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特产糖 三亚土特产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07 23:58:57

一.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翁源糖蔗

糖蔗是一种甘蔗,其蔗渣经加工可制纤维纺纱织布,可造蔗板,纸张,亦可炼酒精,糖醛、塑料等。

糖蔗含糖量较高,是用来制糖的原料,一般不会用于市售鲜食。因为皮硬纤维粗,口感较差,只是在产区偶尔鲜食。

二. 海南省 三亚 鸡屎藤汤圆

鸡屎藤为叶类蔓薯植物,生长在热带潮湿的灌木丛之下,能够入药,又能制作风味美食。鸡屎藤汤圆是三亚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小吃。

鸡屎藤叶尖长,酷似穿心莲叶,而叶比穿心莲薄,叶随藤蔓铺地生长,繁殖力强。遇上风调雨顺年景,满山飘香。

鸡屎藤味似鸡屎,故得其名。鸡屎藤初闻很难受,像鸡屎那样叫人捏鼻皱眉。闻久则香,其味通心入肺,令你脑醒志清心旷神怡。

鸡屎藤清热、消炎、解毒、润肺醒脑,民间叫土参。用叶捣粉为汤可治咳嗽。其薯块可治血痨。山民们夏季多以其当茶饮,但平原地区和城里人更多的是以其制作成汤圆。

鸡屎藤汤圆的制作方法是:首先把鸡屎藤蔓、叶切成碎条,接着随着浸软的糯米一起辗(或舂)成粉末;然后拌上适量的水掐成大小直径为1厘米的汤圆;最后放入滚烫的水中煮,待汤圆熟了,才放入适量的砂糖,美味可口的鸡屎藤汤圆就做好了。

鸡屎藤汤圆吃后满口留香,舒适无比,使你终身难忘



三. 海南省 三亚 海参

海参喜欢栖息于透明度好、盐度高的海域,三亚各港湾岛屿都能见其踪影。海参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名贵海产品。海参食法多样:或烧、或烩、或炖,尤拌以鲜蛋同炒最上口。( 三亚)

四. 海南省 文昌 榴莲糖

承袭海南榴莲糖传统的精髓,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榴莲的原汁原味及营养成份。

榴莲味香浓,含在嘴里甜味和榴莲味慢慢地释放,诱惑您的味觉,不妨来试一试,是您休闲、出游的最佳食品。

本品富含大量易于人体吸收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散发着浓郁的榴莲香味,入口细腻而滑润。

配 料:榴莲汁、葡萄糖浆、白砂糖、炼乳、食用明胶、单甘酯、食用香料

产品标准:Q/HNNG15

食用方法:即开即食。

五. 海南省 三亚 捞叶煎蛋

捞叶煎蛋

Lao leaf and egg

保亭,含丰富矿物质,粗蛋白,有清胆明目,降血压的功效,与野味同煮可去膻味,捞叶煎蛋味道极美。

Local product of Baoting, containing rich mineral substances and thick protein. It has the effects of making the eye bright and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It can remove the strong smell of wild animals. The taste of fried Lao leaves and egg is very nice.

六.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糖糕粑

产地:中国广西南丹。

工艺:取色质上好的糯米粉碎成面粉,把切成细沫的红糖拍和破的生姜放进内含新鲜猪油的开水中,滚制成清香醇甜的姜糖水。然后待姜糖水冷却到不烫手的温度,开始和面,揉成面团的生食保持在随手参挤成各种形状但不滴水的程度。最后把揉好的生食放进四周和底部铺满芭蕉叶的蒸笼里,用芭蕉叶严严实实地包裹好,然后水蒸4-5小时,这样糖糕粑就算全部做成,冷却后便可食用。硬结的糖粑只需用炭火烘烤几分钟便又恢复它可口的原味了。

七. 海南省 三亚 红烧梅花参

红烧梅花参的主料为水发梅花参,主要配料有油菜和百灵菇等。把泡发后的梅花参从中间切成两半,用开水烫透,然后将水控净。经大厨烹饪,色泽红亮,再配上新鲜的百灵菇,味道嫩滑鲜甜。装盘时,在盘中摆入一圈已经烹好的油菜。翠绿的油菜配上红亮的梅花参,一盘娇艳欲滴的红烧梅花参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尝一口,味道醇厚、鲜美,具有滋阴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据介绍,梅花参又称“凤梨参”、“海花参”等,是三亚三绝之一,主要产自南海诸岛海域,因其鲜活的时候,橙色的背部生满了梅花瓣状的肉刺而得名。

