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理塘特产介绍 四川省甘孜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14:49:45

一. 四川省 甘孜 白玉 白玉松茸

白玉松茸是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的。白玉松茸朵头大,茎柄粗,肉质纯白细嫩,具有一股浓郁的香味,是高档宴席的佳肴。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真菌,学名叫松口蘑,别名有大花菌、松菌、剥皮菌等多种。松茸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等独特功效,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在欧洲、日本自古就枧松茸为山珍,日本在古代还把松茸作为百姓向贵族和皇亲国戚进献的贡品之一。

白玉松茸朵头大,茎柄粗,肉质纯白细嫩,具有一股浓郁的香味,是高档宴席的佳肴。

二. 四川省 甘孜州 巴塘 矮岩羊

矮岩羊,偶蹄目牛科,生存在海拔2700-4000米灌丛、草甸、裸露岩石地带,成年羊体重50-70公斤,体毛呈灰棕褐色,背腹交界处及四肢有明显黑纹。

三. 四川省 甘孜 丹巴 佛手排骨

色香味: 形似佛手、外香里嫩、鲜美可口

主料: 排骨400克、瘦猪肉300克、虾肉50克、鸭蛋2个、肥猪肉25克

辅料:生葱50克、荸荠50克、方鱼15克、精盐10克、麻油5克、味精6克、面粉100克、红辣椒1粒、川椒末少许、生油1000克(耗100克)

制作:
先将排骨拆枝脱肉,排骨枝用刀剁成每枝5厘米长,再把脱出来的排骨肉、瘦肉及肥肉、虾仁肉、荸荠、方鱼、生葱、红辣椒,分别用刀改切后拌在一起,放在砧板用刀剁成茸后,加入精盐、味精、麻油、川椒末拌匀,用手把肉茸分别镶在排骨枝上捏成20枝佛手状,沾一干面粉,再将面粉压实;将鸭蛋磕开,打成蛋液,然后把佛手状的排骨一枝一枝用鸭蛋液蘸过,再放入油鼎中用温油炸至熟透即成,配甜酱2碟上席。

四. 四川省 甘孜 石渠 石渠牦牛

具有“四川省第一畜牧业大县”之称的石渠,仅牦牛就达45万头,每年可提供牦牛皮 11万张以上。而牦牛皮具有浓、柔软的毛发特性,生产出毛革一体的产品具有即能防油、防水、防污的新功能,又能生产一系列诸如地毯、床上用品、服饰服装、鞋、帽、工艺品、护腿、护膝、护腰等产品,并还可仿制野生珍稀动物裘皮和各种动物标本。

石渠牦牛因其肉质鲜美,且生活在绝对无污染的天然草场,被冠之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食品“。

五. 四川省 甘孜 道孚 道孚“花馍馍”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馍馍”。

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并模印图案的薄饼。一般“花馍馍”的厚度约一指厚,直径为13厘米左右。制作“花馍馍”时,一定要用新打出的本地面粉(用新面意为喜庆丰收)并不加发酵的老面(主要防止馍馍以及馍馍上的图案变形),只加少许苏打以水揉面即可。心子是由藏族特有的食品酥油、糌粑、奶渣等拌上红糖或白糖而成。先将揉好的面粉揉成巴掌大的面坨,把调好的心子包在面坨内,然后压平,尽量使它变成圆形,并在“花馍馍”的最中心粘一小片青绿的萝卜叶,然后用雕有各种图案的印板印上图案。印板图案多为三条圆圈或藏族美术中常有的万吉祥等,圈内雕有玉兔、鹿子、獐子吉祥物等,一般是一对玉兔相对而立,或是鹿子休闲躺于青草之上,或是两朵鲜花对开,或是……再用手将“花馍馍”的周边勒成各种花边,并点上几点食用红点(红点表喜庆,如年内曾遇丧事则不点红点)。最后将成形的“花馍馍”置于平锅底在火上炕成即可。炕好后的“花馍馍”外形呈圆形,象征圆月,“圆月”里有玉兔等吉祥图,有象征喜庆吉祥的红,有象征春天的绿,极为鲜丽好看而又香甜味美,叫人垂涎。但做好后不能立即实用,首先要选两个最大最好的来敬月亮,敬菩萨,要等敬月亮,敬菩萨后,中秋这天才能吃,并伴以水果等物赠送邻里、亲朋。据说这是为了促进友谊,让大家品尝大家吉祥。

