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不是山东有名特产 山东紫皮大蒜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6 03:32:59

一. 河南省 开封 杞县 杞县大蒜

杞县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杞县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杞县大蒜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远销英、美、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杞县大蒜的主要特点是个大瓣大、蒜肉洁白、鲜差不多爽脆、辛辣味香,尤以吃过生蒜后,口腔中不留异味而受到欢迎。杞县大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及维生素A、B、C、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认为,大蒜生辛热、熟甘温、有小毒,具有杀虫除湿,温中消食,清热解毒,破恶血、止痛等功效,对治疗痛肿疗毒、水气肿满、腹泄痢疾,腹中冷痛等症均有疗效。

杞且大蒜生食香辣可口,开胃提神,加入肉中可调味去腥,用大蒜腌制的糖蒜、咸蒜、绿蒜、什锦菜等都别个风味。现在,杞县已被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选定为大蒜出口重点县。

苏木大蒜

国际市场的“超市蒜”、“礼品蒜”大部分来源于苏木,大蒜交易市场内拥有店铺500余家,年成产量11万吨,交易额1.2亿元,成为全国大蒜四大集散地之一,“全国大蒜产业十强乡(镇)”被誉为“大蒜之乡”。投资1800万元建造的30座冷库,可对2.8万吨大蒜进行保鲜储存,建成的22座蒜片加工厂可对2000吨大蒜进行深加工,年产优质蒜片500余吨。

(1)土壤地貌情况:杞县属豫东平原的组成部分,从地质构造上看,开封坳陷东部。全县土壤分为潮土、风沙土两大类、4个亚类、6个土属,14个土种。全县两合土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县中部湖岗乡的南界。县北部为黄河故道青沙土带,南以惠济河为界,南部低平淤土地带,北与两合土带相接,南部到县界。全县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地力肥沃,平均土壤pH值8.2、有机质0.8-0.13%、全氮0.7-1.2%、有效磷10-30mg/kg,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耕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适合作物生长。且属广阔的农田区,环境容量大,区域环境质量较好。

(2)水文情况:该地区范围内为黄河流域惠济河水系、铁底河水系、涡河水系、大堰沟水系。汛期为5-9月份,水量集中。水源为地下水,灌溉多井灌,种植业灌溉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井

灌,种植业灌溉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3)气候情况:该地区地处北温暖温带地带,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夏季受西太平洋孟加拉湾暖气流影响,四季转换分明,“春干大风多,夏热雨充沛,秋爽日丽和,冬冷雨雪少”,是较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日照年均2292时,日照率51%,6月份最高,为56%,1月份最低为45%。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5.17千卡/cm2。四季中,夏季日照最多,冬季最少。

无霜期年均210天,80%保证率200天。一般年份,谷雨至霜降前,为无霜期。早霜、晚霜对农作物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以晚霜为重。

杞县年均降水量722.8毫米,年际变化范围较大。四季中,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的58.1%,次为春季,再次秋季,冬季最少。暴雨、特大暴雨常出现在夏秋,集中在7-8月份。

杞县年平均气温14.1℃。一般冷年偏涝,暖年偏旱,常年则雨量比较适中。年内冷期平均95.2天,候平均气温9.9℃-0.1℃,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3℃,极端最热43℃。

年均在0℃以上的积温5237.4℃,年均307天;5℃以上的积温5053.9℃,年均257天;10℃以上的积温为4702.5℃,年均218天,15℃以上的积温为3959.1℃,年均168天,20℃以上的积温为3105.9℃,年均218天。以上积温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农作物一年两熟

杞县气候适合于露地蔬菜一年二熟及喜温作物生长期内的需要。

(4)人文历史情况:杞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农产丰富,为河南大县,历史曾为杞国,现为中国著名大蒜之乡。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高等院校蔬菜栽培学,曾把杞县大蒜品种及其栽培方法收录其中。杞县酱菜驰名中外,其中腌制的杞县糖蒜、蒜泥、蒜酱等也闻名遐迩。

