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黑榄角特产 广西玉林特产大红八角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4 09:13:57

一.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茶花山矿泉水

茶花山矿泉水公司广西农垦的直属企业,座落在广西陆川县国有马坡农场境内,这里绿树杨荫、风景优美。公司生产的茶花山牌矿泉水不受环境污染、水质源于地下火山岩层深处,清沏纯净透明,卫生质量经国家卫生防疫部长期监测,稳定可靠,是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的标准和要求生产的。公司是广西第一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广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茶花山矿泉水的医疗保健作用在中国矿泉水中是罕见的,经过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成为中国政府采购的首选产品。

二. 广西 玉林 容县 容县浪水红香菇

在2002年玉林市“名特新稀奇”产品博览会食用菌评比中唯一获优质产品一等奖。“红菇鸡汤”曾获2004玉林市“十大名菜”之一殊荣堪称“菇中之王”野生红菇的产量不高,属珍稀野生食用菌。

红香菇的口感:

生茹或干菇,其汤味均青甜可口,鲜美,而生茹煲汤后茹体更是鲜嫩脆口,回味无穷。要注意的是,由天茹菇含有泥沙,在煮制,煲汤之前,先用少量清水浸泡,然后取出菇体,及浸泡用的水,将余下的沙丢弃,然后把浸泡过红香菇的水一起煲汤。泥沙是破坏口感最常见原因请注意将其浸出。生菇炒肉口感更好。

营养价值:

红香菇干品有机物含量高达90%-92,蛋白质含量22.2%,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达22.32%,还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独具较高食用保健价值。,有补血健体等功效。

滋补价值:

补血补气健脾胃,抗贫血,祛湿防癌,抗血脂,手脚冰冷,解毒素,尤其对妇女血气虚弱很有疗效,妇女“坐月子”能快速补血的滋补食物。

红香菇身价不菲,近几年更呈攀升之势,一等品干货约250元斤。

野生红菇的产量不高,属珍稀野生食用菌。

据了解目前还未具有人工栽培技术,只是浪水的人民群众发现自己的部份山上长有野生红香进行人工保护采摘。

三.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雍菜

博白雍菜

博白雍菜,又叫空心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是-的鲜疏菜,其历史悠久,200多年前已名扬海外。

博白雍菜以其鲜、脆、嫩著称,远销区内外,博白雍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海”,是人们最喜欢的素食汤菜之一,一位诗人在品尝博白雍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

博白蕹菜的特点是水田栽植,茎长叶密,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把茎蔓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用锋利的刀也无法将茎口切平。博白籍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对博白蕹菜作过考证。他认为,博白蕹菜仅次于越南河内蕹,居世界同类菜第二位。

中央召开“九大”及“十大”时,博白蕹菜曾空运北京,当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据说,博白蕹菜曾在美国的旧金山唐人街菜场出售,蕹菜虽然经过冰冻,茎叶有点儿干皱,但每斤售价仍高达一美元,比鸡肉价仅差两毛钱,可见博白蕹菜身价不凡。

多年来,博白人把早晨采摘的空心菜,采用快班托运到南宁、钦州、北诲、梧州、桂林等地销售。有的还空运销往广州、深圳、海口,甚至远销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般早晨五六点钟在田头采摘的博白空心菜,傍晚时分就成了外地人的盘中餐。

由于博白雍菜生长选择的土、肥、水条件特别,其他地域引种变异很大,只适宜在-城郊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的水田生长。目前,-政府已把发展博白雍菜列为一项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有计划地在-城郊建设博白雍菜生产基地,种植规模2500亩,结合无土栽培及冬季大棚种植新技术,提高单产,并进行保鲜及真空包装,提高产品供应量及延长供应时间。

博白蕹菜除可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外,还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消炎之功,便秘者,吃上博白蕹菜能使大便畅通,对高血压病人更有疗效。它的吃法很多,炒蕹菜是常见的吃法,但博白人多是将蕹菜洗净后,置开水中烫煮二三分钟,捞出挤水,配以蒜米、香油、辣椒等调料,十分清脆爽口。当地有“蕹菜送白粥,张口不知足”的说法。

四.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茶泡

玉林茶泡是一种味道清甜的泡茶甜品,又是一种选用“老水”冬瓜和木瓜经精雕细錾后制作出来,耐人观赏的工艺品。每逢春节,玉林民间常以茶泡招待宾客。茶泡还是人们给长者祝寿的一种礼品。茶泡生产全为人工操作,制作繁杂,工艺要求高,难以大规模生产。经过精雕细錾的茶泡艺术水平较高,其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使茶泡成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品,令人拍案叫绝。上世纪80年纪,市糖果饼干厂继承传统工艺,简化工序,以机械模具代替人工錾制,每年春节前,都生产一批“玉林茶泡”投放市场。

