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陡门特产有哪些 温州永嘉哪里买特产比较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8 21:43:12

一.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东皋红柿

永嘉县东皋乡素以柿乡著称,每逢金秋季节,柿子熟了,前山后坡,柿林密布,红柿垂枝,如霞似火,悬金挂彩,令人陶醉。

永嘉红柿,品种繁多,有盖柿、牛心柿、蒸饼柿、八月红、长奶柿等,但以东皋无核长奶柿为最佳。北宋孔平仲在《咏无核红柿》诗中说:“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经美,嗟尔骨亦柔。……荆筐载超市,价廉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道尽无核红柿的妙处。红柿怎么会成无核的呢?据当地老农说,这是不断的选种、改良、嫁接的结果。据《花镜》载:“大凡柿接过三次,则核全无矣。”

东皋无核红柿栽培历史悠久,已200余年了,东皋全乡11个村,村村盛产红柿。目前全乡拥有8000多株结果红柿,年产量为40余万斤,由于过去长期公树公管,产量曾下跌。近些年落实了林业生产责任制后,果农普遍重视了对柿树的管理,整形修剪,防病灭虫,使老树复壮,新树繁茂,柿园面目焕然一新,产量随之很快回升。

东皋无核红柿,个大肉厚,一千克公七八个,株产在200~250千克之间。该乡的大山底村,有一株柿王,年产量达500千克以上。东皋无核红柿,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用它制成的柿饼,干而不硬,软而不烂,柿霜粉多,油嫩爽口,早就称誉温州市场。有人说:“ 吃了东皋无核柿,吃别的红柿就无味了。”东皋核红柿系迟熟品种,一般在霜降至立冬采摘上柿。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或男婚女嫁,常以柿饼泡茶来款待客人。

红柿树大而强健,寿长而果丰,旱涝保收,可充粮食,故有“铁杆庄稼”之称。红柿的营养价值相当高,成熟时含有所含的胡罗卜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都胜过苹果、梨、杏、桃等果品均好。红柿,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能治疗疾病。据<<本草纲目>>说:“柿有建脾涩肠、补虚润肺、治嗽止血之功,柿霜、柿蒂、柿叶均可入药。可见红柿乃百果之王,果中之宝。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三.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陡门金银花

产品名称:陡门金银花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祛暑明目、防治疖痱

产品简介: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为忍冬科冬属植物,生长于丘陵、山谷、林边以及沟沿地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生长,河南产的叫“南银花”,山东长的称“东银花”。

金银花为半常绿缠绕灌木,长可达9米,茎细,中空,多分枝,皮褐色,叶片卵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夏初开花,花对生于叶腋,初开时洁白如玉,一二天后化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衬映,故名“金银花”。正如诗人段成已赞道:“幽花发溪侧,间错金珠簇。”入冬时,老叶枯萎,叶腋又簇出新叶,严冬不凋,故又得“忍冬”之雅称。 以花代茶常饮,有祛暑明目、防治疖痱作用,故有“药铺小神仙”之誉,用它制砀“银翘解毒丸”(片),是复方感冒灵等中药的重要原料;用它制成的“金银花露”,更是防暑生津的理想饮料。 金银花耐旱耐寒,易栽易管。金银花喜攀授地坎,因而又不与农业争地,适应性强,繁殖力强,可用扦插、枝条压条和种子繁殖等。只要管理得法,保持土壤湿润,生长迅速,两年就可收益,亩干花一般为100千克。如果庭院种植既可以美化庭院,又可取药祛病,一举数得。 采摘金银花,取含苞末放的花蕾,花蕾摘下后,放在竹帘上摊开,当日晒干为佳。晒时要注意不能用手翻动,也不要洒水,否则花色变黑,将影响质量。遇阴雨天,可将采得的花晾干或用微火焙干。

产品历史:金银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性寒味甘,能清热消毒,开胃宽中,生津止渴,可治热病、咽痛、菌莉、痛疮等症;对防治感冒和麻疹有显著疗效。 永嘉县是全省金银花重点产地,产量居全省第二位。野生金银花分布较广,人工栽培有陡门、鹤盛、枫林三个乡镇,年产金银花(干)均在1万千克以上,其中陡门乡就占50%以上,素有“金银花之乡”之称。

四.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五.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乌牛早名茶

有着400多年栽培历史的永嘉乌牛早茶,是我国特早生茶树良种,春分早发。早在1957年就与“西湖龙井”等茶同列浙江名茶。全县现有乌牛早茶园3.4万亩,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

