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上榜土特产 甘肃清水县有什么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4 03:23:04

一.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庞公玉

庞公玉产于清水县小华山,因庞公而得名。相传宋代襄阳人庞蕴,西游至此,见山峦奇秀,林木葱翠,景险境幽,遂结庐隐居。庞公平生乐善好施,广济贫苦,德誉感动天帝,被封为上天仙人,临登天时,将其金银珠宝倾人峡谷,顿时化为五彩之石。庞公玉以其妙然天成的多姿形态、滑润溢翠的玉肌、斑斓细腻的纹理、饱含诗意的称谓,成为饮誉海内的一绝。雅士贤达视之为不可多得的瑰宝,收藏赏玩,馈赠亲友;寻常人家奉为“长石”,预兆吉祥,延年益寿。杨静仁等领导观赏庞公玉后,欣然挥毫题词:“中国—绝”。中央电视台在《祖国各地》中播出《清水庞公玉》后,一些海外侨胞千里迢迢飞鸿传书,不惜重金索购庞公玉,庞公五成了联结友谊的纽带,为更多的人士所喜爱。( 天水)

二.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天水地毯

地毯,古称“地衣”、“氍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麻织地毯,最早的地毯是从西北牧区开始的。到了唐代,地毯的生产和应用更为广泛,制作工艺也有所提高,并出现了“丝彩绒绒香拂拂,绒软花虚不脱物,美人踩上歌舞来,罗丝绣鞋随步设”的红地毯。

自古以来,甘肃地处丝绸之路之要冲,又有着得天独厚的羊毛资源,远在唐代就有地毯生产。相传,乾隆皇帝在北京设立的“地毯传习所”就是从甘肃请的艺人传授技艺的。始于民国的天水地毯,亦成为富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之一,所制作的产品尤以仿古地毯著称中外,被国际市场誉为“象锦锻一样光彩夺目的软浮雕”。如今,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正面临困境,需要受到世人的关注。

甘肃省天水市地毯厂生产的“飞天牌”地毯,图案新颖,织工精细,经平、洗加工,毯面色泽鲜艳,如绸缎,似剪花精雕细琢,花纹富有立体感,号称“软浮雕”。

10多年来,该厂产品质量一直保持出口正品率在90%以上,是甘肃省地毯生产重点厂家之一,1985年获全省地毯生产优质奖。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工艺的悠久历史

天水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其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远古时代就为地毯手工业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基础与物质基础。

天水地毯生产始于民国。民国5年(1916年)成立的陇南第一工艺厂,曾举办栽绒生产,采用土法染线,图案单调,工序单一,产品多为马褥子、独立褥子、坐垫等,旋兴旋废,未形成工业生产能力。1973年,原天水市综合加工厂,因产品滞销,而转产地毯。面对初期技术水平低的现状,1986年该厂组织技术人员下大力气研制开发新产品。并先后试制成功了100道艺术挂毯和90道、100道、140道机拉洗地毯,使产品上了一个新档次。并于1988年12月,改称天水市地毯总厂。

随后,该厂通过近十年培训技术力量,改进设备,又进一步提高了地毯质量,并开辟了外贸途径,使企业逐步具有规模生产能力,成为生产出口地毯的专业化厂家。80年代初,该厂开始向农村扩散栽毯工序,并采用城乡互助的形式下设110个加工网点,将劳动密集的织毯工序分散在省内各地进行织作生产,地毯产量迅速扩大。

到了80年代后期,已形成了跨地区的扩散联合生产网络,地毯年产量达到两万平方米,在甘肃省地毯行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秦州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中90道机抽洗和100道机拉洗地毯获得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和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荣获中国轻工部出口产品“银质奖”和首届轻工博览会“金奖”。该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研制生产的特大型地毯获省人民政府“技艺精湛、信誉一流”的赞誉。产品远销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

三.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玉面

玉面

玉面亦称酿皮。先把揉和好的细麦面放入水盆中搓洗,再用细网箩过滤,直至剩下少量面筋为止。过滤下去的玉面水在盆中沉淀后,把剩水倒掉,把淀在盆底糊状的粉糊放在锅里蒸熟即可。由于这种做法省事,称“懒玉面”。另一做法是把面粉倒入锅里先炼成面团,再从锅中铲出放在案上分成小块,再揉搓成圆柱小块,入锅蒸熟后,用床子压成玉面,加入调料,别有风味。洗玉面剩下的面筋,加热后可发成海绵状,蒸熟放晾后切成小方块(称“帕帕”)即可食用。也可同玉面和凉粉混合调吃,更具风味。

四.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合水黄花

合水黄花

中国种植黄花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而合水自古以来就是久负盛名的黄花之乡。其境内丘陵起伏,川塬地中,花经面花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等有机成份,不仅是营养佳晶,滋补名莱,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通乳,解酒,止血等功效。可治口舌热燥,大便带血,小便不利,产妇乳闭,吐血便秘等症。

合水黄花被国家经贸部誉为“西北特级金针莱”。近年来,该县畔、西乡黄花莱生办金针,生泽鲜亮,包装精美,质优价廉,深受广大客商喜爱。

此外,合水鹿茸酒、古象奶粉、合水枸杞品质纯正囱装精良,板桥砚台工艺精美,合水根雕生活气息浓郁,合水皮影古朴纯厚,它们都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之佳品。

五. 重庆市 彭水县 嘟卷子

嘟卷子是彭水最为特殊的小吃之一,以前采用特殊的一种蕨类植物为原料,(现今改为红薯)磨成细面,加水成糊状,再放进热锅里烙成块,然后卷成圆条,切成一卷一卷的,蒸熟,拌上调料于是就成为晶莹剔透,软糯滋润,别具苗家风味的彭水名特小吃——嘟卷子!

六.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半夏

清水半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半夏

清水县半夏协会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药材性状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 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

七.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陶具

建水陶具产于滇南建水县,已有200多年历史,它采用建水的优质五色陶土加工制成,不仅造型优美,图案雅致古朴,而且质坚细润,表面光洁映人,敲击时声若金石,有“色如铜、声如磬、亮如镜、光鉴照人”的特点。产品有汽锅文房用具、花瓶、茶具等品种,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被誉为“陶中一秀”,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珍品。

八. 重庆市 彭水县 靛水萝卜干

靛水萝卜干是重庆市彭水县靛水街道的。靛水萝卜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靛水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靛水萝卜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05996。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胡油

清水河胡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河胡油

清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胡麻油又称亚麻籽油,是一种古老的食用油,它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胡麻生性喜寒耐寒,适合生长在西部、北部高寒干旱地区。胡麻的“胡”古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及地区,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胡麻就一直生长在寒冷地区。胡麻油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亚麻籽油,胡麻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胡麻油在民间称谓极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2009年1月20日,红井源油脂企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亚麻籽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十. 重庆市 彭水县 心肺汤圆

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白水土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清水县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