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土特产食用菌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06:27:57

一.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布扎

布扎是剑川白族民间传统工艺品。每逢端午节,儿童都在胸前挂一串布扎,用以驱邪镇恶,以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串布扎由狮子、老虎 、绣球、八卦、鱼、童子、香包、兔子等3至8件组成。绣球是吉祥的象征,猴子表示机灵,八卦为护身宝物……都有美好的寓意。

布扎制作工艺讲究,选用色彩鲜艳的布料,按设计先缝成雏形,然后填入艾叶等香料,再精心加工刺乡。其造型古朴,色彩艳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藤编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带原始老林里,盛产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其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故称藤蔑,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腾冲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古往今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参阅古籍,藤编这一地方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志》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即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往昔边境的明光、界头、古永一带的许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桥。这种以藤条牵引编制的便桥状如网槽,风雨飘摇而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桥似的。也许是因为藤条在腾冲的大量利用,古代腾冲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并规范为“腾”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腾冲很早便成了遐尔闻名的“藤编之乡”。如今,藤编工艺之花开遍城乡,所产器具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产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乃至全套客厅、书房家具,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具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咸宜,故产品历来销路旺畅。( 保山)

三. 湖南省 郴州市 安仁 安仁食用菌

安仁食用菌是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的。在2008年的中国食用菌博览会上,安仁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近年来,安仁县立足资源、气候、技术、劳动力等优势,因势利导,持续推进,着力引导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逐渐拉长,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

安仁县于2002年开始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采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自主经营”的方针,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广大菇农种菇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乡乡种菌的格局,其中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10个,专业村76个,专业户12700余户,从业人员达7万人,年产鲜菌15.4万吨,产值达9.24亿元。开发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姬菇、秀珍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等,产品热销广州、深圳、长沙、上海、港澳、新马泰等地,是湖南省食用菌主要生产基地县之一。食用菌生产规模居中南五省首位,2008年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中国食用菌百强县市”。

四.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平舆食用菌

平舆食用菌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的。平舆县食用菌种植一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逐渐显现出小个体大协作的规模效应。

1981年平舆县开始引进食用菌技术,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先后培育出平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菇、香菇等10余个品种,培养出1200余名食用菌生产技术骨干。2000年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平菇、双孢菇和香菇三个新品种,以东皇庙乡张庙村为生产基地和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指导全县十八个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2000年3月成立平舆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提供的国内外需求信息和平舆县的区位优势,对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规划,规划以东皇庙乡、古槐镇、十字路乡为中心,辐射全县其他乡(镇)。是年全县共生产平菇20万袋,袋装香菇450袋,双孢菇2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以东皇庙乡为中心的优质香菇交易市场。乡村财政和广大菇农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食用菌

凤县食用菌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短平快产业。全县每年产各种上栎类、灌木、剪枝、植物秸杆、玉米芯等原料近万吨,具备长年生产种菌类的可能。所产食用菌以其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回味悠长、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现有开发出黑木耳、金针菇、反季节香菇、灵芝、茶薪菇、天麻、杏孢菇、鸡腿菇、灰树花、百鳞菇、猴头等20余个品种,年产量达800吨以上。

六.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云南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它以烹制特殊,鸡肉滋嫩、汤汁鲜美、原汁原味,芳香扑鼻。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它的烹制方法特殊,鸡肉细嫩、汤汁鲜美、原汁原味、富于营养,在国内外均享盛誉。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距今已有200来年。滇南地区建水县所产陶器历史悠久,式样古朴、特殊。当地人杨沥利用建水陶,独出心裁地研制出特殊的中心有嘴的蒸锅,名日:“汽锅”。烹任时在汽锅下放一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块放人汽锅内,纯由蒸汽将鸡蒸熟。此菜汤汁为蒸汽凝成,保持了原汁原味,肉嫩香,汤清鲜,深得食者赞誉。此后汽锅鸡名传中外,胎炙人口。后来人们又在汽锅鸡中配加云南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等,使鸡汤更加味美鲜甜,既增加了营养和医疗作用,又别具风味,发挥了汽锅鸡营养丰富,滋补强身的优点。此后,三七汽锅鸡、虫草汽锅鸡、天麻汽锅鸡渐成为云南高级独特的风味滋补名菜。

七.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云南裂腹鱼

硬骨鱼纲、骨鳔鱼次亚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弓鱼亚属、云南裂腹鱼种

地方名

面鱼

外部形态特征

云南裂腹鱼 ,体狭长,稍侧扁。一般长约15厘米,大者可至30厘米。头呈锥形,口下位。下唇肉质,后缘游离,具左右2叶,无明显的中叶,唇后沟不连续,下颌内侧微角质化,但不形成锐利的边缘。须2对,几等长,较眼径略长或相等。吻须的末端到达鼻孔后缘的下方;颉须末端达眼球中部的下方。下咽齿3行,细长,顶端弯曲。鳞细小,腹部自鳃峡至胸鳍末端下方裸露无鳞;侧线鳞较体鳞为大,臀鳍和-两侧均有大鳞。背鳍Ⅲ8,不分枝鳍条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臀鳍Ⅱ5。体背和侧面青灰色,具有多数不规则的小黑斑点,腹部银白色。

生活习性

自然条件下,喜生活于水质清新的江河、水库、湖泊中。人工驯养条件下,能在池塘中饲养。属中小型亚冷水性鱼类,云南特有种。现数量很少。

繁殖

雄性成熟年龄:2-4;雌性成熟年龄:3-6;性成熟体长:雌鱼216,雄鱼150;性成熟体重:雌鱼200,雄鱼60;绝对怀卵量:1656-33855(10980);相对怀卵量:15.53-48.24(24.43);产卵水温:14-17;产卵类型:沉性兼粘性;性腺成熟周期:12;卵特性:沉性兼粘性;产卵习性:石砾上产卵。

八.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云南松菌

松菌又称松菌、松蘑、松蕈、松口蘑、鸡丝菌。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伞菌目,蘑科,蘑属。在云南分布极广,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州市都有生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松茸主要出口基地。松茸喜生于云南松、赤松与栎树、杜鹃等混交林中。每年夏秋为采集野生松茸季节。鲜松茸具有褐色鳞片,菌盖蛋黄褐色,柄深褐色。含有蛋白质17%,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菌肉肥厚,香气浓郁,食味鲜美,为名贵佳肴,并有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痰、止痛、驱虫功效,及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胆固醇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松茸蛋白、多糖的防癌免疫功能深受人们的关注。

九.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乳饼

石林县不仅有景色宜人的喀斯特地貌——石林,而且还盛产乳饼。 乳饼是用新鲜羊奶制作,其味具有浓浓的奶香味,营养丰富,并可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如用乳饼切成片与宣威火腿片相隔放在碗内蒸熟吃,味道十分鲜美,还可火烧或调鸡蛋挂浆油煎、炒、煮,亦可生吃,味道各有千秋。

十.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食用菌

田林县种植的食用菌质量优良、朵大柄短、肉厚味香、润滑可口、健胃肠,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年产量约137吨。我县比较有名的菌类主要是云木耳,云木耳简称云耳,是田林传统的出口,产品朵大肉薄、晶亮透明,质量好,主要用于食用、药用。各乡(镇)均有出产,但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主要为农户零星栽培和野生。现云木耳的年产量约为10吨。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云南特产野生菌简介云南特产什么食用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