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土特产店在哪里 汉南裕登泰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7 01:35:02

一.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武汉绢花

武汉绢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绢花艺人吸收宫廷的传统制作绢花技术,兼采南北民间绢花技艺,发展原有的制作通草花、括绒花工艺,制作绢花。绢花也叫绸花,以绢、绸、续、缎等高级织物,制作各种花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汉绢花工艺。主要产品有:雍容华贵的牡丹,丰腴艳丽的玫瑰,娇嫩欲滴的月季,凌霜傲雪的腊梅,以及迎风摇曳的悬崖菊、紫兰香、大理花和其他奇花异草,共有四百多个品种。武汉工艺花卉厂生产的绢花形象逼真,色泽艳丽,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不仅在武汉和国内市场上受欢迎,而且行销到日本、欧美、东南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米粑

米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从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成为市民爱吃的一种早点。制法是把把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价廉物美,到处都有供应。什锦豆腐脑 武汉街头早晚均有供应,因在豆腐脑里加上馓子、糯米、虾米、叉烧肉丁、榨菜丁、酱瓜丁、五香菜、芝麻、胡椒、葱花等配料、调料,称为什锦豆腐脑。吃起来脑嫩米滋、馓酥、菜脆,多味备尝,异常鲜美。

三.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老杨家鱼汤糊粉

“老杨家”鱼汤糊粉这家店的汤货真价实,是用新鲜的小喜头鱼熬汤,熬到鱼肉跨掉,溶解在汤里了。每天店里都需要20-30斤的鱼来熬汤。汤如果火候不到,就会有鱼腥味或是不够鲜美。等汤的鱼骨都快煨化了,就滤掉鱼渣配上胡椒和二十多种调料,其配比都有一定的标准,多了少了都不行。米粉稍稍粗一点的,不易烂,吃时有嚼头。卖的时候只需将粉在滚水中一烫,撒上一把小葱、榨菜丁和虾仁。再配上切成小段黄灿灿的油条,沾着汤汁一起下肚,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香,清淡鲜美。

四.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汉南坛山猪

1984年初,在一个叫坛山的小山丘西侧,汉南区建起武汉首个万头规模的“坛山猪场”。2001年,“中国坛山猪”商标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自1985年以来,坛山猪坚持绿色生态、不断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一直在香港免检挂牌直销,成为内地与香港友谊的绿色品牌。直销香港,给汉南带来了荣耀和实际利益。汉南因“坛山猪”而提高了国内知名度;生猪供港率超过30%,价格提高了近60%。

1997年,香港一家公司在汉南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全市首个生猪屠宰冷藏加工企业,年加工量8万头,“中国坛山猪”自此以“活体”和“加工系列产品”直销香港。

港资的加入,加快了“中国坛山猪”规模化。为“放大”这一品牌优势,从2003年起,汉南区筹集资金1800万元,在原有4家万头工厂化养猪场的基础上,兴建8个养猪小区,鼓励散户进小区集中养殖,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苗、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生产管理。

目前,坛山畜牧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0374万元,利税436万元。公司下设3个年出栏万头的商品猪场,年出栏商品瘦肉猪3万头,这三个场分别是“种养结合”、“猪果结合”、“猪渔结合”三种生态养殖模式,养猪粪尿以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已降到最低,年出栏优质“坛山”牌生猪7万头,建有生猪定点屠宰厂1座,年屠宰生猪20万头,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坛山牌”生猪是湖北省名牌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和出口免检产品证书公司同时还建有年生产各类饲料5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和正在建设中的年屠宰20万头猪的汉南区定点生猪屠宰厂,预计到年底可开始向武汉中心城区销售冷却片猪肉。

“坛山牌生猪”:目前可称为“坛山牌生猪”的只有坛山畜牧有限公司出售的牲猪和区养猪协会组织销售的牲猪,年销售量10万头,其中,坛山畜牧有限公司年出栏商品瘦肉猪5万头,年出栏种猪5000头,区养猪协会2006年组织销售4.5万头,其它猪场均以各自的名义销售。

“坛山牌生猪”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冷藏加工运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和种、料、病、管、销等4大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种猪生产供销体系,二是饲料生产加工体系,三是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四是技术咨询与服务体系。

汉南区是武汉市生猪养殖大区,生猪产业产值占到大农业产值的30%,建成高标准优质商品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31万头,全区人均出栏2.8头,居全国第一。基地拥有养猪小区和规模猪场23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专业猪场13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1200户,生猪集约化养殖所占比重达到80%,也是全国第一。

生猪养殖基地成立养猪协会,该协会是湖北省五十强协会之一,现拥有27家会员单位和1000多家会员户。协会依托龙头企业和基地,为会员户提供“三供”“四免”“五保证”服务。协会还协助区畜牧主管部门抓好正规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行业标准,大力发展小区式生产模式,小区建设做到环保、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工并投入使用。敦促专业户和规模猪场严格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饲养管理,不断提升“坛山”牌优质商品猪品牌质量。

今后五年,汉南区生猪产业将按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实施清洁能量工程,大力进行猪场改扩建和综合治理,使生猪生产与汉南区绿色蔬菜产业园建设相结合,建成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五.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桂花糊米酒

桂花糊米酒是由米酒(即醪糟)和桂花糖、小汤圆一起煮成的,因为加上了马蹄淀粉或藕粉煮成糊状,所以名为“桂花糊米酒”,这应该是湖北最平民常见的甜品小吃了。

走在湖北一些城市的街头,特别是武汉街头,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小小的甜品铺子。有些甚至就只是一辆推车,车上放几口热在小煤炉子上的大钢精锅。通常有好几种甜品一起售卖,但不论其它有什么品种,桂花糊米酒是绝对会有的,仅售一元钱一小碗。物美价廉的特性,使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点击量永远最高。

