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有哪些特产 北京顺义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3 04:57:39

一. 北京市 东城区 老北京灌肠

灌肠,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

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 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为最好。

二.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蜂糕

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种糕食小吃。因为这类糕食掰开后,内中有较多蜂窝状的小孔,故名蜂糕。

红白蜂糕用面粉发起成稠面糊状,发好的面均匀地兑上碱揉匀,上面放上小枣、桂花、松仁、葡萄干等果料,然后将和好的面上笼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层油,蒸面时用筷子在面上捅几个出气孔,蒸熟即成。做红蜂糕用标准粉加红糖,做白蜂糕用富强粉加白糖。红、白蜂糕味香甜,松软利口。

碗蜂糕用富强粉和面发酵,然后对碱和白糖揉匀,用小碗洗净,里面刷上油,把和好的面放入碗内,上面放五粒红枣,用旺火上笼蒸熟即成。碗糕成碗形,上边开花,利口松软。



米面蜂糕实际上也是碗糕,不过它的原料不是面粉,而是粳米粉。它用粳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4至5个小时,沥尽水后,碾成粉过细箩,用一个盆将老酵撕碎,倒入温水调稀,然后加入米粉搅拌均匀,盖上盖发酵,待发好酵后用碱揉匀,趁热倒在发面盆内,加白糖、桂花、碱面,使劲搅拌成糊状(放碱面注意碱要对得合适,使酸碱中和,恰到好处)。将对好碱的米糊盛入小碗,碗内先刷油,上旺火蒸后取出,上面撒青梅、瓜子仁、京糕丁,也可摆成图案即成。米面蜂糕呈乳白色,配以红绿果料,颜色美观,口软疏松,滋味香甜。因为中有蜂窝,故也称米面蜂糕。

三.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碗糕

选料: 面粉、白糖、鸡蛋、泡打粉、青红丝、瓜仁、葡萄干。

制法:

1.将面粉过罗筛细待用。葡萄干用清水洗净。

2.将鸡蛋磕入碗内,加水搅均匀,再加白糖、泡打粉及筛过的面粉,用手徐徐搅拌至无疙瘩为止,即成碗糕糊。

3.小碗里面抹上净油,倒入半确定糕糊,上面摆上青红丝、瓜仁、葡萄干。

4.蒸锅上火,加水烧开,将碗上屉,旺火蒸15分钟便熟,出锅将糕从碗中倒出即可。

特点:颜色鹅黄,口感暄、松、绵、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老人、儿童食用。

四. 北京市 平谷区 北京黄酒

工艺:选用上等糯米为原料,经精白、浸米、蒸饭、发酵、压滤、陈酿及勾兑而成。特点:醇香特盛,焦香宜人,鲜甜柔和,五味协调,甜而不腻,浓而爽口。酒度16-180,酒质褐黄透亮。功效:由于属压滤酒,几乎保留了发酵中的全部营养成分,且易为人体所吸收,致成为良好的补养健身饮料。奖项:永丰牌北京加饭黄酒于1984年获轻工业部银杯奖( 北京)

五. 北京市 顺义区 万绿宝酸萝卜

河源市万绿食品有限公司以发展特色风味食品、旅游休闲流行食品为主营,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新型企业,是广东省萝卜加工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生产厂家。该公司最早应用腌鲜精细加工新技术,开发出“万绿宝”酸萝卜系列食品,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果蔬天然可口特色,被称为河源三宝之一。在98年2月广州国际旅游品展销会上,该产品被认定为“最受欢迎产品”,同年11月由广东省政府组织的广东名优产品(湖北)展示会上又获“最受欢迎产品奖”称号,同时进入98中国(北京)食品、饮品(顶级)展览会,“万绿宝”九制萝卜王荣获中国优化科学成果奖,经专家鉴定认为,能与“香口胶”、“九制陈皮”相媲美。 改公司拥有九十年代先进设备和现代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科技含量高,目前年加工果蔬能力达3600吨,98年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广东省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99年6月本公司被省科委认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 萝卜 堪称亦蔬亦果亦药之品,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和“十月萝卜小人参”之美誉。万绿宝系列之萝卜,配方独有、风味独特,具有利口利心之功效。 河源市万绿宝食品有限公司 厂址:河源市城南贸易城11号 电话:0762-3331698 传真:3331698( 河源)

