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特产年货一览表 绍兴特产排名前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3 00:32:12

一.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银杏

产品名称:银杏

产品产地:诸暨

产品别名:白果

产品特征:诸暨银杏在长期的栽培历史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及开花授粉的影响,其特性和特征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异,形成了许多品种类型。

产品简介:主要分布于诸暨冠山、应店街和五泄林场等地。银杏属银杏科,为落叶乔木,是现有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其树干端直,老树树皮深纵裂、粗糙,灰褐色,枝条伸展。雌雄异株,雄树树冠较狭而高,雌树树冠庞大。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花小,呈青白色,午夜间开放,天亮前谢落,5月中旬坐果,9月种子成熟采收。银杏系多年生长龄果树,一般从幼树到结果要10年以上,30-40年后进入盛果期,结果期长达几百年。诸暨银杏在长期的栽培历史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及开花授粉的影响,其特性和特征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异,形成了许多品种类型。按《中国果树分类学》划分,银杏的栽培品种可分为梅核银杏类、佛手银杏类和马铃银杏类3个类型。诸暨银杏届于梅核类的有大梅核、葡萄果2个品种;属佛手类的有卵果佛手、圆底佛手、橄榄果3个品种;属马铃类的有人大马铃1个品种。

产品历史:银杏又称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果树之一。主产诸暨市,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末三国时,冠山、应店街一带已有种植。到宋朝,各宋朝,各地已普遍栽培。清《国朝三修暨县志》载:“邑银杏街有树二株,皆荫可数亩地,遂以名。其实曰白果,有壳,中似杏仁,白嫩而耐味。”建国初期,诸暨银杏产量名列本省之首(1954年达160.5吨),为全国银杏重点产区之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自1964年开始出口,主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等地,至1984年共出口242.46吨,其中1967年达41.5吨,为最多。但是,从1958年后,因多种原因,银杏树屡遭砍伐,产量逐年下降。1980年诸暨总产景仅10吨,仅为1954年的6.23%。近年来,由于白果供不应求,价格猛涨,产区群众经营银杏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加强了对现有银杏树的保护和抚育管理,扩大了栽培区,产量开始回升,1985年总产量为23.5吨,比l980年增1.3倍。

二.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花边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万缕丝,在抽纱制品中身价最高。镶边,是一种新颖产品,集挑制之精华,取平绣之细腻,价廉物美。辫子花边,立体感强,花色新美。锭织花边,采取机绣、手绣拼绣而成,质薄透明,美观大方。机织网扣,主供内销,垫纬提花,图案清晰,不皱不缩。

产品品种: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辫子万缕丝、锭织花边和机织网扣等。

产品简介: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绍兴花边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制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绣花工最重。一张重工床罩,投入千余工,挑绣500多万针。绍兴农村多挑花女工,盛时达12万余人。

产品历史:历经百多年历史,从清末就传入绍兴

三.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县紫砂

名称产品:嵊县紫砂

产品产地:嵊县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软如棉,粘如胶,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呈之色,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绿而不嫩,黑而不墨,绚丽多彩,古色古香。以品种多、造型新、色泽雅、制作精而闻名于海内外

产品简介:嵊县紫砂是采用当地特有的非金属矿--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放置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炼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炼泥、制坯、雕刻、烧炼等工序,其中以制坯成型为主要工艺。嵊县紫砂以品种多、造型新、色泽雅、制作精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台湾)纷纷上门要货。欧美、新加坡、港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客商连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订货。1979年以来,嵊县紫砂五次荣获省轻纺工业“四新”产品奖;1984年紫砂花盆、茶壶获省优质产品奖。名列浙江省前茅。

产品典故:我国著名收法家沙孟海先生见了嵊县紫砂后连声称好,欣然命笔,挥毫题写了“嵊县紫砂”4个大字。

四.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山粉羹

山粉羹

山粉羹形似藕粉羹,但其具有清凉解毒的作用,营养价值高于藕粉。据说,解放前穷人缺吃少穿,把山粉当作主食用。如今,将山粉用糖开水冲泡着吃,也不失为新昌的特色小吃之一。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鳗

产品名称:绍兴河鳗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

产品成分:高脂肪、高蛋白。

产品功能:清凉解热,壮体强身,滋补保健等功能,可以治疗夜盲症、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产品历史: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

