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特产图片 红河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30 22:48:58

一.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们把当地饲养的小黄牛宰杀后,选用精肉切成条,放入食盐、辣椒、花椒、茴香子、再兑上少量白酒等佐料,放入盆中沤上两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晒干就腌制成干巴。到田地里劳动,带上一包冷饭,里面放着一块烤熟的干巴,不用其它菜肴,冷饭下干巴,十分有味。

迤萨干巴为何这样色泽好,味道香?据专业人士讲,本土小黄牛一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的河谷地带或半山梁子,超越这个范围,其味就大大逊色。这种本土小黄牛肉,无论是小炒、烂烀,味道都比其它地方的高出一筹。聪明的商家就利用了这一优势,规模腌制迤萨小黄牛干巴,加上精美包装,以每盒3市斤130元的单价出售,成为红河县最具特色的土之一。

二. 云南省 红河 元阳县 元阳荔枝

荔枝是元阳的水果之一,以早熟、色泽鲜艳、味酸甜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上市期为每年的3月份,盛果期为每年的4至5月份,年产量可达1.5万吨。

三.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弥勒毛驴

毛驴,在老百姓心目中,主要是用于拉车、耕作从事农业生产和运输的一种重劳动工具。可是,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饲养毛驴,使用毛驴耕种农田、运输庄稼的人越来越少,转而被拖拉机、摩托车、农用车所代潜,饲养毛驴多数是用来食用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追求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人越来越多,驴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当然,驴肉的营养极为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养心安神,补气养血的作用。东阿阿胶制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具有很好的补血护肤养颜功效。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说的就是驴肉具有很高的美味与营养价值。还因为驴肉有适合大众化的消费口味,带来了驴肉产业有着极为广阔的消费群体,所以,近几来驴肉的价格一路上涨。市场上活毛驴的收购价在每公斤20元左右,一头成年毛驴的交易价格在4000元左右。如屠宰、分割出售,驴肉的平均价格每公斤可达到50元,效益十分可观。毛驴是一种草食动物,耐粗喂,抗病能力强,还有不怕冷,不怕热的特点。可圈养和放养。农田、地中的玉米秆、谷草、花生秆、甘蔗稍、山上的青草等都是较好的饲养饲料来源,所以,弥勒县具备饲养饲料资源,近几年好多农村从四川引进肉毛驴进行饲养销售,有较好的利润空间。

四. 云南省 红河 蒙自县 蒙自年糕

蒙自是云南东南部红河边的一个小县城,那一带有种植糯米(江米)的传统,也就有常年做年糕的习俗。其它地方常见的年糕都有白、甜、咸三种口味,蒙自年糕却只有一种放红糖或玫瑰糖的甜年糕。

早期的蒙自年糕是用类似大碗那样的容器成形的,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表面十分细腻光滑油润(容器内壁涂油是为了便于脱模),因为加了红糖之故,呈现靓丽的黄灿灿的色泽。蒙自年糕也是采用传统方法制成的,即将糯米经过水磨、吊浆、滤水,再加红糖或玫瑰糖而成。也许是为了防止年糕乾裂,要在做好的年糕外表包一层豆腐皮,随着比较先进的保管办法的出现,这道工序就被取消了。

年糕南北皆有,南方以糯米粉蒸制而成,扁条状或块状,可切片、块,供煮作主食或点心、小吃,可甜可咸。 过年吃年糕,取其“年高”长寿之意。

我国食用年糕,历史久远。相传有伍子胥用糯米筑城的故事。春秋时,吴王为防止外族侵略,命伍子胥造“阖闾城”。城池建成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一天,他对左右心腹说:在我离开人世以后,如果吴国遭难,人民饥苦无着,可在城门下掘土数尺,民饥可救”。后来,伍果然遭谗身亡。越国乘势破吴,饥民饿馁遍野。在此危难之际,众人想起了伍子胥的话。于是拆城挖地,果见城砖是用糯米制成的。众人甚喜,取之充饥。从此,后人便每于过年时蒸糕来纪念他。

蒙自年糕是蒙自县的,素以糯软香甜,柔韧适口,风味独特而驰名。( 红河)

五.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大树菠萝

大树菠萝其学名木菠萝,又名菠萝蜜,树菠萝是金平人对其的称谓。大树菠萝除具有水果功效外,还具有美食之功效,其核仁性平,味甘、微酸,功能益气、通乳。它含有较丰富的淀粉、脂肪油等。可煮熟食用,也可用它来煲瘦肉作汤。

