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产油茶哪家好 西安正宗油茶配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8 01:20:41

一. 四川省 眉山 彭山区 王油茶

清末出生的王清和,世居彭山县城北街,享年50多岁,于解放前10多年病故。他生前根据油茶的传统做法和吃法,反复改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成了有名的“王油茶”。


油茶的制作是先把上等麦面粉像做馒头一样,加适量的水拌匀发酵之后,用擀面棍把面擀薄擀匀,切成条状,逐条搓成细长圆形,表面涂上菜油,一圈圈地放入大陶缸中,互不粘连。然后一根根取出,如手工擀面一样,用左右手将面条来回套在手上拉细,直到此自行车钢丝还细时,放入150度油锅炸黄,然后放入大麻坛内。入坛冷后变脆,可以久存不变质变软,这就成了油茶的散子,加之很细,连无牙的老人也能咬碎加餐。


油茶的吃法是把散子抓一把入碗中,表面淋上用猪油拦的很清的米糊,再放上花、花椒、食盐。吃时用调羹在碗中稍和匀,吃起来又香、又脆、又烫、味极鲜,老少咸宜,十分可口。

二. 福建省 三明 建宁 建宁红花油茶

闽东一带地势开阔,低山丘陵背山面海,坡度陡、风大、日照较强。尤其因坡度陡,各坡位的土层厚度、光照、水热条件等产生差异,所以,生长在南坡或东坡的中、下部位的油茶,长势好、产量高。在闽西北一带,油茶人工林所处的低山丘陵地形变化不大,且坡度较缓,生长在各坡向的油茶均能获得充足的光照,然而,由于土质较粘重,秋旱突出,阴坡土壤水分状况较有利于油茶生长结果,所以,阴坡向的油茶长势好,产量高。

短柱茶较集中分布在南平市郊的安济一带以及闽侯县。此外,也有散生在普通油茶林内,其生境条件与普通油茶相似。红花油茶喜冷凉,多散生于海拔800~1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地带,常与常绿阔叶树混生,在建宁、泰宁、南平以及闽东一带中低山地带均有分布。

红花油茶树形优美,叶色深绿,早春开花,红艳美观。宜在园林中栽培观赏。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花垣县 花垣油茶

花垣油茶是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的。花垣县当地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油茶资源丰富、群众种植油茶积极性高。

花垣县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1万多亩,处于富硒土壤带,油茶开发潜力大。其中以该县长乐乡为主的低产改造油茶林5万亩,团结镇、龙潭镇等乡镇新植油茶林5万亩。目前,该县正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10万亩有机富硒油茶开发项目。

地处花垣、保靖两县交界处的花垣县长乐乡,充分利用本地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野生油茶原料,采用低温压榨工艺,开发出了高级茶油,其品质优良,色清味纯,是纯天然有机绿色食品。

四.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名甘缪膏汤,汉称膏汤积壳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土贡食品。


武陟油茶成名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杨尚于武德县,住在姓吕的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食之,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帮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唐朝诗人李商隐游安昌时,是武陟油茶后作诗云:“芳香滋补味津津,以瓯冲出安昌春。”武陟油茶真正出名是在清代雍正年间。那时,黄河多次在武陟境内决口,冲毁了大片田园,民不聊生,清世宗御驾亲临武陟河的巡察。当是武陟知县吴世录为攀龙附凤,令一个姓朱的油茶大师为其调制油茶。世宗膳后大悦,称颂道:“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比美。”敕令在武陟开设油茶馆 ,以飨往来百官,武陟油茶由此名声大振。民国时期,由于灾荒连年,武陟人离乡背井,流落到陕西、甘肃、湖北、江苏等地,义卖油茶为生。从此,武陟油茶,遍布全国。


1978年武陟县组织了“快餐油茶粉”试制小组,吸收世传油茶大师朱老米等人的传统工艺,由邀省商业厅科研所专家作技术指导,历经数百次反复试验,于1980年3月研制成功,随即建立了武陟县油茶厂。武陟油茶在配方上选用:精粉、珍珠淀粉、华胜、芝麻等24中高级香料进行科学配方而成,经省卫生防疫站化验,每500克含各种维生素总和为424.63115克。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并具有味道浓郁、浓而不腻、芳香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因而驰名中外,远销港、台、日本和东南亚。

五.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油茶

彭水油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油茶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县是全国油茶基地重点县之一,发展油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彭水油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油茶树生长在山峦重叠、没有污染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尽吸天然养份、日月精华。采摘时茶花盛开,花果同树,素油‘抱子怀胎’之美誉,堪称人间奇果,用它提炼而成的食用油,品质优良,自然健康,乃油中之珍品,其营养价值可和橄榄油媲美,是高级纯天然食用油。这种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血管硬化,还具有护发养颜、消炎止痛的作用。

彭水县是全国油茶基地重点县之一,发展油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目前,彭水县油茶基地总面积达到10万亩,主要分布在鞍子、梅子垭、诸佛、善感、走马、郁山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油茶管理协会申报的“彭水油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05994。

