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区涂岭特产 泉州泉港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2 19:02:35

一.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烤大虾

烤大虾是中、西餐主要菜肴之一。原料以北戴河的海虾为主,精工细做之后,再辅以适量汤汁,其造型生动,色泽艳丽,香味醇厚,由于虾体较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二.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泉州小吃

泉州小吃

三. 广西 北海 铁山港区 海马

“珍贵药材,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
( 北海)

四.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龙绢红曲

龙绢红曲

五.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东璧龙珠

“东壁龙珠”是一道取用地方精心烹制的名菜。福建泉州市有一著名古刹“开元寺”,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寺始建于唐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内东石塔旁有寺中小寺——古东璧寺,该寺有僧人栽的几株龙眼树,至今仍为稀有品种,树上所结的鲜果,称为“东壁龙珠”。其壳呈花斑纹,肉厚而脆,甘冽清香,驰誉国内外。当时泉州名厨张春火采用“东壁龙珠”为主料,烹制成一道佳肴,其形如珠,故称“东壁龙珠”。“东壁龙珠”龙眼清津,肉质鲜香,皮酥馅腴,口味甘美,成为该地区著名的特色风味菜。

产地: 泉州 福建

制作方法

【原料】

东壁龙眼(带壳)750克,猪五花肉100克,鲜虾肉100克,水发香菇15克,鸡蛋3个,面粉100克,饼干末100克,番茄酱50克,香醋12克,精盐2克,味精1.5克,生油700克(约耗100克)。

【制法】

(一)将猪五花肉、虾肉剁成泥,香菇捏干水分,切成细丁,一并加上精盐、味精、蛋清,搅拌成馅料,再捏成龙眼核大小的馅丸,排入盘内,上笼蒸熟。

(二)龙眼去壳,在果肉上逐个割一小刀口,挤出果核,然后把蒸过的馅丸分别嵌入果肉中,拢合开口处成酿馅龙眼。另把鸡蛋打散成蛋液,面粉、饼干未合并于盘内拌匀。

(三)锅置旺火上,下生油烧至八成热,将酿馅龙眼先蘸上蛋液,放在面粉、饼干未中滚匀,然后下锅炸至壳酥,呈金黄色时捞起,沥干油,装在盘里。上菜时,番茄酱、醋另盛小碟跟上。

六.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黄豆炖猪蹄

黄豆炖猪蹄

原料:

猪蹄、黄豆、调味料。

制作方法:

1、将猪蹄洗净,入卤水中上色入味,捞出剁块。

2、与洗净的黄豆一起炖至软烂,加调味料。

特点:

口感独特,富含胶粘蛋白,增加皮肤弹性。

七.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涛雒芹菜

涛雒芹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涛雒芹菜叶绿茎黄、空心无筋、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涛雒芹菜距今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当地土壤、水质独特,产出的芹菜以叶绿茎黄、空心无筋、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享誉日照及周边地区。经测定,涛雒芹菜钙铁锌的含量分别是普通芹菜的2倍、3倍、2倍。说起种植芹菜的历史,东石梁头村85岁老人丁立志娓娓道来:“自我想事起,石梁芹菜就远近闻名,那时候虽然芹菜不值几个钱,但是名声在外啊!”

涛雒芹菜有一道独特的工序,就是鲜藏。通过鲜藏,不仅拉长了销售周期,还让芹菜叶中的营养大部分回流到茎和根部,让茎部的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加嫩脆清香。具体做法是6月下旬育苗,8月上旬号移入简易的小拱棚内,11月下旬芹菜长到90多厘米后,把芹菜棚周围用草帘围起来,棚上面的草帘白天揭起一部分,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0℃,这样芹菜便可储藏2个月左右,提高了其商品价值。这也是涛雒镇农技人员学习研究出来的结果。