六. 北京市 延庆区 延怀河谷葡萄

延怀河谷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延怀河谷葡萄是北京市延庆县的。延怀河谷拥有优质、稳产、长寿、美观为特征的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延怀河谷葡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延庆和怀来同处延怀盆地,1958年之前同属一个县,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经济和社会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延怀河谷产区位于首都西北门户,是世界上唯一位于国家首都的葡萄及葡萄酒产区,拥有7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元史》之《耶律楚材传》。延怀河谷产区共建发展,是两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实现两县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促进两县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互补共进、提档升级的现实需要。

2014年,北京市延庆县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申报的“延怀河谷葡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以官厅水库为中心,地跨延庆、怀来两县。北靠燕山山脉,南依有八达岭长城的军都山脉,中部为妫水河、桑干河、洋河河谷、官厅水库沿岸区域。涉及延庆的张山营镇、旧县镇、香营乡、永宁镇、沈家营镇、康庄镇、延庆镇和八达岭镇共8个乡镇30个行政村;怀来县的小南辛堡镇、桑园镇、狼山乡、北辛堡镇、王家楼乡、土木镇、存瑞镇、桑园镇、官厅镇、孙庄子乡、瑞云观乡、东花园镇、西八里镇、东八里乡、大黄庄镇和新保安镇共16个乡镇15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6′~116°34′,北纬40°4′~40°47′。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年产量约16.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延怀河谷葡萄果穗整齐,果粒均匀,有色品种果实着色深,果粉厚,外观美丽,果汁多,糖分高,浓度大,刀切而其汁不溢,吃起来味极甘美,爽口。富含有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风味浓郁。酿酒葡萄果穗整齐,果粒均匀,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23%以上。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或有机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和管理。

七.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龙眼

开远市平坝山龙眼基地,种植1000多亩石夹32号龙眼,产量在300吨左右。是云南省首家评为无公害绿色食品龙眼(桂圆),其果肉细白、透明味甜。《本草纲目》中记载,可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可通神明、开胃健脾、补虚长智,龙眼(桂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可溶性糖粉、具有降脂、护心、养颜、安神等功效。是老人与孕妇滋补良好的保健食品。龙眼既具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果中之王。更是市民赠送亲戚和朋友的典雅之礼品。由于龙眼销量较大,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基地现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八. 云南省 红河 蒙自县 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自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自生产的甜石榴不仅籽粒晶莹似玛瑙,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可食部分占籽粒的71%~87%。其中,甜绿籽、厚皮甜砂籽、甜光颜在国内石榴产品中属上乘品种,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蒙自县的新安所镇、文澜镇和草坝镇等地,产量丰富,远销国内外市场。

同国内其他产区比较,成熟期提早30至50天,且由于立体气候,自7月底至9月自然形成早、中、晚熟产区。主栽品种甜绿籽,果实圆形中等大,果皮黄绿着红色,平均单果重248g,最大果重800g,百粒重60g。

蒙自,是我国盛产甜石榴最大的基地之一,是远近闻名的“石榴之乡”。 蒙自甜石榴主产于新安所镇、大新寨乡一带。据传,这里的甜石榴是从伊郎和阿富汗引进种植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地处云南低纬度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蒙自县,再加上北回归线穿境而过,使其面积达554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无霜期长达3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34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甜石榴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造就了蒙自甜石榴果大、皮薄、粒满、核软、汁多、味甜等优良品质。 蒙自甜石榴有花果品种19种,其中,果石榴12种,观花石榴7种。在当地果农的长期栽培实践中,甜石榴已培育出甜绿籽、甜沙籽、甜白花三个国内上乘品种。甜绿籽品质优,产量高,单株产量平均在80公斤左右,最大果实约1公斤,平均果重250克,可食部分达87%以上,成为此中的佼佼者。它与甜沙籽同在农历七八月中秋节前成熟,因此,成为中秋佳节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果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白花石榴大约在九月间才可收获。石榴属观花、观果类植物。花为奇花,果为百果之珍。蒙自甜石榴不仅品质好,而且营养丰富。经测定:总合糖量17%,含酸量0.53%,还含有脂肪、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极为有益。近几年来,蒙自县有关部门先后引进世界银行贷款200多万元,用于发展石榴生产,种植面已扩展到了红寨、多法勒乡等地。1998年,全县种植石榴5.2万亩,总产量3.5万吨,石榴收入在当地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达70%,石榴飘香香四海。历史上,由于蒙自所处的地理位置,滇越铁路通车后,蒙自甜石榴就销往香港、河内等地,如今,蒙自甜石榴的芳香不但吸引了省内外的客商与游客,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越南等客商也纷至沓来,大批量购运,并从越南转道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蒙自石榴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蒙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103°31′、北纬23°15′—23°34′,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61.3公里,总面积214353.4公顷,产地面积8000公顷,年总产量113700吨,主要涉及蒙自县的新安所镇、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芷村镇五个乡镇,共计51个行政村。

