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特产的由来 东北山核桃的历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1 05:27:55

一. 陕西省 宝鸡 陈仓区 黑珍珠山核桃

宝鸡薄皮黑珍珠山核桃 宝鸡市是陕西第二大城市,地处秦岭山脉北麓.,特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盛产一种皮黑油亮、皮薄如蛋、仁满香甜的黑珍珠山核桃,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疆、云南一带的大核桃。目前已成为全国各地商务竟相抢购的紧缺珍稀干果之一。

二. 四川省 广安 广安区 山核桃花

将山核桃花用清水浸泡5-10分钟,用清水洗几次沥干水可用。

1 凉拌:将清洗沥干的核桃花放花椒、海椒、姜、蒜、葱、红油、味精等调料盛盘。

2 炖汤:将鸡、鸭炖好开锅时将泡好的核桃花放进锅内小火温2分钟可用。

3 炒成丝:将肉丝、肉片起锅时将核桃花翻炒,熟后起锅盛盘。味美,略苦、清脆。


三. 西藏 林芝 朗县 朗县核桃

朗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朗县,神奇美丽,人杰地灵。是十三世0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出生地。“核桃”藏语“达嘎”,据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随陪嫁被带入西藏,后逐步在西藏广为栽种,民间有把核桃作为婚庆和爱情象征的习俗,被喻为“百年好合”。因核桃一次栽培,百年受益,故西-民又称其为“百年庄稼”。其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鸡蛋核桃等优秀品种,是历代0和达官显贵的贡品。朗县核桃,虽其貌不扬,但品质极佳,核桃仁松脆味甘,肉质香醇甜润,香气逼人,无与伦比。在2008年全国首届核桃大会上,一举夺冠,赢得“酥油核桃”的美誉。

地域范围

朗县位于朗县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北临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南抵印度,西与山南地区加查县相邻,东邻米林县。地理位置处于位于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总面积为4200平方公里。朗县核桃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正是朗县辖区内,包括洞嘎镇、朗镇、仲达镇、拉多乡、金东乡、登木乡6个乡镇辖28个行政村,平均海拔3200米,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无工业、环境无污染,特别适合朗县核桃生长。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坚果整齐端正,果面光或较麻;缝合线平或低。形状为圆形和卵圆形,平均单果重不小于9克。种仁为黄白色。 (2)内在品质:易取仁,口感好,含蛋白质17-19%,含油量66-70%,含钙750-850mg/kg、铁18-22mg/kg,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核桃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坚果》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四.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五. 天津市 蓟州区 黄花山核桃

黄花山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花山核桃

天津市蓟县孙各庄满族自治乡、下营镇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天津市蓟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蓟县“黄花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蓟政函〔2012〕88号 天津蓟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12JX4395-2012《黄花山核桃生产技术规范》

一、品种

辽核1号、辽核4号、中林1号及当地传统品种优系。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至100米,土壤类型为石灰岩类淋溶褐土,土壤pH值6.2至8.0,土层厚度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1.4%。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当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优良品系繁殖。

2.栽植:

(1)栽植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750株。

(3)施肥:每年每公顷使用有机肥50吨。

3.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的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时间:在9月上旬至9月中旬。

2.脱青:人工或机器去青皮。

3.干燥:自然晾晒,含水量≤6%。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果型:坚果圆形,壳面光滑,色浅,壳较薄。

(2)果仁:饱满、黄白色、口感圆润清香、涩味淡。

2.理化指标: 横径≥34mm,单果重≥12g,壳厚≤1.5mm,出仁率≥50%,含水量≤6.0%,脂肪含量58.5%至64.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山核桃

南江山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江山核桃是四川省的,已成功注册而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

南江山核桃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南江山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南江山核桃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40号,关于批准对南江山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南江县人民0《关于界定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南府发[2004]4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特色

南江山核桃产于国家名胜风景区光雾山景区内,其壳薄果仁多且厚,味道醇。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常食山核桃、仁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果肉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必要作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

七.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八. 山西省 阳泉 郊区 阳泉核桃

核桃

核桃盛产于阳泉市,以个大壳薄、仁肥易取、入口香脆而闻名三晋。主要品种有绵核桃等。其仁呈浅黄色,含油率在70%以上,年产114.5万斤。产品除满足本境食用及加工用料外,还行销香港、加拿大、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7万公斤。

九.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大溪山核桃

产品名称:山核桃

产品产地:湖州大溪山

产品性别:松脆味甘,香气逼人,营养丰富,极易保存。

产品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产品功效:营养极其丰富,较易被人体吸收;核仁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寒诸功效;果皮又是化工、医药、轻工行业的重要原料;脱涩之壳可用于榨油。

产品简介:溪山核桃产地天荒坪镇大溪村,是安吉县南部中山地区一种木本植物种子。树为高大乔木,树皮光滑发白,种子外被有圆六角形青黄色果皮。每年白露前后成熟,采摘后经数道工序加工,制成脆香的佳果。大溪山核桃是安吉县传统名品,并以其壳薄、味香、松脆、鲜美著称,誉享沪、宁、杭各地。

产品历史:明万历《群芳谱》和清康熙《广群芳谱》均有记载:“南方有山核桃,底平如槟榔,皮厚而坚,多肉少禳,其壳甚厚,须椎之方破”。原生的野山核桃历史久远,据专家考证生长条件均与寒武系地层有关。在产地调查:人工栽培约二百多年历史,推广则在近百年内事。据民国31年(1942)《昌化经济调查报告》载:“从前山核桃不为人所注意,民国初年间才开始榨油而向外营业,嗣后被有闲者发觉以之为茶助,于是逐渐推广……成为昌化新兴的财富。”

十.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昌化山核桃

    昌化山核桃又名小胡桃,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皮厚而坚,多肉少仁,壳甚厚,须锤之方破。产于浙皖交界处天目山区临安县昌化、于潜,淳安县临岐、唐村等地。以临安县的昌化出产为最多,品质居上,将其加工成椒盐味,香脆可口。(杭州)
怎么介绍特产山核桃浙江特产山核桃的产地在哪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