸭游来游去……这是全州县境内众多河流、湖泊、水库里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全州文桥鸭以体型小、产蛋量高、肉质细嫩、味美清纯等著称, 尤其是“文桥醋血鸭”成为一道名菜,享誉八桂。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地方特有物种文桥鸭,年出栏60万羽以上,成为全县广大农户增收的新亮点。

地域范围

中心产区在全州县文桥镇,分布于文桥镇、庙头镇、黄沙河镇、永岁乡等四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111°20′,北纬25°57′~26°20′,东西宽28.8公里,南北长45公里,保护面积为756.9平方公里;年生产总量100万只以上。

十.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蜜梨

全州蜜梨是广西最优秀的梨种之一,它具有本地特色,果肉白色,果心较小,肉质脆而细嫩、化渣、清甜,有较浓的蜜梨香味,果肉切开后长时间不变色,具有丰产优质等特点,是梨中珍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桂林)
全州特产有什么值得带全州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