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糁特产 包谷糁蒸米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6 03:38:50

一.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绿豆糁丸子

产于孙老家镇孙老家村,有近二百年的生产历史。有牛姓、马姓两家,世代相传,两家经营的绿豆糁丸子皆因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后孙中一在生产经营花生米的同时,兼营绿豆糁丸子,2005年,孙中一注册“孙中一”牌绿豆糁丸子商标,专营礼品包装及袋装丸子。

孙老家绿豆糁丸子,精选优质绿豆,浸泡去皮,细磨成糁,加海米、红虾、葱姜、精盐、调料粉,手工挤成直径1厘米~1.5厘米的丸,用豆油、棉油炸两遍而成。丸子炸成后,像小核桃大小,呈深红色,久贮而不腐,久煮而不膨,适于各种烩菜、火锅、砂锅食用,亦可干吃。逢集之日,牛、马两家皆有丸子汤出售,依个人之爱好,佐以麻汁、蒜汁、香菜、食醋、辣椒油等调味品,其风格独特,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邻近县市时常有人慕名而来,一饱口福,走时还要捎上一袋两袋,或自家享用,或馈送亲朋,曹县人外出寻亲访友,亦常以此为礼。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二.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永定 土家包谷烧、石耳

    以包谷为原料, 按民间传统方法酿制而成。被称为张家界市市酒。湘西人逢年过节都饮包谷烧也。度数高,酒很纯。     又名岩耳,生长在武陵源景区砂岩绝壁上。有名的山珍。营养丰富,能延年益寿,能美容。是鸡、鸭、鱼、肉的上好佐料。( 张家界)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骨头糁

此菜麻辣鲜香,酒香甜润,是布朗族开春后的美味肉食。常于冬末腌制,可贮藏2-3个月不变味,喷香扑鼻。与内地制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用瓜叶包裹,入罐发酵而成

四.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玉米糁

玉米糁

玉米糁是由屯留县绿色色品开发研究中心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经过精细加工而制成的。其营养丰富,每500克玉米糁中含蛋白质43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365克,尼克酸12克,且含有大量亚油酸、维生素E和酶等对延年益寿有效的成份。经常食用该玉米糁煮成的稀饭或粥,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从而能防止和解除血管硬化,且能够改善肠胃的机能,健全造血机能。国内外多数医学博士和学者认为,食用玉米制成的食品,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该产品采用高级彩印真空塑袋包装。

五. 云南省 昭通 巧家县 包谷酒

包谷酒

包谷垴乡包谷酒是巧家酒品中有名的老字号,到包谷垴乡的客人,一下车到路边食店均可饮上几口,就是邻县的鲁甸、会泽都能品尝到包谷酒,到县城,专营包谷酒的店主高高悬挂的三角旗,醒目的“包谷垴乡包谷酒”格外显眼,饮酒者大有挤破店门之势。

包谷垴酒源于清朝中期,包谷垴乡燕麦沟村小酒坊社,初为一外籍私人酿制,自制自饮,原料取自于当地盛产的小黄包谷,取山泉配制而成,其酿制过程较单一。在清朝乾隆年间,鲁甸县开办的“罗马银矿厂”正处鼎盛时期,银矿远运昆明,当时的交通条件极其落后,全靠人背马驮,运输要途经此地,每天数以百计的运工均到此一歇,运工因劳累而四处寻酒喝,该户见酿酒有利可获,便扩大规模,转为销售,其村民见酿酒获利颇丰,便仿效自制酒坊酿酒,规模不断扩大,工艺不断得到改进,因运工在痛饮之后,均要买一些上路,用酒量特大,凡酿酒者均获利,该地农户视酿酒为专业,由于这里酒坊酿制的酒以口味醇香,久饮不醉而名声四扬,该地也因酒而得名——小酒坊,沿用至今。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宜阳县 花山玉米糁

花山玉米糁属本科玉米属,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花山地区,气候冷凉,雨水充沛,空气新鲜,生长期180余天,所产玉米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用其石碾、石磨加工而成绿色食品,糁质硬,外观黄亮,做饭、汤,口感光滑,味醇香,久食不厌。

七. 云南省 红河 屏边县 包谷饭

包谷饭是用石磨将包谷磨碎,筛簸去皮,于簸箕内洒水拌湿,放入甑中蒸熟,倒入簸内再洒水拌匀,至互不粘连为宜,再装甑蒸到熟透。节庆或有亲朋来访。较富裕的仡佬族人家用大米与包谷面混蒸。包谷色黄,大米色白,俗称“金银饭”。包谷饭营养虽好,但于散,难于吞咽和消化,因而常以酸菜佐餐。

八. 云南省 迪庆 德钦县 包谷稀饭

包谷稀饭---在香格里拉,藏族和傈僳族的食品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食物,藏族音译叫“迁拖”,傈僳族音译叫“各耍恶来”,意为包谷稀饭。将包谷洗净后舂成小块放入锅内,然后再将小麦、豆料(四季豆)、火腿洗净切成片一起炖,直到稀烂为止。包谷稀饭的口感和美味无法形容,一般人能喝好几大碗。这种稀饭如今在中甸、德钦县城均可吃到。( 迪庆)

九.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糁(sa)

糁(sa),作为临沂地区的风味小吃早已闻名遐迩,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实为众人所喜爱,早晨喝糁系临沂传统食俗。

“糁”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相传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当时叫“肉糊”,后来仿制者越来越多,明朝时期定为“糁”。

据临沂县志记载,糁是明朝末年临沂人创造的,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解放前临沂城有八家著名糁铺,今已发展至百家专营糁铺。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糁有牛肉糁、羊肉糁、鸡肉糁三种,以羊肉糁最为普遍,鸡肉糁为珍。

下面是以鸡肉糁为例介绍,其它糁基本相同。

原料:净肥0鸡10只(约18千克),大麦仁2千克,水70千克,葱、姜、细药料包、酱油、盐、胡椒粉、味精、面粉等各适量。

制法:甑锅加水和0鸡旺火烧沸,撇去浮沫,下入大麦仁、料包、葱、姜小火煮2小时,鸡熟捞出晾凉;鸡肉撕成丝放碗中。鸡骨架放入锅中同麦仁等再小火煮2-3小时;鸡汤拣去骨架、葱姜、药包,下入酱油、盐、葱姜米,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鸡丝的碗中,浇入醋、香油即成(约200碗)。

十堰特产苞谷糁湖北特产包谷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