六. 北京市 顺义区 羊羯子

羊羯子介绍:小吃由来:羊羯子是什么东东?居然在北京搞得满城皆知,今天我们来个大起底!羊羯子如今在北京红火得很,但大多数广州人还不知其为何物,所以有必要在开头先解释一下。原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商家在出售羊肉时,把羊的肉剔下来,分部位出售,不同部位的价格各有差异。而剔剩下的骨头,四肢部分叫“棒骨”,完整的脊椎骨因形状像蝎子,所以北京人把它称为羊蝎子。不过目前京城饭馆里普遍流行的写法却是羊羯子,孰是孰非,词典里找不着,一时三刻还很难判断,我们也就不加深究。反正有好吃的就行,思考的动作姑且暂停一下吧。小吃制作:羊羯子是京城的一道老菜了,有300多年的历史,老做法是清汤羊羯子,而现在流行的是浓汤羊羯子。把整根的绵羊脊柱照着8到10厘米一段锯好后,用清水泡上10到12个小时,接着再煨上两小时料。这个料是各家的独门秘方,讲究点的据说要用到当归、陈皮等一共30多种材料。把羊羯子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咕嘟上3个小时。这还没完,还得再焖上5小时。最后,就着蒸腾的热气,羊羯子终于热闹上台了。小吃心得:北京人爱吃羊羯子,打着不同旗号的羊羯子食店在京城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山水间”算是规模较大的一家,已经有8家分店之多。位于南三环洋桥的分店,上下两层,零散桌位共计100多张,约可容纳400人以上的散客同时就餐,另外还有包间20多间。座位充足,店家倒也不担心会冷场,因为每到吃饭时间,这里总是可见火爆的场面。食客们或三三两两,或十数人群英会,一起上演围炉大啃羊羯子的戏码。后来者瞅着豪气,肚内馋虫也不禁大作。羊羯子虽然烹调费时,可是价钱却不贵,点上一个大锅,也才45块钱,足够三四个人吃了,算是比较实惠的食物。盛羊羯子的铁锅,状如小脸盆,盆中羊羯子堆积成小山形状,汤水只浸到“小山”的一半。盆下用煤气灶不断加热,使羊羯子上台后依然保持热气腾腾,烟雾萦绕在“小山”间,浓郁的香气弥漫四周,蔚为壮观。左右同时开弓,用手抓起一块羊羯子就啃吧!“大块吃肉,大块饮酒”的豪爽,此时此刻是巾帼不让须眉。羊羯子不带羊膻味,几乎都是瘦肉,肉不多,基本上又都是贴骨肉,貌似广州人老火汤里煲得烂透的肉骨头。然而,就算不蘸小料,原汁原味的羊羯子吃起来味道也浓郁得多,倍儿香,带着点麻辣劲儿,而且肉质细嫩,不塞牙,真是越吃越有味。有人吃完了,忍不住还要吮一下手指头回味一番。啃完骨头上的肉,再吮里头的骨髓,一块羊羯子骨吃得干干净净。再来一块吧,不多时,面前装骨头的大碗已满,服务员换上空碗来,再接再厉,接着啃!吃完羊羯子,剩下的老汤可别浪费,用来涮火锅一样有滋有味。南方人喜欢冬天打边炉,夏天吃火锅的潮流虽然近年开始升温,毕竟还不热。但在北方,火锅却没有季节之分,三伏天里,空调底下,火锅照样大受欢迎。这里的火锅料品种不少,牛肉丸、贡丸之类据说还是从潮州运来的。价钱也不贵,从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一盘不等。碟头不大,但胜在东西都比较新鲜。鸭血5块钱一盘,块头大小厚薄刚好适当,就算煮的时间长一点,吃起来还是很嫩。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之后又会怎样?结论是整块豆腐被挤压成网络形状,变得像泡沫塑料一样。于是乎当冻豆腐掉到羊羯子汤里去了,便会发生美妙的反应:豆腐的孔洞里都被灌进了浓汤,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喜欢有汁有味的朋友可千万不能错过!

