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阳特产桔柚什么时候成熟 建阳桔柚畅销国内的原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1 23:05:49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竹荪

建阳竹荪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长期以来仅靠野生采集,曾作为贡品为皇家享用。我国于上世纪开始探索进行人工栽培,1986年人工栽培竹荪获得成功。建阳市是闽北最早推广竹荪栽培技术的县(市)。于1989年开始推广竹荪人工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生产面积不断扩大,1987-1998年栽培面积达1.4万亩;随后,因受栽培场地不能轮作的限制和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年生产面积在6000-9000亩之间波动。2014年全市共生产7600余亩,产竹荪干品480余吨,产值7900余万元。目前,全市13个乡(镇)均有栽培,是建阳市食用菌产品支柱品种之一。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二.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溪是著名乌龙茶的主产区,又是名茶“观音”“旦”故乡,栽培茶叶历史悠久。“观音”有“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佳称,驰名于海内外。为了适应游客参观茶园,在安溪县金谷渊港茶果坊专门设立参观场地,在西坪尧山有观音茶发源地纪念亭,在官桥有可供外商参观的安溪茶厂,县城设有茶史馆。

福建泉州安溪大多数为汉族人民,只有少数畲族居民,主要用闽南方言交流。安溪属于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为中国茶叶基地之一。是中国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全县茶园面积26万亩,年产茶叶1.4万吨,为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也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晋江西溪上游,安溪茶园面积约0.67万公顷,居全省各县市首位。盛产乌龙茶,其珍品“铁观音”远销30多国家和地区。

1995年,安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1996年11月,经国家外贸部批准,安溪茶厂获得茶叶进出口经营权,产品销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超过2000多万美元。

为了进一步全面展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以及安溪茶艺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茶文化;全面展示安溪以茶为特色,以名胜古迹为重点的黄金旅游资源,加快安溪旅游业的发展,树立茶乡新形象,安溪县承办了此次“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同时还将举办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

三.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柿丸

古田县。为驰名八闽的干果之一。柿丸甜而不腻,并含有较多的磷、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肺、止咳、补血的功能。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武夷王酒

武夷王酒——大潭佳酿三家崭

武夷王酒,原称“建兰香酒、九种兰酒、九兰香酒、建平李叶青等”。据建阳地方史料记载,建兰香酒为建阳县久负盛名的古代名酒,盛产于宋代,为李姓人家(延宾)首创酿造,因其酒香味道独特,得大家称道,故人们称其为“李独家”。据考证:建兰香酒曲种须以石缸封存,并以雪水配上建溪河畔(史称锦江)的龙井石罅清泉酿制,后以石缸封存于地窑,在春夏秋三季的九个月中,每月开坛,酒香都会更换一种特有的建兰香味。史有“品冠京华,醉李独家”的记载。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诗云:“大潭佳酿三家崭,石酝陈缸九种兰。玉液琼浆不足喻,锦江沁酿誉京杭”。足以说明“建兰香酒”当时在京城杭州的知名度。自明清以来,由“建兰香酒”演化而来的名酒尚有:建南檀酒、大潭金酒、潭阳苏合酒等名酒,史有“锦江沁液”的美称。据《建阳文史资料》黄金德记载:“民国期间,潭城酿酒名家首推黄炳林、黄金德父子,其酿造的河清酒、金樱酒、金盘露酒、绿豆烧酒等知名度很高”。其经营的“恒有酒店”生意兴隆。此外,潭城酿酒名家尚有詹家和吴家,他们的制酒工艺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潭城历来所有酿酒名家中,惟李家(延宾)名望最高,其“建兰香酒”被誉为“一品七醇九种兰”。至明清以后,此酒渐渐失传。共和国50年代后开始,建阳酒厂恢复了此种传统制酒业,一度名声远扬,引来了全国制酒现场会在潭召开。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研发,传统的建兰香酒逐步被“武夷王酒”“武夷特曲”系列名酒所取代。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五. 福建省 三明 明溪 宝石