五.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香蒜

玉林香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玉林香蒜是玉林。“玉林人食香蒜”的论调由来已久,香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称葫,又称葫蒜。以其鳞茎、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为大蒜、小蒜两种。蒜的种类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按鳞茎的皮色可分为:白皮蒜和紫皮蒜;按蒜瓣的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是否抽薹,还可分为:有薹种和无薹种;按种植方法的不同分为:青蒜(蒜苗)和蒜黄。

玉林大蒜是玉州区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清朝已有种植,主要产地在仁东、仁厚镇,以冬季在水田种植为主。由于该区土壤所含特殊营养成分和具有得天独厚的小气候条件,加上农民管理水平普通较高,种出来的特有品种红衣大蒜,品质和种性与众不同,具有种植季节早、生长快、品种高抗病虫害,全生长过程基本不施农药,蒜苗无枯叶黄尾现象,蒜苗鲜品外观青绿,无病虫残口,蒜头个大肉厚,坚实,具有与众不同的香辣、味浓、肉脆、多汁等特点,特别耐贮藏运输,历来畅销大江南北,远销港澳台地区和出口东南亚及美欧等,深受消费者青睐。

    玉林大蒜性耐寒,喜松软沙质土壤,幼苗与蒜头生长期需保持土壤的潮湿。一般在晚稻收割后霜降至立冬种植,种后30-40日鲜蒜苗即陆续上市,一般元月份为上市旺季,蒜头要次年清明前后才能收获。大蒜的收获和商品形式主要以收获和出售鲜蒜苗、蒜头为主,蒜头除部份作鲜品出售外,大部份需经自然风干后以干蒜头出售为主,其次是用鲜蒜头淹制成具有甜、酸、香、辣、脆风味的罐头食品。正常年鲜蒜苗、鲜蒜头和干蒜头产地交货价每吨分别为1200元、2000元和3000元。

          近年来,玉州区的大蒜种植和深加工有了较大的发展,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常年可供应鲜蒜苗5万吨、干蒜头1.5万吨、风味大蒜罐头食品2000吨,年大蒜产品总产值7000多万元。

玉林香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关于确定“玉林香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产品名称及地域范围的决定》(玉区政发[2004]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现辖行政区域。

六. 广西 玉林 容县 容县沙田柚

容县沙田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沙田柚发源于容县,清乾隆皇所赐而得名,列为贡品。容县种植沙田柚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原称"羊额籽"。清代容地沙田村夏纪纲在中原某地-,把家乡名果"羊额籽"赠给共事的朋友品尝,献给巡游江南的乾隆皇帝,食之连声赞好,随赐名"沙田柚"(1771年)。从此,容县沙田柚作为进贡朝廷的珍果,名扬四海,各地广泛引种,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已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欧美 各国。

容县沙田柚是我国柚类中独树一帜的优良品种。果大形美、味甜蜜、耐贮藏,果实为葫芦形和梨形,果蒂部呈短颈状;果底常有古铜钱大的环状印圈,内有放射沟纹,常称为菊花底或金钱底;单果重1000 - 1500克,果面金黄色;果肉虾肉色,汁胞脆嫩、蜜味清甜;10月下旬成熟,极耐贮藏,果实可贮藏150 - 180天,贮后风味尤佳,有水果珍品"天然罐头"之美称。

容县沙田柚营养丰富,直接食用果肉占51.8 - 58.8%,可溶性固形物12-16%,粗蛋白质6.4%(干物计),含糖分12%左右,含酸量0.29%,维生素C含量100 - 150毫克/100克,居各种柑桔之冠,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B6、烟酸和磷、钙、铁等,有消食、化痰、止咳、润肺、醒酒等功效。

容县沙田柚历次参加国家和自治区柚类质量评比,都名列前茅。92、94、96、98年连续4次荣获全国柚类"金奖"。1953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博得国际友人高度评价,视为中国珍果。1990年容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把沙田柚定为容县"县果"。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沙田柚之乡"。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检测评定:果形较整齐,端庄,色泽艳丽,果皮细、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郁,品质优。

七.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紫衣香蒜

紫衣香蒜

玉林大蒜头,又称玉林紫衣香蒜,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被列为广西土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

