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特产作文 永春特产作文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05:04:57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卢列粉丝

产地是黄梅县张河卢列(现属孔垅)。用蚕豆、绿豆等加工精制而成。卢列粉丝始产于明末清初,具有韧性强、丝直均匀、洁白晶亮、耐烹煮、不浑汤、不易断等特点。远销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为黄梅传统出口产品。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黄梅野鸭炒酸菜

黄梅野鸭炒酸菜

将野鸭洗净剁块,水中烫一下捞起,沥干。再将酸菜切段,把锅烧热,放入猪油,倒进鸭块,加入姜末、葱、精盐、酱油爆炒,再加高汤、料酒焖之。然后放入酸菜、大蒜、冬笋片炒熟,以湿淀粉“勾芡”,撒入胡椒粉即成。英山雪花糕此糕松软爽口,为英山民间名点,因其太似雪花堆积而成,故名。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晒洋芋饼儿

一说起黄梅的洋芋饼儿,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流起了口水。这晒干了的洋芋饼儿炒起肉来,味美肉香。让人嚼了那么一口,会回味好几天。

洋芋饼儿是黄梅上乡农村特有的食品,由于柳林、停前、五祖、杉木、独山、大河、濯港等地特殊的土壤自然条件,各乡镇农户大都种植洋芋(也叫土豆或者马铃薯)。每年的夏天是洋芋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就把一个个金黄色的洋芋从地里挖回家。以前农村日子苦,老百姓把要吃的留下来,其余的就把洋芋、豇豆、青菜等菜晒干装起来,准备过冬的家常菜。这也是当时黄梅农村的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

晒洋芋饼儿,就要先把地里收割来的洋芋或者是市场上买来的洋芋洗干净一起切成薄片,用水煮后,再用干净的垫子铺好切好的土豆片,先通风晾干,晾干之后再移到有阳光的地方进行晾晒,晒干后就可以收好,一袋袋的分装,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吃。准备过冬的家常菜。这也是当时黄梅农村的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

记得小时候,家里晒洋芋饼儿,先把切好的洋芋饼儿,一一摆好在“晒框”里,然后爬上木梯,放置在平房屋顶进行晾晒,这样既阳光充裕,又可防鸡跑狗咬。洋芋饼儿不能切厚,否则煮的时候没有煮透。切的太薄了煮的时候又容易煮粉了,晒的时候也不好晒。因为在煮的时候要不停的搅,以免粘锅,晒的时候要一片一片摆好,要是煮粉了提都提不起来晒。

晒的时候最好是一天晒干,期间至少要翻面两次,直至洋芋片干透。这样才是颜色味道最好的,不然就黑黑的,白白的和黄黄的才是上品,因为洋芋品种不同,肉质白的洋芋晒出来就偏白,肉质黄的晒出来就偏黄.

晒制好的洋芋饼儿,一个个黄灿灿、晶莹剔透。通常要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可随吃随取。这样的好食品一般只过年或者家里来个贵客,就炖鸡或者炒肉才舍得拿出来吃。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鱼大肉吃多了,很多人又留恋起这普普通通,不起眼的洋芋饼儿。每到周末,那农家乐餐馆里,游客或者市民,餐桌上点的最多的就是这美味的洋芋饼儿。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糖粑

提起糖粑,黄梅人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它就是纯白色上等糯米爆花和优质的麦芽糖揉在一起后切成的块状物。吃到嘴里香甜,松脆,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是我们那个年代过年时的一道美味佳肴,也是我们小时对过年的无限期盼的切实原因之一吧!

糖粑好吃,但制作起来还是有点讲究。它首先是精选上好的小麦,和上等的糯米,比例大约是一斤糯米兑一两小麦,把小麦洗干净,凉在簸箕筐里,十天左右进行催芽,要保证每天喷三四次水。糯米则要放在土灶上用汤锅煮熟,等小麦发芽后,把麦芽晒干与糯米饭一起混合均匀,亦可直接与刚出锅的糯米饭一起倒入大锅中,加入水,(注:水一般为淹没一巴掌为宜)均匀搅动,用文火加热,保证温度始终在30度上下,让麦芽与糯米饭发酵,形成液体。因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十多个小时并且中间不能熄火,所以,过去生火原料一般选用干牛粪或稻谷壳,塞满灶膛让其自身慢慢燃烧。经过一夜后,一切恰恰好,铲起用纱布亦可用其稀布加以沥干,残渣不要,把沥下来的液体复入干净大锅中用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熬,要经过十小时左右,才能形成麦芽糖,也叫糖稀。小时为了吃到糖稀,我们兄妹几个眼巴巴地围在锅边,时不时砸吧着垂涎欲滴的馋嘴。就在即将出糖时,父亲便会大声道:糖来了,糖来了。我们几个便欢呼雀跃起来,又熬了一段时间后,父亲便在锅里铲了几勺糖稀给我们吃,记得我最爱的是锅边的那些糖块,因为糖稀处在锅的边缘,锅底又在不断加温,所以就形成了麦芽糖块,我总是铲起来用手捏着边炫耀边满足的品尝着,小小的心灵早就幸福的乐开了花。

