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之源土特产 山东必买十大特产品牌排行榜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8 21:15:33

一.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绿牡丹茶

绿牡丹茶是安徽省石台县特种工艺茶,属造型花茶,外形呈花朵状,入杯冲泡后,整朵茶花徐徐舒展,如在水中盛开的绿牡丹花因而得名。黄山绿牡丹茶色绿、汤清、味甜、形美。既是饮用上品,又具艺术欣赏价值,为茶中一创新新品。茶叶不仅芽壮叶肥,叶质柔嫩,而且由于芳草遍地,兰花繁茂,茶叶别具香味。

二. 山东省 烟台 清炒虾仁

【清炒虾仁】山东传统菜。以鲜虾仁为原料炒制而成,长期以来广为流传,是城乡宴席的常用菜。虾仁入馔,可炒,可炸,亦可用作制馅、烹汤。清炒即将主料上浆过油后施以烹炒,不加任何配料。其制法是将鲜虾仁加蛋清、淀粉抓匀上浆,下入热油中过油滑熟捞出;锅内留少量油,放入葱、姜爆锅,迅速加入精盐、绍酒、虾仁、高汤,颠翻炒匀出锅。成菜软滑鲜嫩,清香适口,回味悠长。

三.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保山透心绿蚕豆

保山透心绿蚕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山透心绿蚕豆产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种植及加工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至少在3733.37公顷以上,1965年前种植面积产量起伏大,种植面积在3733.37公顷~5466.67公顷之间,总产量在150~450万千克之间。1967-1985年,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总产逐年上升。1967年种植4848公顷,单产1212.07千克,总产587.61万千克。1985年种植4147.47公顷,由于当年春旱,单产1556.97千克,总产654.75万千克。透心绿蚕豆是保山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原样再生,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同类产品发布和种植,其突出的特色优势非常明显,是保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小食品。 保山透心绿蚕豆具有成熟后豆皮白色,子叶(豆瓣)仍天然碧绿,豆香浓厚口感回甜的特点。其特殊的品质是由当地特定的土、水、肥、光、气、热综合作用,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种植,是典型的保山特色农产品,在当地有“透心绿”、“透心绿豆”的俗称。原产地为隆阳区西邑、丙麻、瓦渡、辛街、汉庄、河图、板桥、金鸡、瓦窑、水寨、蒲缥、芒宽、杨柳、瓦房、瓦马、潞江、兰城、永昌18个乡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过去都是由当地小摊贩经传统方法用土锅细沙炒制后,肩挑沿街叫卖,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云南省远近闻名的地方,谈及保山,很多人会同透心绿蚕豆联系起来,到保山旅游办事,购买透心绿蚕豆已成为回乡赠友礼品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保山透心绿蚕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后隆阳区人民政府扶持了很多以保山透心绿蚕豆为主的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保山透心绿蚕豆从此名声远扬,畅销全国各地。全区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5000亩发展到今天的6万多亩。产品开发也由原来的一家发展为现在的4家,其中由当地著名企业云南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山透心绿蚕豆系列产品“同心绿蚕豆”尤其出名,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了“云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时至今日保山透心绿蚕豆已成为保山的特色产业和保山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新编《保山风物志》、《保山市志》、《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都有记载。2011年3月,中央7频道军事 农业节目的每日农经还专题报道了保山透心绿蚕豆。

据考查,保山小绿豆是蚕豆的一个变种,因其富含花青素、叶绿素等生物碱而呈现出“白皮绿子”的特点。与一般蚕豆相比,它小巧玲珑,不仅显得十分精致,而且颜色也十分奇特:未经加工之时,豆壳洁白光亮,豆瓣却通体翠绿,直透于心,十分惹人喜爱,故保山人给它取了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透心绿。

该品种富含叶绿素、钾、铁等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在保山隆阳区有独特的生存条件,是我区特有的品种。这种蚕豆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一般蚕豆高,且有纯香回甜的特殊口感。小绿豆主要分布在保山坝区的金鸡、河图、汉庄等乡镇的部分村社,年播种面积在3000亩左右,一般单产每亩150公斤,年总产量在450吨左右。

