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十大特产排名 长治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5 05:09:29

一.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武乡小米焖饭

小米焖饭

小米的原粮为“谷子”。武乡盛产的谷子名扬四方。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近几年来,武乡大力推广种植晋谷21号,所以小米称“汾洲香”,日渐成为太行名米,重点开发。“小米焖饭”因米质不同而不同。焖成的米饭有筋,爽口,软绵。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一些红、白萝卜丝菜更佳。

二.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西陕韭菜

西陕韭菜是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的。西陕韭菜根微红,叶嫩绿,清香味浓,营养丰富,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地区。

长治县荫城镇西陕村生长的韭菜,根微红,叶嫩绿,闻之香味扑鼻,食之味纯爽口,十里八乡对其情有独钟。它的种植过程极为讲究,冬天施肥蓄根,出芽后定期施肥、浇水,拔掉全部杂草。然后,施一遍肥,浇一遍水,拨一遍草。因其施肥用的是农家肥,浇灌有专用水井,所以长出的韭菜叶肥茎壮,没有一根杂草,味纯不含一点异味。此韭菜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提神生津,滋阴补血,是缺铁性贫血病人食疗的最好蔬菜。主要特点是:清香味浓,营养丰富,食用时只沾面食不沾碗。西陕韭菜以其独有特性享誉上党。

三. 山西省 长治 沁源县 面片汤

面片汤

面片汤是北方人喜爱的面食之一。从饮食健康的角度而言,面片汤更适合晚上吃,因为这类面食非常容易消化。

面片汤由于所放蔬菜、肉类不同,风味各不相同,功用也不尽相同。用鸡蛋、肉类等做成的面片汤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和儿童,可以补充蛋白质;木耳面片汤是先将黑木耳煮5分钟,再放入面片、菠菜、鸡蛋,具有滋阴清火的作用;海带面片汤是把煮好的面片捞入肉片、海带丝、番茄和木耳制成的汤内,此面片汤对产后妇女大便秘结、血虚体弱、头晕乏力等,有一定疗效。对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更适合吃清淡、少纤维的面片汤,以鸡蛋、西红柿为主,既有色彩、增进食欲,又营养丰富、利于消化吸收;食欲不振或经常有应酬需要喝酒的人,比较适合喝素面片汤,以青菜为主,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纤维素,能改变由于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助于平衡机体免疫力。

面片汤的具体做法是: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擀成薄片,切成象眼形的小块待用;简便的做法也可以用现成的馄饨皮横竖各切一刀成四小片。再将蔬菜择洗干净;将锅内倒入适量水(或排骨汤、鱼汤、骨头汤)烧开,然后把面片下入,煮好后,加入鸡蛋和蔬菜,再次煮沸后,放入葱花,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做面片汤时,面擀得要薄,煮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吃起来口感不是很好。

四.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武乡有机小米

武乡县有机小米按照有机种植标准选择晋谷21号、黑鲜1号优良品种,施用有机肥。含有丰富的糖类,B族,维生素E,钙铁、磷、钾。小米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可以转变为血清素,有助于睡眠。小米含有易消化吸收的淀粉,可以帮助人体吸收收营养。小米还能降胃火,煮粥食用,对产后妇女或病后体虚,反胃、呕吐、口角生疮,滋阴养血等均有很好的功效。

五.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州核桃

沁州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公元前十一世纪,在今牛寺乡南涅水村就设立了甲水县,辖区的王泉山、桃园、南牛寺一带盛产核桃,是县衙进贡皇上的佳品,皇上食之佳品,甚感兴趣。一日,皇上边吃核桃边聊天,谈起佛祖释迦牟尼来,就旨意大臣随县衙到甲水县,集中了全国石刻匠人在甲水县大规模开展石刻运动,石刻运动从释迦牟尼在娘肚里形成胚胎临终一生进行了石刻,一樽一个释迦牟尼故事。此石刻于50年代初从南涅水村出土,现存于县城二郎山“南涅水石刻陈列馆”,堪称“天一第一民间石刻”。至此,甲水县周边形成了以核桃为主的产业。史书载:沁县故县镇徐村有个人叫吴典,清朝时期的1698年担任了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任职后的1703年,他回家探亲,返京时,挑选沁县营养最丰富、口感最好吃的南瓜子、核桃、小米带回京城,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吃后十分高兴,欣然吟道:“沁州三件宝:核桃、瓜子、吴阁老(沁州黄小米)”,至此,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沁州黄小米就成了沁县的三大宝之一。每年将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沁州黄小米作为贡品进贡皇宫,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地方名产。沁州人因为他把南瓜籽、核桃、小米贡给康熙皇帝而成为名产,价值倍增,百姓收入增加,感恩尊称他为“阁老”,把康熙皇帝赐封的“沁州三件宝的沁州核桃、沁州南瓜子、吴阁老(指示沁州黄小米)”写进史书,编为沁县的人文历史。