永嘉县的乌牛镇是乌牛早茶的原产地,至今已经有着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我国目前开采最早的优良品种之一,省农业厅于90年将乌牛早茶确定为主推广良种,永嘉县也在99年被授予了“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的称号。

温州市乌牛镇位于永嘉县东大门,镇域面积76.60平方公里,下辖行政村37个,耕地面积15800亩,总人口3.95万,乌牛镇东邻乐清市,西连瓯北镇,南邻瓯江,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104国道线穿镇而过,勇台温高速公路与温州大桥临镇,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全县乌牛早良种茶园面积4.4万亩,产值近亿元。由于乌牛早茶特早上市,独占早茶市场鳌头。每逢开春,外地茶商纷至沓来,上门采购新春乌牛早茶,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乌牛早茶除特早开采外,还具有发芽整齐,轮次明显,老嫩均匀,持嫩性好,抗旱抗寒抗病性强等特点。品质经专家鉴定为:乌牛早名茶质量好,有名茶特色,外形扁平光润,挺秀,均匀,芽峰显露,略显毫,色泽嫩绿光润,内质叶底幼嫩肥壮,匀齐成朵,叶色嫩绿明亮,汤色清澈,香气高鲜,滋味甘醇爽口,色香味形俱佳。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乌牛镇人民始终赶在大潮前列;已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乌牛镇党委、政府以1理论为指导,按照“1”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建设农业重镇、工业大镇、教育强镇、文明强镇为目标,带领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1985年,创制扁形茶产品获得成功,1992年获全国“星火计划”银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之后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浙江名茶、浙江名牌产品,其“乌牛早”商标认定为省著名商标,4个乌牛早茶产品获得有机茶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永嘉县1999年荣获“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7.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2元,成为温州工业卫星镇。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采取了一系列保农、扶农、强农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乌牛早、乌牛米、乌牛酒、乌牛猪”四大产业,尤其是乌牛早茶叶开发取得显著的成绩。

六.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茶山杨梅

产品名称:茶山杨梅

产品季节:6月下旬

产品类别: 早梅”、“流水头”、“香山梅”、“高炭梅”、“万年青”、“园眼梅”、“土梅”"丁岙梅"等。

产品特性: 肉质细软,酸甜适中,口感极好,艳有光泽

产品成分: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 杨梅性平,止渴,生津止咳,助消化,通气清肺,利尿排毒

产品简介: 茶山杨梅主栽品种有丁岙梅,流水大,贾宅早等十多个,其中丁岙梅最佳,产量高,果形大呈圆形,色紫黑鲜艳有光泽,蒂绿色,带带柄采摘,故有“红盘绿蒂”之妙称。核小肉厚汁多,甜酸适口,肉脆爽口,风味浓,享誉海内外。丁岙梅是我省珍贵杨梅品种之一。曾被评为省名特优水果, 1997 年在全国第五次杨梅科研协研讨会上,品质评比名列全国第一。正因为这美味,杨梅一度成为农村物物交换中受欢迎的果品。

产品历史; 茶山栽培杨梅历史悠久,因品质优异名闻遐迩。据记载,茶山杨梅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清光绪八年(1882年)《永嘉县志》载:"旧志士产杨梅,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茶山杨梅在一百多年前已闻名遐迩。杨梅树自嫁接之后三四年才开始结果,十年后才能进入盛果期。

七.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上吴枇杷

产品名称: 上吴枇杷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甜酸适度,风味甚佳

产品简介: 上吴枇杷是省枇杷早熟品种,比塘栖枇杷上市要提早半个月左右时间,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色黄、肉质细嫩、味甘鲜醇、香气浓郁等特点。枇杷,属蔷薇科常绿乔木,一年四季,苍翠绿。叶厚、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表面皱缩,背面密被茸毛。圆锥花序,密被锈色绒毛,花冠淡黄色,有芳香。果球形或椭圆形,橙黄或淡黄色。性喜温暖湿润,宜于荫处生长。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甚佳。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甲种维生素和糖、钙、镁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楷杷既可生食,又可制罐头食品,还可以制果汁、果膏和果酱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枇杷还有药用价值,中医以叶入药,性平、味苦,有清肺、舒气和止吐逆等功效。枇杷花不仅能熬汤可治头痛、伤风,而且是珍贵的蜜源,其蜜为高级滋补品。枇杷核,还可作酿酒的原料。枇杷树干,木质细韧,可供雕刻。由此可见,枇杷浑身是宝。 永嘉枇杷各地均有人分布,主要产区为六龙、黄田、乌牛及上塘等地,尤以六龙上吴枇杷最为出名。

