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样邵阳特产 邵阳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7 20:29:58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酥肉

酥肉也是武冈民间款待重要客人的菜品之一,主要以五花肉制作而成,装盘成“梳状”。扣碗后肉色美观,香气扑鼻,食之肉质酥烂,入口即化。

信息来源:武冈政府网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县 云托八鲜

云托八鲜

【菜名】 云托八鲜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多料多味,营养丰富。 【原料】 鱿鱼、海参、香菇、虾肉、鲜贝、蟹肉、鱼皮各30克,黄瓜50克,南豆腐1盒,盐2克,味精2克,酱油3克,胡椒粉2克,料酒5克,鸡汤、淀粉、有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将鱿鱼、海参、鱼皮、香菇用开水焯好。虾肉、鲜贝用淀粉上浆。(2)黄瓜切滚刀块,南豆腐用水稍煮。(3)起锅放油烧热,将鲜贝、虾肉入锅滑散捞出。(4)锅留底油将主、配料投入锅中,放调料、鸡汤焖约5分钟,同时将南豆腐放入沙锅,国内“八仙”用湿淀粉勾芡,加黄瓜倒入沙锅即可。

三.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铜鹅

武冈铜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冈县素有“铜鹅之乡”的美称。该县地理位置优越,水系发达,龙溪江、滔江等资江支流横贯其间,湖面广阔,牧草丰富,具有养鹅的良好条件。据史料记载,远在400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武冈的鹅就被誉为“世界名鹅”。武冈铜鹅适应性强,抗病耐寒,容易饲养,体形中等。武冈铜鹅分青、黄两种。青铜鹅羽毛全白,嘴、趾、蹼及皮肤均为黄色。武冈铜鹅肉质鲜美、细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它的加工方法很多,如板鹅、红烧鹅、清炖鹅、米粉鹅等。武冈县城有专门的“铜鹅餐馆”,经厨师烹调,可制作出清炖鹅肉、小炒鹅杂、蒸烹心肝、煎炸脖颈、烧烤鹅蹼、酒喷鹅头等十几种传统名菜,特设的“全鹅席”,五花八门,不离鹅身,品尝者无不拍手称快。除鹅肉可食用外,羽毛是鹅绒被等羽绒制品的上等原料。

体型中等,体态呈椭圆型。颈较细长,羽色全白,头上有黄色肉瘤,喙橘黄色,蹼、蹼均呈青灰色,趾黑色。初生重为945克;成年体重公鹅为5.24千克,母鹅为4.41千克;屠宰测定:成年半净膛公鹅为86.16%,母鹅为87.46%;全净膛公鹅为79.64%,母鹅为79.11%。185天开产,年产蛋30~45枚,蛋重为160克左右,蛋壳乳白色,蛋形指数1.38。公母配种比例1:4~5,种蛋受精率约85%。

一、品质特点

武冈铜鹅体型居中,体态高昂,颈长而呈弓型,常昂首挺胸。羽毛呈纯白色或灰色。成年公鹅体重7-8kg,成年母鹅6-7kg,商品肉鹅4-4.5kg。喙及额瘤呈黄铜色,及足蹼呈赤铜色,叫声响亮如铜锣,声音可传至1千米以外,故称"武冈铜鹅"。铜鹅额瘤为圆型,腿杆粗而短,足蹼宽大,蹼翼厚,翅膀长而粗壮,胸肌发达,飞翔能力较好。其翅膀和足蹼是制作卤菜的上乘原料。胴体则加工成武冈烤鹅或武冈卤鹅出售。自食则制成颇具地方风味的武冈血浆鹅、米粉鹅、清蒸鹅食用。

