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十大特产有哪些 临夏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8 01:27:05

一.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贾昌柿子

贾昌柿子凉晒制成。特点是个大肉厚,肉色金黄鲜亮,气味清香,味道甘甜。虽产于深山,却早已名达京城,古代是给帝王的贡品。

二.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刘家峡黄河珍珠米

永靖县沿黄河两岸的广大稻农,采用先进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以米质优良、色泽鲜亮、味道香醇赢得了“黄河珍珠米”的美誉。

水稻自一九九六年由县农技站试种成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截止九九年底,全县累积种植水稻近9000亩,总产稻谷5237.8吨,新增总产1025.3万元。二000年全县种植8000亩,绿油油的稻田生机一片,水稻生产已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河珍珠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刘家峡、岘塬两乡紧靠盐锅峡库区。自盐锅峡电站建成蓄水后,库区两岸土地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1996年,县上从外地引进水稻优良新品种搞种植试验获得成功。1997年发动库区沿岸上百名群众开发盐碱滩地,采用挖沟排碱、打井防渗等有效措施,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利用旱地大棚科学育苗插秧种植水稻605亩,当年平均亩产576公斤,出米率为75%。初尝甜头后,黄河两岸的广大农民掀起了开挖盐碱荒地,大搞水稻种植的热潮。使全县的水稻种植面积增至6028亩,可年产大米300多万公斤,新增产值700余万元。

刘家峡以其优越的土质、丰富的水源、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自然环境,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生产出的稻谷颗粒大,籽饱满,千粒重25.5克,色泽鲜亮,米质优良,口感香醇,赢得了"黄河珍珠米"的美誉。

三.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花椒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积石山,该县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于04年,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在推进治理措施上,该县咬定项目不放松,先后争取到8.1万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国务院侨办万亩花椒基地扶持项目,通过招商引资,1999年,积石山县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该县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又集中全县财力实施10万亩花椒基地建设项目,在吹桥公路沿线栽植花椒10万亩、600余万株,提出建设甘肃重要花椒基地和“中国花椒之乡”的发展目标,建成贯穿铺川、银川、安集、胡林家、关家川等5个干旱山区乡镇的百里花椒长廊和集梯田、集雨节灌、小型提灌、节水灌溉为一体,林、草、粮结合,花椒种植面积达1.5万亩的尕娃顶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花椒加工为主、投资达1200万元的安集麓安山珍加工厂。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着手对境内以东北部干旱山区为主的项目规划区实施综合治理。近年来,积石山县全力实施退耕还林惠民工程,整沟、整梁、整流域发展花椒,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如今,全县花椒累计栽植面积达27万亩,花椒总产量15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花椒产业建设覆盖15个乡镇,85个行政村。花椒主产区户均收入3347元,人均收益739.8元。2004年12月,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为了增强花椒产业发展后劲,县上请来省、州林业专家,培训乡村科技人员3000多人,积极引进刺椒、油椒、白椒、串串椒等优良品种,帮助农民掌握花椒高产栽培技术。如今,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栽植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并发放林地、林权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花椒产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四.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民族特需用品

民族特需用品是临夏市的一张名片。临夏市穆斯林人口占到了55.3%。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受伊斯兰教的长期熏陶和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除饮食方面外,日常服饰和生活用品有一些比较特殊,如穆斯林的号帽、中拜、拜毡、地毯、芭兰香、汤瓶等,临夏市既是这些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基地,也是消费市场。同时临夏市在藏族特需用品生产方面基础比较雄厚,藏服、藏靴、藏毯在整个青藏牧区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另外,临夏市生产的藏毯、腰刀、马鞍具等民族用品也广受外地群众的欢迎。

五.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长饭

长饭:以纯细白面加适量盐水或碱水,拌揉擀切成或粗或细的面条,煮熟盛碗,浇上臊了汤(臊子汤系肉丁、洋芋丁、豆腐丁、粉条、菠菜、葱花、鸡蛋花等视条件选加烹调而成),名臊子面。调以浆水的名浆水面。

六.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刘家峡西红柿

刘家峡西红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刘家峡西红柿”形状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形美色艳、单果重300克-500克、光泽红亮,酸甜可口,每百克西红柿富含维生素A92毫克、维生素C19毫克等多种营养成分,产地分布于太极镇、刘家峡镇等5个镇,50个村。

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

永靖的大棚蔬菜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西红柿种植面积0.8万亩,亩产高达8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三是上市早,成熟期集中。由于永靖境内具有西红柿生长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土壤,使不同类型,有不同时间的成熟期,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它以年销6.4万吨的纪录在城乡市场独占鳌头。为当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顺利通道。

樱桃西红柿属番茄,属一年生蔬菜,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原产南美洲热带秘鲁,从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我国90年代初引进,永靖县99年引种试验温室栽培获成功。樱桃西红柿以成熟果实供食,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完熟果实糖度达7-8度,每100克果中水份9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丙、矿物质等,可当成水果生食或当菜肴熟食,也能制成罐头等,具有独特风味,其果汁对肝脏病有特效,有利尿、保肾之功效,其果皮中含有与维生素D作用相同的物质,可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脑溢血等病症。

刘家峡西红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为甘肃省永靖县太极镇、刘家峡镇、岘塬镇、三塬镇、盐锅峡镇、西河镇共六个镇五十个村。

七.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糖合合

糖盒盒回族绝技。用沸水调和面粉,揉好擀开,直径大小不等,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呈圆形,需两张,选用上好的红白糖、花生、葡萄、核桃仁、玫瑰、红枣泥、牛(羊)油做成馅子,在两张面饼之间摊开合缝,也有将面饼置于模子中,压出花纹。在平底油锅中煎烙,稍后翻转,如是几次,面脆焦黄便成,装盘食用,既耐看又好吃,以甜味为主。

八.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羊肉筏子

制作羊肉筏子是极讲究的。得用新鲜全羊,先取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人肠内。将蒸熟的肉肠切段,成1寸许,待铁锅油热时,加葱花、鲜姜丝,入锅炒热至微黄,盛碗。浇上蒜泥、辣椒油、老醋,香气浓郁袭人。

九.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永靖红枣

永靖大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质地细嫩、青脆、汁多、酸甜,果形椭圆。枣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含糖70%以上,鲜果含维生素丙较多。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树面积7400亩,12.5万株,年产枣45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540万元。

刘家峡乡:红枣以个大味甘出名。

十.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天然地耳

俗称地耷、地衣,属野生菌类。产于东乡县境内黄土表层上的地耳,较其他菌类营养含量更高,属黑色类绿色食品。

临夏特产必买十种便于送人携带临夏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