保山透心绿蚕豆

保山透心绿蚕豆产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种植及加工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至少在3733.37公顷以上,1965年前种植面积产量起伏大,种植面积在3733.37公顷~5466.67公顷之间,总产量在150~450万千克之间。1967-1985年,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总产逐年上升。1967年种植4848公顷,单产1212.07千克,总产587.61万千克。1985年种植4147.47公顷,由于当年春旱,单产1556.97千克,总产654.75万千克。透心绿蚕豆是保山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原样再生,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同类产品发布和种植,其突出的特色优势非常明显,是保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小食品。 保山透心绿蚕豆具有成熟后豆皮白色,子叶(豆瓣)仍天然碧绿,豆香浓厚口感回甜的特点。其特殊的品质是由当地特定的土、水、肥、光、气、热综合作用,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种植,是典型的保山特色农产品,在当地有“透心绿”、“透心绿豆”的俗称。原产地为隆阳区西邑、丙麻、瓦渡、辛街、汉庄、河图、板桥、金鸡、瓦窑、水寨、蒲缥、芒宽、杨柳、瓦房、瓦马、潞江、兰城、永昌18个乡镇。 保山透心绿蚕豆过去都是由当地小摊贩经传统方法用土锅细沙炒制后,肩挑沿街叫卖,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云南省远近闻名的地方,谈及保山,很多人会同透心绿蚕豆联系起来,到保山旅游办事,购买透心绿蚕豆已成为回乡赠友礼品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保山透心绿蚕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后隆阳区人民政府扶持了很多以保山透心绿蚕豆为主的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保山透心绿蚕豆从此名声远扬,畅销全国各地。全区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5000亩发展到今天的6万多亩。产品开发也由原来的一家发展为现在的4家,其中由当地著名企业云南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山透心绿蚕豆系列产品“同心绿蚕豆”尤其出名,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了“云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时至今日保山透心绿蚕豆已成为保山的特色产业和保山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新编《保山风物志》、《保山市志》、《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都有记载。2011年3月,中央7频道军事 农业节目的每日农经还专题报道了保山透心绿蚕豆。

四.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崂山绿石

崂山绿石,又名崂山绿玉,俗称海底玉,产于青岛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现因该石资源有限,已不易获得,成为石中之骄子。

崂山绿石的矿物学名称为蛇纹玉或鲍纹玉,此玉质地细密,晶莹润泽,有一定的透明度,色彩绚丽,以绿色为基调,有墨绿、翠绿、灰绿几种颜色,其中以翠绿为上品,间有紫、赭、黄、白、灰等色,深浅变幻各不相同。

崂山绿石产于崂山仰口湾绿石滩深水中,清代《即墨县志》称“1石”。此石色分翠绿、墨绿、青绿、灰绿、黄绿和粉绿几种,以翠绿色为最佳。绿石的构成分子为片状或粒状,硬度为56°~59°,质地细密,富有韧性,有丝绸般的光泽,用手抚摸有一种温润似玉的感觉,可雕琢为砚、墨盂、笔架、镇纸等饰物,亦可作盆景的素材,兼具古朴典雅和绮丽清奇的风格。

五. 江西省 抚州 东乡区 东乡绿壳蛋鸡

东乡绿壳蛋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或分布):江西省东乡县。

数量:全县1998年饲养5万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品种,羽毛黑色,喙、冠、皮、肉、骨趾均为乌黑色。母鸡单冠,头清秀。公鸡单冠,呈暗紫色,体型呈菱形。少数个体羽色为白、麻或者黄色。初生重为33.2克,成年体重公鸡为1654.6克,母鸡为1306.7克。公鸡1809.6克屠宰测定:半净膛为78.4%,全净膛为64.5%,母鸡1307.8克屠宰测定:半净膛为81.8%,全净膛为71.2%。开产日龄170—180天,500日龄平均产蛋152枚,蛋重为49.6克,壳色呈浅绿色,蛋形指数为1.33,蛋壳厚度0.35毫米。

东乡绿壳蛋鸡

产地(或分布):东乡绿壳蛋鸡产于江西省东乡县。

保种方式:保种区和保种场保护(江西省东乡黑羽绿壳蛋鸡原种场)

数量:东乡绿壳蛋鸡2002年存栏10万只

主要特性

东乡绿壳蛋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羽毛黑色,喙、冠、皮、肉、骨、趾均为乌黑色。母东乡绿壳蛋鸡单冠,头清秀。公东乡绿壳蛋鸡单冠,呈暗紫色,肉垂深而薄,体型呈菱形。成年东乡绿壳蛋鸡体重:公1655克,母1307克。成年东乡绿壳蛋鸡屠宰率:半净膛,公78.4%,母81.8%;全净膛,公64.5%,母71.2%。东乡绿壳蛋鸡开产日龄152天,500日龄产蛋160~170个,蛋重50克,蛋壳呈浅绿色。

地域范围

东乡绿壳蛋鸡产于江西省东乡县,由1985年在东乡县长林乡(现在孝岗镇)发现产绿壳蛋的鸡,尔后在全县区域内开展绿壳蛋鸡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多个乡镇在历史上有过分布,但当时只有3个乡镇的农村有零星分布。现在东乡县绿壳原种场(品种资源场)建在东乡县小璜镇广昌村大众山畜牧小区,建立核心家系40个,饲养量15万羽,年产量225吨。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孝岗镇、虎圩乡、小璜镇、红星垦殖场、圩上桥、占圩乡、邓家乡、王桥乡、杨桥殿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5′~116°45′,北纬28°10′~28°25′。

六.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南安石亭绿

南安石亭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亭绿:又名石亭茶,属炒青绿茶。始于宋末,产于丰州镇九日山及莲花峰上,因莲花峰上有一石亭,故名。春茶芬芳馥郁;夏茶味浓而浊;秋茶清香可口;冬茶味淡而甘。但基本特色为“三香三绿”,即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具绿豆香、杏仁香与兰花香。

七. 山东省 烟台 烟台剪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是民间剪纸极为普遍的地区,剪纸样式品类丰富,勾绘染色剪纸、窗裙、对联剪纸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情趣。烟台剪纸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画面紧凑,线条挺拔流畅的特点。蓬莱、龙口、福山等地的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而莱州、招远的剪纸则线条纤细,小巧玲珑。

