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哪里有卖特产的店 武汉哪里买特产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8 09:38:55

一.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豆丝

豆丝是以绿豆、大米等为原料,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武汉人很爱吃,有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多种吃法。如炒牛肉豆丝,炒时按顾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软炒,味道各有千秋,区别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黄牛眉子百沟、湿豆丝、水发香菇、玉兰片等,外加调味佐料,用麻油煎炉炒熟。吃起来牛肉酥滑鲜嫩,豆丝绵软滋润,牛肉与豆丝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别有风味。

二.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旧街白茶

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带动旧街周边村和凤凰等地的农民种植旧街白茶,面积达一万多亩。在民间传统茶的基础上,公司于2008年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开发白茶,开创武汉地区白茶种植先河。

三.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蛋花米酒

米酒,又称伏汁酒,湖北农村妇女都会巧手制作。据说做得最好的要数孝感为先。孝感米酒在明代就特别有名,迄今已有5ic多年历史。它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小他”做发酵剂,经适当温度发酵贮藏而成。早年只有清汤米酒和生米酒两项,现在品种越来越多。清代末年,“鲁派兴”在武汉开张大吉,专营糊汤米酒,名声较响。后来又加入一些小汤元,或者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再手置一个“欢喜蛇”(芝麻糯米圆球)配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四.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城楼寨茶

城楼寨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楼寨茶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城楼寨的。城楼寨茶产于新洲区旧街城楼寨,外形扁平直,色泽黄绿,富含有机质,滋味高爽醇厚,有“久泡不变红,久放不变质”之说。城楼寨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城楼寨茶的由来

城楼寨位于旧街街东南面,海拔345米,为全镇之最高点。此地有群山,有水库,有河流,山水相伴,此处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这里有太平天国时期修建的石寨如城楼一般,品茶人士就将此茶冠名为城楼寨茶。走进城楼寨,满眼郁郁葱葱的茶树,夹杂在林荫深处,万绿丛中,茶里有林,林中有茶,晴天生紫烟,下雨雾漫漫,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根深叶茂,常年碧透,萌1次多,加上茶园重施有机肥,使芽叶更为肥嫩,茁壮。内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十分丰富。以其特有的芬芳,于93年湖北省地方名优茶荣获评选一等奖。

城楼寨毫尖

城楼寨毫尖条索紧秀圆直,茸毛披露,色泽嫩绿,滋昧醇厚,饮后止渴生津,齿颊留香,润喉回甘,清心陶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年偈,不如吃茶去。”与城楼寨毗邻的道观河风景区内有座恢复重建的报恩禅寺,万千游客正好可从这里到城楼寨“吃茶去”。

旧街茶叶“一金三银”

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代表武汉茶叶参展的新洲区旧街茶叶展团斩获“一金三银”。其中,新洲区旧街出产的城楼寨碧峰获得中国名茶金奖,杨山玉翠、旧街白茶、姚河白茶获银奖。

上海茶博会是中国三大茶展之一,本届共有8个国家的586个茶叶品牌、1100多种产品参展。经中国茶叶协会的专家品评,最终评定金、银奖茶叶177个。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7月1日,武汉市工商局获悉,新洲“城楼寨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武汉市第1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新洲区继涨渡湖黄颡鱼、张店鱼面后的第三件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城楼寨茶产于新洲区旧街城楼寨,色泽黄绿,富含有机质,滋味高爽醇厚,有“久泡不变红,久放不变质”之说。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城楼寨茶叶协会

10479862

茶叶

五.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江夏乌鳢

乌鳢又名黑鱼、才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肉食性鱼类,骨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体稍侧扁、头尖扁平、头覆盖有不规则鳞片,口大,下颌向前突出,尾圆形,体乌黑,侧面有黑色条纹。喜栖于沼泽、湖泊水草繁茂、软泥底的浅水区域,适应性强。投放当年鱼苗大的可长到500克左右,二龄鱼一般在1000克左右,亩单产1000-2500千克。可人工饲养。江夏区共有95万亩水田养殖面积,水质清淅,无污染。

黑色鱼类的通称,包括蚝隆头鱼、弓鳍鱼、阿拉斯加黑鱼和黑海鲈。其他亦被称为黑鱼者有巨头鲸、加州鲤、黑尖鳍鲛及若干澳洲食用鱼。

六.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藕丸子

藕丸子的做法:

(1)洗切磨浆。鲜藕洗净,削皮去节,在藕盆内壁或米箩内研磨成藕浆。

(2)沥水搓丸。将藕浆用净布包扎,用力挤除水分,放至半干半湿时加入适量的精盐、味精、芡粉、苏打、五香粉及酱油、麻油少许,调和拌匀,搓成比鸡蛋略小的藕丸生坯。

(3)油炸笼蒸。将生坯放入滚锅的菜油中炸熟,炸熟的藕丸经久耐放。食用时,将藕丸盛入碗内。盖上一层红糖,旺火蒸至红糖全部溶化,便可食用。

特点:色泽诱人,味鲜酥嫩,香脂软溜,清隽爽口。

七.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武汉木刻船

武汉木刻船风格独特,驰名国内外,是一种高雅的木雕工艺摆件。奠基人是武汉市工艺雕刻厂的老艺人龙云华。他自幼从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刻船的制作。他善于观察,不断创新,先后雕刻出湖北跨子船、小型襄河船、宁波三帆船、湖南平顶船、龙凤船、贵州客船、巡抚官船、川江麻雀尾船等六十多种不同水域.不同风格的船。他以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抗金的历史题材创作的《梁红玉战船》,着意渲染船上的战斗气氛和梁红玉屹立船头的飒爽英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另一力作《端午龙舟》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陈列品。