据了解,到2011年涛雒芹菜面积发展到1300公顷,其中冬暖大棚600公顷,春棚500公顷,露地200公顷。年交易量达9、7万吨,成为全市最大芹菜专业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涛雒镇位于北纬35°19ˊ35.98〞-35°13ˊ56.3〞,东经119°24ˊ21.24〞-119°20ˊ43.47〞,海拔为2米-15米之间。全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5公里。辖75个行政村,6.8万人口,耕地面积4000公顷,辖全镇个52行政村,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1300公顷,年总产量9.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涛雒芹菜”长90-100cm,叶绿茎黄、空心无筋、鲜嫩酥脆。 2、内在品质指标:“涛雒芹菜”营养丰富。其中:芹菜中维生素c≥15.0 mg/100g,粗纤维≤1%,钙≥70.0mg/100g,锌≥2.4mg/kg,铁≥12.0mg/kg。钙铁锌的含量分别是普通芹菜的2倍、3倍、2倍。芹菜中还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都十分有益。并且芹菜叶茎中含有挥发性的甘露醇,别具芳香,能增强食欲,还具有保健作用。 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绿色食品安全要求执行。

八.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茂港工艺蜡烛

茂港工艺蜡烛

工艺蜡烛是茂港区的。工艺蜡烛,近年来在茂名成了许多人家摆设的艺术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不久前,一批外国专家离开茂名时,也买了不少数工艺烛带回去送给亲友。不少前来茂名参观游览或洽谈贸易的港澳同胞和外宾,总要到蜡烛厂浏览一番那争奇斗妍的工艺烛。

工艺烛在欧美十分流行,不少家庭、餐馆在客人进餐时爱点上几支,让若明若暗的烛光来增加浪漫气氛。如果遇上喜庆或节日,用量就更大了。1980年,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烛。几年来,品种由十二个发展到一百二十多个,年出口量达一千五百多吨,远销欧美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石油公司艺烛厂的产品陈列室,就宛如来到蜡烛的艺术世界。各种精巧的工艺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圣诞烛是茂名推出最早的产品,现在已生产了十几个品种,造型有红鼻黑眸、稚态可掬的雪人,有身披彩裙、翩翩起舞的仙女,还有肩扛礼物袋、笑口吟吟的圣诞老人。各种动物烛,如哈叭狗、0猫、丑小鸭、梅花鹿等,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令儿童们爱不释手。苹果、香蕉、雪梨、柑子等造型的工艺烛,玲珑剔透,青翠欲滴,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生肖艺烛,每年推出一款,颇具特点,那引吭报晓的大雄鸡、怀抱金桔的猪八戒、拱手贺年的米老鼠,无不给以艺术享受。许多侨胞虽身居异国多年,但仍保持着家乡的生活习惯。茂名生产的“仕女”、“寿星翁”等品种的工艺烛,很受他们欢迎。特别是一种成对包装的“龙凤烛”,两端涂红,中间洁白,分别嵌上金色的龙和凤,古色古香,寓意吉祥,深受侨胞们的欢迎。

这些工艺烛在生产时采用了精良的生产工艺,点然后不冒黑烟,不流烛泪,而且蜡烛中掺有天然香料,点起来满屋幽香,令人心旷神怡,被誉为“家庭艺术品”。

九. 江苏省 泰州市 高港区 泰州小磨麻油

泰州有样著名的土——小磨麻油。过去,曾传下一句谚语:“一条毛骡一盘磨,宁卖麻油不做官”,足见靠卖麻油维持一家的小康生活,在当初大概是不成问题的。据《泰州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泰州有一位叫储碧山的读书人,留下过一首“海陵竹枝”高速《小磨麻油》说:

“拣匀淘净炒微黄,黄家麻油特擅长,

同在一城分高下,南门不及北门香。”

