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土特产 福建漳州诏安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1 06:54:27

一.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寮仔黄瓢西瓜

寮仔黄瓢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寮仔黄瓢西瓜是福建漳州诏安县梅岭镇的。

黄瓤西瓜,俗称“黑绷筋”,以沿海、平原种植为多,黄瓢西瓜是瓜中良品,呈椭圆形,果皮黄中带绿,有明显的深绿色网纹,果肉金黄色,沙脆香甜,瓜香浓郁,风味独特,成熟单果15千克左右,适应种植粗砂、排水优良的半沙土壤地,6-8月份成熟。

远在明代建县前,福建省诏安县境内就盛产西瓜,传统产地主要在梅岭寮雅村和桥东西山村一带。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寮雅黄瓢西瓜曾作为佳果选送供应大会。

二.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梨

秦安历史上曾以生产“长把梨”“黑秋桃”“白脆瓜”而闻名遐迩。丰富的光照资源,深厚的黄土层,所生产的梨皮薄、汁多、味浓、香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进行五大类近20个优势梨品种,通过田间栽培、观察、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大面积发展的早酥梨、砀山酥、雪梨、金苹梨、香蕉梨、锦丰梨、民乐苹果梨等,发展面积1.23万亩,年产696万公斤,产值达835万元,尤其晚熟早酥梨以皮薄、汁多而供不应求,运销国内外沿海及东南亚地区。秦安梨酸甜适口,风味香浓,老少皆宜,已成为农村果树生产发展的拳头产品,也是广大果农致富增收的果树种类之一。

三.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诏安乌叶荔枝

诏安乌叶荔枝

四.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布泉酸鱼

布泉酸鱼、酸肉是隆安布泉人民的传统佳酿,不可错过的佳肴。酸鱼、酸肉用民间秘法制成,其风味独特,堪称一绝。

相传很久以前,布泉很多男人都被抓去打仗,妇女在家耕田。每年,妇女都要腌几坛酸鱼,给丈夫作为出征途中的干菜。如今,好客的布泉人则把它作为上等好菜,招待贵客。

布泉酸鱼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诸如醋之类的酸料,但制作出来的那种酸味并不淡,其中奥妙没人知晓,酸鱼的酸味虽然浓烈,却不辣口,无论炎暑还是寒冬,这独特的酸味都能使人食欲倍增。

制作方法:

1.将活鱼去血;

2.去鳞;

3.剔骨头去鱼肉;

4.用干净的毛巾吸干鱼肉水分;

5.鱼肉切片;

6.鱼肉跟煮好的玉米均匀搅拌;

7.装罐密封。

五.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清炒苦菜

做法:锅中入油,油热倒入鸡蛋液摊开转小火,用锅铲划散鸡蛋,倒入黄花菜一同翻炒加少水

加盐、少糖,滴一点麻油,撒入葱花,盖上锅子一会会就可以起锅了,具有清热排毒的功效.

六.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雁江粉利

粉利是广西隆安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到过广西地区,当地水质较差,诸葛亮遂命军士挖“孔明井”,让兵士将大米蒸熟磨浆搓成饭团,这就是粉利的雏形。

制作方法

粉利是用上好大米细磨成浆,搓搜成小圆柱状,蒸至八成熟,取出晾干即成。 制作完成的粉利,等凉却后,一般放入冷水中保存,以防止开裂。并且需要时不时更换新水,以防止粉利发酵。换水时,不但要替换全部的水,还要洗干净,浸泡过程中粉粒表面产生的粘滑物质,以求保存时间能延长。

广西地区一般会在过年期间食用粉利,以讨大吉大利之意。吃时切成条状或片状,配上腊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烩炒装盘即可食用。特点是色鲜味美、Q弹爽口。 也可像煮面条一样,做成汤粉利,清爽可口。

七.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西头鸡

传说还有感人的故事哦!相传很多年前靖安高湖西头有个穷书生叫况钟,在外求学回家过年,途中风雪交加感染风寒,回家0亲问他想吃什么东西,他说:“没味口。”然后0亲把过年杀好的鸡与坛子里的酸椒、大蒜、米醋烧成一碗。当鸡烧好时散发出一股开胃的香味,顿时穷书生问0亲烧的是什么菜,好香啊!0亲添了一碗酸椒鸡汤,书生喝完时胃口大增说:“再来一碗”!当吃饱时满头大汗。第二天,书生的风寒好了,才想起昨天的酸椒鸡汤还能治风寒。三年后,穷书生况钟1后仍然回味当年母亲的酸辣鸡,但此时母亲已不在,为了纪念母亲、怀念家乡故将此酸辣鸡取名为“西头土鸡”也叫“过年鸡”。