七.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绢花

北京绢花,古时称“头饰花”,源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左鬓角上有块伤疤,每天都要让宫女们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调谢。一个心灵手巧的宫女用棱、绸作成假花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

北京绢花以造型优美,做工精细,色泽悦目,谐调、柔润,形象逼真而名扬中外。清代,北京著名艺人制作的绢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如今品种已由原来的几十种发展到2000多种,有戏剧花、花纤、花篮、盆景等。

八. 北京市 丰台区 北京雕漆

雕漆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为雕漆。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堆朱)、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工艺品类。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

北京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过去主要是平雕,现在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雕漆的配色也很讲究,过去只有黑、红、黄、绿四种颜色,现在发展到白、杏黄、茶红、粉红等二十多种。每种作品也由过去的单一色彩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套色。这些产品,都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九.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距今已有300余年。原产地在北京城北侧安定门和德胜门外的近郊一带,以朝阳区所属的大屯和洼里两个乡最为集中。北京油鸡是一个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具特殊的外貌(即凤头、毛腿和胡子嘴),肉质细致,肉味鲜美,蛋质佳良,生活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性。

北京油鸡体躯中等,羽色美观,主要为赤褐色和黄色羽色。赤褐色者体型较小,黄色者体型大。雏鸡绒毛呈淡黄或土黄色。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很惹人喜爱。成年鸡羽毛厚而蓬松。公鸡羽毛色泽鲜艳光亮,头部高昂,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头、尾微翘,胫略短,体态墩实。北京油鸡羽毛较其他鸡种特殊,具有冠羽和胫羽,有的个体还有趾羽。不少个体下颌或颊部有髯须,故称为“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这就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

北京油鸡的生长速度缓慢。屠体皮肤微黄,紧凑丰满,肌间脂肪分布良好、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其初生重为38.4g, 4周龄重为220g,8周龄重为549.1g12周龄重为959.7g,16周龄重为1228.7g,20周龄的公鸡为1500g、母鸡为1200g。

北京油鸡开产日龄170天,种蛋受精率95%,受精蛋孵化率90%,雏鸡成活率97%,雏鸡死亡率2%,年产蛋量120枚,蛋重54g,蛋壳颜色为淡褐色,部分个体有抱窝性。

北京油鸡外形独特,生活力强,遗传性能稳定,鸡肉品质和蛋质优良,是我国一个非常珍贵的地方鸡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十. 北京市 怀柔 炒肝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

北京天兴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姜、猪肝、猪肠、八角、蒜、黄酱、酱油、熟猪油、醋、明矾、淀粉、猪骨汤、精盐,制作方法:将肠子洗净,盘成若干捆,用绳扎好后,将肠从一处剪断,放在凉水锅中,旺火煮至筷子能扎透时,将肠捞入凉水中,洗去肠表皮的油,切成小段猪肝洗净,切成菱形片,熟猪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热放入八角,再依次放入黄酱、姜末、酱油及蒜泥,炒成稀糊状成熟蒜泥将猪骨汤烧热,放入猪肠,将沸时,撇去浮油,放入猪肝及酱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精盐搅匀,汤沸后,立即用淀粉匀芡,再煮沸,撒上味精搅匀即成。

顺义必买的十大特产北京特产顺义哪里有卖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