宝石

明溪县是我国四大蓝宝石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锆石的故乡”,这里宝石资源丰富,多种宝石共生,与蓝宝石、锆石共生的有石榴石、辉晶宝石等。明溪宝石系1965年原福建省地质局304地质队在明溪开展金刚石原生矿普查时首次发现。1979年起省地质二队再度进行较细勘查,探明是一个大型蓝宝石砂矿区,分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经分析查证为距今1500万年前,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瑰宝。1990年,明溪县宝石厂在工商局支持下,发挥明溪的资源优势,开发了宝石加工项目,从事宝石的开采、选矿、加工和销售。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气糕

气糕把粳米碾成粉,然后放在木制杯状模型里,放在炊锅里蒸熟。气糕中间放少许红糖或白糖,顶上也主些红糖或白糖。( 福鼎)

七.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潭鲟

鲟是甲壳纲节肢动物,蝤蛑科,即蟹类的一种,形状似蟹但扁而大,壳坚圆而微长,胸肢(脚)五对,最前一对叫螯,像钳子,粗壮有力,用于取食拒敌,最后一对扁阔似浆,适于水中游泳,中三对皆爪足,爬行用。鲟的肉味特美且营养甚富,中外人士无不能为宴席上的佳肴。而闽江口的川石、东岸、下岸、白潭、普井等地地产的鲟,肉味尤其美,称鲟中之最。因为此地的鲟常群木妻海滨泥沙中,闽江口是江海交界处,海水不那么咸,而且从海底到两岸多是岩地,这里的鲟,自孵化出来到长大,长期泡在半咸淡海水里,又常在硬板板的岩石上爬,所以爪钝肉实不咸,洁净又没有土味,当地人特称为潭鲟。又因其煮熟后甲壳皆无法与闽江口潭鲟相比。鲟冬季长得坚实满膏最佳,雌的比雄的尤佳。辨别雌鲟一般是翻看鲟的腹部作判断。雄鲟的脐狭长,叫尖脐;雌的脐圆润,叫圆脐。看底部线纹的深浅则知坚实与否,鲟壳两端底面透红也是丰满肉实的标志。鲟的营养成分丰富,大有补体固本的作用。大金鲟治小孩夜间遗尿症很有效。鲟在市场上的卖价很高,一只大鲟值上百元,所以捕鲟或养鲟为业的,大有利可图。闽江口捕鲟,一天两潮水,多采用倒小竹篓上铒,于退潮时预先安置岸 旁的土塍、岩隙诱捕,鲟爬进篓内就出不来了。( 连江县)

八.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 建阳米饭饼

建阳米饭饼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的。建阳米饭饼的原材料是选用水乡荡区盛产的稻米制成。出锅的米饼外焦里嫩,绵软喷香,入口即化,食多不腻。

米饭饼,俗称“御饼”,建湖一带农村主妇几乎都谙制作,要用熟糊拌面,稍一发酵,即可上锅做饼。其中以建阳米饭饼吃起来特别有风味,饼面洁白,上有小孔,能卷起几层皮子,松软爽口,饼粑呈焦黄色,脆而香甜,健胃易消化,老幼都爱吃。

此饼除上述特色外,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饼史。据传宋末丞相陆秀夫与米饭饼有着不懈之缘。秀夫小时候断奶早,喂过好几种糕点,都不服肚,惟有喂米饭饼既肯吃又不闹肚泻,便逐渐养成爱吃此饼的习惯。陆公年届入学时,仍喜食米饭饼,甚至吃饼成瘾,为珍惜学习光阴,常常不回家吃饭,爱把米饭饼揣在怀内,饿时以饼充饥。后来他去外地读书,一旦返回故里,总要请家里人做些米饭饼,晒成饼干,以便带着食用。做官后,每每用米饭饼作早餐,还常以米饭饼招待亲朋贵客,就连皇帝吃了也赞不绝口,钦赐为“御饼”。如今,在水乡熟食中,米饭饼仍被列为饼类之冠,经久不衰,十分畅销。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小湖水仙