六. 四川省 甘孜州 丹巴 丹巴苹果

丹巴苹果是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的。丹巴的“金冠”、“红冠”、“红星”苹果获国家、省优质证书。丹巴县被列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

丹巴,四川苹果产量最多的县份之一。也是中国苹果的优质生态区。主栽品种有金冠(又称黄元帅、黄香蕉)、红星、红冠、红富士、新红星等。另有近年新引进的早中熟新品种红津轻、红月、乔纳金等,表现良好,正在大面积推广。丹巴的“金冠”、“红冠”、“红星”苹果获国家、省优质证书。被列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

七. 四川省 甘孜 道孚 道孚苹果

道孚县苹果品种繁多,所产苹果生长在这样的高海拔地方,完全是自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道孚县由于生长环境无污染,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好,道孚农产品,尤其是名优土品已成为内地食客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仅是苹果,道孚的本地品种就有大冬青、小冬青、大冬红、小冬红、玫瑰香、姑娘、人头碓窝、冰糖等,还有从茂县等地引进的红魁、红珊瑚、红祝、美夏、金花、秋生、拉宝、耶维林、金冠、红冠、元帅、宝玉、红星、红玉等30个品种。而且,道孚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2670米,这些苹果生长在这样的高海拔地方,完全是自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八. 四川省 甘孜州 巴塘 牦牛皮

牦牛屠宰后剥下的鲜皮,未加工以前的牛皮、腌皮均叫“生皮”或“原料皮”。原料皮未经脱毛鞣制的皮叫“裘革”,经脱毛鞣制的叫“革”。
    牦牛原料皮含犊牛皮(1岁以内)、小牛库、大牛皮类。犊牛生皮,可加工毛手套、毛帽、毛皮衣、毛皮鞋,大、小牛皮加工成底革、面革、机械用革等而缝制卑箱、皮包、皮衣、皮靴、枪套炮衣、皮带等各种日用品、工业用品。
    
    二、牦牛皮结构
    (一)表皮
    表皮分角质层,粒层,棘层,基层4层。
    角质层:较厚的一层,由许多层扁平鳞状角质化细胞叠积而成。
    粒层:是一层不连续的细胞层,细胞呈鳞状或梭形。
    棘层:细胞层次不多,约5~8层,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
    基层:由一层紧密排列成木栅状的立方状或矮柱状细胞组成。
    (二)真皮
    真皮平均厚度4.52mm,分乳头层、网状层两层。真皮中分布有毛,脂腺、竖毛肌、血管、神经。
    乳头层:比网状层薄。特征是在与表皮交界处形成特别致密的细纤维网状层,很厚,层中细胞成分少,主要由粗大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三)肌皮
    肌皮是真皮层与肌肉连结的一层。从解剖组织学观点,这一层不属于皮肤范畴,是肌膜。
    
    三、牦牛革质量与理化值
    牦牛皮革按0.5岁与大牛皮两种对比如下:
    (一)0.5岁原料皮与大牛皮质量对比
    0.5岁犊牛原料皮外观毛色亮,无虻孔疤痕。经测定统计,鲜皮面积1.14±0.13m,干皮平均3.68kg,皮革平均面积1.09m,为大牛皮成革1.75m的62%;正面革厚度1.64mm,为大牛皮1.99mm的82.41%,且厚薄一致,成革率,利用率均为100%,说明0.5岁犊牛皮远远优于大牛皮,是原料皮中上等品。0.5岁犊牛皮特指全哺乳所宰杀的,以下相同。
    (二)0.5岁犊牛皮与大牛皮成革质量对比
    0.5岁犊牛皮正面革革面远较大牛皮光滑细致,松面少,皱纹不明显且纤维紧密度一致,革身丰满,弹性好,做皮鞋面革下料面积可增加6~10%,与黄牛犊皮,小黄牛皮的“组织紧密、细致坚实、厚度一致”媲美。
    (三)0.5岁犊牛皮与大牛皮正面革理化值对比
    0.5岁犊牛皮与大牛皮正面革均采用铬鞣生产工艺制成。0.5岁犊牛皮抗张强度等主要指标并不比大牛皮低,且其它较近似,其质量不亚于大牛皮,有的还略超过。此外,0.5岁犊牛绒面革比同等大牛皮的绒头缃匀;有条件制成高档,色彩鲜艳的制品,而且色差小,丝光感强。
    (四)0.5岁犊牛皮与大牛皮正面革革面比较
    0.5岁犊牛皮加工的正面革、修面革,绒面革与大牛皮同类革相比,平均可提高一个等级,无等外,二、三级较高。正面革二级占20%,比大牛皮革高15~17%,绒面革一级占2.3%,比大牛革高2%。如果保管不霉变,运输不折坏则不会有绒面革,且正修面革一、二级会达到28%以上(鲜皮及时加工数据)。
    
