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特产西瓜描述 中牟最珍贵的西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08:07:39

一.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南 古城西瓜

古城西瓜是衡南县传统名优产品,因古城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质量优故名。古城种瓜历史较长,过去选用土生品种,现以适应当地生长的“新红宝”为主导产品。瓜农种瓜均依传统方法,精种细作,以有机肥播种,有机肥追苗,不施化肥,西瓜的座瓜率高,亩产4000~5000公斤,成熟的西瓜果实美观,皮薄而韧,耐贮运,瓤沙味甜,含糖量11%,清香爽口,单瓜重7~8公斤,是无污染,无激素的绿色食品。衡南县泉溪、茶市等镇种植400余公顷,年产西瓜约2万吨,远销省内及东南沿海地区。

信息来源:衡南县党政门户网站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双城西瓜

双城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城市种西瓜的历史较早,据民国版的双城县志卷七物产志四十六页记载:“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皮青脆,其味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热时加意保存,可留数月,但不能经岁,亦不变黄色,有久苦目疾者,曝干服之而愈。双城田地宜种西瓜,有月明瓜皮,瓤籽皆白,有绿皮瓤丹色,有白皮黄瓤者。一枚重三、四十斤,沙甜如蜜消渴佳品。新中国成立后,双城的西瓜栽培几经变革,由最初的单一低产的地方品种,到现在的“新红宝”、“庆抗十九”“庆发十二”、绿冠“等多个系列高产杂交品种;产量由初期的1000斤增加支现在的平均10000斤左右,单产提高了10多倍;栽培方式也由过去的直播转变为现在的育苗移栽、全膜覆盖、一年两茬的复套种、保护地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配套组合的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所在地域: 黑龙江

申请人: 双城市三盈两瓜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双城西瓜产区位于双城市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松花江上游,属北中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适宜西瓜种植。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共分布在24个乡镇,分别为:水泉乡、公正乡、 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地域保护面积219333公顷,其中,西瓜3300公顷,生产西瓜24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西瓜幼瓜圆型,浅绿色细条带,条带不舒展。中期浅绿色,条带加宽。成熟果实长椭圆型,表皮深绿色带有细网纹,条带纹路颜色加深,形状更加舒展,呈现明显深色花纹。皮厚0.3厘米左右,果型端正丰满,单果重15—20公斤左右,果肉红色,甜爽脆沙,质细香甜。不裂果,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西瓜的营养价值极高,每公斤西瓜维生素C含量﹥50mg,总含糖量﹥7.0%,可溶固形物含量﹥8.5%,糖分含量适中。 3、安全要求:双城西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瓜类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等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

三.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临川西瓜

临川西瓜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临川区是“中国西瓜之乡”,也是江西省首屈一指的商品西瓜生产基地,西瓜种植规模一度达20余万亩。临川西瓜在广州、深圳、武汉、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临川西瓜在历史上久享盛誉,远在宋代,临川西瓜就闻名遐迩,此瓜因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高产耐贮,并具有消烦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故宋代就有“冷似霜雪甘如蜜,一次加口沉疴痊”这样赞美临川西瓜的诗句。

近年来,该区西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西瓜品种上,该区先后引进了杂交有籽西瓜、无籽西瓜、礼品西瓜等20多个品种;在栽培技术上,不断改进与提高,由单一的露地栽培,发展到嫁接栽培、大棚栽培、立体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在产业扶持上,该区专门把西瓜产业纳入农业开发扶助项目,组建了西瓜产业化办公室,同时着力培育西瓜协会、西瓜专业合作社、西瓜公司等民间学术团体及现代经营组织,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西瓜产业化经营模式,西瓜产业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12年,该区西瓜种植面积12万亩,品种达29个,商品西瓜种植面积超过80%,总产量将突破24万吨。

