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妞农家土特产 虎妞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7 02:00:52

一.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农家坛子肉

选用肥瘦相连的猪坐臀肉或软五花肉,用盐、料酒、花椒等调味品进行腌制,然后用猪油慢火炸下油坛即成。

此菜咸鲜清淡,香味浓郁、肥而不腻,是凉山地区典型的农家风味,深受本地及外来客人的赞誉和喜爱。

二. 北京市 房山区 十渡农家菜

来到北京市房山区十渡您一定要体验一下真正的农家生活,吃一顿真正的农家饭,亲身体验浓浓的乡土味和返璞归真的感觉,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各种野菜馅的水饺,吃锅贴饼子、菜团子、喝玉米粥,鲜嫩可口的烤全羊、虹鳟鱼、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百吃不厌,会让您真正体验到农家生活的乐趣。

十渡的农家饭具有一定的本地特色,达到了国宴的水平,深受广大游客的喜欢,其中一道菜河鱼新吃还代表房山参加了“密云生态旅游杯”北京民俗美食游电视大赛暨《八方食圣》第三届农家饭电视大赛,并获得了营养健康奖。

三. 广西 崇左 凭祥 小粽子与凉棕

小粽子与凉棕

迷你小粽子的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250克,粽叶10张,火腿50克,盐5克,酱油4克,味精2克。

迷你小粽子的特色:

小巧玲珑,犹如枕头,糯软清香。

教您迷你小粽子怎么做,如何做迷你小粽子才好吃

1.糯米淘洗干净加调味料拌匀,火腿切成小粒。

2.半粽叶放入沸水中煮成青色,捞起放在冷水中洗净后浸于水中。

3.取粽叶一张,摺成三角尖盒,放入调好味的糯米及火腿粒,包成四角枕头形,用细线扎紧。

4.将生粽子投入沸水锅内,水要漫过粽子女1.5厘米左右,烧煮三小时左右,端离火口焖四五小时即成。

四.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黄河小鲶鱼

黄河小鲶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药。

五.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小洲头菜”

融安“小洲头菜”

小洲头菜为融安县地方传统特色蔬菜,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因原主产于融安县大巷乡小洲村而得名。由于其民间腌制、加工工艺独特,产品独具风味而享誉区内外,久负盛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小洲头菜平均单株重1.5~2.0公斤,块根大而粗,皮薄,纤维少,质地脆嫩,非常适宜加工,产品耐储运,不易变质,可制作一般家常菜和高档菜系。

融安小洲头菜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达到1200万公斤,已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格局。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管理,2003年生产基地顺利通过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产品产量和质量有了更进一步地提高,更具市场竞争力。

融安县是一个以林业为主山区县,境内林茂果丰,河流纵横,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近年来,经过潜心开发,小洲头菜已走进了区内外市场甚至大型超市,在历次于南宁、武汉、厦门、上海、西安举行的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洽谈会上,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目前正在以每年近20%的增长速度打入区内外市场,从未出现过产品积压现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小洲头菜的市场前景必将会更为广阔,我们将通过的合理地开发和科学地管理,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把整个县建成无公害头菜生产基地县,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六.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蓬莱小面

蓬莱小面系蓬莱传统名吃,历史悠久。面条为人工拉制,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鲷(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民国时期,传人衣福堂制做的蓬莱小面闻名遐迩。(俗称“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栖霞,13岁学厨,自营过挑担拉面,与人合开过兼营小面的饭店,1945年自营“衣记”饭馆。他制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极其考究,故供应量不大,每晨仅售百碗,以其做工考究、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常有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引为憾事。建国后,蓬莱大小饭店早餐多有经营,中高档宾馆亦以之待客,每晨销售量3万余碗。( 蓬莱)

