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冕宁馆 去冕宁值得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5 06:39:10

一. 黑龙江省 佳木斯 东风区 中国林蛙

中国林蛙已列入省级保护。中国林蛙是主要的药用和食用蛙类, 其输卵管(田鸡油)为名贵传统药材。 以滋补强壮享有盛名,主要用于产后,病后虚弱,肺痨咳血,精力不足,产后无乳等。其肉白嫩可口,高蛋白低脂肪而闻名,远销国内外。同时又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

( 佳木斯)

二. 天津市 河西区 中国对虾

身体细长,略呈梭状;头胸甲前端的额角很长,上缘有7-9个锯齿,下缘有3-5个锯齿;第二触角发达,触鞭约为体长的2倍多;胸部8对附肢都比较小;3对腭足的外肢却很发达;雌虾微显褐蓝色,雄虾微呈黄色。

三.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中国丝绸博物馆)、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联合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还包括各种巧妙的工具,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以及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

嘉兴是中国蚕桑丝织的发源地之一,蚕桑丝织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年的历史。四千多年来,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在这种共同的文化圈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生产技艺,其中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丝织机具、织物设计和织造。而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则有家族、师徒、群体等形式。当地蚕农把蚕从卵到蛹到蛾的变化与人从生到死,再到灵魂升天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对蚕产生崇拜心理,敬蚕育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蚕桑丝织特征的民俗活动,涉及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语言文学和传统艺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嘉兴就有了原始的缫丝、织造技术。唐代中期所产的语儿巾名闻海内外。北宋时秀州绫已列为贡品。嘉兴又产锦,后人有诗赞曰:“宋锦由来出秀州。”至明清时,农村“桑林遍野”,集镇“蚕丝成市”,城乡“机轴之声不绝”,濮院绸“日产万匹”,王江泾被誉为“衣被天下”。丝绸贸易兴盛,万商云集,塞北、岭南、西陲以至琉球、吕宋,无不有嘉兴丝绸的行踪。在经济大流通中,嘉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丝绸之府”。

“清明轧蚕花”、“蚕花水会”、“乌镇香市”等众多的蚕桑生产民俗经久不衰。在民间,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如含山轧蚕花约起于南宋,历明、清而益盛。时间分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时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谁就能把蚕花喜气带回家,便能得到蚕花“廿四分”(即双倍丰收之意)。因此,八方蚕农每年清明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或别在发髻,或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檐,或插在甘蔗上,相互挤轧,热闹非凡。家庭的主人还身背蚕种包,意为沾蚕神仙气,求得蚕茧丰收。

嘉兴市是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社区和保护责任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生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加强蚕桑丝织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嘉兴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五年内将构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体系、制度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

四.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赵家馆饺子

昌黎赵家馆,位于昌黎县城鼓楼东大街,始创于1921年,创始人赵福元(1907年—1996年)是一代著名的饺子大师。

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主要经历了四十年代的红火期、五十年代的鼎盛期、六十年代“文革”期间的艰难期、“文革”后的振兴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久负盛誉的赵家馆饺子,是昌黎县传统的老字号风味食品,以圆笼蒸饺为主。其特点是:选料讲究、皮薄馅散、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水灵可口。形成了海鲜、素馅、肉馅、什锦四大系列,十三类品种。一般肉馅配料是:以蒸作1斤精面粉的饺子为例,需要鲜猪肉6.5两,大油1两,香油5钱,海米5钱,味精5钱,葱、菜、香蘑及各种小料适量。并常随节令的变化,分别掺拌对虾、蟹肉、虾籽、鱼骨、海参、干贝、青蛤、蛤蛎、鲍鱼、八爪鱼、皮皮虾等各种海味,使饺子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顾客欢迎。制作方法为开水烫面,肉馅喂鸡汤,全部手工制作。质量标准是:1斤面粉蒸作70个饺子,重3.1-3.3斤。

由于赵家馆饺子风味独特,市场畅销,《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经济日报》、《食品报》等都有报道,曾轰动海内外。上世纪五十年代赵福元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行业性的省、市、地区表演和比赛,并屡获大奖。原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廖沫沙都曾给予表扬。在天津参加表演赛还受到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观摩并有合影和题匾“京东第一家”(文革期间被毁),还曾接待过荀慧生、尚小云、奚啸伯、管绍华等艺术大师。多年来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先后荣获了省、市级以上多项大奖和荣誉称号。

五. 四川省 凉山 冕宁县 冕宁枇杷

枇杷适应性强,除植于公园外,也常植于庭园。太湖边及湖中岛上的枇杷独佳,由于冬日水汽雾气,保护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硕果累累。其果可食,味甘美;个大皮薄,口味特佳。果、叶可供药用;木材红棕色,质硬而韧,可做手杖、木榔头、木棒等。

六.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那家馆白肉血肠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腻。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著名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政府为恢复东北这一独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七.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中国甜柚之乡

南康市是全国闻名的“中国甜柚之乡”,所产甜柚皮薄肉嫩,清心 润肺,为历朝贡品,素有“天然罐头”美称。( 南康)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中国红阳桃