196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龙云华和他的艺术珍品的纪录片,次年他即逝世。他的儿子龙从发和艺徒程楚春、潘正斌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成为武汉木刻船的一代新秀。龙从发创作的红木《龙凤船》造型奇特,富有民间神话色彩,在武汉市工艺美术大楼陈列时被一位外宾高价购云收藏。程楚春创作的《集美花梢》精巧别致,颇具闽南水乡轻舟的风韵,备受福建游人的欣赏。潘正斌创作的《镇海宝舟》犹如水上殿堂,在法国展出时备受赞叹。在1981年全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评比会上,武汉木刻船获优秀奖。1985年,龙从发创作的《郑和宝船》参加中国商品秋季交易会展出,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八.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炒白果

昔日入秋后,街巷市井便出现一些挑着担子卖炒白果的。担子不大,设备也很简单,一小泥炉子,一小铁锅,一锅铲。白果则装在担子另一头的木桶里。据说炒白果系由上海传入,因此生意人边炒边卖,口里学着上海话喝着:“香—香,糯—糯,银白果,铜白果,要买的,一个铜板买六颗。”边唱边炒,有声有色,其情景很能吸引食客,特别是孩子。炒熟的白果肉质软嫩可口。在那凉风萧瑟的深秋,食用炒白果有种特别风味。

九.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武汉排骨藕汤

“排骨藕汤”既有藕的清甜又有排骨的香浓,是一款温润美味汤的佳品。此菜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开胃益血,有补气补钙的功效。

湖北人爱喝汤,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湖北盛产莲藕,粉嫩白净,生吃就甘甜化渣,闻名全国。湖北人喜欢拿藕和肉骨头煨汤,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绝的汤喝上一口,香浓清甜,不禁要感叹藕香与肉香的搭档简直是天下绝配!最出名的当属排骨藕汤了。排骨藕汤也是湖北接待贵客的必备菜之一,此菜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开胃益血,有补气补钙的功效。

对于湖北人来说,排骨藕汤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如今即使各地也都能吃到这道菜了,可若用的不是湖北好藕,那味道可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关于藕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一是藕要选口味比较面的,吃起来酥软绵甜,口感非常好;二是不要用藕尖藕梢,藕尖太嫩,藕梢有水腥味。

莲藕,被人们形容成“只要去吃湖北菜,不管餐厅大小,这是必点的一道菜”,因为湖北洪湖莲藕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口感绵绵舒适,被誉为“水中之宝”,且莲藕品种多、质量之优均为全国之魁。湖北洪湖莲藕据说是最好吃的莲藕,而吃藕最佳时节是在中秋之后。

十.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武汉蛋酒

武汉早点蛋酒,是一种“过早”饮料,喝蛋酒多在吃油条或面窝之际。蛋酒香浓可口,色淡而甘甜,口感极佳,酒气不重,喝后却觉得身子暖和。许多家庭中喜欢用酒酿来制作蛋酒,在感冒初期当作特效药使用。喝了之后会出汗退烧。感冒发烧时,因为食欲低落,身体也容易虚弱,蛋酒中有蛋有酒,可以补给营养和热量。

如果是较小的孩子或是对酒精过敏的人,可以先将蛋酒放到锅中煮开,让酒精挥发后在饮用。趁着蛋酒温热时喝下,再睡个好觉,感冒很快就会好了。除了在感冒初期饮用外,蛋酒对恢复疲劳或治疗失眠都很有效。由于它可以让身体生暖,也很适合寒性体质的人饮用。

材料:鸡蛋1个,酒酿(米酒)适量,白砂糖1大匙。

制作过程:1、在锅中先放入水和1小匙酒酿。2、加入白砂糖,等到水沸腾。3、把鸡蛋放入碗中打散倒入锅中,改用小火煮,待到蛋花和酒酿(米酒)浮起即可。

蛋酒起源:蛋酒是17世纪从欧洲传入北美洲的。因为蛋酒主要是由牛奶,鸡蛋和酒混合制成的,所以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典故。北美殖民地期间,人们用朗姆酒混合鸡蛋和牛奶来制作蛋酒。那个时候,朗姆酒也被称为grog,而制成的蛋酒也就被叫做“egg-and-grog”,当时乘放蛋酒的是一种叫做noggin的木质马克杯,时间久了,人们就将这种带有朗姆酒的蛋酒称为“eggnog”了。自十九世纪起,蛋酒开始在北美洲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圣诞节人们必备的节日饮品了。

蛋酒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植物浆液酒、蜂蜜酒和混合酒七大类;若以饮用时机来进行酒类的划分,又有餐前酒(开胃酒)、佐餐酒、餐后酒和特饮酒的不同。还有武汉早点蛋酒、客家点心蛋酒等。

武汉哪里有专门卖特产的武汉特产哪个大超市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