八.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滤粉

滤粉,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临近的融安县两县的特色美食之一,其中融安的滤粉口味尤佳,也是米粉中的一种。滤粉至今早已发展成为罗城地区人民的大众食物,罗城乃至以下的乡镇、农村,大家的早点、午餐经常都离不开滤粉。乡民们每在赶街圩的时候,吃一碗滤粉当作午餐或者下午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然。

典故:

滤粉,相传为融安县乡村农民所创。清顺治时代,长安镇附近从粤、闽、湘、赣、黔等省迁来一批农民,以垦荒开地,造田耕种谋生。几十年以后,逐步扩大了耕地面积,营造了很多村落,有的农户富裕起来了,为改善膳食,他们研制出了滤粉,最先的方法是把大米浸泡过夜后洗净滤干,放少量的米饭加工碓成粉末。将米粉入盆,用小量滚水合匀。再加放清水搅拌成生熟稀浆。取木水瓢将底部钻穿五个漏眼。用五个手指塞紧瓢底的漏眼,将米浆倒入木瓢内,松开五指把米浆滤入沸水锅,用竹筷捞松,不使其粘锅底,熟后即成圆形粉条。清代乾隆年间,融安县大巷一带,遭受严重旱灾。当地习俗,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每年春秋两社,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这个习惯古来有之。民间有一句俗语云:“社王不吃长江水”,每逢社日都下雨。但当年的降雨量很小,因滤粉的方法似连绵不断的下雨,农民为了求神降雨,就以滤粉和酒肉祈敬“社王”。巧逢这年祭祀之后,连日倾盆大雨,使当年获五谷丰登。从此,不但每年的“社日”家家户户做滤粉祭祀“社王”,逢年过节、招待贵客也用滤粉。吃滤粉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

制作方法:

原料:白大米1公斤,猪肉150克,猪骨头250克,熟油100克,生盐15克,酱油50克,冰糖25克,桂林豆腐乳3块,味精1克,葱花50克,头菜100克,炒香芝麻粉10克。

工艺:先将猪骨头洗净放入锅,加放清水500克,猛火煮滚后用温火煲成250克的骨头汤。将猪骨捞起后放盐、冰糖、酱油等煮成卤水,起入罐内,放味精调匀备用。将猪肉洗净剁碎腌好备用。腐乳放入滚水开溶备用。葱头洗净切碎备用。头菜洗净剁碎炒香备用。将碎肉和腐乳汁分成10碗备用。将白大米洗净泡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用电动钢砂磨加工成细嫩的米浆。制作滤粉时先将米浆调匀成稀浆,倒入镀锌铁皮的滤瓢内,右手握瓢柄,左手拿底板柄,同时将滤瓢放锅灶上,随即将粉浆滤入沸水锅内。边滤边旋转滤瓢至滤完,将底板的米浆刮净,入瓢滤干净。用竹筷捞开煮熟粉条。碗中先放小量滚粉汤捞散碎肉,捞粉入碗,用筷条拌匀熟碎肉,粉面上加放熟油卤水,最后撒放葱花、头菜、芝麻粉即成。

特点

其特点为嫩滑、爽脆、香甜,味鲜,并且价格十分便宜。

九.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神仙草

1988年世界人文组织在印度尼西亚考察,在一个小岛上,他们惊奇地发现,岛上有一半以上的都是百岁老人,科学家对当地的土质、水质、空气、温度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发现,这些百岁老人经常使用一种名叫神仙草(学名:平卧菊三七)的植物,他们会经常把神仙草的根部泡茶喝,叶子当菜食用。得到这一惊奇的发现之后,中国科学家对神仙草做了研究。根据研究表明,这种植物能抗流感病毒,对抑制乙肝、降血糖、降血压等有着显著的功效,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之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养生植物。卫生部2012年第8号公告允许平卧菊三七为普通食品。从此,神仙草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可以放心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十. 福建省 漳州 华安县 漳州润饼

漳州润饼就是北方的春饼,但是在漳州一带又有新的吃法。



每到清明时节,漳州一带的人有吃“润饼”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漳州一带的“润饼”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漳州的“润饼”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漳州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漳州独有的,厦门、泉州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北方的春饼唐宋时称为春盘。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进,其馅料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之意。以后成为四时皆备的小食,称为春饼。

漳州诏安特产方便带走的福建诏安本地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