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小肠是泉州特产吗 闽南菜灌小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8 17:24:54

一.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红膏蟹

红膏蟹主要产地为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位于晋江和洛阳交汇入海处,淡水与咸水交融,很适合蟹的生长。石湖蟹健壮肥美,营养丰富,浑身膏红,故名“红膏蟹”。

二. 福建省 泉州 丰泽区 泉州蚝仔煎

蚝仔煎是福建省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菜系。

泉州是蚝仔煎的发源地,冬至以后,随着牡砺(闽南称蚝仔)盛产季节到来,蚝类小点心相继应市。其中“蚝仔煎”的独特风味,更是脍炙人口。提起蚝仔煎,民间有“土地婆,不吃蚝”的传说。据说,土地公愿世上人人一样富。土地婆生气地说:“世界上人人一样富裕,咱们闺女出嫁,就没有人给抬轿子啦,要让富的富顶天,穷的无寸地。”人们恨透土地婆。听说土地婆不爱吃蚝肉,偏在她诞辰时用蚝肉和番薯粉制成“蚝仔兜”供她,表示报复。从食谱发展看,“蚝仔兜”,就是“蚝仔煎”的前身。

蚝仔煎可加上鸭蛋或其他作料一起煎制,增加滋味,食用时要配上香料,如芥辣酱、辣椒酱和翠绿的芫荽,这样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十分可口。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三.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介休灌馅糖

介休灌馅糖是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的。“贯馅糖”又称“灌馅糖”,介休贯馅糖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名食品,是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的。

介休贯馅糖,介休市传统搪点,介休“八珍”中的一珍,也是山西十大名特食品之一,素与浙江的“寸锦糖”齐名。早在明末清初,贯馅糖就以其皮薄馅香、食之酥脆、绵甜等特点而行销于国内市场。贯馅糖为季节性产品,一般在立冬以后开始制作,来年元宵节停产。贯馅糖不仅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具有润肺化痰、健脑补肾、养血催乳等疗效,而且是妇孺皆宜的糖点,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介休贯馅糖的制作方法:

制作贯馅糖的最主要的过程是制粞。一般配料是:小米37.5公斤,大麦8.5公斤,熬成水粞31.5公斤,再制成老粞25.5公斤,最后制成白粞25.5公斤。

1)大麦要先经过发芽过程,先用凉水撩两次,使大麦生芽至1.3厘米。大麦芽用碾子碾烂,然后放在水缸里泡成白糊糊状。小米先用水泡透,捞出,放在锅里蒸。倒小米时先倒70%,以便上气,蒸的时间是40分钟。米要蒸的发粘,但也不要过粘或过软。

2)把大麦糊糊和蒸好的小米混合搅拌,倒入淋缸里。淋缸里必须经常保持25公斤的底水,淋缸的周围要空6.7厘米,以便受热面积均匀。把混合的原料倒入淋缸后,过1个半小时,米就下沉约6~6.7厘米,上米100公斤,水的温度为30℃,之后加底火烧到70℃。这时,米就全部升起。烧火为1个半小时,然后就闷火。3个小时以后,拔开淋缸缸底的淋嘴,就能够放出糖水来。把糖水倒在锅里加火,熬成水粞。这时要特别注意坑火,由火炕到底,火高33厘米,火的直径为90多厘米。

3)水粞熬成老粞后,放在铁盆里晾凉下降到40%,上面就起一层米油皮。用手捞底,并在盆内翻混,使热气全部下降,到了夜晚,抬到锅旁过的热炕上,使它发软。

4)把老粞切成每块3.5公斤重,放在13厘米的板盖上,下面用气烤,上面就拉糠粞。先把糖粞挂在板盖上的木桩上,用力拉长,拉粞的人要往后退3.3米,然后再把拉的一端挂在木桩上,用木棍由中门兜住,再拉。这样往返40次就成白粞。

5)把拉好白粞放在案上,按平,中门放上白糖馅,包起来再拉匀,滚上芝麻,然后用无刃的铁片切上印记,等晾干以后就脆了,一掰就可以掰下来,成了贯馅糖,1公斤的贯馅糖切24根,每根长9厘米,宽3.3厘米,呈长条形。

四. 福建省 泉州 晋江 深沪紫菜

深沪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深沪紫菜是福建泉州晋江深沪镇的。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五.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菜头酸

闽南人所称的菜头,即萝卜,在泉州,菜头酸是妇孺皆知的小吃。现在菜头酸也名声在外,网上一搜,发现一些吃过菜头酸的外地人都在大叫想念菜头酸。可见,菜头酸也走出闽南了。早年,闽南乡下人家家家都会做菜头酸给小孩当零食。

