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大龙虾 中国大龙虾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1 10:57:55

一.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龙虾球

龙虾球

菜式配料

900克左右的大龙虾。

姜、葱、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鸡蛋清、猪朥、火腿、芫荽叶。

菜式制作

取900克左右的大龙虾,按生炊大龙虾的方法切好起肉,并把龙虾肉切成相等的十块,用姜、葱、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鸡蛋清拌均匀,略腌10分钟;猪朥网切小方块,上面放一小块火腿和芫荽叶,摆成花纹,再放上龙虾肉,包成块状,把龙虾肉、龙虾头、尾摆成龙虾状,上蒸笼用旺火炊6-7分钟,用原汁勾薄糊淋上。

二.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中国鲎

福建中国鲎:产于长江口以南沿岸海域,福建省为主要产地,平潭县为产量最大的县份之一。其卵、肉、肢及肉脏均可食,烩制成美味佳品。又为全身性水生药用动物,对痔、疔、癣、痢、红眼、青光眼、子宫颈癌出血等疾病均有疗效。

三. 香港 芝士龙虾

芝士龙虾制作材料:大龙虾两只,牛油三大匙,芝士三片,洋葱末一大匙,蒜蓉一茶匙,高汤5大匙,盐少许。



做法:



1、龙虾切块,用少量淀粉涂匀,下油锅炸至变红捞起,沥干油。

2、锅里放牛油,洋葱粒,蒜粒,炒香后加上高汤,芝士煮溶,放盐调味,将龙虾放入
轻炒拌均即可。

3、龙虾爪蒸熟起肉,沾柠檬牛油酱。

四. 安徽省 合肥 长丰县 淡水龙虾

全市龙虾养殖面积已达6.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40%;养殖产量达2.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0%;龙虾繁育量达50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280%。合肥已成为全国主要的龙虾人工繁育基地和养殖主产地,是全国名副其实的“淡水龙虾之都”。

近年来,合肥不断加大龙虾产业的政策扶持,制订了《龙虾产业发展规划》和《2007年龙虾养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发展沿巢湖和瓦东干渠两个横跨100公里的龙虾养殖带。

五. 浙江省 温州 洞头县 海草龙虾面

海草龙虾面

海草龙虾面:龙虾肉打成虾茸制成虾面,再加入龙须菜。

六. 湖北省 荆州 公安县 公安小龙虾

公安小龙虾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公安小龙虾以其味美、价廉、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出口量连年增加,消费量不断增大。

近些年来,公安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调整种养模式,着力发展小龙虾养殖,取得了一定实效。目前,该县已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20万亩,其中:虾稻连作18.2万亩,池塘套养1.8万亩。小龙虾产量达1.5万吨,产值达2.4亿元,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12.2%,带动全县农民人平增收200元以上。同时,公安县通过与长江大学、荆州市水科所等水产科研院所合作,对小龙虾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与试生产,已获得成功,生产出小龙虾苗种20多万尾。在此基础上,该县已先后建立了麻豪口镇月湖村、黄山头镇栗树村、闸口镇榨岭村等6大小龙虾种源基地,年生产虾苗6000多万尾,培育种虾600万公斤。2013年,该县虾稻连作的效益普遍上升,平均亩产稻谷1200斤左右、小龙虾200斤以上,综合效益超过3000元。麻豪口镇黄岭村农民段道坤发展虾稻连作27亩,产小龙虾8500斤、稻谷4.3万斤,创总产值15.6万元,其中小龙虾10.2万元,稻谷5.4万元,亩平纯收入4617万元。

小龙虾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主导产业。

七. 安徽省 马鞍山 雨山区 马鞍山龙虾

马鞍山龙虾

龙虾,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民间又俗称虾王。是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属动物。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

八. 安徽省 合肥 长丰县 下塘龙虾

下塘龙虾是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姜大坝龙虾养殖场生产的优质龙虾。

龙虾,翔游浅底的水中呆“将军”,它既没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尊容,也没有跻身珍稀和名贵之 列,甚至于一度被人们误解为泛滥成灾的渣滓。如今,在人们的眼中,龙虾的形象大为改观,身价倍增,套举时髦的话,人气指数一路飙升。

自省城合肥向北沿合水公路驱车数十公里,便来到素有“千年古镇,四方辐辏”之称的下塘。徜徉于古镇的店铺酒肆,品位风味独特的下塘烧饼,其乐无穷。不过,阡陌之间纵横交错的龙虾养殖场更能聚焦游人的目光。沿堤而行,红褐色的精灵们时而倏地一窜,时而趴在水草上悠闲地呼吸新鲜空气,此情此景,令人驻足流连,耳目一新。

龙虾,学名“克氏鳌虾”,追溯求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其子孙香火旺盛,绵延不绝。在农村,大家都称它海虾,因为其横行与稻田水沟,在田埂边打洞生息繁衍,往往头天稻田里的水还满盈盈的,第二天就底朝天,这都是龙虾惹的祸。有如此的“能耐”,龙虾一族自然难逃厄运,人人得而诛之,或丢弃于田边,或带回家成为家鸭的美味佳肴。

