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老字号买特产 开封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7 07:09:48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吊卤面

“吊卤面”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原以开封第一楼的吊卤面最为著名。

开封制作吊卤面的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它的驰名,还得从开封名厨黄继善说起。黄继善因家境贫困,15岁逃到开封,在一家小饭馆当学徒,出师后,遇到来开封避兵乱的官宦人家的厨师周孝德,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周孝德在山货店街吴家一个小院里开饭馆,因黄继善为人正直,忠厚勤快,手脚利索,颇得周孝德赏识,对其十分信任,让他掌管门面,负责经营,技艺上也给以真传。周孝德技艺高超,黄继善勤奋好学,师徒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当时,达官贵人,乡名士绅也是桌上常客,但黄继善不管人再多,从不“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你吃不到扫兴而归,也绝不让你吃不合格的食品。他在选料上十分严谨,芝麻油要新磨的,粉芡要绿豆的,面粉要麦穗牌的。

1979年,吊卤面被开封饮食业定为名产风味小吃。它继承了传统技艺,选用优质精粉面、粉芡、猪瘦肉、小磨油、鲜鸡蛋、玉兰片、南荠、水木耳、黄花菜、鲜蘑菇、大青豆以及味精、酱油、姜末、花椒油等十多种原料,经数道工序,按照严格的比例精制而成。制成的吊卤面具有透亮美观,色泽鲜艳,卤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能附在面条上的特点。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区 开封溜鱼焙面

开封溜鱼焙面"是开封的传统依然隹肴之一,久负盛名。焙面也称龙须面。据《如梦录》记载:明清时,开封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筵客吃龙须面,节礼送面"。当时制作"龙须面"。只是用水煮熟,后改炎焙制的方法。故称为"焙面"。

鲤鱼焙面是开封传统-名菜,由"糖醋熘鱼"和"焙龙须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传说,清代慈禧太后逃难时停留在开封,开封府名厨贡奉"糖醋熘鱼"和"焙面"。慈禧见状后,心血来潮说道,鲤鱼静躺盘中,大概是睡着了,应该给它盖上被子,免得受凉。随之起筷将"焙面"覆盖鱼身,"鲤鱼焙面"从此传为佳肴了。其特点是色泽枣红,软嫩鲜香;焙面细如发丝,蓬松酥脆。

鲤鱼焙面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它是用开封黑岗口至兰考东头这段黄河出产的鲤鱼(重一斤左右)。这种鱼肉味纯正,鲜美肥嫩。鲤鱼经过初步加工后,两侧剞成瓦楞花纹,下入热油锅内炸透;再加以白糖、醋、姜汁、葱花。

糖醋熘鱼带焙面为开封传统历史名菜,包括糖醋软熘鲤鱼和焙面两部分。据载,熘鱼在北宋已经流行,称"醋鱼"。后来发展成糖醋熘鱼带焙面,简称"熘鱼焙面"。

糖醋熘鱼焙面是以鲤鱼为主料,尤以黄河鲤鱼为最。《清稗类钞》中说:"黄河之鲤甚佳,以开封为最,……甘鲜肥嫩,可称珍品。"制作时选一斤半左右活鲤鱼,经过初步加工后,用坡刀把鱼的两面解成瓦垄花纹,入热油锅浆透;继把油倒出,放入葱花、香醋、料酒、姜汁、白糖、食盐及适量汤熘制,鱼熟后放入盘中;再用旺火热油烘汁,至油和糖醋汁全部融合后,浇在鱼身上,即为糖醋熘鱼。其色泽枣红,软嫩鲜香,鱼肉嫩如豆腐,鱼体完整无损,风味甜中透酸,酸中微咸。

焙面同糖醋熘鱼初为两道菜,后二者合而为一。焙面当初是用刀切成"一窝丝"(细面条),后越切越细,50年代以后改用细如发丝的拉面(俗称"龙须面"),入油锅炸制而成。焙面酥脆蓬松,色泽金黄,易吸汁,入糖醋色汁后食用,味美可口。

糖醋熘鱼带焙面风味独特,妙在一个菜肴,两种食趣,有"先食龙肉、后食龙须"之美誉,为宴席上一道著名佳肴。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五香风干兔肉

五香风干兔肉是用1.5公斤左右的野兔,挂置阴凉通风处风干,再用十余种香料卤制而成,成品香味独特,回味绵长。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辣椒砖

辣椒砖辣椒砖在开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该品以红干椒(省内夏邑、永城所产最佳)为主料,配以优质芝麻、麻油、甜酱、精盐精工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椒干去蒂,芝麻除杂浸润炒制,用手工或机械粉碎,加入甜酱,揉和成团,兑入麻油,分团压成饼状,入模匀切成型后,加包装(目前用塑料小袋,每袋十块)后即成。食时需用油或温开水微调稀释。