四. 山西省 运城 永济 首阳西瓜

首阳乡:西瓜

五.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小西瓜

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

六.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大田西瓜

雁山区草坪回族乡位于广西桂林市漓江东岸。东北面与灵川大圩镇相毗连,南面与阳朔县接壤。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大田村委、大田八队、九队、十队的特色产品是大田西瓜:西瓜皮薄、汁多,以沙、甜、脆著称,其口感毫不逊色“麒麟瓜”大田所属乡草坪回族乡,辖区内有“冠岩”、“神龙水世界”两个国家级四A级景点,同时,草坪回族乡也是桂林至阳朔漓江游的必经之路,常年旅客不断,客流量大。在西瓜成熟的季节的6至9月份有正好是客流量最多的时段。如果能建立“大田西瓜”品牌,扩大生产,加大宣传,把“大田西瓜”打造成旅游、送礼佳品,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七.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马家湖西瓜

马家湖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马家湖西瓜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的马家湖村、李桥村、韩桥村、高闸村、周闸村,金积镇的马桥村、油粮桥村和田桥村,共2个乡镇的8个行政区划村,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吴忠市利通区位于宁夏中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5′-106°22′,北纬37°-38°08′。距宁夏首府银川市59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无高山,平均海拨1125米。总生产面积1330公顷,年总产量6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土层深厚,一般在1米以上,质地多为轻壤和中壤土,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3-1.5%,土壤肥沃,盐渍化轻,理化性状较好,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且采用“二膜一苫”弓棚栽培技术,可提高地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早熟。

(2)水文情况:黄河水为利通区主要的农田灌溉水源,境内主要有秦渠、汉渠、马莲渠、东干渠、民生渠五大干渠,30条配套支渠纵横分布贯穿全区,每年从黄河引水4.8亿立方米,每年地表流径336.68万立方米,水质较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吴忠马家湖地区地

势平坦,采用黄河水自流灌溉,且灌溉便利,水量充沛,能满足马家湖西瓜苗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保证了果实的品质。水分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马家湖西瓜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NY5110-2002规定的“灌溉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在260.7毫米,年蒸发量在2018毫米,平均气温9.4摄氏度,年日照时数为2884.7-3130.2小时,日照百分率63-69%,平均有效积温3285℃,昼夜温差13℃,无霜期171天,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雨雪稀少,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尤其是结果期白天温度高达28-35℃,昼夜温差高达13℃,较低的夜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同化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含糖量,形成马家湖西瓜的独特风味;冬季严寒漫长,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各种土传性病菌和越冬虫卵,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确保了马家湖西瓜的品质。

(4)人文历史情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吴忠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小弓棚西瓜的生产已成为吴忠市区蔬菜产业中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的致富产业。目前,技术人员根据马家湖西瓜产地的独特自然生产条件,在传统的西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小弓棚生产技术,并以无公害生产为标准,采取“二膜一沾”、育苗移栽等技术,形成了排开种植,分批上市的生产格局,并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形成了“马家湖西瓜”这一品牌。于2004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马家湖西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须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且与瓜类作物不连作的地块。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病虫、易座瓜、耐储运、品质好的中早熟品种,如金城一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执行《无公害蔬菜西瓜生产技术规程》DB640300/T005-2005标准。

(4)产品收获、产后处理的规定:西瓜是以成熟的果实供鲜食,马家湖西瓜通常自受粉后35天左右成熟,即可采栽上市。

(5)生产记录:马家湖西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要求生产者准确、详实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尤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间隔期等做好认真记录、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高圆型,浅绿底色布深绿条带,外形美观,单瓜重3.5公斤以上,商品率高。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鲜红,质地酥脆,果汁多,风味爽,含糖11%左右。

(3)安全要求:马家湖西瓜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马家湖西瓜的包装、运输、贮存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八.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上龙西瓜

扶绥县“上龙”西瓜生产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29万亩以上,年产量约40万吨,品种以黑美人、小麒麟系列为主。2011年荣获第一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产品奖银奖。