产品历史:枇杷,是初夏时节人喜欢的佳果。枇杷别名甚多,古称“卢桔”。古诗有“客来茶摆空无有,卢桔微黄尚带酸”。枇杷又是我国传统名果,栽培历史距今已有二千余年,温州栽培枇杷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清孙诒让:<<永嘉闻见录>>记载:“邑产枇杷,肉薄而核多,惟巡道署及谕署所植,肉厚有独核者,风味不减家乡。”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楠溪大鼋

产品名称:楠溪大鼋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生性凶悍,牙齿锐利

产品简介: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有所见。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里,生长着一种古老而稀有的爬行动物--大鼋。 鼋,亦称“绿团鱼”,又名癞头鼋。东汉许慎在《说文》中曾说“甲虫惟无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鼋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它的体形大,一般背盘长充为40-80厘米,体重15-35千克,最大的个体似一小圆桌面,体重达100多千克。

鼋和鳖外形相似,生活习惯相仿,因此人们见到幼小的鼋往往误认为是鳖。其实鼋与鳖虽然同科,但非同属同种,鳖的吻突长而尖,而鼋没有吻突,头呈圆形并有疣状突起(这就是癞头鼋名称来历)。 我国对鼋的认识和研究大吹已久,早在二千年前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对鼋的形态方面的描述。鼋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缅甸、菲律宾一带亦有。然而,在今天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有所见。据资料记载,目前瓯江水系大鼋的数量尚有200只左右,本来瓯江有大鼋之乡的著称,但因人为地乱捕滥杀,导致大鼋资源的减少。前几年,楠溪江里常有大鼋出没,且有捕劳上岸。1983年4月,永嘉上塘施成波等渔民在楠溪江里先后捕获雌雄两只大鼋,体重分别为27千克、32千克,已制成标本,在省博物馆里展出。1985年6月,上塘镇浦东农民又在楠溪江里捕获一只 21千克重的雌性大鼋,现已养殖在温州动物园里供游人观赏。

大鼋生性凶悍,牙齿锐利,主要靠捕食螺蚬鱼虾为生。大鼋喜群居,善栖息于水底。盛夏的夜晚,喜欢从水中爬到岸上乘凉;下雷雨时,有些鼋还会爬到坡上“观赏”雨景。冬天,便伏在水底黄沙中冬眼,5-10月是大鼋交配产卵期,每只鼋通常一次产卵十多枚至百余枚,卵如鸭蛋大,产于沙滩上,以沙覆盖,靠阳光曝晒而孵化。小鼋会自己爬回水中,雄鼋长到5-6岁,体重为15千克左右,便进入成熟期。

产品历史: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有所见。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里,生长着一种古老而稀有的爬行动物--大鼋。 鼋,亦称“绿团鱼”,又名癞头鼋。东汉许慎在《说文》中曾说“甲虫惟无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

十.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永嘉红柿

永嘉红柿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永嘉东皋红柿,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用它制成的柿饼,干而不硬,软而不烂,柿霜粉多,油嫩爽口,早就称誉温州市场。

东皋无核红柿栽培历史悠久,已200余年了,东皋全乡11个村,村村盛产红柿。目前全乡拥有8000多株结果红柿,年产量为40余万斤。永嘉县东皋乡素以柿乡著称,每逢金秋季节,柿子熟了,前山后坡,柿林密布,红柿垂枝,如霞似火,悬金挂彩,令人陶醉。

永嘉红柿,品种繁多,有盖柿、牛心柿、蒸饼柿、八月红、长奶柿等,但以东皋无核长奶柿为最佳。北宋孔平仲在《咏无核红柿》诗中说:“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经美,嗟尔骨亦柔。……荆筐载超市,价廉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道尽无核红柿的妙处。红柿怎么会成无核的呢?据当地老农说,这是不断的选种、改良、嫁接的结果。据《花镜》载:“大凡柿接过三次,则核全无矣。”

东皋无核红柿,个大肉厚,一千克公七八个,株产在200~250千克之间。该乡的大山底村,有一株柿王,年产量达500千克以上。东皋无核红柿,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用它制成的柿饼,干而不硬,软而不烂,柿霜粉多,油嫩爽口,早就称誉温州市场。有人说:“ 吃了东皋无核柿,吃别的红柿就无味了。”东皋核红柿系迟熟品种,一般在霜降至立冬采摘上柿。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或男婚女嫁,常以柿饼泡茶来款待客人。

永嘉十大特产排名浙江温州永嘉特产有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