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特产手工画 瑶族手工艺品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4 16:23:06

一.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手工布鞋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二.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手工臊子面

臊子面的肉臊子用的是带皮的五花肉,汤是敲碎的大棒骨熬了几个小时的高汤,在汤中加入黄花、木耳、西红柿丁、小豆腐块煮至汤开。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浇汤后再依次放入肉哨子、鸡蛋饼丁、葱花、香菜、油泼辣子而成。

三. 广西 贺州 富川瑶族自治县 贺州大肉姜

名称: 大肉姜 产地: 贺州

    贺州市大肉姜以块茎肥大、皮薄、肉厚、纤维少、脆嫩、辣味适中、汁多、品质好、耐贮运等特点而远近闻名,全市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5万亩,6.5万多吨,由于大肉姜具有可作为烹调佐料和药用功效,深受市民青睐,近年来,其鲜品或加工产品畅销日本、新加坡、粤、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四. 吉林省 吉林市 舒兰市 吉林手工彩绘木雕

吉林手工彩绘木雕是采用木质细腻的桦木,经手工雕刻而成。主要以飞禽走兽为题材,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深受欧美、东南亚、非洲和中国周边地区、国家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吉林)

五. 广西 桂林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月柿

恭城月柿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恭城月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恭城月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恭城县自1983年开始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经过近20年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被自治区誉为“恭城模式”在全广西推广,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月柿之乡”称号;2001年12月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00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为31.5万亩,其中月柿9.2万亩,投产面积为7.4万亩,产量为7.15万吨。是广西唯一获得优良单株奖的县。2001年恭城月柿被评为“中华名果”。

月柿是恭城县的拳头产品,县乡各级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都十分关心和重视月柿的生产,预计在明年可完成10万亩恭城月柿的计划种植目标。其主要分布在莲花镇、平安乡、西岭乡等几个乡镇,莲花镇现有一个万亩无公害规范化栽培基地。恭城月柿的成功栽培,主要还是得益于恭城县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因为多数使用沼液、沼渣等有机肥,大大地减轻了病虫的为害,控制了恭城月柿生理落果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经验,大多数果农已掌握了月柿的管理技术,平均亩产3000公斤左右,高的达6000公斤,基本上达到稳产丰产,其经济效益在沙田柚和柑橙之上。近两年,恭城月柿的种植大多是向荒坡、荒山上发展,作为一种经济林,一可造林绿化,二可增加可观的收入。山区种植月柿、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果大、丰产,外形美观,表皮有一层白白地粉霜,客商特别喜欢收购,价格当然偏高,而平地上粉霜比较少。原因是山区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度稍底,山坡上比较容易形成自然风,果园内通风比较好。因此县政府鼓励果农在坡度25°以下的坡地种植恭城月柿,促使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恭城月柿,又名恭城水柿、柿饼。柿果实色泽鲜艳,味甜汁多。除供鲜食外,可制成柿饼、柿角、柿汁;可加工成柿糖、柿蜜;可代替粮食制醋、酿酒。柿的果实及其加工品,还有医疗作用,可治肠胃病,可止血润便,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恭城月柿是广西传统出口创汇的名优产品之一,果型美观,色泽鲜明;脆柿味甜可口,冻柿清香甜心,柿饼甘柔如饴。形似圆月的柿饼,肉红透明无籽,凝霜后,白里透红、皮脆柔软、清甜芳香。

在2000年荣获中华果品流通协会“中华名果”荣誉称号。该果可制成柿饼,形状如月,故称月柿。1996年,国家农业部授予恭城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月柿之乡”光荣称号。现种植面积10.04万亩,季产量清甜芳香。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恭城月柿”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恭城月柿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即:东经110°36′41″~111°10′12″,北纬24°36′50″~25°17′15″之间,包括三镇六乡: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西岭乡、加会乡、三江乡、观音乡、龙虎乡及其所辖的117个行政村。区域面积为2139.31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恭城月柿果实为扁圆形,果皮橙黄色至橙红色,皮薄光滑,有果粉,无核。红柿:果肉红色、透明,质软,汁多,味清甜。脆柿:果肉黄色,质地脆,味甜,有香味。柿饼:形似圆月,故名“月柿”,有柿霜,肉红透明,质柔软,清甜,有香味。 4.2内在品质:恭城月柿含总糖≥16.7g/100g;维生素C≥19.4mg/100g;钙≥4.99mg/100g;磷≥12.0mg/100g;粗纤维≥0.4%。 4.3安全要求:恭城月柿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NY5421-2004《无公害食品柿》标准要求。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手工绣花鞋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瑶族小鱼干