地域范围

沁县位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的山西省长治市北部,属丘陵半丘陵区。堪称“一疙瘩土”。东邻武乡县,西接沁源县,南连襄垣县,北界武乡县。县辖定昌、漳源、郭村、册村、故县、新店、牛寺、松村、次村、南里、南泉、杨安、段柳6镇7乡,306个行政村。沁州核桃地域保护范围在沁县的东北部,辖6个乡镇132个村:东至松村乡松村,西至郭村镇石板上村,南至新店镇栋村,北至牛寺乡王泉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6′06″~112°41′12″,北纬36°35′25″~36°42′32″。海拔高度在916-1236m之间,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坡、丘陵半丘陵地为主,北部多缓山坡、丘陵,东部丘陵、半丘陵,中南部地势较为平坦。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沁州核桃果型分圆形和椭圆形,个体端正,外表光滑,单果重在14-18.2g之间,三径平均3.72cm,果壳厚度纸皮和厚皮一般0.7-2毫米,白净匀称,用手可捏开;缝合线窄而平,结合较紧,顶部微凸,基部凸起,易取整仁和半仁,片大丰满,仁色微黄,风味香甜,生食加工皆宜。 2、内在品质指标:由于沁县特定的天然氧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所产沁州核桃无公害、纯天然,营养极为丰富。据谱尼测试技(北京)有限公司对沁州核桃综合检测结果显示:沁州核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磷、铁、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沁县人有这样的说法:每吃1千克核桃仁等于喝9.5千克牛奶或吃5千克鸡蛋的营养。沁州核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是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六. 山西省 长治 黎城县 黎城核桃

黎城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黎城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核桃

核桃素称黎城“四大宝”之一。黎城县盛产的长圆绵核桃,为黎城“四大宝”之首,其果实中大,呈长圆形,果壳稍薄,表面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并可取整仁,品质上等,味香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干果。核桃仁一般含油量70%左右,高的达75%以上,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的1.9至3.4倍,可称“油料大王”。

核桃油是干性油,清香可口,为高级食用油。核桃仁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素、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

据分析,一公斤核桃仁的营养价值相当于5公斤鸡蛋,4公斤牛肉,9.5公斤牛奶;一公斤核桃仁所发出的热量比1.5公斤牛、羊、猪、鸡肉所提供的热量还大。

自古以来,核桃仁就是一种名贵的营养滋补食品。目前,黎城核桃树已达400多株,年产量在500万斤,是本县的传统出口农产品。1999年,山西省确定黎城为全省15个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县之一,并经省林业厅批准实施黎城核桃基地县建设项目;黎城核桃在中国’99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铜奖”,黎城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黎城县气候条件独特,历史上就有种植核桃树的传统。2001年,该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自然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山”经济,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现在,该县核桃树保有量已达400万株,人均40多株,核桃产品远销德国、美国等地,年出口创汇900余万美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4元。在鼓励农民发展核桃种植的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核桃深加工和产业化进程,引进美国独资飞鹤乳业公司和黎城三泰科技公司共同投资5000余万元新上核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并可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地域范围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的中南段,东邻河北省涉县,西接襄垣,南连潞城、平顺,北界左权、武乡。县辖黎侯、东阳关、西井、上遥等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113°35′,北纬36°23′-36°53′。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1公里,海拔高程在600-1500m左右,属于山西高原的一部,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地为主,西北多山,东部丘陵,中南部地势较平坦。地域保护范围面积8000公顷,总生产面积4600公顷,年总生产量2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土壤主要为褐土、草甸土。褐土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面积160.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95.7﹪。草甸土多分布在清,浊漳河沿岸,面积7.3万亩,占总面积的4.3﹪。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1.8﹪;全氮含量为0.091﹪,全速磷9.98ppm,全速钾128.88ppm,有机质钾肥较有余,氮、磷养分不足,土壤pH值6.5-8.2,呈中性至微碱性,特别适宜发展核桃经济林。

(2)水文情况:河流:主要有两条,一是北部的清漳河,黎城县境内有3.9公里,平均10个流量;二是南部的浊漳河,黎城境内39.5公里,平均20个流量.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漳北渠,引水量3400万立方米/年;二是勇进渠,引水量7700万立方米/年;三是漳南渠,引水量700万立方米/年。地表水:

年平均总量为8170万立方米,水库池塘38座,设计库容量821万立方米。

(3)气候情况:我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有时涝有时旱。年平均气温10.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0℃以上积温为3567.8℃。全年无霜期182天,平均终霜期在四月上旬,初霜期在十月上旬,全年日照时数2533.1小时,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756.9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554.9毫米。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4)人文历史情况:据史料考证,黎城核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具有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百姓视为干果中的珍品,常用来招待贵客和重大节日食用(例如:当地群众在中秋节时有烤“桃仁月饼”的习惯),由此,核桃被誉为“黎城四大宝”之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和透气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pH值6.5-8.0土壤含盐量低于0.25%。年平均气温为8-16℃。无霜期150-240天。年日照不少于2000小时。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要求。

(2)品种的选择:栽培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如:晋龙1号、晋龙2号、辽核4号、中林3号、绵核桃等。授粉品种选与主栽品种相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纯正,主根及侧根完整,无病虫害,苗高1.2m以上,基径1.2cm以上,须根较多的优良嫁接苗。行向与株行距:取南北行向,丘陵土地依地势而定。株行距5-6m*7-8m。果粮间作园6*12m。早实核桃园3*5m。密植园3*3m或3*4m。定植时间春栽或秋栽。春栽自土壤解冻至芽萌动前,秋栽自落叶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宜春栽。授粉树配置根据核桃雌雄易熟,风媒传粉,传粉距离及作果率差别较大的特点,主载与授粉品种为4:1,或两个以上优良品种相间栽植。须防寒,措施是压倒埋土。幼树稍大埋土不便时,用报纸或塑料布缠扎枝条,用凡士林或猪油涂抹植干等。

(4)产品收获:果实完熟后采收。完熟标准是总苞(青皮)变成黄绿色,部分果实顶部出现裂缝,容易剥离。种仁硬化,幼胚成熟。核壳坚硬,呈黄白色。北方地区成熟期多在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后用棍棒击落。乙烯利催落法,采前

10-27天喷500-2000ml/L乙烯剂。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脱青皮堆积脱青皮,在堆积的核桃果上盖席片或杂草,避免日晒,促进后熟。3-4天后摊开用棍棒敲打去青皮。乙烯利脱青皮,用3000-5000ml/l乙烯利溶液充分浸沾,放置在气温300c,相对湿度80%的地方,5天后离皮率达95%以上。漂白和洗涤1kg漂白粉用6kg温水化开,滤去渣子后再加60-80Kg水,可漂白80kg核桃。捞出核桃后,加入0.5kg漂白粉,可再漂白80kg核桃。如此7-8次。漂白时,核桃倒入容器中应立即搅拌,5-8分钟后核桃由青红色变为白色时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晾晒或烘干,烘干温度为40-500C。漂白容器禁用铁器,瓷制器皿最好。核桃按坚果大小分为,直径30mm以上为一级;28-30mm为二级;26-28mm为三级。核桃仁分为四级,头路货为,半仁,仁色蛋黄琥珀色;二路货为,1/4仁,颜色同上;三路货为,碎仁,仁色可深至琥珀色;四路货为混末仁。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5.8g,最大单果重18.2g,三径平均3.74cm,圆形,缝合线紧、平、窄,壳厚1.1mm,壳皮光滑美观。

(2)内在品质指标:黎城核桃出仁率高,达56.7%。仁色中,饱满,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黎城核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如下: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包装:依据核仁皮色和完整程度,商品核桃仁可分8个等级:白头路:1/2仁,淡黄色;白二路:1/4仁,淡黄色;白三路:1/8仁,淡黄色;浅头路:1/2仁,浅琥珀色;浅二路:1/4仁,浅琥珀色;浅三路:1/8仁,浅琥珀色;混四路:碎仁,种仁色浅且均匀;深三路:碎仁,种仁深色。经过分级的外销核桃仁,应按不同等级分别用专用纸箱或木箱包装,但包装物应无任何异味和污染。通常,每箱核桃仁净重20-25千克。装箱核桃仁应避免潮湿,箱底和箱壁均应衬垫硫酸纸等防潮材料,以免核仁变质。

(2)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黎城核桃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七. 山西省 长治 黎城县 黎城柿子

柿子:素称黎城 “四大宝” 之一。黎城县是山西省经济林基地县。柿果多汁甘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葡萄糖和果糖;它含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比苹果、梨、桃、杏都多,黎城市子加工而成的柿饼,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木密醇,其柿霜具有清热、生津解渴和止咳利咽的作用。可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等症,黎城柿饼临床运用,具有止血润便的作用,能冶疗痔疮肿痛、产后打嗝不止和直肠出血等症。黎城柿子果大皮薄、肉细浆多、味甜无籽、最易脱涩。一般年产量在2300万斤左右,大部分加工成柿饼,其产品质量上乘、色泽好、包装精。