小湖水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憩偷闲细品茶,湖光潋滟映云霞。水源地脉光天阔,仙洞岩叉宝物华。飘逸提神兴百业,香醇可口乐千家。四方共享芬芳韵,海外驰名翘指夸。”这首七律诗描写的是福建建阳的小湖水仙茶。在福建素有“香不过肉桂,韵不过红袍,醇不过水仙”的说法。水仙茶名列48个“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首,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堪称福建乌龙茶中的一颗明珠。

福建建阳被称为水仙茶的发源地。这里既有田园自然的风光,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于是,“宋韵中国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特别报道组一行将问茶之旅的脚步选在这里。9月12日,在建阳区委报道组组长王柳珍、建阳区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全祖和以及《闽北日报》编委叶国宝、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徐陆锋的带领下,来到建阳小湖镇,探寻水仙茶的醇香。

小湖镇地处建阳东部,南浦溪畔,距城区22公里,205国道线纵穿小湖镇,素有 “水仙茶故乡”之称。目前,全镇共有茶田5300 亩,年产毛茶近万担。初入小湖镇,在205国道路口处便看到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为小湖镇题写的“水仙茶发源地”六个大字。

水仙茶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以其为原料制成的乌龙茶更是香气极高、滋味甘醇,其形似青蛙,头相卷曲;其色似蛙皮,叶底明亮,金边银底;汤色金黄,闻之有兰花香,喝之有回甘味。因而成为福建省茶叶之名优产品,属于乌龙茶类的佼佼者。小湖水仙茶生产历史已近200年,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市场声誉。早在1910年,小湖水仙茶就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1914年又获巴拿马展览品赛会一等奖;1926年大湖著名茶艺大师、茶业巨子黄秉镛先生所精制“金凤岩水仙”,在福建省闽北产茶区域茶叶赛会上获唯一的茶树良种优等奖。时任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书“武彝0”金匾赠送,小湖水仙名扬天下。

“小湖水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行政区域内(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 共8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即水吉镇、漳墩镇、小湖镇、将口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书坊乡、崇雒乡、回龙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

该区域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全年雨日达176天,雾日105天。冬短夏长,秋冬多雾。产区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土层平均厚度达1.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为2.91%,PH值在4.6-6.5之间。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小湖水仙”独特优异的品质特征。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古汉城酒

古汉城酒——芳香郁馥回味长

古汉城酒,其前身为闽越王命名的“城村佳酿”“建兰醇香”。(传说闽越王用此酒为宝剑利刃,因“剑”与“建”谐音,故名)。根据传说,此酒为武夷山城村越王城里久负盛名的古酒,为宫中制酒大师首创酿造,因其酒“芳香郁馥、清爽可口、醇味浓烈、回甜悠长”的独特品质,欣得闽越王及文武百官和当地百姓的交口称道。“古汉城”位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中国福建武夷山城村,宋代以前属建阳县辖区,与建阳相距仅35公里。这里青山绿水,稻花飘香,文化深厚,酒业发达。“古汉城”的“建兰醇香”与建阳“大潭城”的“九兰香酒”,其酿造技术异曲同工。尤其是古汉城遗址内至今还保留着一口“永不枯”的水井,其水质为超一类的洁净水,水质标准不仅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而且是特别适合用于制作米酒。据考证,闽越王城当年就是用这口井水酿造出“城村佳酿”和“建兰醇香”的。古汉城酒,以古汉城命名,这一著名商标由“建阳古汉城酒业公司”注册。是在古汉城传统名酒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开发、再创造,它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建阳市所生产的“嘉禾稻米”(宋景定皇帝嘉许并命名的)为基本原料,采用老窑发酵,微机调味,精心配制而成。古汉城酒现已开发成有“古汉城”白酒及“考亭仙露”加饭酒等系列品牌,上市后得消费者高度评价。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建阳特产桔柚呼市特产批发供应商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