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特产 贵州三都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6 23:36:15

一.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桃烂糊桥米豆腐

松桃“烂糊桥米豆腐”,始产于清光绪末年,以色鲜味美出名。其主要原料,采用世昌响水洞“油粘”米和响水洞泉水磨浆熬煮而成,故又名“油粘鲜味米豆腐”。

响水洞乃松桃蓼皋八景之一的“响水泉飞”。此地得天独厚,气候温和,水质清纯,从洞口下限三公里所产“油粘”米,具有“色如玉,粒如珠,香如粽”的特点,清代曾作“贡米”,上献朝廷。昔人曾作诗赞:“人杰地灵水飞泉,得天独厚产油粘,色味俱佳称珍品,奉旨进贡民献鲜。“贡米”称谓历时虽久,却一直不衰,今每逢秋收,上级特令专仓储藏,不分别种混杂,可见非同一般。当地人用该米做米豆腐,稍加佐料。则别具风味,移至集场试销,食者无不赞誉,“油粘鲜味米豆腐”以此得名。

民国二十年左右,蓼皋镇南门厨师黄昌贵 ( 绰号“烂糊桥” ) ,善烹调,他将此米豆腐加工工艺从打米磨浆到上锅制作等一系列程序进行改进后,使其色泽玉绿,富有弹性,切成小方颗,久煮不老,色形如初;再佐以胡椒粉、姜、葱、红辣椒面、精肉脆哨,食之细嫩可口。每日一旦上市,顾客盈门,争相购食,供不应求。县城过去请客,常为早面 ( 鸡汤银丝面 ) 、夜酒 ( 席面 ) 、中午条 ( 糕饼典果 ) ,自烂糊桥米豆腐出市后,客人则要求吃他的米豆腐以代替早面午茶,至晚上开席,即便满桌珍肴也显乏味了。本地出外深造的学子或远居商旅,即今在港、澳、台、美、欧的松桃人,每每来信念及烂糊桥的米豆腐,以为珍贵。

解放后,黄昌贵师傅不幸病故,其家人中无从事饮食经营者,使此风味小吃几近失传。后官田街老厨师龙碑,凭当时印象,并经黄昌贵老伴回忆,再加自身多年模索实践,终将此特色风味继承下来。一九八七年,龙师傅以此参加省、地举办的风味小吃评比大赛,获“铜仁地区风味小吃”大奖和“贵州省风味小吃”二等奖,并受约参加了五省区食品制作展示会。受到广泛如评。从此,松桃烂糊桥米豆腐名声远扬。

二.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梵净山贡茶

梵净山贡茶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的。梵净山贡茶色泽油亮,茸毛多,氨基酸、蛋白质和宁酸的含量较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滋味鲜醇,清香持久,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防癌抗衰老等功效。

印江属亚热带温暖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云少日照,最海拔2493.7米,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宜茶地10万亩以上,茶园所在地无任何工业企业,无污染、无公害,适合发展无公害茶叶。

梵净山系联合国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保留地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佛教和旅游圣地。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盛,林木葱翠,溪明如镜,空气清新,茶叶在无污染、无公害的条件下生长,得天独厚,品质优异。

梵净山贡茶源于“团龙贡茶”,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历史上印江、松桃 二县的贡茶都很出名,而今印江的团龙乡还有高近5米、碗口粗的4垄20株特大茶叶树。据牟应书等茶叶专家鉴定,这是中国定植绿茶树中树龄最长(400~600年)、保留最好、杆茎最大的“中国茶王树”。梵净山贡茶现已规模生产,品种多样,价廉物美。

三.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族腌酸菜

侗族腌酸菜

侗族的腌酸制品中有代表性的腌鱼和腌肉。腌鱼时将鱼剖开,去内脏,抹上一层食盐,渍过三四天,用糯米饭,辣椒粉,姜末、花椒、蒜泥、料酒、食碱加水拌成糟料,填充鱼腹,然后一层鱼、一层糟料,堆放在腌桶内,上盖芭蕉叶或棕叶,四周用禾草密封,剩余的糟料装袋亦压在上面,桶上灌以清水,使之隔绝空气。一般40天以后即可食。腌制时间越长,味道也越好。经腌制鱼肉中的细菌已被杀灭,故取出即可食。腌鱼肉质红润松软,味道卤酸香,腌酸肉的制法相同。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鸡煮菜稀饭