杞县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杞县大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杞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制定了“区域化布局,模式化栽培,社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规划,把加快大蒜产业发展作为兴县富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来抓,

大力实施“大蒜带动”战略,走出了产业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使大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面积已达近40万亩,到2008年达到60万亩,年产大蒜80万吨。为提高杞县大蒜国内外的知名度,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对外宣传,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和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2001年9月份,我县成立了杞县大蒜协会。每年召开1-2次协会交流大会,对大蒜产、供、销及加工业的发展意见和建议进行交流和探讨,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化的向前发展。

2001年11月,杞县成功承办了全国蔬菜协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3年5月,“金杞”牌大蒜被评为中国百姓最喜爱的农产品,荣获“中国蒜王”称号。2004年10月和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杞县大蒜经过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全县先后建成了县城西关、苏木乡、葛岗镇、五里河镇、高阳镇、阳固镇六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大蒜交易市场。培养了以大蒜经销为主的3000多人农民经纪人队伍。随着杞县大蒜产业的不断壮大,杞县冷藏业和加工、经营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大蒜冷藏保鲜库600多座,年贮藏能力达到25万吨。建成蒜片、蒜米、蒜粒、蒜油等加工企业8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多吨。相继成立了国懋进出口贸易公司、一品农贸公司、中农大朝来有限公司、通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80多家大蒜贸易企业。随着杞县大蒜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我县已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大蒜销售网点,且远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杞县大蒜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每年直接间接出口大蒜制品25多万吨。

2007年5月18日,杞县成功举办了“中国杞县第一届大蒜节”,2008年6月12日,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杞县大蒜经贸洽谈会”,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蒜商贾云集杞县,大力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的产、供、销及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后每年杞县都要举办一次与大蒜生产、销售有关的盛会,以达到“政府搭台,经贸唱戏,以蒜为媒,联结内外,实现双赢”之目的。2008年6月1日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具有国际顶端域名的“中国杞县大蒜网”网站(http://www.zgqxdsw.com),进一步加快了杞县大蒜产业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的快速发展。

杞县大蒜的认证等情况:2001年,杞县大蒜被河南省质检局认定为大蒜无公害生产基地;2001年11月29日,经河南省质检局批准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2002年5月28日,杞县大蒜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全国第一家荣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蒜类产品(证号:0000040);2002年6月28日,“金杞”牌大蒜商标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定注册(证号:1797632);2003年11月,“金杞牌大蒜”被评为中国“名优产品”,荣获证书;2003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

杞县大蒜生产严格按照《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在杞县葛岗镇、苏木乡、五里河镇、高阳镇、湖岗乡等建立了无公害大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有机大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杞县大蒜以其个大、色白、皮厚、不散头、耐贮、特有香辣风味、营养丰富等独有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独特的风味和极佳的品质享誉国内外。杞县大蒜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已远销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尼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杞县大蒜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杞县的五里河镇、高阳镇、葛岗镇、苏木乡、裴村店乡等21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8.8万公顷,生产面积为4万公顷,年总产量80万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地处东经114°36′-114°54′,北纬34°13′-34°44′之间,南北长55km余,东西宽32km。外环6县:东睢县,南太康,西开封,北兰考,东北为民权,西南邻通许。

二. 河北省 张家口 怀来 西八里大蒜

大蒜属于经济作物,久负盛名的大蒜产于怀来县西八里乡,俗称“西八里大蒜”。西八里大蒜不仅在张家口、北京、内蒙古享有盛名,走俏市场,还专家销日本、加拿大、美国。西八里大蒜系紫皮蒜种,肉白晰,汁辛辣,不但是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具有特殊的医药价值,它含有大蒜素等抗菌物质,可以抵抗十多种有害细菌。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皮大蒜有散痛肿、除风邪、杀毒气、祛风湿、疗疤癣、键脾胃、治肾气、止霍乱、解瘟疫等功能。西八里大蒜究竟起源于何年何代,现已无法考证。据当地老人回忆,自打明朝迁村以来,大蒜一直就是西八里乡的传统经济作物。因为它生长期只有100多天,而且还可与其作物间复播种,不影响二茬作物的产量,经济效益高。如今,伴随大蒜产量的日益增加,“多效美味蒜泥”专利的获得,大蒜被加工成美味蒜泥,投放市场,受到张家口、北京等地顾客的欢迎。( 张家口)