产品简介:河鳗俗称鳗鲡、鳗鱼、白鳝,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体细长,前端管状,向后渐侧扁。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1~38℃,12℃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25~30℃,对水中溶氧量要求5mg/L以上,喜在荫暗处摄食和栖息和顶水逆游,尤其是幼小时更为明显。肉食性,自然环境下以小鱼虾及底栖动物如水蚯蚓等为食物。目前所需苗种都依赖捕捞洄游到江河出海口的野生鳗苗(白苗或称白鳗)。绍兴河鳗,亦称白鳝、鳗鲡,产于江湖水网地带。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绍兴河鳗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品。鳗线炒雪菜、韭菜,炒蛋,炖豆腐,均为越中名菜。60年代,绍兴外荡鳗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后期,绍兴、上虞海涂均建有养鳗场。绍兴鳗苗出口日本等地,其价胜金。

六.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大佛龙井

新昌的大佛龙井系列闻名遐迩,荣获过许多金项奖。展销会上大佛龙井一度受到外商的青睐和高度评价。

大佛龙井茶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县。大佛龙井茶高香甘醇,经久耐泡,具典型高山茶风味。产品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农业名牌产品,全国农博会,茶博会金奖,获全国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大佛龙井茶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品牌信誉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新昌县将进一步把茶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大佛龙井茶发展环境良好,市场情景广阔。

七.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白术

新昌白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白术

产品产地:新昌

产品特征: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

产品功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

产品简介:白术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植物。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是中医配方中常用的中药,又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我市生产的白术素以栽培精细,加考讲究,个大均匀,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并享有“地道药材”的声誉 。白术生长习性喜凉爽、怕高温高热。我市白术产地分布在新昌、嵊县境内的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脉中的山地和玄武岩高台地。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2℃-16℃毫米,无霜期204-220天,种植土壤以玄武岩风化发育的红粘土、棕泥土和凝灰岩风化发育的山地黄泥土为主,此类土壤的土性土质适宜于白术生长。

产品历史:主产于新昌、嵊县。白术,又名浙术,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参南术”之称。我市白术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据《剡录》记载:“剡山有术,种术者甚多”。明《本草纲目》述:“白术,枪蓟也,吴越有之,人都可取根栽莳。”明《万历新昌县志》栽:“白术出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也,今山亲背遁山亦出。”数百年来,产区农民精心栽培白术,形成和积累了一整套白术栽培管理的丰富经验。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白术生产,把它列入计划管理,加强了生产技术指导,又从化肥、农药等物质上支持基地生产。促进了白术生产的发展。我市白术常年产量在1200吨左右,成为全国白术的主要产区之一。

八.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大佛茶

大佛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

特定品质

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

文化典故

产品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园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摊凉、辉干、分筛整形等工艺精制而成。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糟鸡

 “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糟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糟香醇厚的特点。  

“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饲养,故又称越鸡。越鸡生长快,体重大,成年阉鸡可重达4、5千克,肉质含脂率低,是优良肉用品种。用此鸡糟制,肉质鲜嫩,糟香扑鼻,别具风格,是冬令佳品。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越鸡

产品名称:越鸡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特征:越鸡个体肥大,肉质细嫩,鸡骨松脆,含脂肪量少

产品功效:对腰肌酸痛、神经衰弱、气虚盗汗、肾阳不足者,都有较好疗效

产品简介:越鸡个体肥大,肉质细嫩,鸡骨松脆,含脂肪量少。据测定,100克鸡肉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仅1克。故越鸡多用清炖方法食用。绍兴民间还有一种食疗法,选2至3斤重的仔鸡与适量的黄芪一起,在砂锅中炖酥后食用,对腰肌酸痛、神经衰弱、气虚盗汗、肾阳不足者,都有较好疗效。

产品典故:清汤越鸡采用著名的“越鸡”烹制成肴。绍兴在春秋时期曾是越国的故都,越王台就是建于卧龙山(令府山)的东侧。相传在越王宫内,原先养有一批花鸡,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后来此鸡外流民间,经过当地百姓精心饲养,纯种繁殖,速成为优良的食用鸡种。民间多用它清炖而食,其肉质细嫩,鸡骨松脆,汤清味美。为了将这一名鸡发扬光大,大柏树绍兴饭店在绍兴农村虞南山区政府的支持下,发动农民利用山坡、庭院、竹林等放养越鸡,食之五谷杂粮、田间地头虫草活食,饮用溪水,建立了纯种家养鸡的绿色基地。
绍兴特产礼品一览表浙江绍兴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