玉林大蒜性耐寒,喜松软沙质土壤,幼苗与蒜头生长期需保持土壤的潮湿。每年冬种,次年春夏收。蒜农把收获的大蒜头连苗晾干,扎成小捆,挂在厨房中烟熏,使它能久贮、防虫、不变味。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多集散于福绵圩,由船埠运经北海,远销东南亚。

解放后,大蒜头种植有较大的发展。每年春夏,大蒜头收获后,多在仁东圩、玉林大市场和大北路农贸市场集散。50年代至70年代,由国营土产部门收购运销,在历年中南区和桂南物资交易会上为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1980年至1990年,年平均种植1.27万亩,产量5744.1吨。1990年种植1.32万亩,总产量6864吨。80年代以来,年均出口2430吨,最高年为4834吨,远销美国、西欧、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八.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白散

白散

白散即米花,壮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玉林人俗称“白散”,既取其洁白松散之意。

白散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

1、选料。选用的糯米要纯净、粒大、粘性好、洁白,筛去碎米后,置容器中浸泡一夜,滤起、晾干。

2、笼蒸。把糯米放置蒸笼中,用猛火蒸。要掌握好糯米的熟度,过熟则板结,难透气,打胚时难脱模,油炸时难松散,吃时硬而不脆;熟度不够则粘性差,作胚时易散不成形,油炸时爆裂不完整。

3、打胚。用刻有吉、福、喜、寿的凹字的木模,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打胚要趁糯米饭热,迅速填入木模,摊平、略压实,打在晒箕上,饭热度不够则粘性差,难成形。

4、晒胚。待胚散热后,移置竹筛上晾晒,要勤翻,正反都晒,以干爽为度。

5、拖糖水。把干爽的白散胚在已煮好的糖(白糖或黄糖)水中,浸匀后即捞起,叫拖糖水;要掌握糖水的浓度,过稀则不甜,过浓则使白散在油炸时不散,一般糖和水的比例以三比一为宜;拖糖后的白散胚要晒干,置容器中密封待炸。

6、油炸。茶油最好,花生油次之。油炸前,把白散胚晒(或烤)一次,去水气。油在锅中煎沸,逐个把白散胚放进,正面朝下,用长竹筷不断拨动,使朝同一方向旋转,待散胚浮起,即用筷把胚身翻转,压沉,再炸一二分钟,即可捞起,搁置盘中,漏去余油,散温后即可密封储藏后用。

九.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果蔗

玉林果蔗以黑皮蔗为主,具有皮薄肉松脆、清甜多汁、抗寒力强、耐贮、品质稳定、产量高等特点。一般亩产5~7吨,高的10吨以上。年种植面积约0.45万亩,产量3万吨。上市时间11月至次年1月,产地批发参考价500~700元/吨。 

十.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仁东香蒜

玉林市仁东、仁厚两镇自古盛产香蒜,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据宋至道年间(995~997年)记载,仁东多产蒜,“蒜苗鲜嫩,味浓郁;蒜头味辛温,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仁东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

仁东大蒜性耐寒,喜松软沙质土壤,幼苗与蒜头生长期需保持土壤的潮湿,每年冬种,次年春夏收。仁东香蒜的香,是仁东独特的地域、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形成的。仁东、仁厚的水土,含硒量丰富,因而在这片水土上种植出来的大蒜含硒量高,这正是仁东大蒜特别香辣的一个原因;其次,千百年来,仁东以水稻、大蒜轮流种植,两季水稻一季大蒜,稻草化作天然有机生物钾肥,极利于蒜苗吸收,且不伤根,这也是仁东大蒜溢香的一个“秘诀”。据玉林地方史料记载,从清朝到民国时期,仁东大蒜头多由南流江运经北海远销海外,1932年曾出口5000担。另据《广西名优品牌志》载录,20世纪50~70年代,玉林香蒜由国营土产部门收购运销,在历年中南区和桂南物资交易会上都热销,产品供不应求;80年代以来,年均出口2430吨,最高年为4834吨,远销美国、西欧、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2005年11月,玉林香蒜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9月被评为广西优质农产品,2007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在,玉林香蒜已注册“仁东”、“郁州”商标。如今,仁东大蒜种植面积约8万亩,已形成“菜蒜”、“种蒜”两大种植生产基地,大蒜产品有新鲜青蒜、干品大蒜头、腌制糖醋蒜及大蒜油深加工产品等。

广西特产黑榄角是什么品种黑榄广西特产榄角干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