爆米花是制作糖粑的关键食材之一,是用精质糯米,冼净后放置木制蒸笼里蒸熟,放在蔑筐里晾干,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七天左右,使其成为米籽,最后将米籽放入锅中炒,锅里面可得放干净的沙子,使米籽受热均匀,这样白白胖胖的糯米花就出锅了。

把糯米花倒入锅中和糖稀捏揉在一起,这可是技术活,如果拿捏不到位的话,它们是散的,然后用铲子铲到木制盘里或书用抽屉里,上面盖上干净的柔布,这时需要大人们赤脚在上面反复踩,记忆中的父亲踩着糖粑,总是那么的欢快,他矫健的身姿总让我感觉是在跳着一场优美的舞蹈,直至踩结实了我还在旁边沉醉的欣赏。这时父亲便把踩结实的糖粑小心的倒扣在干净的木板上,再把覆盖了糖粑的木板抬到并列摆放整齐的两条长凳上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切糖粑。切时父亲便在刀口上抹点清油,告诉我说这样切下去才不会沾刀口的,我看着父亲一刀一刀的切下去,他的刀功也是我最欣赏的,大小均等,形状整齐的糖粑就这样一小块一小块的出现在我的面前。至此,糖粑制作就0成功。儿时就盼这刻到来,看着白花花的糖粑纷纷落入盘中,我们便迫不及待的用小手拿上几块跑到边上嘻闹着吃了起来,那种情景,至今难忘。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过年也不用再这么辛苦的制作糖粑了,只要去市场上买就行了,而且延伸了许多不同口感的糖粑,如添加芝麻的,用粟米制作的等等,但是我想这种古老的制作方法应该记录并传承下来,那种揉合着天伦之乐的情形也不至于消失。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太白湖藕

明代被列为贡藕。产地系黄梅太白湖。该湖之藕与众不同,折断之后“九孔十三丝”。明代皇帝朱元璋未开国之前,兵败太白湖时,曾吃过太白湖藕,终生难忘,登基后命每年农历八月初一采第一批藕进贡,后称太白湖藕为“贡藕”;清代被列为慈禧太后菜谱。太白湖藕鲜嫩洁白,脆爽香甜,生食熟做,花样众多,长吃不厌。太白湖藕精制成藕粉后,远销日本、美国、香港等地,太白湖藕粉经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内含有多种维生素:钙、磷、铁。能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养血生津,老少皆宜,实为营养之佳品。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青豆炒鳝片

黄梅青豆炒鳝片将青豆去皮,黄鳝去骨切片,加盐、醋、酱没、料酒、鸡蛋清,腌5分钟。青豆用猪油加木耳爆炒,放入姜未、葱、白醋、精盐、高汤烧片刻盛起。再放猪油、倒进腌鳝片,加湿淀粉爆炒,放进表豆和调料拌炒即成。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苕果儿

家乡黄梅有一种土得掉渣的土,那就是用红苕为主原料做成的食品,我们都叫它苕果儿。过去每到腊月,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挑好日子做苕果儿。

红苕就是红薯,是我们这里的通俗叫法。因黄梅上乡独山一带土质好,种出来的红苕个大,味甜,当地人就把红苕加工成苕粉,然后作为多种食品的主原料。如可以做鱼面,苕粉皮儿,苕果儿等。

黄梅做的苕果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细沙烘炒的,还有一种是油炸的,做法不一样,味道也自然不同。

细沙烘炒的苕果儿,是把红苕用刀切成长条状晒干后与干净的细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

而油炸的苕果儿,更是香甜。是把苕去皮,蒸煮熟成糊,加入芝麻,白糖,均匀铺开晾晒,晒干后用切成大小片状。油炸时,我们这里都用菜籽油小火油炸。

小时候,家里是没有零食的,街上也没有买的,我们也没有零用钱。所以能有点吃的,也就是那些在腊月炒制的“腊货”了。糖粑、花生、苕果儿都是平时没有,过年才有的让我们看了流口水的美食。

记得每年腊月,母亲都要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做苕果儿。早上天蒙蒙亮,母亲就先把灶火生旺,再把洗干净好了的苕都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去皮,这时候加点黑芝麻和白糖,摊成饼状。最后就切成长条或者菱形,有的要放在外面晒,有的就放在油锅里油炸,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旁边要么帮生火,要么帮忙切苕果儿。