九. 美洲 美国 纳帕河谷葡萄酒

一、名称

纳帕河谷(葡萄酒)〔Napa Valley(Wines)〕。

二、产地

1.葡萄种植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纳帕河谷“美国葡萄种植区”

2.生产加工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三、产品描述

1.产品要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产且至少用85%或以上的产自纳帕县纳帕河谷“美国葡萄酒种植区”的葡萄所生产的葡萄酒。

2.葡萄品种:

(1)红葡萄酒:生产纳帕河谷红葡萄酒所用的红葡萄品种主要包括: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巴贝拉(Barbera)、查博诺(Charbono)、佳美(Gamay)、歌海娜(Grenache)、马尔贝克(Malbec)、马塔罗(Mataro)、 美乐(Merlot)、小维多(Petit Verdot)、小西拉(Petite Sirah)、黑比诺(Pinot Noir)、 普拉米蒂沃(Primitivo)、桑娇维赛(Sangiovese),西拉(Syrah)、丹魄(Tempranillo)、国家图瑞加(Touriga Nacianal)和增芳德(Zinfandel)。

(2)白葡萄酒:生产纳帕河谷白葡萄酒所用的白葡萄品种主要包括:霞多丽(Chardonnay)、白诗南(Chenin Blanc)、琼瑶浆(Gewurtztraminer)、玛珊(Marsanne)、白麝香(Muscat Blanc)、白比诺(Pinot Blanc)、灰比诺(Pinot Gris/Grigio)、胡桑(Roussanne)、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麝香索维农(Sauvignon Musque)、绿索维农(Sauvignon Vert)、赛美蓉(Semillon)、维欧尼(Viognier)和白雷司令(White Riesling)。

(3)桃红葡萄酒 (Rose Wine):生产纳帕河谷桃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主要包括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黑比诺(Pinot Noir)、西拉(Syrah)、美乐(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增芳德(Zinfandel)。

3.陈酿:纳帕河谷葡萄酒的陈酿时间由酒庄决定,但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红葡萄酒通常在木桶中窖存18个月,装瓶后再熟化18个月才能出售。霞多丽等白葡萄酒通常在木桶中窖存18个月装瓶后熟化6个月才能发售;有些白葡萄酒,如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要在木桶或不锈钢罐中窖存4至6个月后再装瓶出售。

4.产品质量标准和特色:

(1)感官特色:

①酒体醇厚、浓郁,产自天然、成熟的葡萄,带有自然的酸度;

②带有纯正果味,衬出产区和特定品质的地域和区域性特征;

③红酒的厚重感和浓郁度在纳帕河谷内自南往北而增强;

④纳帕河谷南部气候凉爽的区域,红葡萄酒的单宁较柔,而北部及沿着谷底的山地的区域,酒的单宁较强;

⑤因特定品种和陈酿时间不同,白葡萄酒呈无色、至禾杆黄、至绿色、至金黄色泽,桃红葡萄酒呈淡粉红色至红玫瑰花色,红葡萄酒呈紫色,至宝石红、至红色、至棕色色泽;

⑥葡萄酒的香气具有品种典型特点,包括果香、花香、泥土、香料、坚果和草本植物香气等。

(2)理化指标:

①酒精含量(%体积百分数):7% 至 24%。

②二氧化硫:≤百万分之250。

③挥发酸(以乙酸计,g/L):≤1.2

5.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也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相关规定。

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1.地质:纳帕河谷的地质多样而独特。纳帕河谷是由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和圣保罗湾的冲积水和洪水形成。圣保罗湾曾进入过纳帕河谷。纳帕河谷被纳帕河分开。纳帕河沿着纳帕河谷的锥形地形流过,由其南部可全面通航的河流逐渐缩窄到北端的仅仅一条小溪。纳帕河谷的地形变化体现在其长度方向,由南部多风的河口平地和平缓的山丘到卡利斯托加市山谷狭窄的顶部,位于东面圣海伦娜山山脚的帕里塞德(Palisades)陡峭的岩壁与西面森林茂密的马雅卡玛丝山脉之间。

