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吃的特产是什么 许昌特产有哪些可以带给朋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8 23:25:45

一.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玉米花粉

玉米花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物质,其中的维生素B1,能刺激消化酶的产生,帮助消化;维生素B6、矿物质和蛋氨酸等成份可以治疗顽固性便秘及泻痢;玉米花粉中还含有天然抗生素及促进生长的物质,可控制大肠菌、沙门氏菌的繁殖,修复胃肠损伤的部分,从而对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有神奇的效果。

二. 河南省 许昌 鄢陵县 鄢陵腊梅

鄢陵腊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鄢陵腊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态之美——鄢陵蜡梅

“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是清代诗人王士祯赞美鄢陵蜡梅的诗句,明清之际诗人韩程愈也曾在《叙花》一文中写道:“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古时,鄢陵蜡梅因名贵而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贵族,成为“天下第一花”。今日,有着悠久蜡梅栽培历史的许昌市鄢陵县凭借“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美誉扬名大江南北。

“街街有蜡梅,家家飘花香”是“花都”鄢陵的真实写照。每当在白雪皑皑的冬季畅游千亩蜡梅园时,人们便会产生“冬寒料峭枝头笑,黄白相间一径天,香沁神醉不知处,鄢陵蜡梅天下传”的感觉,诗意盎然。

鄢陵蜡梅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而且造型各异、价值不菲。据说,名贵的蜡梅盆艺从嫁接到成活要历经5年时间,并且要精选型材,通过嫁接、控型、动刀等多个流程来加工造型。经过一代代花艺工匠的不懈努力,如今的鄢陵蜡梅已经备受世人瞩目。

1990年,作为“中美友好的使者”,23株精选的鄢陵蜡梅在林肯纪念馆展出;1995年,中国花协批准鄢陵建立“中国蜡梅基因库”,为蜡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1998年,38株盆景蜡梅摆放在国务院紫光阁前,成为中外友谊的象征。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传统的栽培技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极大地促进了鄢陵蜡梅产业的发展。2014年8月,鄢陵蜡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更是拓宽了这一特色产业的前进之路。

目前,鄢陵蜡梅在鄢陵县的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达2000余万株(盆),年产值达1.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以蜡梅为代表的花木产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品牌产业。

又名香梅、黄梅。产于河南鄢陵。因其花瓣色黄如蜡,手触有蜡质感,香味浓郁芳香而得名,又因其花开腊月,先开花后长叶,故称腊梅或干枝梅。每年春季芽苞萌发之际,根据枝干的自然特征,将枝干曲捏成各种姿态:屏扇形,棱角分明,小巧玲珑,外观典雅;疙瘩形,质朴端庄,古香古色;悬枝形,横躯悬空,单枝独撑,其它有的象鸟、有的象兽,形态逼真,巧夺天工。鄢陵腊梅雅致、美观、大方,深为人们所喜受,是装饰的上品。

蜡梅 河南省鄢陵县安陵镇、柏梁镇、陈化店镇、大马乡、张桥乡、马坊乡、彭店乡、只乐乡、望田镇、马栏镇、陶城乡、南坞乡、金汇区13个乡镇区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鄢陵蜡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鄢政文〔2011〕29号 河南省鄢陵县地方标准:DB41/T068-2012《鄢陵蜡梅》

三. 河南省 许昌市 魏都区 红薯粉条

许昌市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传统,该市因势利导,制定“三粉加工”发展规划,率先从红薯深加工实施突破。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红薯品质,扩大种植面积,实行规范化种植,在全市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经种植红薯48万亩,年产鲜薯80万吨,加工“三粉 ”12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大省市,深爱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纯红薯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经先进技术脱脂净化处理,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饪、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四. 河南省 许昌 禹州 九天阿胶

产于河南禹州以颍水的水熬制。颍水源于嵩岳颍谷,流经之地首乌丛生,汇入伏水、圣泉。由九龙之口流出,水中钾、钙、钠、镁等矿物质含量丰富,水色发绿、质重、性温而偏寒,对阿胶质量有重要影响。

五.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 能源、建材

禹州市能源、建材等工业基础好,禹州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因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被誉为国之“瑰宝”,中药材生产、加工业久负盛名,是全国重点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
( 许昌)

六. 河南省 许昌市 襄城县 尚庄大棚瓜菜

河南省襄城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规划基地县”。襄城县首山脚下的湛北乡尚庄村有耕地千余亩,人数近千口。近几年来,尚庄村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努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从山东昌乐县引进两种三收的反季节大棚西瓜,走“一村一品”发展之路。

2009年,尚庄村瓜菜大棚已发展到200多座,发展大棚种植户185户,面积达850亩,亩效益1.2万元,高产户达1.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突破8500元,大棚户全部超过1万元,大棚瓜菜总收入1020万元,是2001年土地收入的14倍。有一定批量的蔬菜通过周边省市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来,尚庄村先后建立西瓜专业协会、注册了果蔬专业合作社。2011年尚庄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七.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鄢陵草帽

鄢陵传统草帽。相传始由南唐董侍卫的女儿董月英掐制,后经群众不断改进,使这一工艺制品在民间流传下来。据《清明上河图》知北宋时草帽已很普遍。清光绪《鹿邑县志圹物产”里也有详细记载。草帽辫又叫“麦秸辫”,是农民掐制的手工编制晶;草帽由草帽辫缉制而成,产品有黄白两种。群众总结草帽的优点与功能是:草质柔软,造型美观;人称“活草”,不折不断;坚固耐用,携带方便;遮阳挡雨,‘又当扇扇;坐在地上,可代坐垫。因此深受国内外客商和用户欢迎。清朝中叶以前,掐辫缉草帽只是农民自用或馈赠亲友。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季,要从娘家给男方拿几顶草帽,叫做“回奉帽”。此风俗一宣保持至今。

八.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绿豆糊涂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清热去火,甜香利口。

材料:绿豆2500克,糯米(或大米)500克,小米250克,食碱2克,菠菜叶、湿淀粉各适量。

绿豆糊涂的特色:清热去火,甜香利口。

绿豆糊涂的做法:1、将菠菜叶洗净捣烂,挤出绿汁。2、绿豆去净杂质,用湿布擦匀晾干,磨成碎粒,除去皮同小米一起用清水浸泡2小时,磨成粉浆,放入用少许刹沫油,刹去浆沫,用箩滤去渣子,使其沉淀约1小时。3、糯米淘净,放入开水锅内煮至开花时,放入湿淀粉勾芡,再加入绿豆小米浆、菠菜汁和少许食碱,呈黄绿色时即成。

制作要领:1、泡绿豆碎粒和小米时,夏季用冷水,冬季用温水;2、糯米锅内勾芡时,要边加入边搅拌,浓度以糯米稍浮起为宜。

九.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 禹州十三碗

禹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禹州十三碗”饮食文化。相传大明皇帝嘉靖曾巡视禹州,为体察民俗民风,召乡下名厨为其操办地方特色菜肴,乡厨急中生智,将民间操办喜事的地方特色菜“十三碗”精心调制,献于圣上,嘉靖皇帝品后大为赞赏,赐名水席。

十.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南席小磨油

南席小磨油是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南席镇的。南席镇生产的小磨油以其色醇、味美享誉四方,成为该镇的名优土品。

长葛市南席镇拥有100多年的小磨香油制作历史,该镇就积极引导加工企业申请注册了“南席张民”、“南席薛家香”小磨油商标,使色亮味香的南席小磨油迅速打进了郑州等大都市的超市。

许昌特产简介河南许昌有什么特产吃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