刚出锅的苕果儿,个个金黄,含在嘴里,还没有吞进去,那香甜的味道就直入喉咙到心到肺。在过去油是凭票供应的,相当紧张,家里平时炒菜都不会多放一滴油的,而到了腊月油炸苕果时,母亲都特别大方,放了一大壶油,这也是我们沾油荤最多的时候。吃着香甜可口的苕果儿,我们小脑袋瓜里就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就莫过于黄梅的苕果儿。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类美味的食品也越来越多,只是再怎么吃也吃不出童年时苕果儿的那份真和香。

信息来源:黄梅县人民政府网 曹锦军围炉 作者: 曹锦军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糯米堆花酒

该酒采用纯糯米,运用传统制酒工艺制造而成。斟入酒杯或摇动杯中酒,酒液溅起小花环,一个迭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又因原料是糯米故名糯米堆花酒。

五祖牌糯米堆花酒,是黄梅县酒厂生产的一种优质小曲酒,原名陈年米酒、烧酒,亦称药曲白酒,已有五百余年的生产历史,系采用纯糯米、薄荷、橙皮、桂枝等三十多味中草药,精工配制发酵,用“五祖寺”的碧玉流泉水酿造的。其工艺典型,具有无色透明,醇和味正,蜜香清雅,芝麻香型的特点。把酒盛在容器内摇动,出现一层层透明的珍珠状酒花,经久不散,故名堆花酒。

该酒还具有补益气,强肾健身、通血脉、厚肠胃、润发肤、散冷气,益精神之功能。明朝诗人汪美云游黄梅四祖寺时,写下了“老僧风味别,对竹倒清醅”的诗句。

一九七五年,黄梅县酒厂组织技术研究,吸取民间传统工艺的精华,改选配方,改进工艺流程,使生产更加科学性,质量有很大提高,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九年相继在中南五省酒类品评会上获得好评。堆花酒的总醛和含铅量等六项理化指标都低于部颁标准,一九八0年在全国酒类质量检验和品评会上,通过国家和全省评酒委员们的品尝和检验,在同类酒中名列全省第一。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麻鼓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了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也就是说中秋节吃了月饼才算是过节。

在黄梅孔垄一带,月饼又叫麻鼓,类似于成都的麻饼,不过这饼有馅。因外观为圆形,两个拳头般大小,外皮是白芝麻或者黑芝麻拌着面粉烤制而成,一般为棕色,皮较薄.内馅主要材料为冰糖,猪油.馅芯内含果料较多,切开后可看到瓜仁.桂花及各种果料.口味纯正,油而不腻.

麻鼓通常用白纸包,白纸上都是浸湿的食油,上面掖一小片四四方方的红纸,再将牛皮纸绳打个“十”字一系。过节前,大人们领着我们这些孩子去送节,麻鼓是必不可少的礼品。

吃麻鼓时,一般是用刀横切三刀,竖切三刀成若干小方块.若佐以清茶,一则可解油腻、助消化,二则可细嚼慢咽,增味助兴,记忆中的麻鼓好象才3元钱一个。因为好吃又价格不贵,就成为了黄梅人馈赠朋友或者自己享用的最佳食品。

麻鼓一名的来历有点有趣,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黄梅县孔垄镇时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人困马乏,他在镇子里的筷子街找家茶馆喝茶歇脚,当天正好是一名叫麻姑的艺人在自家门口的茶馆唱黄梅戏小调,乾隆皇帝边听小调,边吃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其中就有这个芝麻月饼,他吃了一口,口感绵软爽口,赞不绝口。就问店小二这是什么饼,不料店小二有点耳背,以为是问台上的艺人艺名,就随口说是“麻姑”。乾隆皇帝一看这个芝麻月饼鼓鼓囊囊的,不但外面都是芝麻,而且里面也有陷,他若有若思地说“麻鼓?真形象!味道确实有众不同!”临走时,还买了10来个带上路吃。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可尽享天伦之乐。

信息来源:黄梅县人民政府网 曹锦军围炉 作者: 曹锦军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黄梅堆花酒

黄梅堆花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梅堆花酒是湖北黄冈市黄梅的。

黄梅堆花酒

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镇、大河镇、下新镇、独山镇、濯港镇、五祖镇、停前镇、杉木乡、孔垅镇、分路镇、新开镇共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黄梅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黄梅堆花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梅政函〔2014〕147号

黄梅县地方标准:DB421127/T001-2014《黄梅堆花酒》(草案)

介绍黄梅特产的作文400字写黄梅县特产的作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