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特产银杯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杯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6 00:23:40

一.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蜜饯茶

蜜饯茶源于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区。蜜饯茶在通道有"艺术茶"之称,通道侗乡的汉族妇女有制作蜜饯的传统习俗.蜜饯的原料有两种,即柚子和冬瓜.心灵手巧的妇女会用特制的蜜饯刀把原料雕刻成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然后需要与铜.明矾一道煮熟加糖.晒干,不可在客人们来访时,放上三 四片到杯子里,加糖冲开水就行了

二. 湖南省 怀化 麻阳 炒蕨菜

蕨菜是一种孢子植物的幼嫩茎叶,生长于灌木丛生的阴坡和潮湿谷地,极少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是一种最"洁净"的蔬菜,被誉为山菜之王。它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入口滑爽,营养丰富。早在三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食用蕨菜了。宋代陆游也用“箭筍蕨芽甜如蜜”来称赞蕨菜的美味。民间也有“猪肉解馋羊肉香,不如一碗蕨菜汤”的说法。

蕨菜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6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并含有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有多种药用功能,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等症,对流感也有预防作用。常食能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并能减肥。现代社会的人们因讲究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绿色环保以及医疗营养等等,使得像蕨菜这样的野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蕨菜食用方法较多,可炒、可熬、可拌,可素食,也可荤食。

做法如下:

腌蕨菜半磅,洗净,用水泡去盐分,切成一寸长的段。葱丝姜丝在热油锅中爆香加蕨菜段煸炒,淋入香油出锅。

三.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土鸡

溆浦土鸡 肉皮呈乌黑色,一般体重1公斤—1.5公斤,味道鲜美,肉细嫩,宜滋补。

四. 湖南省 怀化 新晃 新晃锅巴粉

新晃锅巴粉是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的。新晃锅巴粉口感熔实,有大米、青菜、绿豆,分葱,蒜叶萝卜叶等特有的清香味,营养健康无添加剂等,

锅巴粉是湖南新晃县地区的特有小吃。主要由特殊的大米(配有绿豆、花生、生菜等配料)作成,成薄纸状,绿色,切成长条状后煮食。食用时需配上各个区域独家制成的佐料,也可以搭配平时煮面条用的佐料和调料。味道鲜美而毫不滞腻,可以将汤水和佐料吸入粉内,增加口感。

锅巴粉是新晃人早晚午餐必备的的主食餐,一般来不及或者没时间做饭的家庭都会煮上一碗锅巴粉充饥。锅巴粉多为以汤粉为主,只有少数的人家会以炒锅巴粉为食。炒锅巴粉的味道与汤锅巴粉的味道区别很大,因为炒锅巴粉主吸油,汤锅巴粉主吸水。因制作的成品跟自家用锅做饭时蒸出的锅巴过程相似,故名之曰“锅巴粉”。

五. 湖南省 怀化 麻阳 苗子佬食品

苗子佬食品

位于中国长寿之乡-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苗家人公司专业致力于大湘西地区和少数民族民间特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秉承“自然赋予、精诚制作”生产理念打造产品。主要产品有:原生态柴熏老腊肉、腊鸡、鸭、鱼、灌肠等腊制品;萝卜、青菜、茄子、豆角万菜等系列外婆菜;苗家糯米粑、桐叶粑粑、蒿菜粑粑、棕叶粑粑等长寿粑产品。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重点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生产等项目。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科技创新、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和“客户至上、品牌经营、质量一流、诚信永久”的经营理念,引领湘西美味走向全国。企业时时处处把消费者健康权益放在心上,以过硬的质量、实在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消费者的一致信赖和赞誉,被第五届全国传统龙舟邀请赛列为参赛运动员指定产品,2010年8月获“怀化市首届旅游产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被推荐为湖南省首届旅游商品展览会指定参展产品,11月“苗子佬”油辣椒老腊肉被湖南省农博会评为金奖。产品热销北京、长沙、广州等大中城市,并在湖北、广西等省设立销售总部。

六.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柴火腊肉

柴火腊肉,是怀化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是烟薰而成。每到腊月二十六、七各家各户就开始宰年猪过年,正月间食用之余的肉就把它放在柴火灶上薰烤。数月之后就成了有名的柴火腊肉。

它始于宋代,盛在当代,历代相传。其色泽分明,肉身干爽,皮韧而不硬,切面红艳光亮,腊香浓郁,瘦肥适度。肥肉油而不腻,肉皮嚼味无穷,是一道方便实用的上等好菜。

七.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葛面

相传宋时饥荒,百姓为填饱肚子时山去挖葛根,发现里面淀粉很多,于是做成葛面。葛面粗圆滑亮,用开水烫煮后,加上葱、姜、香工菜、酸萝卜和油发辣子,味道香辣,不仅是一道名小吃,而且还有生津、发汗、解热等功能。

八. 湖南省 怀化 芷江 高山葡萄

高山葡萄

近些年来,芷江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高山葡萄,在大树坳、杨公庙、木叶溪等乡高山葡萄已形成一定规模,全县栽培面积达8000余亩。其中大树坳乡达到3000亩,年产量125万公斤,已初步走向高山葡萄产业化。

芷江高山葡萄原产于芷江本地高山地区,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培育,品种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断得到优化。主要品种有高山葡萄1#、高山葡萄2#、高山葡萄3#等3个品种。这些品种果粒结构紧凑、甜度大、产量高,一般亩产2000公斤,经湖南省农学院果树研究所测量分析,含糖量达16-18%,可溶性固形物为11.8%,市场前景极好。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主要销往芷江、怀化、新晃、麻阳、长沙、贵州、广西等。

九.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十.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鸭血粑

原料:嫩仔鸭一只,糯米,红椒,色拉油,盐,味精,白酒,甜酱,红油,香油,仔姜片,干椒节,葱花。

制法:①将糯米洗净,温水浸泡1~2小时,红椒切块待用。 ②鸭宰杀:将

鸭血淋在沥干水的糯米上,净鸭斩成块待用。 ③拌匀鸭血的糯米,上笼蒸熟,压成条下入五成热油锅中炸黄沥出,放凉后,切厚片。 ④锅中放油,下鸭块煸炒至肉将离骨时,烹白酒,加入盐,甜酱,仔姜片,红椒块,干椒节以及水,放入鸭血粑焖至入味,淋红油、香油盛入碗内,撒葱花即成。

湖南宏雁土特产湖南常德市特产擂茶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