六. 广西 桂林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油茶鱼

恭城油茶鱼是广西桂林恭城的一道特色菜。油茶鱼的鱼可以选用草鱼、鲤鱼、石斑鱼等,以石斑鱼为佳。新鲜的石斑鱼经清理后,切成又薄又大的鱼片,剔出的鱼骨可放入油茶中当底锅,也可以油炸食用,而鱼头则可配以桂林本地土椒西红柿红焖,可谓一鱼多吃。鱼片放入油茶中涮煮,口感鲜嫩,熬好的油茶鱼汤鲜美,既有油茶的风味,又有鱼汤的甜美,两者合二为一,真是人间极品。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油茶

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攸县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攸县盛产油茶,素有“湘东油库”之称,栽培历史悠久。据攸县地方志记载,该县油茶栽培已有800余年。主要栽培品种以“霜降籽”为主,还有少量的“寒露籽”和“珍珠籽”等类型,既是经济树种,又可作庭院观赏树种。其中有一种“薄壳香”油茶,早在1965年就被国家林业部定名为“攸县油茶”。

湖南的油茶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陵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攸县油茶是1960年在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今年上云桥江南村)发现的一种野生油茶,主要成片分布在上云桥镇江南村和瑶塘村,当时称之为“薄壳香茶油”。经中国林业科学院胡先啸教授鉴定,命名为“攸县油茶”,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认定该物种应为长瓣短柱茶,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主要特点是:株型紧凑,耐瘠薄、早熟、抗油茶炭疽病、果皮薄,出籽率高,油质好。每百公斤鲜果出籽70公斤,此普通油茶高1倍左右,干籽含油率45~55%,全籽出油率为28~36%,比普通油茶高8~10%,缺点是果实成熟期前后可相差40天,至1985年,已有18个省市引种,少量输送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试种。

油茶是山茶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下裂。秋季开大型白花,又称“白花茶”。油茶的适应性强,耐贫脊,抗干旱,是改造红壤的主要树种。油茶籽可榨油,种仁含油量高达59.2%,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精品,也可作为肥皂、蜡烛的原料和防锈的涂料等。

油茶的生长快,寿命长,优质高产,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湖南省有 “油茶之乡” 之称,是我国种植最多的省份。浙江常山县有棵清末的 “油茶大王” ,株高5.5米,占地64米2,年产茶籽最高可达250多千克,产茶油约17千克

八.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石市油茶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石市现有油茶林面积近4万亩,年产油茶640多万斤。

九.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油茶

在阆中古城,无论春夏秋冬,上班、上学的人们都喜欢到古城的小餐馆喝上一碗热气腾腾、清香宜人的油茶馓子。油茶就像快餐,具有方便实惠的特点, 所以被阆中人形象地称作“阆中的麦当劳”。

因为油茶成为阆中的一道名特小吃,从而也成就了许多有名的油茶馆子,如朱记油茶、程记油茶、张记油茶等。位于阆中市下新街的一家油茶馆最有名。这家油茶馆的主人已经是经营油茶的第三代传人了,如今该店的陈设和用具仍然使用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块小木桌上摆满了调料和馓子,一边的鼎锅在柴火的0舐下,咕嘟咕嘟地煮个不停。

此店的主人是一位65岁的老人,名叫朱新宁,他身穿白色厨师服,正手脚麻利地舀油茶。一勺勺橙黄色的油茶盛在碗里,冬菜、葱花、捣碎的花生米、芝麻、辣椒油等佐料一一入碗, 一把馓子捏成小段放在油茶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馓子”就这样上桌了。

据了解, “油茶”和“馓子”本是回族群众出门经商、旅游的方便食品。过去回族群众出门最发愁的是吃饭难。在遥远的旅途中,吃饭极不方便。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回民群众便养成了吃油茶和馓子的习惯。

做馓子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馓子吃起来香脆,在嘴里常发出咯咯的声音。

在阆中,每逢节日,回汉女同胞们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馓子,点缀节日气氛。如今,在许多食堂和早点铺里,油茶馓子已成为常见的小吃。

十. 陕西省 西安 雁塔区 疙瘩油茶

陕西小吃 工艺:熬煮汆炖烩焖法

疙瘩油茶的制作材料:

精面粉6500克,熟羊油(或植物油)1000克,调料面50克,精盐150克。

疙瘩油茶的特色:

酥香可口,是西安著名的风味小吃。

教您疙瘩油茶怎么做,如何做疙瘩油茶

1.面粉4000克与精盐、调料面拌匀。锅内放入羊油,用小火化开,油温至60℃时,先放入面粉1000克炒匀,锅里遇有大"油面块"时,用手随时掰小,要边搅边掰,待"油面块"变小且较匀时,再将面粉4000克陆续放入,再继续搅炒至面熟,出现樱桃般的疙瘩时,用小火再炒少许时间,出锅备用。

2.锅内加水1.75万克烧开,放入面疙瘩烧开,将面粉1500克用30℃温水和成稠糊,倒入锅内,用小火烧至锅内"油茶"出现汽泡时即成。

疙瘩油茶的制作要领:

1.炒面疙瘩时要用小火快速炒拌;

2.制油茶时面疙瘩要慢慢倒入锅内,边倒边搅拌。

陕西特产哪种油茶最好西安市的油茶陕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