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药特产是哪里的 野生山药分布在几个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3 20:13:01

一. 湖北省 襄阳市 襄城区 襄阳山药

襄阳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襄阳山药”也成为襄阳市第四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襄城卧龙镇新建村紧靠汉江南岸,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属典型沙质土壤,非常适合山药种植。历史上,当地群众就有种植山药的习俗。这里所产山药为汉江山药品系,皮薄肉白,脆嫩可口,主要用作菜肴,兼有进补药用价值,餐可当菜,补可强身健体,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在当地号称“大人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05年,襄城区卧龙山药专业协会成立,该社网罗山药种植户2500多家,改良种植品种,每年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总产量在5万吨左右,每年产值有3亿多元。

为提高襄阳山药的知名度,扶持山药协会做大做强,襄阳市工商局襄城分局紧紧围绕市政府“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在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中实施商标战略,积极帮助其培育和发展地理标志。2012年以来,该局将争创“襄阳山药”地理标志商标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加强措施,由分管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到企业,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并根据企业实际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地理标志指导、培育、服务、发展工作路线图和工作计划,促使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襄阳山药”的成功注册,对促进全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消费者的认可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襄阳山药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山药专业技术协会

10969171

山药

二.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皮山山药

皮山县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汉唐时代就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境内农业始于汉代以前。至汉代,中原地区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传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葡萄瓜果、棉花种植、植桑养蚕已较普遍。近代以来的70年初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发展,但一直有农民特别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大都自产自销,种植面积大约50亩。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50亩左右。近几年来,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独一无二的栽培技术,让山药在模具里生长发育成熟,横向种植生长,外面粗大整齐,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高质量。皮山山药的品质又进一步提升。皮山山药已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一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计划到2015年达到6000亩,年产值7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山药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是和田地区的西大门,东与墨玉县、和田县接壤,西与叶城县相连,县境南北长423公里,东西宽67.5-144.5公里,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平川地带海拔1250-1400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皮山县辖区所有平原区乡镇,即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木奎拉乡、乔达乡、木吉乡、藏桂乡,共6个乡镇8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地处东经77°31′至79°38′,北纬35°22′至39°01′之间,总面积333.3公顷,年产山药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山药外观表皮浅黄、根毛稀短、条形圆直、长度一般80-120厘米,中段直径一般3.5-7厘米,质地硬实、肉质雪白色细腻,致密,具黏液,丝度长,口感面、甜、香、润。(2)内在品质指标:山药含有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总皂苷、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钙、钾、镁、硒、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白质含量达1-2(g/100g),灰分0.8%-1.2%,脂肪0.005%-0.012%,粗纤维0.35-0.6%,碳水化合物11%-13%,淀粉6-9(g/100g),总皂苷0.35-0.45(g/100g),钙145-160(mg/kg),铁为0.4-1.3(mg/kg),钾3800-4000(mg/kg),磷380-410(mg/kg),锌1.8-2.3(mg/kg),铜0.2-1.1(mg/kg),镁380-420(mg/kg),锰0.3-1.1(mg/kg),硒0.015-0.027(mg/kg),钠580-620(mg/kg)。山药性甘味平,入肺、脾、胃,有健胃脾、补肺、固肾、益精、延年益寿等的功能。 (3)安全要求:安全符合《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三.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安溪蜜汁山药

蜜汁山药

蜜汁山药是一道很美味的家常美食,如果用蜂蜜配于调味,则色红亮、质绵软,酥酥的外皮包裹着软软的山药,配上甜甜的汁儿,相当受到喜爱。

四.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山药丸子

山药丸子是平遥当地人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一种食物。所谓山药其实就是大家通常吃的土豆或马铃薯,平遥当地人称之为“山药”。

山药丸子的做法很简单,把土豆洗净,用专用的擦则把土豆擦成丝,再加入面粉拌匀(不要加水),依个人口味放入盐少许,然后把裹上面粉的山药丝握成团,上笼屉蒸上20分钟左右出锅。吃的时候根据个人爱好调入炒好的西红柿酱或者葱花、蒜、醋等爆炒的蘸水水。这样美味的山药丸子就做好了。

也有人喜欢将面和土豆丝搅拌均匀后直接上锅蒸,出锅后用筷子搅拌开,然后加油炝锅将裹上面的土豆丝爆炒,最后撒入韭菜、辣椒等辅料出锅(辅料随个人口味而定)美味又实惠的土豆丸子就做好了。