“上龙”西瓜甜度高,品质优。由于“上龙”西瓜采用“三避”栽培技术,以甘蔗间种西瓜模式为主,且甘蔗地多为缓坡丘陵红壤旱地,光照充足,甘蔗叶分解腐烂后能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含钾量较高,并且能在雨季来临前上市。由于“上龙”西瓜是在干旱少雨广阔的甘蔗地里种植,所以具有汁多、皮薄、甜度高、品质优和耐贮运等特点,

“上龙”西瓜上市早。“上龙”西瓜采用“三避”技术种植,避寒能力强,定植时间早,故而上市早,一般4月25日左右即可上市,比周边地区提早15天时间上市,错开与海南等地西瓜上市高峰时段,市场储售空间大。“上龙”西瓜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少,所以西瓜优质、生态、环保、安全,畅销全国各地。

九. 甘肃省 酒泉 瓜州县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瓜州县,古称“瓜州”,瓜州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瓜州由此立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晋《广志》云:“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甘胜如蜜”。“雍正中徒鲁谷庆回族于瓜州皆种佳瓜入贡”。

《前汉书·地理志》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师古曰即春秋左氏传所云允姓之戎居瓜州者也。其地今犹出大瓜,长着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后人附会张骞出使西域故事,传说西汉张骞(?—前114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经嘉峪关至一地,身染重病。后听一郎中之言,食用西瓜,病得痊愈。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取名“瓜州”。

瓜州县在西瓜种植上不断探索引进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积极推广小拱棚早熟西瓜套种蔬菜、棉花的种植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在西湖、瓜州、南岔三乡镇共发展小拱棚西瓜立体套种面积680多亩,西瓜主栽品种全部采用抗枯早冠龙等抗病、早熟、优质品种,种植的西瓜较露地栽培提前20-25天成熟,已于6月中旬全面上市销售,每公斤最高售价达到了2.4元。据测算,每亩地西瓜收益可达3500-4000元,加上棉花、蔬菜等收益,亩综合效益可达5000元以上,比大田西瓜每亩多收入2000元,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瓜州西瓜

地域范围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介于北纬39°52′—41°53′,东经94°45′—97°00′之间。瓜州西瓜种植区包括瓜州县行政区域内的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镇、布隆吉乡、河东乡、三道沟镇、腰站子乡、梁湖乡、广至乡10个乡镇58个行政村。从事西瓜栽培的农户有1.6万户,栽培面积4666.6公顷,年产量24.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果实呈圆形,果皮墨绿,瓤色大红,肉质细脆,汁多味美,含糖量在10%以上,味甜,肉细汁多,含糖高,酥脆爽口。耐储运,无农药残留。无碰压伤、药害、日烧、病虫、伤等缺陷。 2、安全要求:瓜州西瓜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011-2006(无公害食品水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1177-2004《A级绿色食品西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产品按瓜州县西瓜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十.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箬横西瓜

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成立于2001年7月,目前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社员252人,固定资产296万元,西瓜生产基地13个,其中本市1个、广东2个、海南4个、江西3个、广西3个,面积1.3万多亩,在国内20个省市50多个水果批发市场建立销售网点,联接农户9200户,直接带动温岭市东南沿海8万亩西瓜产业带的形成,在该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龙头示范作用。为进一步规范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做大做强做优西瓜产业,2005年,该社依据《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按照温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A类标准,实施了规范化建设。目前,合作社产权清晰、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管理民主、服务全面;合作社的组织功能、运行质量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在规范化建设做大做强做优西瓜产业上的具体做法有:

一、规范设立登记、完善章程制度,夯实合作社内在发展基础

该社依照《条例》的设立条件和省工商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若干意见》规定,进行注销并重新登记注册,规范了合作社名称、股金结构、经济性质、经营范围,明晰了合作社的产权,明确了合作社的性质;参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完善了合作社章程,并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社员入社、退社、除名制度、生产基地管理制度、生产质量奖罚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提高,合作社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合作社做大做强做优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组织机构、优化经营方式,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合作社从规范组织机构着手,落实民主决策。参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社员大会、理事会(7人)、监事会(5人)。社员大会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管理、分配事项。理事会是本社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对社员大会负责。监事会是本社的监察机构,代表全体社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合作社从实际出发,优化生产经营方式,把“生产基地”作为合作社一个相对独立的西瓜生产“车间”,“生产基地”划分若干生产小组组成基本经营单位,“生产基地”组织西瓜标准化生产,合作社统一负责西瓜营销、农用物资供应。形成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西瓜生产经营格局,有效提高了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三、规范会计核算、加强社务公开,增强合作社整体凝聚合力

合作社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试行)》规定,聘请专职财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建立了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和会计核算账目,规范会计核算。合作社按“生产基地”设立账目,以“生产基地”为单位定期向社员公布社务财务状况,每个西瓜生产周期结束,都集中“生产基地”所有社员进行清账理财,民主决策利益分配,加强社务财务的透明度。合作社还按照要求定期向市农业林业局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接受市农业林业局的指导和监督。财务会计健全公开,社员对社务财务清楚明白,社员的向心力、合作社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四、规范生产经营、强化统一服务,提升合作社产品竞争实力

为落实西瓜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合作社竞争实力,合作社首先从规范生产经营条件着手,新建造了500平方米的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设施,组织社员及农户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交流西瓜种植经验,努力提高社员和农户西瓜标准化生产能力。其次是组织社员实施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以生产基地为单位,按照玉麟牌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开展西瓜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统一培育种苗、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农资供应服务,从根本上保证西瓜品质优良。三是强化统一服务,为社员及农户代购配送农用物资。合作社把西瓜生产过程中社员及农户所需的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用机械统一集中组织起来,直接向生产厂家订购或向专业市场批发,开展代购配送服务,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又降低了社员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

五、规范产业布局,实施错位发展,做大合作社产业经营规模

合作社根据西瓜生产季节性强、不能连作、销售半径不大等特点,在当地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规范西瓜产业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省外建立西瓜生产基地,进行异地开发和错位发展,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做大做强合作社。合作社分别在海南、广东、广西和江西建立“玉麟”西瓜生产基地12个,面积达12500多亩,不但拉长了“玉麟”牌西瓜的销售季节,一年四季都能向市场投放西瓜,扩大了玉麟”牌西瓜的销售半径,减少了经营费用;而且迅速扩大了“玉麟”西瓜产业规模,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互补、双赢互利、共同发展的西瓜产业化道路。

六、规范品牌经营、统一市场营销,强化合作社品牌影响力度

合作社非常规范“玉麟”西瓜品牌的经营,不但化10万元从温岭市箬横农贸服务有限公司买断“玉麟”牌西瓜商标的所有权;而且按照玉麟牌西瓜商品果质量标准,严格采摘、严格分级包装、严格贴用商标标志,极力保护强化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合作社还在20个省市50多个大中城市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网点,统一使用“玉麟”品牌,统一市场定价,统一市场销售,积极打造提升“玉麟”西瓜品牌。目前,“玉麟”牌西瓜被命名为浙江名牌产品,“玉麟”牌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在中国浙江国际农博会上连年获得金奖,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市场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通过规范化建设,合作社形成了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的西瓜生产经营机制,把西瓜产业的信息、生产、市场营销等几个环节真正紧密地组合起来,开展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全程化服务、品牌化经营,切实推进了西瓜产业化经营,促进了西瓜经营效益显著提高,瓜农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合作社销售“玉麟”牌西瓜2.6万吨,销售额7820万元,返还社员盈余1050万元,带动社员亩增经济效益520多元,社员增收1万多元,瓜农户均增收1520多元,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树一块品牌、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合法生产和经营,逐步形成产销联结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河南特产无籽西瓜河南特产酱豆子西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