梅花参是滋补品,还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可以用鸡汤清炖,也可以切片加辅料清炒。


八. 北京市 朝阳区 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 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

要先将红糖加面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酱、桂花、油,和成芝麻酱馅;用干面粉加发面,发酵后对硷。醒面后,将面按成500克一块搓成长条,然后甩成栅子,抹上糖酱,随荮随卷成筒形,揪成50克小剂,揉成圆形小桃,摁扁码入烤盘,放入烤炉烤熟,熟后晾凉,放入木箱中闷透闷软即可食。
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传入北京, 成为北京小吃。其特点是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制作方法二

盐加清水化开,和白面成面团;油加热后晾温,放小米面和均匀,成为酥油瓤;将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压扁按平,压成长条的大片,将油酥瓤均匀地涂在大片上,由外向里卷成卷,压成长条,揪成8厘米长、3厘米宽的剂子,压成横8厘米、竖18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三层;再 压成横8厘米,竖12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中间搭在一起,成为中间三层、两边两层的生坯,然后将芝麻均匀撒在生坯上,翻过来撒些水,在面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烤。 上炉时生坯横放在手上,自右至左把缸口贴满,再自上而下贴满,之后盖上盖,稍后把火拨开一半,再过3-5分钟把火全部打开烘烤,烧饼成虎皮色时即可出炉。

制作方法三

原料: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温水350ML、红糖500克、芝麻酱500克。(这里的馅料 糖火烧

是非常多的,一般的糖火烧也就用这一半的量。放多少麻酱放多少红糖,完全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吧)
做法:
1、面粉+酵母粉,倒入温水和成面团,饧30分钟。
2、擀细红糖中的硬块,与麻酱一起拌匀。
3、将面团擀成长方形,均匀涂上麻酱红糖,卷起。
4、卷好的卷略压扁,从两边向中间折叠。
5、擀成长方形薄片,一切两半。
6、取切好的一片,从两边4/1处向中间折叠两次,再擀成片,卷成卷。
7、揪成一个个小剂,两边收口向下捏紧成圆形。
8、稍压扁,烤箱预热180度烤约25分钟。

九. 广西 桂林 阳朔 松花糖

是广西桂林阳朔的。桂林兴坪松花糖是广西阳朔历史悠久的传统名点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为纯天然手工制作,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名小吃。相传,它始于清代康熙十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有一位在梧州经营糕饼生意的玉林人梁氏,因年老体,携妻还乡定居。梁氏终生无育,亦无近亲,便把松花糖的制作技艺传给他的结拜兄弟覃氏。覃氏在梁氏的资助和指导下,在玉林镇开设了“覃记饼铺”,以经营松花糖、白散、凤饼等糕点为主,生意颇为兴隆。覃氏也家景日好,后来覃氏的伙计把松花糖手工制作的手艺带到了美丽的阳朔兴坪,在这散枝开花。因为兴坪人酷爱喝茶,松花糖也就成了喝茶的绝佳搭档。成了阳朔人喜闻乐见的传统小吃。

制作流程

首先是将糯米冲成糯米粉然后反复揉搓成面团;将面团全部弄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程序是做成条,然后用刀切成颗粒,切得大小均匀,经过油炸,这个小小的颗粒就变成了圆形;在柴火灶上熬黄糖;把炸好的米粉球放入熬好的糖锅里面,不停的搅拌;将在糖锅里面混合的颗粒放入模具中,趁热将颗粒全部压入模具中;还是用刀切成需要的形状,拿下模具;然后用白纸包好。

2009年,兴坪松花糖经过阳朔政府的推荐申报公示和评审,荣获阳朔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兴坪松花糖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复杂的制作过程依然以口头或动作传承着,在添加剂色素泛滥的现代,它坚持着自己的风格,没有添加色素和添加剂,却保持着色泽棕黄,富有光泽,品质松酥,清甜香脆的特色。也只有这种真正能够触动酷爱美食的中国人的味蕾的美味,才经得起历史和人们的考验,源远流长。

三亚特产可带走的零食海南三亚特产榴莲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