武冈铜鹅皮薄,肉质细嫩,皮下脂肪比其它品种鹅少得多,肌肉暗红如牛肉,但又远比牛肉细嫩和松软,据有关部门检测。鹅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6-18.2%,脂肪21.5-22.8%。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极高,其中赖氨酸含量比肉用仔鸡高30%。鹅肉中脂肪大部分为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有预防血管硬化和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武冈铜鹅屠宰率较高,成年公鹅半净膛率86%,全净膛率80%,成年母鹅半净膛率87.5%,全净膛率80%。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湖南农大有关专家于1981年8月对全省的地方鹅种进行品味,在湖南省四大鹅种中,武冈铜鹅肉质最佳,食味最优。

二、武冈红烧全鹅制作方法

选体重三公斤左右的鹅,宰杀时将血流尽,热水去毛洗净后,再割掉翅膀和脚掌,在鹅左翅膀下开五公分长的小口,取出内脏,洗净后,放在沸水锅内煮约五分钟,捞出来沥干水分,再用干布将鹅全身水份抹干,然后用甜酒汁一两对清水一两,将鹅全身抹遍,再放在沸油中去炸,待鹅呈现金黄色时,捞出来沥尽油,放入热汤锅内退油五分钟后,将鹅捞出来,用稍许食盐抹遍全身,将整只鹅盛人蒸盆内,用葱(打结)、老姜-五钱(拍烂)、胡椒二钱(折碎)、肥膘肉一两待放至整只鹅上面,然后上蒸笼蒸于酥烂后出笼,用炒锅置旺火上,将蒸盆原锅汤倒人锅内,放人已发好的白莲二两,水花香菇一两,白葱头,挂透明茨汁淋香油五钱,将汁子淋遍鹅全身,撒上胡椒面,即可上席。它的特点是:汁透明,色红亮,酥嫩鲜美可口。

一九八四年,武冈饮食公司的厨师出席湖南省烹饪技术表演会,就是以烹制“红烧全鹅”而誉满三湘的,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并得到省领导的嘉奖。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新宁 血酱鸭

血酱鸭

血酱鸭是久享盛名的新宁地方菜。取本地鸭一只,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旺火炒至八成熟,加盐和少许红椒丝再焖五分钟,投入血酱、香料即成。其色仿红烧,其味更佳,吃后令人食欲大振。

五.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隆回红皮大蒜

隆回红皮大蒜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隆回大蒜是隆回的三辣之一,所产的红皮大蒜,瓣形美观,辛辣味强,远销长沙、益阳和港澳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隆回大蒜其外皮呈紫红色,故名叫红皮大蒜或紫皮大蒜,又名蒜头,是隆回的传统名产,据传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故又名胡蒜。它栽培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有大面积种植,主要集中在隆回的紫阳、山界、北山等地区,

据1949年统计,隆回大蒜种植面积为1200亩,总产2400担。解放后有了很大发展,1951年种植面积2730亩,总产7100担,1988年增加到5493亩,总产达255580担,比1949年种植面积增加4.5倍,产量增加10.6倍,总产量占当时邵阳地区的38.5%。1962年开始出口,1968年出口量由原50担增加到1160担。1986年开始每年又新增640担的鲜蒜苔出口。九十年代以后,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度增长,成了全国十个大蒜生产县之一。近年,因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品种退化,大蒜的产量已逐年减少。

隆回种植的大蒜在农历三月收获的,叫三月蒜;在农历四月收获的,叫四月蒜。三月蒜稍大于四月蒜,辛辣味和芳香味更浓;四月蒜瓣形美观、整齐。

隆回红皮大蒜耐寒力性强,能经得起冻窖,辛香气味浓厚,大蒜辣素高于其他蒜类,宜于生食及调味。1986年,深圳市召开全国粮油食品出口工作会议,会上代表们对隆回红皮大蒜和外地白皮蒜进行了品尝:白皮蒜个头大,但味淡不辣;隆回红皮大蒜个头略小,但味甜气香,辛辣味浓,回味无穷。与会人员众口称赞:“隆回红皮大蒜味香俱佳。”