    四、牦牛皮的缺陷
    凡是降低牛皮质量的各种因素通称缺陷。缺陷分两个方面:一是生活缺陷,如虻害、癣、虱叮、鞭伤、鞍伤、咬伤、抵伤、石头打伤、拔割毛伤等,二是屠宰后剥制的缺陷,如剥皮伤、防腐、保存不当等所造成的缺陷。
    (一)虻害
    虻害即牛皮蝇危害。牛皮蝇多危害牛的背腰部、臀部,即皮板中部,是牦牛最大的缺陷,严重影响皮革质量与利用率。
    (二)描刀
    描刀是屠宰剥皮过程中技术差所造成的刀伤缺陷,应培训或宣传剥皮这方面的操作技术。
    (三)腐烂
    折叠腐烂:鲜皮在晾晒过程中没有铺伸,在折叠部分由于里面潮湿发霉所致。
    夹心腐烂:鲜皮由于曝晒或气候特别干燥而失水过急,使皮的边缘已经干燥,中层仍然潮湿所造成的腐烂。
    阴雨腐烂:鲜皮不能及时运到加工厂而遇到阴雨天,不采取盐腌,摊开等防腐方法所造成的腐烂。
    开冻腐烂:产区于冷季零星宰剥的皮,以折叠冻干法保存,一冻一消所造成。
    焖烂:鲜皮剥下后,不及时将皮板上附着的脂肪,肌肉等剔除,致晾晒时受热不匀或边缘卷缩处潮湿,时间一长就腐烂。
    (四)皱裂
    产区许多地方剥皮后,不是铺伸平放晾晒,而是鲜皮折叠翻晒,致形成“折皮”、“多折皮”,更有甚者,将鲜皮随便扔在一边,任其自然燥形成“疙瘩皮”,严重影响革质量。
    (五)灼伤
    灼伤不是烧伤,是晾硒时强烈阳光所致。如将鲜皮放到灼热的石头、石板、水泥地坪,砂地上晒,使皮板收缩变质变脆,致成“石灼”、油溃”、“走油”皮,降低革质量,严重的破损无用。
    (六)枯瘦
    冷季末,草原缺草,疾病侵袭致死的牛皮叫“枯瘦皮”,使用价值很低.
    
    五、牦牛皮的防腐
    (一)自然干燥
    是将鲜庠自然干燥到含水量15%以下,抑制微生物繁衍,到防腐的目的。牦牛产的干皮,具有简易,成本低,运输方便等优点,是牦牛产区惯用的防腐方法。自然干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剥下的鲜皮应去掉残留的油脂,肌肉与凝血等物。
    2. 应铺伸在平坦隔潮的地坪上晾晒。晾晒时温度以不超过35度为宜。
    3.如果铺在石头、石板、水泥地、砂子上晾晒,一定要在早晨太阳出来前后,地面不热时铺开晾晒。
    4. 晾晒时毛面朝阳光,阴时肉面朝上。
    (二)冻干干燥
    这种在牦牛产区也是常用的干燥方法。宰剥下的鲜皮不晾晒,借宰时气温低,让其冻结保存或冻干。这种方法省晾晒费力,但若不及时处理,则发生前述开冻腐烂现象。
    (三)盐腌法
    盐腌法是采用食盐或盐水来处理鲜皮的一种较科学的方法。经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皮不腐烂,保持鲜皮特性,更重要的是杜绝淡干皮原料皮出现松面,避免给加工带来不良后果。据甘肃省轻工研究所报导:按皮的数量计,牦牛淡干皮成革松面率达100%,而盐腌皮最高才25%。另外,盐腌皮还可缩短生产周期,省去刮软这一道工序。牦牛产区不缺盐,也容易推广。
    青海省皮革厂经5000多张试验,盐腌皮除皮革丰满、弹性好、粒面细、毛孔清晰等外,其抗张强度平均提高38%,崩裂强度提高42%,正品率平均提高2.6%,松面率减少52%。以上无论哪一种防腐法,均应去掉皮板上脂肪、肉与血、粪便等物,切忌水洗去污,以免造成“水浸皮”。
    