菜头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凉败火。其主料为萝卜、白醋、糖,将萝卜切片,稍腌去掉苦水,加入适量的盐和糖(现在有些人以糖精代替糖),制成后,有的按斤卖,有的将菜头酸串成串,按串卖,一串几毛钱。

闽南人一年四季都吃菜头酸,只是各人制作的配方手法不同,口味也稍有差别,但酸甜清脆的口感是不变的。在清源山上,到处可见卖菜头酸的小摊,把菜头酸装在透明的玻璃罐里,一串5毛。

早报讯(记者蔡绍坤)昨天,对于菜头酸的翻译,不少读者不约而同地翻译为―――pickledwhiteradish或pickleturnip。提供这种翻译结果的读者一致认为:菜头酸的主要材料是腌白萝卜,所以直接加pickled(腌制的)作为定语,直接翻译。

从事软件设计的读者小范,在对菜头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解后,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翻译方式:菜头酸,其实是“吃醋的萝卜”(jealousradish)。另外,其他读者提供的翻译方式如下:

1.Radishacid“菜头”是萝卜的闽南语说法,所以菜头是radish,菜头酸=萝卜酸,既然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词,那就直接叫Radishacid.

2.caitouacid虽然菜头是萝卜,但是菜头是闽南的口味,直接翻译caitou,有闽南味直接叫caitouacid挺好。

3.honeysoupofpickledradish菜头酸,在泉州本地,应该是指菜头酸汤吧,卖的时候还加蜂蜜的那种,既不只是汤,又不只是萝卜干,确切讲是固液混合物,还是甜的。这个翻译既能指出它的味道,又能指出它的原料。

4.thejuiceofpickceturnips菜头酸是泉州民间的传统果饮(juice)。通常别人都用turnips为菜头(白萝卜),因为指称是白萝卜,而radish如果用来翻译菜头的话,就要加上whiteradish了。

5.Radishwithsweetandacid就是萝卜里面有酸有甜。

6.Sourradish酸菜头,酸萝卜

7.Choppedsourandsweetradish切成条的酸甜菜头

8.Sourradishaddedsugar加糖的酸菜头(来源:泉州网)

六.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泉州卤鸭

卤鸭应该算是流行最为广泛的小吃品种了。全国各地的卤鸭风味各不相同,其中,最能代表泉州特色的要数洪濑卤鸭。

泉州卤鸭成功的秘诀,在于原料选择、卤料配方及烹饪技艺上。卤鸭精选3斤左右的嫩鸭,脱毛去除内脏以后,放入卤汤中烹煮,并随后加入用独特配方制成的卤料包,再进行长时间的熬煮。

由于经过了脱水、脱脂,成品卤鸭一般只有1斤左右,色泽金黄透红、光亮;淋上配料,润滑多汁,卤香四溢;吃起来肉质紧实细腻,口感韧而不老,且香味入骨,食用后口齿留香。以色、香、味俱全的特色,洪濑卤鸭现已成为旅游探亲、佐酒的佳品。

配料:

新肥鸭一只,肥膘、红米粉、盐、酱油、冰糖、桂皮、茄香、葱、姜、黄酒、白糖、麻油、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先将鸭宰杀干净放锅内,加水、肥膘、红米粉、盐、酱油、冰糖、桂皮、茄香、葱、姜各少许在旺火上烧沸,放黄酒加盖烧约1小时,再将鸭身翻转后移至小火连续烧半小时,取出待冷后斩成块;

2、拣出锅中肥膘将锅中卤汁筛滤后放另一锅中,加酱油、白糖,在旺火上烧开,加水淀粉搅和,起锅倒入钵中,冷透后放麻油少许搅和,将其卤汁浇在鸭上即成。

七.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湖头米粉

湖头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头最有名的小吃当属湖头米粉了,湖头米粉采用的是优质大米,并取【阆溪】甘泉作为原材料,经手工制作,然后天然晒干而成。湖头米粉主要有礼盒包装和袋装为主,是闽南人常年送礼的佳选,同时也是人们家常必备没事。每逢婚宴或其他礼节,湖头米粉也是必备佳肴,之所以这么受大众喜爱,不仅是因为它好吃不腻,同时使用小孩到老人各层年龄段食用。