瑶族小鱼干

这种小鱼据称生长山沟里,个头虽小,来头可不小。山里的鱼生长在山泉溪流当中,鱼肉香甜而无一点腥味。山里人捕捞到小鱼后,一般会把它风干成为鱼干。这些小鱼干大小还不到一个手指头粗,最好的做法莫过于浸泡后进行拉油。

这种小鱼干卖相倒有山里纯朴的风格,拉过油后,放上几抹姜丝、淋上酱油就可以上菜了。而且因为是高山鱼,在泉水的浸润下鱼肉变得比一般的鱼要可口得多,鱼骨也很细软。

八. 广西 贺州 富川瑶族自治县 富川野蕨菜

富川野蕨菜是广西贺州的名优,主产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产地环境

富川瑶族自治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均气温为19℃,年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温度-3℃,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年相对湿度75%。当地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为野蕨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形态特征

蕨菜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5~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0,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九. 广西 贺州 富川瑶族自治县 富钟水牛

【种质原产地】 广西的富川和钟山

【主产区与分布】 广西的富川和钟山

【被毛颜色】 毛色有黑灰和石板青两种多数为灰黑色,。颈下胸前有条新月形的白带

【体型特征】 体型高大,粗糙紧凑,发育匀称,背腰宽且平直。

【头部特征】 头大小适中,公牛头粗糙雄健,母牛头清秀而略长。嘴筒粗,四方口,口叉大,,鼻镜宽大,色灰黑。眼圆有神,稍突。耳大而灵活,母牛颈宽平,公牛额稍突起。

【角型特征】 角根粗,呈四方形,向后弯曲成半月形,公牛角较粗,为龙门大角,母牛角较细长。

【胸部特征】 前躯宽大,胸深,肋骨张开

【腹部特征】 公牛腹部紧凑,如马腹形,母牛腹圆而大

【背腰特征】 背腰宽且平直

【尻部特征】 母牛后躯发达,尻略斜,0呈圆柱状

【四肢特征】 四肢粗壮,前肢正直,后肢微弯曲

【蹄部特征】 蹄圆结实,蹄圆大,黑色或灰黑色

【种质优缺点】 体型高大,匀称,结实紧凑,行动有力,性驯是良好的役用牛型。但公牛-较小而不显露。

十.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瑶族绣花鞋

瑶族的绣花鞋通常为“大脚鞋”,但由于受到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生活习俗仿效汉族,妇女裹小脚就是突出的一例。

现在看到的这双“三寸金莲”是清末民初瑶族贵族妇女家居时穿用的小脚鞋,其造型、花纹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同。鞋面为黄缎布,上绣太阳、凤凰、花草等图案,色彩斑斓,极具变化。此鞋开口较阔,黑布镶边,蓝布为底,用麻线纳成后又在前后各加一块羊皮,既防滑,又耐磨。该鞋无论是刺绣工艺、色彩搭配,还是材料的选择都是典型的瑶族风格。

瑶族是一个分布十分广泛的南方民族,支系复杂,以服饰来划分就有“花裤瑶”、“花篮瑶”等不同称谓。鞋的式样也很多,湘桂交界处的瑶族绣花鞋有两种:一是节日喜庆时穿的“镶边鞋”,一是姑娘出嫁时穿的“乘海鞋”,也称“登云绣鞋”。“乘海鞋”鞋尖上翻,形如龙头彩船,鞋面图案犹如波涛汹涌,又似彩云翻滚。传说,瑶族先民在飘洋过海时,遇上风暴,只有一艘龙船化险为夷。于是,有了龙船形状的“乘海鞋”。这里展示的这双绣花鞋,是典型的“缠绣”,青色绸布面上绣有抽象的云头纹、鱼纹、鸟纹等图案,以彩线为主,间有金属亮片修饰,鞋口作螺旋纹装饰。整个鞋子美观大方,是瑶族传统手工鞋的代表作。

广西特产和风俗绘画图民族特产绘画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