该品形状方整,光泽红润,口感香辣,易贮易带,是开封多数人喜爱的佐食调味品。

五.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白汁羊头

白汁羊头北宋开封已有烹制"羊头"。"羊头"即羊头肉,白汁羊头属羊头肉一种,为开封传统风味食品,一般在深秋至暮春时节上市。

白汁羊头选用肥大上好羊头,刮毛氽洗后入清水锅,加入调料袋,用武火攻煮后捞出,剔去骨头;再入原汤锅火文火煨焖至肉烂,起锅后压实,用凉汤汁刷面,冷却后即成。食用时切成薄片装盘,洒上椒、盐拌匀。其口味鲜香,色泽晶莹,肥而不腻,为佐酒佳品。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陈煮鱼

陈煮鱼陈煮鱼属鱼虾类菜肴,为开封传统名菜。

制作:以鲤鱼为主料,先将初加工的鱼扩一下,两面解成瓦垄形花纹。在锅内添入大油,投入葱、姜,将鱼放入,两面煎匀,随即添汤,用武火煮至汤浓,下入佐料,最后点入酱油即成。特点:汤鲜肉嫩,味美爽口。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棉花

尉氏县地处河南省太阳辐射最高值中心,极利于棉花生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河南棉花生产十强县,国家商检局棉花出口免检县。

目前棉花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有常规抗虫棉繁殖和杂交抗虫棉系列,适宜播期为3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播种方式为营养钵育苗和地膜覆盖,以麦棉套为主。

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皮棉总产2600万公斤以上,已成为我县东部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邵家全锄

邵家全锄邵家全锄由名师邵兰生创制于民国年间,经过改进技术和提高质量,制成适宜于沙地使用的名产品邵家全锄。

该产品经下料(每个锄板下铁2.5市斤)、冲仓眼、黏钢(用钢0.25斤)、挂钢角、退火、冷工、蘸火、整直、刷面9道工序制成。锄板规格:板长250~255厘米,刃宽140~145厘米,后宽125~130厘米;锄仓长38~40厘米,眼深15~17厘米,挂钢角100~110厘米,钢宽80厘米左右。特点:锄板光滑,边厚身薄,钢角立角久用不葫芦头,锋利不卷刃、不掉豁、不粘土,抓地过茬,耐用好使。

该产品1956年前一直为邵家个体生产,后转入钢铁建筑器材生产合作社生产,销往开封、中牟等地。1958年至1961年停产,1961年后恢复,再于70年代停止生产。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达2万张。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区 西瓜豆豉

西瓜豆豉开封一带盛产西瓜、大豆,因而很早之前西瓜豆豉就成为开封的。

西瓜豆豉选用黄灿饱满的优质大豆及优质西瓜为原料,以面粉、精盐、鲜姜、陈皮、小茴等作配料,经过对黄豆的浸泡蒸煮、拌面制曲、室外晾晒、入缸制豉及封缸发酵等工序而成。一般是盛夏生产,秋后出缸,俗称"伏过豉成"。

西瓜豆豉色泽酱褐,味逸香,鲜美可口,佐食调味,荤素皆宜,居民家庭大都会制作。开封酿造厂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畅销省内外,1982年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二名。

十.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开封菊花茶

开封菊花茶是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是一座驰名中外的菊花名城,开发出了开封菊花红、开封菊花黄、开封菊花白3个系列8个产品。开封菊花系列茶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保健功能,是药用和饮用佳品。

开封是一座驰名中外的菊花名城,种植菊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北宋时期,开封菊花的品种、数量、栽培技艺独领1,宫廷和民间养菊、赏菊之风蔚为盛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菊艺专著——《菊谱》,记载菊花35个品种,数量空前。目前,出自开封的菊花已有1000多种,菊花花会也已成功举办过29届。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封不愧为“菊城”。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开封人在为菊花而骄傲的同时,心中也为此而有些许纠结。面对观赏、药用、食用、礼仪扦插等等菊花的多种功能,开封的菊花实用结构却较为单一,基本是观赏“一枝独大”,难以真正形成菊花产业。尽管我们也曾在菊花宴、菊花酒、菊花饮料上付出不少努力,但有的规模不够,有的则昙花一现,作为更深层次的菊文化,自然也出现了羁绊。一个有着4000多名菊花从业人员的菊花大市,陷入了难以成为菊花强市的尴尬。

2012年9月24日,开封市举行“开封菊花产业化成果展示——菊花系列茶”新闻发布会。会上展示了开封菊花红、开封菊花黄、开封菊花白3大系列茶,共8个品种。

开封市经过一年时间的攻关研制,开发出了开封菊花红、开封菊花黄、开封菊花白3个系列8个产品。开封菊花系列茶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保健功能,是药用和饮用佳品。

金黄的花瓣在茶水中绽放,散发出淡淡菊香。在菊花节会进展到第30个年头之际,闻名天下的开封菊花第一次将它的产业链条延伸到花茶领域。

开封十大特产必买开封特产哪里买最正宗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