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特产水果 海南临高种植什么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5 20:07:40

一. 海南省 临高 临高乳猪

临高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高乳猪是全国特有的猪种,体小腰直,皮薄肉瘦。烧烤后,色泽油红,皮酥肉香。此享盛名,是海南传统的出口产品。临高乳猪品质好,皮薄,瘦肉多,烧烤皮酥骨脆。有野味临高乳猪的赞誉。

临高乳猪做法多种,有临高烤乳猪、白斩临高乳猪、香炸临高乳猪。

烤乳猪的制法也是与众不同,师傅一般是先用葱蒜、生姜、南乳、老抽、陈酒及其它香料腌制数小时,然后用炭火炙烤,大约一只乳猪要烤上三个小时左右,至表皮呈酱红色便可斩体装盘。夹一块入口,轻轻一嚼,只觉皮脆、肉嫩、骨酥、吃下后满口余香,如吃时佐以糖醋拌制的酱料则味道更佳。

临高乳猪因产地于海南北部的临高县,故名。它以皮脆、肉细、骨酥、味香而闻名,不管是烤、焖、炒、蒸皆可口,但以烧烤最佳。烤临高乳猪是很有讲究的,猪不能太重,一般每只约二十斤以内。师傅将屠宰好的乳猪剖开、碎骨,上好佐料,然后放在炭火之上用文火烘烤。一边不停地翻动,一边不时地往猪身上涂花生油,据说这样可以使烤出来的乳猪皮脆而不起泡,增色又增味。

烤一只乳猪约四五个小时,烤出来的乳猪要全身焦黄、油光可鉴、散发着浓郁香味,那才算高手。这样的烤乳猪排在你面前,看之闻之,色香味俱全,让人不禁食指大动。夹一块入口,轻轻一嚼,脆响的“咔哧”声,声声伴耳,吃下后,仍留满口余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临高,每逢有亲朋好友前往,都要以临高乳猪招待的。不过,在当地不会经常吃烤乳猪,吃蒸乳猪,却常常成为他们的早餐。不管是蒸还是烤,这些乳猪肉都会有着独特的香味。

临高乳猪与其他的家猪在饲养上是有着不同的。在喂养母猪时,以蕃薯藤、野菜、花生饼、米糠及米饭为饲料。平时喂粗些,产仔时喂精些。乳猪出生后一月后,就可以在槽里喂养了。大米煮稀饭,再以小鱼做拌料。过段时日,再加入花生饼、细米糠等,促小猪长膘。在这期间,还得让母猪带乳猪到野外,吃青草,嬉戏玩耍,使它们具有一点野味。临高乳猪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能圈养,听说曾有公司以圈养方式饲养临高乳猪,最后因乳猪无野味,皮不脆,烧烤裂皮而失败告终。

二.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凉薯

凉薯的块根肥大、皮薄而容易剥除,嫩时味甜、汁多,肉洁白脆嫩,富含糖份和蛋白质。它是蔓生草本植物,属豆科一年生。一般在4月上中旬(清明至谷雨)播种,8月到11月收获。全县种植面积达3000亩,总产量为6000吨。

三.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紫皮大蒜

上高紫皮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类别:蔬菜 产品名称:上高紫皮大蒜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11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20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上高紫皮大蒜是上高传统的优良地方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清康熙《上高县志》有大蒜种植的记载。1937年《江西农业统计》“上高种植大蒜500亩,总产蒜头7500担。”1985年生产面积达到了644公顷,总产大蒜头1620吨。早在清同治四年(1858年),上高就开始从事商品大蒜生产,所生产的大蒜主要有新余、樟树、丰城、高安等地客户上门采购。而且上高紫皮大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无论青蒜还是蒜籽平均高出同类大蒜1.5元/斤,直接带动蒜农亩增收1200多元。据统计,上高紫皮大蒜年产值6825万元,其产品远销南昌、上海等大中城市,且供不应求,发展潜力巨大。

上高县的紫皮大蒜是江西省的名产。上高大蒜有独特的风味,浓香清甜,辛辣而不刺舌,捣碎成汁,呈粘液状,久放也不变馊。有强烈的杀菌功效,是美味佳肴中极好的调味品。

上高县紫皮大蒜在全省乃至全国久负盛名,早在康熙年间就有记载。其鳞茎扁园紫红色,具有瓣大蒜薄,叶肉肥厚,纤维少,浓香清甜,有特殊的辛辣味的特点。

上高县主要品种有上高紫皮大蒜,四川二水早等品种。其中上高紫皮大蒜是上高的名特优产品,其鳞茎扁园紫红色,具有瓣大蒜薄,叶肉肥厚,纤维少,汁液粘滑,味香浓郁,有特殊的辛辣味,可增进食欲,并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全县种植面积达3万亩,产蒜籽12000吨,产蒜苔6000吨。