三.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铜陵大蒜

铜陵大蒜别名“太平大蒜”“汀蒜”铜陵大蒜文名中外,是铜陵八宝之一,铜陵“汀蒜”,是因在铜陵原太平乡汀洲村长期种植而得名。《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铜陵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数千年历史,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蒜头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辛辣味,是其它蒜类不可比拟的。该蒜的青蒜苗口感上佳;蒜薹微苦。露地栽培,无需任何保护设施,在国庆节前就可以青蒜苗上市,是铜陵地区填补秋淡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铜陵西湖、胥坝、安平、太平等乡镇是传统产地。铜陵蒜子,还具有衣薄色白、个大味美、汁多油足、久贮不烂等特点。铜陵大蒜有的辉煌历史,铜陵大蒜产量较大时,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销售到江西等外省和安庆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县外贸部门也组织收购,出口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诸国深受国内外好评。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七星台大蒜

七星台大蒜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七星台大蒜具有上市早、味道鲜、口感好、无公害等特点。

大蒜是七星台镇传统特色农业品牌,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以上,七星台镇曾被誉为湖北大蒜镇。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村,播种面积500亩以上的村达到10个,其中1000亩以上的村4个。多采取棉蒜套种、粮蒜轮作模式。1999年枝江市授予七星台大蒜为枝江市首届农业精品,是较为理想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各大城市均有销售网点,并远销香港和俄罗斯等地。

五.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归德大蒜

归德大蒜是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的。归德大蒜具有蒜头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毒、抗腐烂等显著特点。

归德镇土壤系沙性黄土,适宜大蒜生长,归德大蒜具有蒜头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毒、抗腐烂等显著特点。2004年归德大蒜以“归德”、“卢城”、“万鲁”等品牌商标在省市工商(总)局注册。2005年被省市农业(厅)局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12年,归德镇投资220万元建起1100亩的归德大蒜特色品牌核心区,并通过了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验收。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贾汪大蒜

贾汪大蒜: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我国,经人工栽培繁育深受大众喜食。主要生产地耿集。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宜阳县 水沟庙大蒜

水沟庙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沟庙大蒜是河南洛阳宜阳县的。

水沟庙大蒜产于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九朝古都洛阳三乡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水沟庙大蒜”蒜头大、色泽白、瓣大、皮薄、易剥皮、耐储藏。蒜汁味鲜,浓而不沉淀,是餐厅、酒店、家庭必备的绿色保健佳品。

当地人常在三乡镇水沟庙村里的一处桥头进行大蒜交易,所以“水沟庙桥头——蒜市儿(算事儿)”也成为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歇后语。

水沟庙大蒜

宜阳县大蒜种植协会

13942530

大蒜

八. 河南省 濮阳 台前县 吴坝大蒜

吴坝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台前县吴坝乡大蒜协会申请的“吴坝大蒜”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注册。吴坝大蒜的特点是蒜头大、皮薄、质细辣味香,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被人们视为上乘调味品,生熟食用俱佳,具有抗寒能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

台前县吴坝大蒜出蒜薹,黄河大堤下的万亩蒜田里数万名男女老少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蒜薹。

吴坝乡便民服务中心大蒜产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组织经纪人将几十辆货车开进田间地头,直接向群众收购蒜薹。一位经纪人说:“今年订单不少,北京、济南、沈阳甚至韩国的都有。”