七.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人人喜欢它。”沾益小粑粑名声四起,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一产品备受群众欢迎,每逢订婚行礼,男方少不了要买上百个小粑粑,请人家挑或背,很自豪的去女方家定亲。八月十五送花节,春节期间拜年等都少不了必备这一礼物送到女方家。沾益的民间风俗,在结婚时要“端糖”认识亲友,一对新人拖着一个盘子,装上2个小粑粑加几颗水果糖抬到亲友面前,表达的是真情实意、老百姓进城赶街,总忘不了买上几个回家孝敬父母或与子女共同分享,沾益小粑粑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沾益小粑粑已被贴上现代元素的商标,如县副食品厂生产的“云腿月饼”,沾益三圆食品厂生产的“滇溢圆”系列月饼等等,都是在传统工艺、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推向市场的品牌。尽管如此,当地群众仍情有独钟地称它——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忧郁,不思茶饭,随行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著名的宣威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烘烤成点心。不料此点心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之味道香甜醇厚,永历帝异常喜爱,品之有味,龙颜顿开。因其用火腿做馅,形状浑圆如砣,厨师便起名“火腿砣”,随后,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装帧精美,货真价实的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俗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的表面呈棕红色,光泽油润,外层是脆壳,里面是千层酥皮裹着的馅心,不会自然破裂,故取名“硬壳”。沾益小粑粑的色、香、味、型俱佳,入口酥、松、脆、软、甜、咸适宜,有香喷喷的火腿美味,又含糖汁诱人的蜜甜,食之,油而不腻,风味独特,是上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八.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梁园小鳖

梁园小鳖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的。小鳖是用上等面粉、香油、芝麻、糖丝、生姜、金桔饼等原料烤制的,个头小又特别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点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谓美味绝伦。

梁园小鳖是一种被称为小鳖的美食,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以鳖为材料的菜品,但吃过的人都知道,小鳖是完全用面做出来的地地道道的面食。因为形状类似缩头“伏鳖”,所以被亲切地称为“小鳖”。

说梁园的小鳖,其实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梁园做客蔡玉峰府上,蔡玉峰呈上两碟菜,一碟小鳖,一碟狮子头,乾隆品尝后倍觉小鳖“香、酥、甜”,狮子头“脆、焦、香”,味道妙不可言,惊叹道:“尝尽天下食品,不及梁园二绝。”“梁园二绝”的名字自此传开。

2010年在合肥非物质遗产的百花园里,梁园“三绝”最为有名,而其中的梁园小鳖更是抢占了无限风光。春节等销售旺季,前往梁园镇购买小鳖的人流如潮,小鳖几乎脱销。

九.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小石螺

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小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

今天,以小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菜老姜煲穿笃螺”、“生炒穿笃螺”等美食,已成为新兴农家菜的上选菜式。食客们除了享受它的鲜美,更看重它祛黄湿、疏肝、消食的食疗功能。

相传,这种体态特异的小石螺,还与六祖惠能有一段渊源。相传六祖惠能年少时在龙山后山打柴,碰到一位少女在小溪旁敲打小石螺的螺笃,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为何要敲打这些小石螺呢?”少女回答:“敲穿了螺笃,加姜、葱、油、盐、紫苏等炒熟了,吮吸一下,肉就全出来了,味道可鲜美啦。” 六祖惠能听后劝道:“万物皆有灵性。你忍一下口,全部放生吧,或许它们能生还呢!”少女听了顿生恻隐之心,于是把小石螺全部倒入溪中。说也奇怪,这些被敲掉了尾部的石螺竟然存活下来,繁育的后代也都没有了尾部,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道人们饭桌上的佳肴——山坑螺。

十.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小京生

新昌小京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昌小京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小京生

产品产地:新昌

产品特性:其特点是壳薄光泽,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色香味俱佳。

产品功效: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还高,农村有顺口溜云:“常吃小京生,胜过滋补品;吃了小京生,天天不想荤。

产品简介:新昌小京生,俗称小红毛花生,以新昌县大市聚、红旗、孟家塘、西郊等一带黄土低台地生产的为最佳。新昌小京生花生,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民国初期,就驰名于国内外。其特点是壳薄光泽,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色香味俱佳。经测定,小京生果仁,含蛋白质27%,脂肪48%,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还高,农村有顺口溜云:“常吃小京生,胜过滋补品;吃了小京生,天天不想荤。”1984年,全国花生食味评比中,小京生名列首位。1990年,新昌县暨近邻嵊县,种植小京生花生约1000亩,年产量达1000吨。

小虎妞东北特产山窝窝农家土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