这首词不仅记述了小磨麻油制作方法和过程,且对当时南、北门麻油作坊的产品质量作了比较和评价,其中提到的“黄家麻油……”,还流传下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在前清泰州本是扬八属会考之地,每逢大比之年,扬州府所属各县的读书人,都要汇集到泰州来赶赴童试(即考秀才)。一旦考试结束,那些属县的考生们,又都纷纷上街,购买些当地名产,带回乡里,馈赠亲友,其中,泰州的小磨麻油,每每是人们竞相争购的热门货。当时北城门外,天滋河边,古上真殿拐角口,有个黄芷的人家,老夫妻两口,没儿没女,开了一爿小小的麻油作坊,一开间的门面,两尺长的柜台,住南朝北,缩在角落里,很不惹眼。起初,小店里生意清淡,老夫妻两个人在自家门口,向过路农民陆续收点芝麻,自己推磨,自己提油,虽说出货多,销贷不快,好在这两老人,省吃俭用,倒也能免费糊口。后来,城里麻油作坊越开越多,眼看维持不下去了,老奶奶有点儿犯愁来,就提醒说:“老头子呀,做生意,做生意,总是要讲点儿‘门槛经’的。我看我们家麻油要在香味上花点工夫哩!”老头子心里一盘算:花工夫,怎么花呢?除非多卖点劲呀!于是,他一改往日在门口买麻油的老例,特地带上扁担、绳索和麻袋,远远跑到新城、鱼行、港口、周庄等鬲岸地带去买些芝麻(传说中,那一带产的芝麻:壳子薄,颗粒齐,出油多,味道香)老头子把收回来的芝麻拣拣、挑挑、洗洗、淘淘、下锅烘焙时,力使做到“文火烧,飞铲炒,不夹生,不枯焦。”到了上磨,两个人又格外小心地磨了一遍又一遍,到把芝麻磨成粉末般,这才加水搅拌,用钢端(dvan)子慢慢挤压提油。等到麻油制成时,嘿咦!奇迹来了。一时里,他家店前屋后,“油香四溢,满室芬芳”,直引那些从北城门口路过的行人,都停住了脚步一个个嗅着鼻子,顺着香味,找进店来。不用宣扬,不用招揽,顷刻间,一缸麻油卖得个精大光。俗话说:“城小好传事”。同行们听说这个消息,也都纷纷赶来向黄芷老头儿讨教、老人家倒也毫不介意,当下就把自己的制作方法来了个开诚布公。各家店主记下黄芷的话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带着秘法回转作坊,来了个如法炮制。果然,麻油质量也跟以往大不相同。从此,你追我赶,芝麻越挑越匀,麻油越做越香,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子孙不绝,这一来小磨麻油就成了泰州的名了。

一九一五年,苏北行政公署在扬州举办了“苏北土物资交流大会”,泰州的“小磨麻油”及付产:“泰州嵌桃麻糕”、“麻油花生酥”和用麻油调调制的各种中药,都被大会列为省级和地区级名产。据近代文人绍侯先生在其著作《耐庵笔记》中写道:“一九三七年,泰州有麻油作坊二十八家,年产麻油四十六万斤,其中百分之四十销往沪、宁、京、杭一带。……”又记载有“一九二九年,泰州的小磨麻油,曾参加过由中、美、英、法等国所共同举办的《国际西湖博览会》。”当时泰州有一家叫“泰源麻油店”生产的小磨麻油,被该博览会评为一等奖。可见泰州的小磨麻油在国际上,也是颇负盛名的。

学纯同志曾在“新泰州竹枝词”中,作过一首《咏泰州小磨麻油词》,文句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故录于后,作为结束。

“玑珠入釜炒微黄, 细磨徐推淌满缸,

十.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合味蛰头

用海蛰头、白菜叶、干椒、香菜梗、盐、味精等做原料,用西瓜刻成西瓜盅座,蛰头清水泡去咸味后,切块、白菜叶撕成块,锅上火下白菜叶煸软,加烫过蛰头快速爆装盘,放瓜盅座上即成.吃起来感觉到蛰头爽脆、白菜鲜嫩。
泉州泉港有什么特产泉州泉港区特产怎么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