八.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功臣长寿宴

"功臣长寿宴"原名"吉祥寿席",是上党地区的富户儿女们为长辈祝寿时颇有讲究的一套传统寿席,早在明末清初就流行于晋东南一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对寿席模式进行了改革,深受长辈与晚辈的喜欢。长治市委、市政府接待处为接待好南下的老干部回故里观光,在上级规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吉祥寿席",设计了一套新派寿席宴,既简单大方还不失体面。

"功臣长寿"宴的场面很讲究,中堂挂"寿星图"或挂名人书写的"寿"字。中堂两侧挂贴对联,

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不屈不淫,一颗红心为革命

敢言敢恕,一身正气为黎民

主办单位致祝寿词,领导讲话,放轻音乐伴奏。开宴前桌上摆四寿水果,看台上"万寿无疆 "四字菜。席间大件,均带"寿"字,上一道菜报一道菜名,并说一句打油诗,主食以寿面、寿桃为主。最后结束还要吃佛寿瓜。

正餐八大件:

1、寿比南山(是将南瓜的皮面上雕刻出山水、松柏树、仙鹤、寿星、蟠桃等图案,再挖去瓤 、籽,填入煮熟的八宝饭,再上笼蒸10分钟即成。)

2、返老还童(是用老鳖和童子鸡同煮的一道菜,二则原料同是滋补品。菜名取老鳖的"老" 字和童子鸡的"童"字而得名。)

3、延年益寿(此菜选长山药、枣泥、樱桃等原料制成。山药又名玉延,樱桃的桃多带寿字, 故借题发挥,取名"延年益寿"。)

4、后福无量(此菜选用青鱼,青鱼也叫厚鱼,厚与后是谐音,常食青鱼无恙,故得名"后福无量"。)

5、长生不老(取肥肠和海参、青菜同炖的一道菜肴,肠与长是谐音,参与生是谐音,加之青菜的"青"字,得名"长生不老",永葆青春。)

6、长命百岁(此菜名是祝愿人们长寿的颂词,取肥肠和羊散丹做主料,借肠长偕字音,故得名"长命百岁"。)

7、和善长寿(此菜主要取漳河泥鳅也叫"鳝鱼",同熟猪肠共煮的一道菜,其意味着和睦善良则能活大岁数。鳝、善,肠、长是谐音,故定名"和善长寿"。)

8、福如东海(取冬瓜在外皮上雕刻上"福、禄、寿"的图画,挖去瓤籽,把海里游的,山上长的,空中飞的,陆地上跑的著名贵重原料和药材,做成一道滋补汤菜,倒入冬瓜内,再放入蒸笼里,蒸10分钟即成。)

正餐八大件上席时都要一一报菜名,并要加一句后接语。如:

寿比南山不老松, 革命功臣是英雄。

返老还童年年寿, 活到百岁没活够。

延年益寿活年轻, 上党面貌处处新。

后福无量大丰收, 革命传统不可丢。

长生不老精神振, 邪门歪道都敢碰。

长命百岁岁岁明, 一身正气为人民。

和善长寿步步高, 没白来世走一遭。

福如东海长流水, 功臣寿宴就是美。

九.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长子炒饼

山西省长治“长子炒饼”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流传到晋、冀、鲁、豫各地。其特色是柔软利口、清香不腻,不仅是上党人民喜爱吃的美食,而且外地人来长子办事,也要品尝其风味以饱口福为乐趣。1974年,晋东南地区商业局饮食服务科已将“长子炒饼”纳入《烹调技术基本知识》,《长治日报》、《太行日报》、《山西日报》、《中国食品报》、《烹调知识》杂志先后登载过其制作方法和风味特点。1984年,在晋东南地区名产、名吃展销会上荣获一等奖。1987年4月又被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服务食品技术研究中心收入《中国风味菜点集锦》一书。

十.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打卤灌肠

打卤灌肠

山西灌肠有其自己的特色,讲究面“光”内“筋”,多用荞麦面制作。配料虽主要用的是打卤、蒜汁、酱油、醋、麻酱等几样,但因其打卤熬制工艺以及火候、辣椒酱口味等不同,每家制作的口味各有偏重。还有不少用的是多年改良流传下来的“祖传秘方”,不光味道久经历练、与众不同,还价值连城呢。

长治必买的十大特产送人长治必买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