2.土壤:纳帕河谷也同样因其土壤的多样性而独特。原始存在的火山土、海洋土和冲积土,都是由纳帕河谷6千万年历史长河中的地质事件产生的。岩石丘和冲积扇打断了谷底,每一处都在记载着过去的地质事件。这个区域的地方志证明了有多种多样的土壤,并且超过30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已经得到了识别。从排水良好的砾质土壤到保湿的盐质黏土,这些土壤的深度和肥沃程度都不同。盛产葡萄的纳帕河谷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赋予纳帕河谷葡萄酒独特的性质,并促成纳帕河谷葡萄酒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

3.气候:受山脉以及临近太平洋的影响和作用,纳帕河谷属于很适合优良酿酒葡萄生长的温带气候。这里漫长生长季的特点是白天阳光充足、温暖、干燥,夜晚凉爽,为葡萄缓慢均匀的成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综合条件。此外,沿着山谷,葡萄生长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卡利斯托加,位于谷顶,白天气候炎热,但同时葡萄又被从三面包围的高山吹来的冷空气保护,适宜各种红葡萄酒原料品种生长。在山谷口的卡内罗斯(Carneros),葡萄不断地被雾和大风冷却,只有在午后的风吹散晨雾后太阳才能短暂的照射葡萄,所以适合喜凉爽气候的黑皮诺(Pinot 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品种生长。正是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得各种优质酿酒葡萄生长在纳帕河谷地区,生产出世界上享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的顶级葡萄酒。

4.历史和知名度:纳帕河谷最初由美国土著Wappo居民开拓,土著人称其为“纳帕”,意为“富饶之地”,其后的欧洲移民亦采用此名。乔治·杨特(George Yount)于19世纪40年代建立了纳帕的第一个葡萄种植园。1861年,第一批酿酒厂在纳帕河谷建立,包括至今都还在经营酿酒的查尔斯·克拉格(Charles Krug)酒庄。克拉格之后,H A Pellet、John Lewelling、Matthew Vann、HW Crabb和General E D Keyes都在纳帕河谷建立了酿酒厂。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小型葡萄园,面积从5英亩到20英亩不等。

截至1875年,葡萄酒酿造已经非常普及,于是成立了圣海伦娜葡萄种植俱乐部(St. Helena Viticultural Club),拥有所有优秀酿酒师作为会员,包括以上提及的酿酒师。俱乐部的组建目的是为了宣传不同的和最佳的葡萄栽培知识,介绍和普及高质量葡萄品种。关于俱乐部在纳帕河谷的葡萄种植者和酿酒者之间传播大量关于葡萄种植信息的作用,都有史料记载。另外,纳帕葡萄种植协会(Napa Viticultural Society)于1881年成立,其目的几乎同圣海伦娜葡萄种植俱乐部如出一辙。纳帕葡萄种植协会至少每月1一次,书面记载显示,这对纳帕县的酿酒者大有裨益。

到1889年,在纳帕河谷已有超过140家酿酒庄。同年,法国人首次同意纳帕河谷葡萄酒进入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进行的法国葡萄酒比赛,而纳帕河谷葡萄酒在此次比赛中赢得了20枚奖牌。然而,在19世纪90年代,由于纳帕河谷超过一半的葡萄园受葡萄藤根瘤蚜病所袭,纳帕河谷葡萄酒业曾一度受挫。随后又迎来了直到1933年才结束的美国禁酒期。在禁酒期间,一些纳帕河谷酿酒庄靠制造被许可的宗教圣礼葡萄酒生存。

禁酒期过后,纳帕河谷葡萄酒业开始复兴,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葡萄酒产量持续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纳帕河谷酿造出更多优质葡萄酒,一时供不应求。纳帕河谷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着渴望参观酿酒酒庄、品味纳帕河谷葡萄酒的游客来访。《加利福尼亚州土地保0》,即人们熟知的《威廉逊法》,鼓励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地用于农业。该法于1966年通过并于1969年被纳帕县采用。因此,截至2005年,纳帕县已有69,340英亩土地专门为农业用途而受保护。