湖头米粉系以优质大米为原料,以湖头镇福寿、汤头两村所产最为出名。湖头米粉乃选取当地所产纯白的优质大米,来自阆山富含多种天然矿物质的甘洌泉水,经浸水、磨浆、蒸炊、压制排粉、晒干等数道独到的农家精细手作功夫精制而成。其品质上乘,晶莹半透明,熟粉细腻柔韧、不粘糊、清香可口,炒、煮口感具佳;成品白如丝、细如线、韧如簧。其加工历史悠久,畅销闽南及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区,是馈赠亲友、居家、野炊、餐饮行业常年必备之佳品。主要产品:100克、250克软包装(调味)、1000克、2000克礼盒装系列产品。如配以香菇、海蛎干、瘦肉丝等烹煮,便成为风味独特的“安溪炒米粉”和“安溪米粉汤”。

现米粉以安溪县湖头为佳。湖头米粉作坊星罗棋布,仅福寿、汤头两村有80!%农户以制作米粉为生。湖头米粉的制作与众不同。首先是水,采用阆溪甘泉;其次,挑选优质白米;再次是

国为犹以用福寿村的井水制作的“福寿米粉”为正宗。其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烂;可煮可炒,可燉可馏,油多不腻,油少不涩。

湖头米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泉州木偶

泉州木偶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地福建泉州而得名。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木偶艺术饮誉环球。木偶头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师的制品为极品,其遗作二百八十多种,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管。艺术名师辈出,现有面谱达三百多种,造型优美,彩绘生动,性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地方色彩。

典型的花园派木偶头雕制过程是:选材,粗坯(刻划出五官等),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盖腊,等十几道工序。男的木偶角色或是采用真发或是直接用樟木刻成发髻,有的还要植须,就是加上胡子,胡子的颜色有四种,黑色、红色、灰色、白色,胡子的式样有长的、短的、八字等,根据不同的角色搭配。女旦头都是采用真发做为发髻。

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做“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二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使木偶活动如生。

九. 四川省 南充 嘉陵区 南充锅盔灌凉粉

南充锅盔灌凉粉,是四川省南充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晶莹剔透,麻辣绵软。芳香可口,独具特色。另广安市武胜县也有一道类似小吃,叫做武胜凉粉锅盔。

南充锅盔灌凉粉是四川南充的特色风味小吃,它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晶莹剔透,麻辣绵软。芳香可口,独具特色。吃南充锅盔灌凉粉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叫卖锅盔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吃锅盔灌的人热气腾腾,汗流浃背。其中最出名的要算陈锅盔和李锅盔灌凉粉家锅盔两家。6C5

南充锅盔灌凉粉的做法:6C5

特粉成面,扯下一小坨面团,涂抹上油盐,花椒辣面粉末,有时候还要涂抹上一层芝麻。然后才卷成一个小卷,竖置案板之上,又用擀面杖将面卷从上向下擀,直到擀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就摊开在平底锅上烫烤,并不断用一把铁夹翻边烫烤。6C5

那面饼金黄蓬松之时,就揭开平底铁锅,放进肚大口小的的桶里一溜儿沿灶膛泥台竖置摆开烘烤,片刻工夫,那面饼便烤制得变成了蓬松酥脆的飞碟一般,用一把小刀沿锅盔边沿,切入,理开一道小口,然后再用一个小铁刮子,将倒扣在案板上的凉粉细细地刮上一碗,放进红油、盐、酱、醋,抖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生姜、蒜水,撒上几丝青葱的芫荽,在土碗里拌得晶莹剔透,鲜红耀眼,然后就从锅盔切出的口子处灌进去,装满锅盔的肚子。6C5

那锅盔灌吃起来“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喷喷的!麻辣热脆香,看得旁边没买的人也禁不住垂涎三尺,仿佛见了可餐秀色一般!就如川北凉粉成了南充驰名小吃的象征和美食文化符号一般,南充的锅盔灌也一样成为了一张独特的南充地方美食文化名片了。6C5

十. 福建省 泉州 丰泽区 泉州咸饭

泉州咸饭是福建泉州汉族传统名点。是米饭的一种煮法,种类繁多,有南瓜咸饭、萝卜咸饭、芥菜咸饭、芋头咸饭、五花肉丁咸饭等。和炒饭相反,咸饭性凉,夏季火气大适宜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咸饭是饭的一种而不是粥的一种,小小一碗米饭能做到清凉,实在令人称奇,不愧是有着浓郁海滨风情的地方。

咸饭具体食材也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或减少,但一般北瓜和小米是必备的,而盐更是“咸饭”的灵魂,吃腻了蛋炒饭,来一碗“咸饭”,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泉州灌肠是福建特产吗安庆特产猪血灌肠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