    六、牦牛皮的保管与运输
    牦牛鲜皮经防腐处理后,虽然耐贮藏,但是无论防腐方法怎样优良,都会随时间,保管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一张好的牛皮如果保管不当,就会受潮发霉,虫蛀鼠咬,压榨断裂等而变成次皮。因此皮张的保管,运输工作很重要。
    牛皮有怕热,怕潮,怕虫鼠,怕水四怕。所以牛皮不能堆放在露天之下,要设置专库房。库房温度应在1O度左右,最高不超过25度,最适宜湿度为50%左右,使原皮含水量保持12~20%之间,不至干裂或受湿发霉;仓库要建在地势高燥的地方,库内要干燥,通风(最好有空调设置),阴凉,并无鼠、虫害。淡干皮应堆放在距地面17~33cm的木楞并铺有席子的上面。
    皮张库要分路分等码垛。刚晾干的皮张,码垛应在日落,气温下降后进行;不要紧贴墙壁,垛中部每隔一段时间应灭虫一次或置放樟脑。运输打捆时,应排列整齐不准折叠。
    
    七、牦牛皮的鞣制
    (一)牦牛毛皮鞣制制革方法
    牦牛毛皮与其它毛皮一样,鞣制方法很多,主要有铬鞣、明矾鞣、福尔马林鞣、混合鞣、土法酸鞣等。其中明矾鞣、混合鞣较简易实用,但无论哪一种鞣制方法,整个过程都分准备、鞣制、整理三个工序。
    1.准备工序
    净水:淡干皮吸水软化,使其恢复呈鲜皮状态(盐腌的要脱盐)。
    削里:将复原的湿皮置放在刮台上或刮机里除去残肉、脂肪等,并使其进一步软化。
    脱脂:用肥皂三份,碳酸钠一份,水10份配成脱脂液,然后在容器中加入为湿皮重4~5倍的温水(38~40℃),再加入脱脂液15%,投入削里的皮充分搅拌5~10min后,再换一次洗液仔细搅拌,直至无油脂气味,且脱脂液中肥皂沫不再消失为止,如果发现腹部,乳房部有脱毛现象,应立即取出漂洗。
    水洗:脱脂后的毛皮,应立即用清水漂洗,除净绒毛中肥皂汁,取出沥净水后再重新用清水洗一次。
    2.鞣制工序
    (1)明矾鞣法
    鞣液配制:明矾4~5份,加食盐3~5份,水100份。先用温水将明矾溶解,然后加入剩余的水和盐混匀。
    鞣制方法:取为湿皮重4~5倍的鞣液倒入缸(池)内,投入漂洗沥干的毛皮,充分搅拌。隔夜以后,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每次30min左右,浸泡7~10h结束。鞣制好的,将肉皮面向外,叠成四折在角部用力压尽水分,在折叠处呈现不透明白色,似绵 纸状。鞣泡时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结束后肉面不要水洗,毛面用水冲洗一下即可。
    (2)铬明矾碳酸钠混合鞣法
    鞣液配制:铬明矾280g,加碳酸钠56g、盐410g、水10kg。称取水1.5kg加入铬明矾,加热溶解。另外称取水0.5kg溶解碳酸钠,然后一面搅拌一面缓缓加入到铬明矾溶液中混匀。
    鞣制方法:将剩余8kg水倒入容器,加入食盐溶解,再加入鞣制的原液2/3配成鞣液。然后将浸酸后的毛皮浸入其中(即;盐500g,盐酸20毫升用100g溶水中制成盐酸液,置毛皮于容器内浸泡2~3h沥水后,即为浸酸毛皮。最初20min要不停地搅拌)不停地搅拌,使皮均匀吸入鞣液。鞣液温度应控制在35℃左右。第二天再加入剩余的1/3原液,进行搅拌。鞣制时所用的液量约为湿皮重的3~4倍。鞣制结束后的检验方法同明矾鞣制。
    (3)中和
    中和的目的是防止成品变硬影响质量。将铬鞣后的毛皮充分水洗,除去过剩的鞣液。然后投入2%的硼砂溶液中,搅拌1h后,取一小块皮边用石蕊纸检查呈微酸性时,就取出水洗干燥。
    3.整理工序
    (1)加脂:将蓖麻油10份,放入10份肥皂液中,使其充分乳化成脂液(水100份)。然后将脂液均匀涂抹在半干状态毛皮的内面,涂完后肉面与肉面重叠一夜,然后继续干燥。
    (2)回潮:在加脂的肉面适当喷洒水分使其回潮。洒水后的毛皮,肉面重合用塑料袋或布包扎后压以石块或重物,使其充分吸收水分,24h回潮完成。
    (3)刮软:回潮后的毛皮,放入刮软机或平的木板上用钝刀轻刮肉面使其变白。
    (4)整形整毛:将刮软后的毛皮毛面向下,钉在木板上使其伸展阴干。不能日晒。充分干燥后用浮石或砂纸将肉面磨平,然后取下修整。最后用梳子梳毛修剪。工厂整形整毛为机械制作。牦牛皮毛皮鞣制仅局限于l岁以内犊牛皮.
    (二)牦牛皮制革方法
    采用鼓池结合浸水,灰退脱毛,一浴铬鞣(或其它鞣),复鞣填充的方法。
    (三)牦牛皮制绒面摹方法
    采用鼓池结合浸水,灰退脱毛,铬一拷结合鞣制的方法。
    