上高县绿野紫皮大蒜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上高紫皮大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上高位于江西西北部,锦江中游。上高紫皮大蒜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塔下乡、蒙山乡、芦洲乡、南港镇、翰堂镇、上甘山林场6个乡镇(场);保护范围为东经114°48′46″—115°00′00″,北纬28°07′30″—28°07′32″之间。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97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上高紫皮大蒜,其鳞茎呈扁圆形或短圆锥形,球茎3cm左右。外面有紫红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蒜瓣紧凑,叶肉肥厚,纤维少,汁液粘滑,味香浓郁,口感爽脆,辛辣而不刺舌。 2、内在品质指标:上高紫皮大蒜含17种氨基酸总量4.50g/100g—4.90g/100g,粗纤维0.56%—0.60%,蛋白质6.2%—6.8%,维生素C 6.95mg/100g—7.15mg/100g,磷0.11%—0.15%,钾0.38%—0.44%。 3、质量安全要求: ①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要求。 ②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蒜类蔬菜》(NY5001—2007)要求。

四. 浙江省 台州 椒江区 水果拼盘

水果拼盘

水果拼盘是一种消滞和胃、增进食欲、美化宴席、烘托气氛、增进友谊的“水果工艺”作品。无论是国宴,还是家庭喜庆宴席,都能显示出其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能得到艺术享受。

五.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生姜

上高县是生姜的著名产地。主栽品种有白丝姜、黄丝姜和山东大肉清退。其中白丝姜和黄丝姜为我县的传统产品。其纤维少,辣味稍强,有香甜味,耐贮存的优点,不仅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适宜加工。生姜种植面积为1万亩,总产量15000吨。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少娥啤酒

产于宜宾少娥啤酒有限公司,少娥系列产品中先后荣获四川省“大中城市最畅销产品”、“四川啤酒上榜品牌”、“97中国双新交易博览会金奖”、“第五届96中国保护消费者杯”最高奖
( 宜宾)

七.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抿豆面

抿豆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磷和多种维生素,常吃抿豆面对高血压病症有一定疗效。做抿豆面时,先将豌豆面与白面和成糊糊状,待锅里的水烧开以后,将特制的抿面床子放在锅上面,用木杵子往下抿。煮熟后捞在碗里,浇上以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做成的素卤汁或浇以猪、羊肉臊子荤卤汁,味香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八. 河北省 邢台 临城县 临城苹果

临城苹果是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临城红富士苹果,绿色环保,个大味甜,可与富岗苹果比肩。

临城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全县总面积119.36万亩,其中宜林地80万亩。属热带季风气候,是苹果的适生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质地疏松富含钾、鲺、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全县有绿森牌苹果、三秋苹果等著名品牌,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苹果树面积1.2万亩,产量850吨。

苹果中的胶质和微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避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苹果中含有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减少肺癌的危险,预防铅中毒。

苹果特有的香味可以缓解压力过大造成的不良情绪,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苹果中含粗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协助人体顺利排出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危害。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镁、硫、铁、铜、碘、锰、锌等元素,可使皮肤细腻、润滑、红润有光泽。

九. 河北省 邢台 临城县 赵庄苹果

赵庄苹果

赵庄苹果生长于海拔300-500米的太行山深处。这里层峦叠嶂,空气清新,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糖份积累;沙质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浇灌以深山密林中的纯净山泉水。

赵庄苹果,在生长过程中,中国农业科技大学的教授亲临指导,严格要求:剪枝、疏花、套袋、转果、特别配制的中草药驱虫剂、黑光灯治冲、草把子诱蛾……历经一百多道工序,通过国家食品认证,多次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奖。

十.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蒿籽面

“蒿籽面、高粱面、豌豆面”的吆喝声充斥在小城的街巷里,那“面”字儿的尾音逐渐挑得很高,也拉得很长,非常有特色。寻着声音看到了一位胡子和脸被面粉扑成灰白色的卖面人,他是我的朋友老郑。十几年前在阳高压力管厂下岗后,一直蹬着人力三轮车从事一些小买卖,供一儿一女上学。如今,儿女都已上了班,可是老两口勤快惯了,一直没有停下来歇息的意思。老郑老婆卖面皮凉粉,他是猪皮冻儿和蒿籽面交替卖。他看到我后,老远就招呼我带些蒿籽面。同行的同事问我这面好吃不好吃,老郑接话茬高声说:“蒿籽面、蒿籽面,吃了上顿想下顿儿。”最后一个字的尾音仍然是拉得很长,挑得很高。