红皮大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各种物质,并含有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硫胺素、核黄、尼克酸、蒜素、1、硒和锗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必不可少的磷、钙、铁、钾。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是武冈传统春节时最常用的一道腊菜,气味芳香,油而不腻,韧性很好,口感极佳。所谓猪血丸子,自然它的原料少不了猪血,而且要新鲜的猪血。其他主要是新鲜水豆腐、猪肉、姜未及柑橘皮等其他香料。制作猪血丸子时,把新做的水豆腐沥干水后放进一个干净的大盆子里面。然后把水豆腐全部捏碎,越碎越好,直到成粉未状。再把准备好的猪血及其他配料一起倒进去。马上用力搅拌,直至完全均匀。这时,盆子里面已经是“江山一片红”了。用手把盆子里面搅拌好的原料捏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血球”,再把“血球”放进一个干净的筛子里面。老家很多人烧柴火,把摆满刚捏好的“血球”的筛子放在烧柴火的灶上面。然后任每天煮饭做菜时的烟火薰燎“血球”。当“血球”一个个薰干后,便大功告成了。

说起猪血丸子,还是有这样一个掌故的:传说宋朝年间,在如今武冈这块土地上住着一对孤儿寡母,孩子他爹早年因病逝世了,这位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自己的儿子。母亲为了让儿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便把儿子送到云山庙里面与和尚一起习武。习武很辛苦,可是跟和尚住在一起又只能吃素。母亲眼看着儿子一天天瘦下去,很心疼。有心做一点荤菜去改善一下儿子的生活,又怕和尚不准。有一天,她急中生智想到把猪血加在水豆腐里面,再把豆腐捏成球状,薰干后成黑糊糊的东西。母亲把这黑糊糊的东西拿到庙里面送给和尚和儿子吃。当庙里的方丈问这黑糊糊的东西是什么做的?母亲回答道是,是用水豆腐薰干而成的。方丈也没有其他异议了。和尚和母亲的儿子吃了这种黑糊糊的东西做的菜,感觉很好吃,每顿都能多吃几碗饭。这样练起武来,更加有劲了。于是,母亲就定时送这种黑糊糊的东西到庙里面给他们做菜吃。后来母亲的儿子习武下山后,去参加了朝庭的武艺招考,一举夺得武状元。这时,这位善良的母亲才告诉大家,她那种黑糊糊的东西不仅仅是用水豆腐做的,里面还加有猪血的。但是,也没有人去责怪这位善良的母亲了。事情传开后,邵阳人各家各户做这种黑糊糊的东西了,并给它取个名字叫“血粑”,并一直流传下来了。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这道美食却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口福。

信息来源:武冈政府网

七. 湖南省 邵阳市 北塔区 邵阳猪血丸子

邵阳猪血丸子是湖南省邵阳市的特色美食。猪血丸子又称血粑豆腐或猪血粑,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制此品,此菜以豆腐为主料,配以适量的猪血和猪肉制成。近几年,又在原料中增加了鸡蛋,每丸一蛋。称为金钱丸,味道尤美。

猪血丸子亦称豆腐丸子或豆腐圆饼。始于何时并无具体记载。据说源自于六百年前,产地遍布邵阳地区,旧城“宝庆猪血丸子”。但正宗的以“血粑豆腐”命名的传统丸子只产于隆回县北部一带,其特色独具者产于隆回“四都”地段,称为“四都圆子”。隆回县旧分“八都”,“四都”其一也,即今日七江镇一带。

以正宗“猪血丸子”命名的传统丸子则产于临近湘西的新邵与新化地段。此地与隆回等地旧属宝庆,故外地将“猪血丸子”、“血粑豆腐”统称为“宝庆猪血丸子”。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且易于保藏,至少半年内不会变质,同时还携带方便,煮熟切成片即可食用,是宴客时一道开胃的冷盘。

邵阳猪血丸子的做法:

食材:血豆腐50块鸡蛋16个鲜猪血1000克鲜猪肉750克精盐150克辣椒粉200克

做法:

1.先将豆腐放筐内滤水,猪肉(肥肉或者猪的板油)切碎。

2.将豆腐揉成糊状,加入肉末、猪血(留250克上色用)、食盐、辣椒粉,搅拌均匀。

3.把拌好配料的豆腐糊分成16等分,捏成坨,每份包入一个去壳的熟鸡蛋,搓成圆球状。

4.逐个将丸子外面粘上一层鲜血,平摆在木板上,放太阳下晒干(要晒二三天)或者放在烧柴火的灶上烘干即成。

邵阳猪血丸子的吃法:

做好的猪肉丸子,形圆色黑。食和时切成3毫米厚的片状,蒸煮皆可,佐酒下饭均宜。这种丸子易贮存、携带,如贮藏得法,可放至第二年的五六月份。

邵阳猪血丸子的传说故事:

猪血丸子还有一个“光荣而优美”的来历。做猪血丸子的起因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邵阳的普通老百姓在忙完了一年的“农活”后(是指给地主老财当佣人的贫下中农)却又要准备下沅江,到长沙等地去“挑盐”回来卖。算是打“短工”挣点钱贴补家用。路途遥远、时长日久,勤劳智慧的邵阳媳妇就到当地集市找到杀猪卖肉的屠夫,要了几碗新鲜猪血,回家就和已经捏碎滤干了的豆腐“掺合”在一起;然后加入一些盐、老姜碎末、辣椒粉等佐料。再用手揉成一个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然后在上面抹一些菜油。做好以后,撒上一些“松树针”放在用竹子做成的器皿里,拿到太阳下晒一、二天,再放到里屋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越大熏得时间越长,其腊香味就越浓。烘干以后用水一煮就可以切成片吃了,非常方便。所以当时要出远门的汉子,家里如果没有什么吃的可带,其媳妇就会给煮上几个,包好带在路上吃。这样才不会饿着自家的男人。

传说,与当地的另一种传统食品--黑饭有关。相传,杨家将杨六郎入狱后,杨排风每次去牢中给六郎送饭,都被狱卒吃了。于是杨排风想出了一个主意,用一种植物混合糯米蒸煮成一锅饭,颜色如同黑炭。而下饭菜就是用外表黑乎乎的血豆腐代替。由于黑乎乎的,这次送的饭狱卒没敢吃,终于送到了六郎手中。这个故事在当地被流传开来,为了纪念机智的杨排风,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在当地都会举办赛歌等欢庆活动,被称为“姑娘节”。而黒饭与血豆腐就被当成了传统食品继承了下来。

八.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 邵东三刀

邵东县仙槎桥的菜刀、剪刀和剃刀统称邵东三刀。它们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其特点是刀口锋利、外形美观、款式多样,深受人们欢迎。

九. 湖南省 邵阳市 北塔区 白术

传统药材,产于平江、邵阳、怀化、湘西等地,尤以平江白术久负盛大名,素有“平术”之称,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壮,略呈拳形。茎直立,上部分枝,茎部木质化,微有纵槽。叶互生,茎下部叶有深裂,花小,叶多数呈紫色。瘦果,长椭圆形。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忌连作。白术被称为“南方人参”,性温,味甘苦,能健脾去显,为常用中药之一,主治脾虚食少,腹胀、腹泻、眩晕、水肿、胎动不安等症,本省种植白术有200余年历史,现年产量红6万担,居全国第二位,除供应我国内市场外,还出口日本、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县 香辣猪耳

香辣猪耳

主料:

猪耳尖、红辣椒。

配料:辣之源辣椒酱、辣之源干锅香料油、大蒜、姜片、食盐、味精等。

制法:猪耳尖氽水切条,下油锅煸炒2-3分钟左右起锅待用,将切成条状的红辣椒下油锅炒至半熟加入配料,再放入待用的猪耳尖煸炒至熟,入碟即成。

邵阳特产前十名排行榜可带走邵阳特产前十名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