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产红膏炝蟹吃法 宁波红膏炝蟹烹饪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1 18:55:12

一.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鳓鱼肉丸汤

宁波传统时令菜。主要作料为咸鳓鱼和肉丸。先将猪夹心肉剁末捏成肉丸;将咸鳓鱼去鳞和内脏(保留鱼子),洗净,取中段切成块,放在碗底,盖上笋上,把肉丸排在笋片上,再放上香菇丝、姜片、葱结、绍酒,上蒸笼用旺火蒸熟;拣去葱结、姜片,滗齿汁,将鱼块和肉丸复扣在大汤碗内;取炒锅置旺火上,加入原汁和清水煮沸,撇去浮沫,加味精、葱段,倒入大汤碗即成。鱼鲜不腥,汤清味醇,食之回味持久。( 宁波)

二.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鱼丝面

鱼丝面

鱼丝面以鮸鱼为主,鮸鱼比黄鱼大二、三倍,去皮用刀刮去其肉,和以少量番薯粉,再以刀背轻轻敲打,使成为薄薄一层皮子,然后切丝加料下汤,煮成一碗鲜美的鱼丝面。

三.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鱼包肉

鱼包肉

鱼包肉是将新鲜的精肉用刀斩糊,加适量盐、葱、味精,拌调匀后,放在已加工好的鱼滋面薄片上。然后在薄片的两边沿放适量的蛋清或淀粉,卷好,用刀斩成2厘米左右的一段段,在锅中蒸熟后即配料加工食用。其味鲜美,为石浦一大名菜。

四.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茶叶

宁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脉绵延境内,近海傍湖,雨水充沛,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茶叶品质优良,有“望府银毫”、“宁海第一尖”、“望海茶”、“瀑布仙茗”等优良品牌。而以宁海产的“望府银毫”为上品,为国家级名牌。宁泉牌望府银毫于1998年获得本市第一只国家级有机茶证书,1999年又取得国际有机茶证书。宁海的“望海茶”清淡、甜香、形色美,名扬国际茶博会。宁波茶叶以谷雨前采制的最好,清香甘醇,味道浓。( 宁波)

五.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百宝饭

百宝饭

百宝饭包括枣泥、桂圆肉、莲芯、米仁、糯米、豆沙等合成,主要的还有以方块板油(猪油)垫底。蒸熟之后,用碗倒入瓷盆之中。另加甜汤拌食,干湿适度,味道奇佳。和此地的硬硼硼一块花色糯米饭一样的情形完全不同,味道也大大有异。

六.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双峰香榧

香榧子是我国特有的稀有珍果,双峰香榧生长在高山中,无污染、壳薄、肉肥、香脆可口、品味纯正、久享盛名。

双峰香榧产于宁海县双峰里塘村,历史悠久、千年榧三代果,它的全身是宝。具有果用、药用、木材用、油用、绿化观赏等多种用途集于一体的稀有果树。

另外药用上有防癌、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硬化、冠心病、排毒、治疗小孩遗尿和解积的功效。

七.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茶叶

名茶出高山。浙东地区山岭逶迤,溪流纵横,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指出:“越州、明州、台州均产茶”,且当“以越产者为上”。这说明浙东地区不但是产茶区,更出产名茶。据有关史料记载,越茶自宋代起即被列为贡品(慈溪产“雀舌”茶即被列为清代贡茶)。以后,越地所产之茶更进一步成为重要的出口物资,远销欧洲国家。慈溪现境大半属古越地,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南部地区,数十里四明余脉绵延不绝,有栲栳、狮子、九龙、白石尖等奇峰险岭,又有上林、梅溪、上岙、邵岙等众多湖泊水库错杂其间,地高气清,云蒸霞蔚,却雨水充沛,是天然的优良茶园。慈溪南部所产的诸多茶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南一带所出的珠茶,即通常所讲的龙南茶。龙南茶树大多生于半山腰间,谷雨前后开始采摘。制成后的茶叶一颗颗浑圆紧结,身重骨实,色泽绿润,白毫隐隐,沏上一杯,满室飘香,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正是“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碧玉珠走盘”。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培育,龙南茶的质量有新的提高。目前,慈溪全市龙南茶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所产茶叶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远销全国各地。( 慈溪)

八.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杨梅

慈溪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慈溪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慈溪杨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从历代志书所载的情况看,早期时慈溪杨梅多为荔枝种,以后才发展到多个品种。据慈溪市杨梅研究所调查,在慈溪市境内的杨梅品种有12个,即荸荠种、早大种、迟大种、凤欢种、早小种、荔枝种、尖刺种、粉红种、红种、松浆种、水晶种、迟小种。其中,以荸荠种为最佳,种植面积和产量皆占到85%左右。荸荠种杨梅果型较大,而果核特小,成熟时外表呈紫黑色,味甜而汁多,果实可食率达95%,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经过长期的栽培,如今,荸荠种杨梅已发展成全国著名良种,在浙江省历次杨梅鲜果品评中,荸荠种杨梅均名列前茅,宁波罐头厂用慈溪荸荠种杨梅为原料制成的糖水杨梅罐头,曾获得国家银质奖。荸荠种杨梅不但品质优良,且产量较高,单株产量最高可达300余公斤。其经济结果寿命在7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老树也不罕见,被山区人们誉为“摇钱树”

作为名贵珍果的杨梅还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它能帮助消化,利尿益肾,去暑解闷。祖国传统医学对它亦有很高的评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慈溪民间还习惯挑选上等的杨梅浸于白酒之中,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烧酒杨梅”。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吃上几颗烧酒杨梅,能消暑开胃,令人气舒神爽

杨梅,吸引着无数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客人,热情的慈溪人民也喜欢用它来馈赠亲友,款待宾客。明朝的孙升因长年在外,吃不到家乡的杨梅而写诗叹曰:“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如今,产自慈溪的杨梅每年被大量空运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那些身在海外的游子再不会有“每岁尝时不在家”的遗憾了。 ( 慈溪)

地域范围

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慈溪杨梅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翠屏山脉北麓,329国道以南,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包括慈溪市横河镇、匡堰镇、观海卫镇、桥头镇、掌起镇、龙山镇、范市镇、三北镇、浒山街道、逍林镇、新浦镇等所属各村和慈溪市林场。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1780公顷。目前生产面积4667公顷,年总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主栽品种荸荠种杨梅具有“色紫黑、富光泽、糖度高、风味浓、核特小、肉离核、质细软、具香气”的特征。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10克以上;果实近圆形,果顶稍凹,果底平,缝合线较明显,果蒂小,核小,可食率不低于94%,果肉离核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细软,汁多味浓,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0.5%以上,品质极佳。 (3)安全要求:慈溪杨梅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养蜂

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

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慈溪)

十.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金弹

金桔如荔枝大小,圆而色黄,甜而微酸,清香四溢,堪称水果佳品,以北仑柴桥一带所产为最佳。金桔有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多个品种,其中尤以金弹为桔中之冠,果大皮薄,肉嫩汁甘,鲜食为宜。金桔不仅食之鲜美,而且还具有生津、开胃、理气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宁波特产红膏呛蟹哈密哪里买特产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