红阳桃原引种于马来西亚,是岭南特种佳果。现经广东省红阳农场水果技术推广站培育,果质更佳。红阳桃具有独特的蜂蜜型风味、果实肥硕、色泽鲜艳、汁多渣少、肉质爽滑可口,是茂名农垦,为一种高级绿色产品。现代研究证明,它富含维生素及可溶性塘份,具有清咽润喉,化痰止咳,生津止渴、解酒解毒的作用,对黄疸病、降血脂、抗癌等有较好的功效。( 高州)

九.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县 中国鸽子花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鸽子花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鸽子花书名珙桐,又名空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科种的古老,孑遗的珍贵树种,属珙桐科珙桐属,为落叶乔木,胸径一般为50厘米,高十五米至三十米。其木材为浅黄色,结构均匀,轻软,是制作仪器、乐器,家具的好材料。“物以稀为贵”。珙桐这一珍贵树种,在世界稀有,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不畏艰险,远涉重洋,来我国实地考察,引进苗木,进行栽培并获得成功。一九七五年,国家规定珙桐为国家一类保护树种。(张家界)

十. 四川省 凉山州 冕宁县 建昌鸭

建昌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建昌鸭是麻鸭类型中肉用性能很好的品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建昌鸭以生产大肥肝而闻名,故有“大肝鸭”的美称。建昌鸭体大、膘肥、油多、肉嫩、气香、味美等特点。主产于平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安宁河流域的河谷坝区等县市。德昌县古属建昌县,因而得名建昌鸭。

建昌鸭简称建鸭。主产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安宁河河谷地带的西昌、德昌、冕宁、米易和会理等县。主产区位于康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的安宁河河谷地带,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20℃,无霜期为300天,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年日照时数长达2000~2500小时,空气相对湿度较低,平均在60~70%之间。产区多为冲积土及棕壤,水稻、玉米、甘蔗、油菜和高山杂粮为其主要。安宁河纵贯产区全境,支流繁多,水网密布,坝区的灌溉面积在70%以上,有水域面积为4.5万亩的邛海坐落其间,为建昌鸭提供了良好的放牧条件。

养殖历史

建昌鸭是中国著名的肉蛋兼用型鸭种,育肥性能好。建昌鸭有着两千年养殖历史的水禽品种,由于养殖规模及数量的锐减,建昌鸭面临濒危情况,为此,1984年建昌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1985年建昌鸭被列入国家农业部和四川省畜牧局重点科研项目。经过4年的努力,截至1989年,成功选育出黄麻鸭、褐麻鸭、白胸黑鸭及纯白鸭四个羽系。

生产情况

1992年德昌县建立了建昌鸭资源保护场,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实施保种。1994年德昌县被列为四川省水禽基地县,水禽生产迅速发展。建昌鸭在2000年、2006年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建昌鸭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注入了强劲活力。2007年,根据国家和省、州的安排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建昌鸭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完成了建昌鸭遗传资源普查、生产性能测定、屠宰测定、样品实验室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为进一步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建昌鸭遗传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德昌县正式提出申报建昌板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10年努力,德昌县境内建昌鸭已发展有200万只,纯建昌鸭种达8000只。

外貌特征

建昌鸭体躯宽阔、头大、颈粗为其显著特征。公鸭头、颈上部羽毛墨绿色,具光泽,颈下部多有一白色颈圈;尾羽黑色,2~4根性羽向背部卷曲。前胸和鞍羽红褐色;腹部羽毛银灰色;喙黄绿色,故称“绿头、红胸、银肚、青嘴公”。胫、蹼橘红色。母鸭以浅褐麻雀色居多,占65~70%。喙橙黄色。胫、蹼多数橘红色。建昌鸭中约有15%的白胸黑鸭,公母鸭羽色相同,前胸白色,体羽乌黑色;喙、胫、蹼黑色。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畜牧站申请对“建昌鸭”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1年7月8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包括西昌市、德昌县、冕宁县、会理县和喜德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主要产区为西昌市和德昌县。产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省南部,公路国道108线和成昆铁路南北纵贯全境,西昌市的民航飞机,每天有到北京和成都的航班。交通便利。产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含国家4A级风景区邛海。主产区建昌鸭存栏15万羽,种鸭0.5万羽,年出栏30万羽。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建昌鸭肉质感官特征:建昌鸭肥育性好、饲料报酬率高、屠宰率高、全净膛率为85.6%,经填肥后,鸭肝增重率为395.5%。宰杀后,肌肉丰满紧密、有坚实感、光泽润滑、水嫰多汁,用手触摸湿润不粘手、肌纤维韧性强、有弹性。 (2)建昌鸭肉内在品质指标和风味特征:水分≥74.6,蛋白质≥19.5 脂肪≥2.5%,灰份≤1%,氨基酸总量≥19%,碳水化合物≥0.5%。鸭肉有光泽、油多、肉嫩、肉色红润、气香、味美。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3、NY5028-2001和GB18596要求;饲养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23、NY5030;防疫符合NY5263 要求。鸭肉符合NY5034-2005、GB16869-2005规定;鸭蛋符合NY5039-2005G规定;板鸭符合NY5356-2007规定;鸭绒符合GB/T17685-2003规定。

冕宁十大特产冕宁哪条街可以买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