    八 牦牛皮的发展预测
    中国牦牛约有1300万头,预计到本世纪末可能发展到1500万头以上,其中新疆利用天山高寒草场1.1亿亩,就可由现在18万多头发展到100万头以上。随着对牦牛经济杂交,本种选育的逐步深化,在解决人犊争奶的同时,定会加速牦牛牛群周转,缓和肉奶、绒(毛)、皮等原料及制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本世纪末,依据下线牦牛1500万头,其中生产母牛占50%,每年繁殖成活60%,出栏全哺乳公犊200万头(公母各半,后备牛25万头)和其它牛205万头,共计405万头(出栏27%),则每年比以往多出栏300万头(以往年平均出栏7%左右),即每年多生产300万张原料皮,多生产21万吨牛肉。300万张牛皮中有200万张优质犊牛皮和200万kg绒毛(平均每头可剪拔绒毛1kg)。

九. 四川省 甘孜 泸定 泸定柿子

柿子——深秋,泸定柿子上市,源源不断外销内地、关外和西藏。那些形如心的叫牛心柿,圆似灯笼叫水柿、面柿,色有红、橙、金黄。产于河谷地带庭院,田边地块。

体大的柿每个重达100-200克,皮薄、味甜沁心。海螺沟口共和村柿子评为四川名柿。食鲜柿,止渴。润肺、 清热、解酒,老少皆宜。柿蒂煎水服,治呃逆,柿叶煎水服,治过敏性紫癜,柿皮贴敷患处,可治慢性溃疡。

十. 四川省 甘孜 巴塘 巴塘醋海椒

巴塘醋海椒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巴塘醋海椒具有酸、辣、香、甜、麻及色香味俱全之特点,内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好,具有开胃、健脾、美容之功效。

醋海椒:藏语称“斯醋”,主要是用巴塘南区海椒泡制而成。具有酸、辣、香、甜、麻及色香味俱全之特点,内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好,具有开胃、健脾、美容之功效。是平常人家佐餐的小菜和野外用餐的佳肴。

醋海椒的做法很简单。新鲜海椒洗净,置于阴凉处沥干水份,用牙签点几个眼子便于入味;酱油和醋按各人口味二合一调制好,如果是我做,醋比酱油就要多些。酱醋汁在旺火上烧开又冷却,倒进密封好的罐子或坛子里,放入海椒、捣细的冰糖或红糖、花椒、蒜若干,把口封牢实,两周以后就能吃了。餐桌上的醋海椒,色泽呈酱绿色,吃在嘴里脆脆的特别清香,酸、甜、辣、咸、麻五味俱全,是巴塘人吃面下饭就馒头的一道好菜。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今,醋海椒作为品牌小菜,引起了各地游客的兴趣,巴塘县内几家民营企业抓住商机,醋海椒走向了市场,经过包装打造后还可作馈赠佳品用。

四川甘孜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四川甘孜县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