家乡的蒿子面是在玉米面或是小米面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籽粉做成的,也有玉米面、小米面和蒿籽粉三合一的。还有是豌豆蒿籽面的。蒿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蒿面遇水后具有粘性,往玉米面里掺蒿面,为的是使粗楞疙涩的玉米面筋道起来,因为掺入蒿面,当地人把这种面就叫做蒿籽面。加蒿籽粉的玉米面擀出的面条有一种独特味道,硬朗筋道中带着玉米的香甜。蒿面和玉米面经水拌和,反复揉搓至既软和又有韧劲为止。那时的蒿面比较粗,一般都是就吃就放到捣蒜钵里捣。大约一斤的玉米面只放一小酒盅蒿面就足够啦,放多了根本擀不开。看看蒿面就是要把腐朽变神奇的东西。现在能吃上添加蒿面的拉面就很阿弥陀佛啦,千万别吃上添加化学拉面剂的拉面。想吃正宗蒿籽面当数阳高县城新华街的客顺饭店了。二十多年来,一直经营着蒿籽面。店老板姓苏,陕西西安的老家。他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干净的程度也许用现代话形容就叫有洁癖,不过这点毛病对于食客来说是最好不过的。老苏这里吃蒿籽面也是甜吃,配套的就是黄豆面酱和咸菜丝。

揉好的蒿籽面用长擀面棒在案板上擀成越薄越好的圆形面片。稍加凉硬后,用面杖卷起,然后来回折叠成下宽上窄的梯形形状,再用薄而锋利的菜刀切成细丝面。本地人喜欢吃原汁原味的蒿籽面,既不打臊又不添加其他任何佐料,最多就个烂腌菜或是腌萝卜丝,吃到最后还要把汤喝了。说到喝汤,有一个很感人的真实故事。那就不得不提一提古城镇的老郝了,老郝今年八十多岁,他一辈子吃了多半辈子蒿籽面。七十年代时,老郝家里又添了一个最小的宝贝女儿。平日里一直是老婆给做饭,现在老婆坐月子,只好自己做饭。家里人口多,老郝按平日的量煮了一锅蒿籽面。仍然是平日的吃法,等孩子们和老婆吃完,他自己吃的时候才发现铁锅里面只剩下汤了。原来自己的老婆经常是喝蒿籽面汤啊!老郝好一阵心酸。于是在家里面宣布:从此以后再穷也要一家人共同吃蒿籽面,剩下的汤再大家喝。果然,老郝家时至今日吃蒿籽面的家规仍然是面共同吃,汤共同喝。

野蒿是一种草本植物,浅绿色的茎杆和叶片上,长满了白色的绒毛,远远的看上去显青灰色。在每一个分枝的顶端开着一朵微型的黄花,花朵非常小,小得近乎无花果一样。不过它的花期却很长,边生长边开花,几乎整个生长季节都在开花。听母亲讲,在那个擀面擀到手抽筋,稀汤面糊灌大肚的年代,蒿籽面却成了一种奢侈品,自然蒿草也成了救命草。母亲虽然在家里最小,和大姨相差三十多岁,但也不是吃闲饭的。那时母亲大冷天常常带着一个布袋子出去找蒿草,一走就是十几里。因为近处的都让人们采光了,所以哪里不好走就到哪里找。找到以后,先看看附近哪里有冰面。再小心翼翼的把采到的蒿草抱上一捆放到冰面上,然后拿起蒿草在冰面上使劲摔打,于是蒿籽籽就乖乖的铺满了冰面。再抓一把软草当笤帚把冰面上的蒿籽儿扫成堆装到袋子里,回家簸一簸,碾一碾就变成蒿面了。采蒿籽儿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冰面上进行,因为蒿籽太小、太碎在打谷场上不好弄。

蒿籽面是从什么年代开始食用的,也没必要去考证。从宋代曾巩在其《隆平集·西夏传》的记载中看蒿籽应该大约在宋代和西夏时代就已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起初,也许只是为了度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了蒿籽有健胃清热、延年益寿的诸多优点,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风味沿袭了下来。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在宁夏做官时,随行有几位是宫廷中退役的御厨,他们将蒿籽面的制作技术传给当地人,从此蒿籽面在中宁一直流传至今。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宫庭御厨怎么能知道这乡野之物。即便知道,也应该是民间传给他们的。

时光荏苒,现在蒿籽面已经成为餐桌上调节口味、怀旧的一种面食。蒿籽面在过去只是一种充饥的家常便饭,现在吃蒿籽面,就赋予它更深刻的意义,蒿籽面里记载着上几代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记忆着我们这一代人苦中有乐的童年。

即兴赋诗一首:《蒿》——绿绿的,轻轻的,随风摇曳,不高大,不粗壮,更不枝繁叶茂。没有娇艳的色彩,也没有妖娆的花朵,更没有窜上跳下精彩的呈现,植物王国被遗忘的——小不点,你静悄悄的来了。不是为谁而来,总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也不是为我而来,却给了大自然无穷的生命。

信息来源:大同日报 张为忠

临高土特产介绍海南临高必买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