1976年,以纳帕河谷葡萄酿制成的葡萄酒与来自法国最好酒庄的葡萄酒一起选去参加了一次特殊的品鉴会。品鉴会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法国品酒师也参与其中,这就是著名的“巴黎品鉴”(Judgement of Paris)。经过评判,最好的葡萄酒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用纳帕河谷葡萄酿制成的葡萄酒,这使得加利福尼亚州和纳帕河谷成为了与欧洲葡萄酒产区同等的葡萄酒区。

由于纳帕河谷地区的葡萄园拥有独特和复杂的农业气候条件,并且生产管理完全按照美国法律,纳帕河谷地区生产的葡萄酒赢得了美国和全世界挑剔的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因此,该地区生产的葡萄酒长期被美国和各国同业和公众所熟知,并赢得很高的国内和国际声誉。任何同业或公众成员在订购纳帕河谷葡萄酒或看见来自纳帕河谷的葡萄酒广告或葡萄酒出售时,都会期待这是从上述加利福尼亚州纳帕河谷地区生产的质量上乘的葡萄酒。

因此,虽然“NAPA VALLEY”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地名,但当它与该地区生产的葡萄酒一起使用时,已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独特性和美誉度。所以,将这个名称使用在葡萄酒上构成了所有那些在该地区生产的葡萄酒的良好信誉。

5.有关纳帕河谷地理标志的美国法律:

①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第27部第4.25(e)章规定,酒中至少85%的葡萄来自确定种植区范围内,且葡萄酒需在美国葡萄种植区所在的州加工完成,只有满足这项条件,该美国葡萄种植区(的名称)才能用于葡萄酒上。

②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第27部第9.23章规定,“NAPA VALLEY”是美国葡萄种植区。因此,如85%或以上的酒液来自产于纳帕河谷的葡萄,且最终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完成,则该葡萄酒可使用“NAPA VALLEY”(纳帕河谷)这一地理标志。

五、生产方法

1.栽培管理:摘掉部分葡萄藤叶,为葡萄提供最大限度的光照,8月份时摘掉部分葡萄,提高剩余葡萄的品种性状。

2.采收管理:葡萄成熟采收时间通常延后,从而使含糖量达到最高。手工采摘,防止葡萄碰伤,采摘后尽快压碎。采摘在黎明前或晴日进行。收获期间每日均须采摘。

3.生产管理:纳帕河谷的酿酒师运用经验,使纳帕河谷葡萄汁的味道达到最佳,以生产出质量上乘的葡萄酒。应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和加工,使用85%或以上产自纳帕河谷葡萄种植区种植的规定品种的葡萄。

4.纳帕河谷葡萄酒的法定生产技术规范如下:

(1)发酵初期,除浓缩纯葡萄汁、乳酸菌、已培养的酵母和酵母培养基、杀菌剂、沉淀剂或准许的发酵助剂以外,禁止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2)当用于酿造纳帕河谷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的葡萄汁糖分含量低时,发酵之前或发酵过程中可加入浓缩纯葡萄汁以生成酒精。

(3)用可滴定酸含量超过5.0g/L的葡萄汁酿制葡萄酒,酿酒师可在发酵之前、发酵过程中和发酵后加入改良剂调整酸含量。但仅允许在酒的酿造场所进行上述改良。加入葡萄汁或葡萄酒中的改良剂不能使葡萄汁或葡萄酒中的可滴定酸含量低于5.0g/L。

(4)可在发酵之前或发酵过程中向葡萄或葡萄汁中加入酒石酸或苹果酸或二者的混合物。

(5)发酵结束后,可加入柠檬酸、富马酸、苹果酸、乳酸或酒石酸或两种或多种这些酸的混合物,以调整天然的不足。

(6)可在相同的酿酒场所酿造发泡葡萄酒。可使用二氧化碳、氮气或二者的混合物,在含汽葡萄酒转运或装瓶时保持负压。

(7)起泡葡萄酒、人工加气起泡葡萄酒和酿造起泡葡萄酒或人工加气起泡葡萄酒的任何基酒,其酒精含量不能超过14%。

(8)葡萄酒应存储在罐、大木桶、小橡木桶、有包装或无包装的玻璃瓶,或其他合适的不会污染葡萄酒的容器内。

(9)惰性纤维、纸浆、泥土或类似原料可在葡萄酒的窖藏和最终调制中用作助滤剂。

(10)过滤、澄清或提纯葡萄酒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可去除混浊、沉淀以及异味。

红河河口县十大特产红河特产必买清单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