烟台何时有剪纸流传,方志少有记载。据《招远县志》、《莱阳县志》载,清代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普遍存在。从传世的元末明初到道教音乐剪纸,明代中期表现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剪纸在胶东一代民间流行,绝不会始于元代,而是要更为早些。清朝离近代不远,民间剪纸实物现在还能见到不少。

八.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生产企业安徽农垦国营敬亭山茶场,地处宣城近郊,敬亭绿雪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嫩香持久,回味甘醇。分特、一、二、三共四个等级。饮评者有诗赞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

九. 四川省 雅安市 芦山县 芦山绿菜

芦山绿菜,是四川省雅安市芦山的著名,绿菜属藻类植物,形呈叶状,其味鲜美,胜过江南紫菜,是野肴山珍中的上品。特别是罗顺山与蒙山溪谷的沫东镇大林溪生长的绿菜,更是独具特色。

作为芦山县的一种山珍,相传古为“贡品”,是帝王宫庭中一道名菜。北宋诗人黄庭坚居戎州(今宜宾)时,得到表亲眉山女博士史炎玉馈赠的芦山绿菜后,特赋四言诗《绿菜赞》:“葵蒙之下,彼江一曲。有茹生之,可以为。蛙螟之衣,采采盈掬。古蠲铣泽,不溷沙砾。以辛咸,宜酒宜饣束。在吴则紫,在蜀则绿。其嗅味同,远故不录。谁其发之?班我旨蓄。惟女博士,史君炎玉。 ”其手迹在宋代大观年间被刻为碑石,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川西一隅的芦山保存下来。《绿菜赞》石碑现存芦山县博物馆内,为黄庭坚真迹。

绿菜属藻类植物,形呈叶状,其味鲜美,胜过江南紫菜,是野肴山珍中的上品。特别是罗顺山与蒙山溪谷的沫东镇大林溪生长的绿菜,更是独具特色。因其生长于气候湿润,雨量适宜,云雾溟蒙,溪涧奔流的岩石上,好似珠蚌翠绿的衣裳,晶莹青黛,浓郁飘香。采撷绿菜时,要选择在水质碧澄的秋末时节,其次要准备好竹刷和口袋等特制工具,进入急流直漱的溪谷中,小心仔细采撷,盛入预备的器皿,接着将采回的绿菜淘洗,去掉泥沙杂质,装入模具,加工成方块形,晾晒干燥,包装上市。

绿菜生食别具一格,制作凉拌菜肴,风味独特。做菜方法,亦较考究。据有经验的厨师介绍,先将绿菜放入盆钵之中,用清水加盐浸泡1小时左右,待绿菜完全张开,恢复原貌,泥沙沉入盆底后,洗去杂质,再以清水反复淘洗,并轻轻挤出积水,放进盘中,加上金黄色的蛋皮丝、油酥花生米、鲜红的辣椒丝、雪白的葱条(葱花),醇香可口的金钩等,巧妙地摆放于绿菜四周,再将适量的盐、糖、香油、酱油、味精、鸡精等调料淋入盘中,即成1份佳肴。

十. 浙江省 衢州 江山 江山绿牡丹茶

江山绿牡丹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山绿牡丹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江山市的仙霞岭北麓17个具有独特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山地,仙霞山位于浙闽交界,主峰海拔1503米,山区林木茂盛,溪水环绕,浓雾弥漫,漫射光多,年均气温17℃左右,无霜期256天左右,常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自古为名茶产地。

特定品质

绿牡丹采制技术精巧。早采嫩摘,坚持雨、露叶不采、瘦小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色叶不采,是牡丹茶采摘的特点,清明前采摘,谷雨后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到一芽二叶初展,芽长于叶。炒制工艺主要分鲜叶摊放、杀青、轻揉、理条、轻复揉、初烘和复烘等几道工序。一人炒制,一人在旁摇扇是炒制牡丹茶的特点,尤其是利用扇风,迅速降低杀青叶、初烘叶、复烘叶的叶温,加速水分的蒸发,减少茶多酚等内含成份在湿热条件下继续氧化,是保证牡丹茶色泽格外翠绿、香气清鲜的关键技术措施。

文化典故

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公元1506~1521年)朱厚照察访江南时,路经仙霞岭,品尝了仙霞茶,大加赞赏,命名为绿茗,并指定为御茶。早在北宋时期仙霞山区所产之茶,已成为江南名茶之一。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曾赋诗致其诗友毛正中(江山人)——《谢赠仙霞山茶》诗:“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座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快。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另据江山市志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任太守时,品尝了毛滂从江山捎来的仙霞茶更是赞不绝口,称之“奇茗极精”。苏东坡在《答毛滂书》中说:“……寄示奇茗极精,而丰南来未始得也,亦时复有山僧,逸民可与同尝,此外,但缄而藏之”。品泉大师东坡先生的诗、书说明,仙霞山茶在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4)已是“色、香、味”俱佳的“三绝”珍茗了。

山东土特产必买清单山东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食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