六.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喜鹊湖黄鳝

喜鹊湖黄鳝

武汉市汉南区湘口街龙沟大队喜鹊湖鳝鱼养殖协会

喜鹊湖黄鳝是武汉市汉南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产地属平原湖区,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喜鹊湖是长江优质水源精养塘面,总面积2.5万亩,水 质清新,水草丰美,属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有“日出斗金、夜出斗银”之美誉。

七.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喜鹊湖螃蟹

喜鹊湖螃蟹是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的。喜鹊湖螃蟹金爪黄毛,青背白肚,膏肥黄红,口感嫩甜。喜鹊湖螃蟹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喜鹊湖大闸蟹位于汉南农场,地处武汉市西南郊,是武汉市的“口子镇”之一,东距市中心66公里,离京珠、沪蓉高速交汇处28公里,西接仙桃、洪湖,南临长江与嘉鱼相望,北抵蔡甸,省道汉洪高速、汉仙线横贯全境。东荆河在这里汇入长江,通顺河在这里环绕而过,这里紧邻国家湿地保护区——沉湖,林带密织,空气清新,水乡园林特色浓郁。

沿103省道汉仙线进入湘口街,迎面是硕大的牌匾“国家级绿色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示范区”。道路两侧是一望无际、成方连片的池塘,水质清澈透明。这里曾是古云梦泽的一个浅滩湖泊,树木茂密、湖草丛生,喜鹊翔集,因此得名“喜鹊湖”。

喜鹊湖牌河蟹:现有养殖面积20000亩,年产河蟹1400吨,平均规格170克。整个养殖过程采用科学生态化养殖,因此产品具备“金爪黄毛,青背白肚,膏肥黄红,口感嫩甜”的特点。

湖北

喜鹊湖螃蟹

武汉市汉南农场螃蟹养殖协会

八.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汉南黄颡鱼

黄颡鱼,又名江颡、嗄牙子、嘎鱼、黄腊丁。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黄颡鱼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鱼类,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成鱼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黄颡鱼2龄达性成熟。每年5-7月,雄鱼游至沿岸地带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处(水深8-4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转动,掘成一个小小的泥坑,即为产卵的鱼巢。雄鱼筑巢后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鱼到来,在巢里进行产卵受精。产卵活动多在气候由晴朗转变阴雨的夜间进行。雌鱼产过卵后即离巢觅食,只有雄鱼在巢附近守护发育中的卵和仔鱼,直到仔鱼能离巢自由游动时为止(大约7-8天)。

汉南区黄颡鱼生产以套养为主,少数农户进行了鱼池主养,全区池塘套养面积1.9万亩,年产量约15万公斤,从每年7月份开始即零星捕捞上市,春节前干池起捕时大批量上市。

九.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邓丰”牌甜玉米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南建成了全国最早、最大的鲜食甜玉米综合生产标准示范区,有甜、彩、糯三大系列共70多个品种,被誉为“中国甜玉米之乡”。2005年起,汉南每年举办全国独一无二的甜玉米文化节,借节扬名,甜玉米畅销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品尝汉南甜玉米成为江城市民夏日消费时尚。

在去年举行的全国首届“中华节庆评比”中,汉南甜玉米文化节获最佳活动创新奖,成为全国知名节庆。

今年的汉南甜玉米文化节以“农超农贸对接,欢乐农民市民”为主题,进一步打响“中国甜玉米之乡”品牌。“农超农贸对接”是开幕日核心活动。当日,武汉市内所有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服务企业老总将齐聚汉南,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签订购销合同,汉南“邓丰”甜玉米、“凤凰地”西瓜、“喜鹊湖”螃蟹和黄鳝、“纱帽山”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全面直供中心城区。

入夏,汉南生产的时令蔬菜瓜果、鲜鱼鳝虾等20多种绿色农产品开始大批量进入武汉市内,成为紧俏货,平均每天销售80多吨。

汉南的绿色农产品俏销,主要因为运用了生态循环生产模式。而这一模式,萌芽于甜玉米产业。

按照统一品牌、工厂化生产的思路,汉南甜玉米生产对播种期、栽种密度、采摘期、采摘标准、施肥等环节实行了统一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必须把农家肥作当家肥。

标准化催生了绿色生态循环经济链条。以前污染环境的30多万头畜禽粪便,如今成为甜玉米种植的上好肥料,20多万吨甜玉米秸秆加工成青饲料反过来又成了畜禽的“美食”,相当于平均每年节约化肥6000吨。“甜蜜”之链在延伸:甜玉米粒加工成了饮料、玉米香肠等产品;玉米衣、玉米须编织成手工艺品,玉米叶成为叶画创作的独特材料;甜玉米基地成为体验型观光游的资源,每年吸引大批市民自摘、自煮、自尝并进行掰玉米、煮玉米、吃玉米比赛。

甜玉米生态循环产业链的成功经验,被汉南农民复制到现代都市农业上,形成3种循环模式:

农作物秸秆-饲料-养猪-农家肥-蔬菜水果循环链。甜玉米收获之后,秸秆加工成猪饲料;而1个万头猪场可供应2500亩土地的肥料。

猪-沼-菜、猪-沼-渔、猪-沼-电循环链。全区养猪专业户80%以上配套了沼气池。形成了“养猪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种菜不买肥、产品无污染”的生态循环格局。

汉南区十大特产汉南哪里有武汉特产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