五. 黑龙江省 伊春 汤旺河 山药排骨汤

原料:山药、排骨、葱、姜、盐、黄酒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断,蒸2分钟。排骨洗净,砂锅加满水,煮开,撇去浮沫。放姜片葱结,加黄酒,转小火,煨一小时,捡去葱结,放山药,开中火沸腾后再转小火 。半小时后加适量盐,继续煨半小时至山药排骨酥烂即可。

CCOTS美食小贴士:

山药蒸过后,可去除滑腻的汁,这样煮出的汤比较清。

六.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七. 山东省 淄博 桓台县 新城细毛山药

新城细毛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城细毛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城细毛山药是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著名的地方,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间就享有盛誉。因其特殊的水土生长条件,成为山药家族中的上乘之品,并成为宫廷贡品。新城细毛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集菜品、药品和补品三者于一体,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新城细毛山药的主要特点是:茎蔓生,叶绿色、卵圆形,尖端三角锐尖。叶腋间着生气生块茎,俗称“零余子”,深褐色,椭圆形。花淡黄色,雌雄异株。地下块茎棍棒状,长80-100厘米,横径3-5厘米,重400-600克,外皮薄,黄褐色,有红褐色班痣,毛根细,块茎肉质细、面,味香甜,适口性好。经化验,块茎含粗蛋白14.48%,粗脂肪3.78%、淀粉43.7%、全糖1.14%。亩产块茎1500-20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2500公斤。.

产品荣誉

新城细毛山药在山东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1998年被评为“淄博名牌蔬菜”,同年注册为“桓城”牌新志细毛山药,1999年又被评为“山东名牌蔬菜”,200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绿色食品,2005年又定为国家级山药示范区。2007年通过验收桓台县新城细毛山药验收为-示范区。2007年被淄博市营养协会授牌为“营养特色食品”,2008年又被评为“十佳营养食品”,被山东省文化博览会授予新城细毛山药为“山东十大土”荣誉称号。.

种植条件

土壤条件

新城镇宫家村、河南村土壤的以沙壤土为主,利于山药生长和收获。桓台县其他地段的土壤则以中壤和粘壤为主,虽然也是熟化地、肥力好,但土质条件没有新城镇的好。.

新城细毛山药栽培历史悠久,据史-载,春秋齐桓公称霸时期就有种植,延续到明清年间发展迅猛,成为朝廷贡品,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桓台志略》载:“城附近各村多种之,味甘而粉,肥者长大如臂,盖其土壤肥沃深厚与山药最宜,故品质亦佳,不亚怀庆所产,深秋各处贩者络绎不绝”。.

相关典故

新城是清朝文坛领袖、一代名宦王渔洋(王士禛)的故乡。关于细毛山药,还有一 图3 新城镇人、清朝文坛领袖王渔洋

.段典故: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王渔洋官至刑部尚书,一次他归故省亲,途中路遇风寒,略有小恙,面容憔悴,身体十分虚弱。众乡乡邻得知他身体欠安,纷纷前来探望。其中一人送来一些山药,并切丁与粳米熬成稀羹交予王渔洋食之。王渔洋食之大悦,从此每日服得几碗,以此调理。数日,元气大复,面色红润,日见强壮。待身体痊愈,前去酬谢乡邻,王渔洋方知,近来终日所食之物乃是家乡新城的——“细毛山药”,在民间颇有盛名,为补肾益气,健脾养胃之良药。翌日,王渔洋返京,将家乡面呈皇上,并讲述了山药的药用价值,康熙在御膳房食之,龙颜大悦,从此山药成为历代朝廷贡品享誉四方。.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决定从2007年4月8日起对新城细毛山药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新城细毛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所辖行政区域。.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九.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山药葫芦

原 料:去皮山药150克,澄粉100克,猪油、白糖、菠菜汁、可可粉、红汗菜汁等适量。 调 料:洗沙100克。 制作方法:蒸。山药切成厚片,上笼蒸软,压成泥再蒸至熟,趁热加入澄粉,揉匀成山药面团,再加猪油、白糖揉匀,下成小剂,包入洗沙,捏成葫芦形,用红汗菜汁揉进澄粉成为红色面团,再用红色面团搓红线做“带子”装饰子葫芦的中间,用少许澄粉加菠菜汁,揉匀成叶绿色面团,做成“叶子”,可可粉揉入面团成咖啡色做叶枝摆入盘中,入笼蒸蒸即成。 风味特色:形似葫芦,柔软透明,甜香可口。 技术要领:蒸山药时最好用保鲜膜盖好,以免滴入水汽。( 贵阳)

十.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中国山药特产有哪些山药是哪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