刚卖过蒜薹的李孝忠老汉数着钞票高兴地说:“今年种了5亩大蒜,这三天能卖4000斤,仅蒜薹收入6000元,再过半月出大蒜,每亩收入少说也得5000元。”另一个正在过磅的老汉搭话说:“今年还算一般行情,去年我一亩地收入一万还窜头咧。”

吴坝乡是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滩区乡。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黄河对岸东平县斑鸠店镇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农民内心着急,却又苦于没有项目、没有资金、没有技术。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在对当地土质论证后认为种植大蒜是个出路,就带领部分村干部去山东省寿光县考察大蒜种植经验。回来后,又从信用社贷款60万元先期扶持100户农民种植大蒜300亩。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大蒜品质,乡里从山东多次聘请专家指导生产,动员村干部和资金宽裕的农民投资上千万元建起5个恒温库。同时,乡便民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蒜业服务队,分为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肥料检验、良种培育、市场销售5个小组,全程为蒜农服务,形成了产、供、销稳定的大蒜市场。

“这几年从‘蒜你倒霉’到‘蒜你狠’,酸甜苦辣俺都尝到了。”周庄村村民周庆斌说,“能做到行情好时多卖钱、行情差时不赔钱,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出了大力、帮了大忙。”2008年,当大蒜形势处于低谷时,乡政府从各项办公经费中挤出60万元,按每亩补贴200元的政策鼓励农民种大蒜。

如今全乡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产品远销国外。“吴坝大蒜”在享誉一方的同时,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便民大蒜”。

九. 辽宁省 鞍山市 海城 耿庄大蒜

耿庄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耿庄大蒜,产地位于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丁家村、北耿村等2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7′~122°42′,北纬40°48′~40°59′。生产面积3万亩。2009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海城市耿庄镇农业科技服务站。耿庄镇姜蒜种植是鞍山地区独有的特色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大蒜生产可追溯到清代,具有300余年的历史,曾为朝廷贡品,素有“关东蒜乡”、“贡蒜之乡”等称谓。耿庄大蒜具有蒜头肥大、蒜瓣均匀、蒜味辛辣浓烈、蒜汁粘稠的特点,捣成蒜泥后一夜不泻汤、不跑味。据专家检测“耿庄大蒜”含有18种氨基酸,锌、钙、镁三种微量元素含量高,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功能。“耿庄大蒜”在东北、华北地区享有盛名。海城市政府非常重视耿庄大蒜的产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正在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耿庄大蒜年产量3万吨,产值1,8亿元,耿庄镇已成为东北地区优质大蒜种植、加工基地之一,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耿庄大蒜特点是大蒜紫色,蒜头肥大且瓣大而均,每头4-6瓣,蒜头重量50g左右,皮较厚,耐贮性能强。乡间民谣赞誉紫皮大蒜:道士穿紫袍,头上长绿草、六仙拱一柱,出地变成宝。

耿庄大蒜,辛辣味浓,蒜汁稠粘、捣后一夜不泻汤、蒜汁滴碗成块,是其它纯白杂交蒜所不具有的,且营养十分丰富。据权威机构测试,耿庄紫皮大蒜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而闻名避尔,耿庄大蒜具有极强抗氧化功能,含锌量和含钙量分别是其它纯白杂交蒜的20倍和10倍。

具有防癌、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去积和预防疾病与保健作用。其独特的品质和作用,在东北地区名声远播,有贡蒜之乡美誉。耿庄大蒜对预防心脏病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亦有良好效果.

十. 山西省 晋中 祁县 祁县大蒜

祁县大蒜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祁县现已建成优质大蒜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建成11个大蒜生产专业乡镇、150多个大蒜生产专业村、15个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60万亩,产量80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大蒜亩产值4000元以上,总产值达25亿元,亩均纯收入2000多元,祁县农民人均来自大蒜的收入1000多元,建成保鲜冷库510座,年贮藏能力20万吨。通过冷藏、保鲜、加工,年增值5亿元以上。

苍山大蒜山东十大特产 吗山东哪个地方特产蒜最多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