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所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有一种等客的美食“鸡煮菜稀饭”,根据客人不同需求,可改为鸭煮菜稀饭、香猪菜稀饭等,水族人民常常是在宾客到家后,最先用它来做招待宾客的垫底饭,亦称迎宾饭。吃完此饭后,才开始安排正餐。按照民族习惯,一般将鸡煮熟后分成八块:头、尾、两翅(香猪为前腿)、两腿(香猪为后腿)、两胸,继续煮熟,上桌后主人按客人身份、年龄、辈分分送客人,主宾食头,尾作礼品送给主宾带走,其余部分由主人依宾主尊卑分配,不足时多杀鸡,剩余部分主人享用。吃时得到鸡头的客人若能把鸡脑髓完整无缺地取出来,足以表示对主人的一片真心实意。这时主人把鸡脑髓装在一只小盘里,这便是苗族“吃鸡头,还鸡崽”习俗的体现。受到尊重的主人高兴地夹两块肥肉送至主人碗中,表示回敬。“鸡煮菜稀饭”在肉吃完后,常常在稀饭里煮食荤素原料作为火锅吃,相当于近年来流行的粥底火锅。

五.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黔东草海生态鹅

黔东草海生态鹅是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盘石镇黔东草海的。黔东草海生态鹅吃的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是实实在在的生态食品。

“黔东草海”位于松桃盘石镇境内,属典型喀斯特地貌,海拔800—1300米,总面积达万亩,形成一个原生态绿色景点。黔东草海及其附近苗王城、响水千亩梯田、镇远古镇等景点形成松桃旅游线。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于2010年成功打造“黔东草海”种草养畜产业,养殖黔东草海生态鹅5000只。此鹅属本地鹅,生长期6至8个月,从小放养在黔东草海食青草生长,无污染,该鹅肉质鲜嫩松软,清香不腻,属生态肉质优等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是食疗的上上品。

六.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石头鱼

石头鱼是大苗山用来接待客人的一道特色菜,味道鲜嫩可口,能增进食欲。

主料:

田鲤或河里的鲜鱼。配料:干辣椒、姜丝、白紫苏、野旱菜(俗称瑶婆菜)。

制作过程:

将禾花锂烤好,找来野菜、韭菜、辣椒及配料备好,把主料和配料放入汤盅中,盛入清水,然后选用几枚质地坚硬的鹅卵石投进炭火中烧红,将“红石”置于汤盅中,利用石头的热量使汤水烧开三、五分钟,即可水开鱼熟;再加入少许盐和味精即成一道极鲜美的传统苗族佳肴――野菜石头鱼。吃起来鱼肉清甜,汤味鲜美。野菜石头鱼是苗族在生活中创造的一道菜谱,充满了神奇色彩。

这道菜不是人人都能遇上,时时都能奉上,这是苗族同胞在特别季节用来招待贵客的一道菜,但是只要你诚心,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携妻带子,呼朋唤友进入苗山,苗族同胞在收剪糯谷时会满足你这个心愿。

七. 贵州省 遵义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道真板栗

道真板栗是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的。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遵义市下属的一个自治县。

板栗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绿色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天然野生板栗分布于洛龙、隆兴、三桥、大矸等乡镇,一个两万亩板栗林基地项目即将付诸实施,年产板栗可达300万公斤以上。

八.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油茶籽油

玉屏油茶籽油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的。玉屏县油茶籽油为上等食用油,其色味清香,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油料木本树种,属于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成年树高3米左右,树龄可达400年至5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以油茶为原料的产品有茶油、茶枯、茶壳、茶树秆、茶根等。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茶油中含有饱和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铁、锌、钙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

玉屏油茶生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油茶生产发展迅猛,1958年,油茶产籽创造了历史记录,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时任国务院总理1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目前,全县油茶仔产量为1500吨,拥有大龙健康油脂有限公司、康惠健康植物油厂等11家茶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00吨,销售总值达1200万元,创利税收300多万元。茶油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九. 广西 桂林 恭城瑶族自治县 芋头粑

芋头粑是将恭城名优槟榔芋切成指头大小果颗粒,放于黏米浆之中,在锅中都成半熟状,再置于盆中蒸煮而成,食用时,切片于锅中油煎,其芋头清香四溢,别是一番风味。

十. 贵州省 遵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银杏王酒

   银杏王酒采用务川野生银杏果、叶为原料,以茅台镇优质名酒为基酒,采用现代先进生产工艺研制加工而成,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是人们养身健体的精品,被人们称作为21世纪的绿色保健酒。

务川银杏王酒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的。银杏王酒可以与雪碧、红茶、绿茶等勾兑饮用,另有一番清爽滋味。夏天可冰镇或添加冰块饮用,冬季温饮,口感效果更佳。

三都县十大特产三都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