在农村,虽然大人们对龙虾颇不感冒,但孩童们还是从中寻到了许多乐趣,度过了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春暖花开时节,池塘和水沟里的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春草挟着水珠荡漾,龙虾也蠢蠢欲动,犹如之蛙以为自己是塘中主宰,自以为是的挥舞着大爪寻觅猎物。

这时候,放学的孩子呼朋引伴,随手掰根枝条,毫不费劲的找来饵料,用绳拴住,抛下自制的简易渔具,不出三分钟,就有呆头呆脑的大龙虾成为俘虏。如此反复,收获多多。即使是侥幸逃脱多次的狡猾的龙虾,终究抗拒不了美味的吸引,直至成为孩子们的战利品时还紧紧地钳着食物,憨憨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先被农户们视作洪水猛兽的龙虾逐渐成为香饽饽。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虾壳中“甲壳素”提纯的“可聚糖”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祛除体内毒素等功能,被科学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之后的“生命第六要素”。一年四季除了冬季以外,每到逢集,农村集镇的路边、巷道,都少不了龙虾经纪人忙碌的身影。龙虾享受到隆重的礼遇,乘上了汽车、火车甚至飞机,一路颠簸奔向各大宾馆饭店。随着龙虾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原先自生自息的龙虾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由于龙虾易饲养,繁殖快,精明的农户看准行情,走上了人工养殖之路。九十年代初,下塘镇农户率先吃起了“螃蟹”,经过科学养殖,获得了较高的回报。周边乡镇的农户一应而起,打响了龙虾养殖的穿插战,稻田、水沟、塘坝都被充分利用起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下塘龙虾养殖呈现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赢得了“龙虾之乡”的美誉,大大增强了全县各乡镇农户养殖龙虾的信心。座落在下塘镇的龙虾加工企业安徽金鹏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开足马力,每年加工鲜活龙虾120万公斤,产品进入欧美和韩国市场,成为合肥地区第一家龙虾加工出口企业。强大的“龙头”、繁荣的市场推进了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

龙虾给农户带来了实惠,为食客带来了欢娱。2003年,首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在一片欢腾中拉开帷幕,它迅速聚集了世人的眼光,新闻媒体也对这一新生事物给予了长篇报道。

火火的盛夏,火火地度过。龙虾煎、炸、烹、煮、烧、烤皆宜,令人大快朵颐。君不见,马路边的龙虾城、大排挡人潮如织。吃龙虾、喝啤酒已是消暑度夏的一种惬意方式,小而紧凑的空间里,彼此不必矜持,不同的情绪可以自由地释放。、红红火火的合肥龙虾节刚一开幕,下塘镇便抢占商机,强劲推出“访千年古镇、游龙虾之乡”活动,让都市人体验到了休闲度假的生态观光的乐趣。旖旎美妙的田园风光、意韵悠长的掌故传说,使游客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放下手中繁杂的事务,到龙虾之乡来吧,龙虾之乡定会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九.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大麻鸭

靖西大麻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靖西1鸭,是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为广西地方优良家禽品种,是当地最大型的地方优良鸭种。

主要特性

靖西1鸭体型硕大,躯干呈长方形,羽色为深麻型。头部羽色分别为乌绿色、细点黑白花,亮绿色,胫、蹼分别为橘红色或褐色、橘黄色、黑褐色。初生重48克,成年体重公鸭为2.7千克,母鸭为2.5千克。屠宰测定:90日龄公鸭半净膛为84.08%,全净膛为72.77%,母鸭半净膛为80.21%,全净膛为72.16%。130~140天开产,平均年产蛋140~150枚,平均蛋重为86.7克。壳色青、白均有,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10~20,种蛋受精率约95%。

靖西马鸭

主要价值

靖西马鸭具有肉质上佳的特点,用来制作烤鸭是靖西宴请宾朋时首选的美味佳肴;经师傅用秘方配料腌制,之后挂炉用碳火慢慢的烤,再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出炉的时候全是一个特点:金黄色的外皮,可以听见鸭皮上噼啪作响的声音,香气四溢。

靖西烤鸭

靖西马鸭还是制作闻名遐迩的靖西腊鸭的上好材料。用靖西马鸭加工制成的腊鸭,解放前就以其独具的特色闻名于世,近销百色、南宁、广州、云南、贵州,远销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解放后曾一度组织生产、加工、销售。腊鸭制作师傅根据靖西的气候特点,吸取了外地经验,用独特的方法,把靖西马鸭制作加工成剔骨腊鸭和带骨腊鸭两大类产品。剔骨腊鸭的品种有鸭饼、葫芦鸭、封鸭等,带骨腊鸭有马鞍鸭、半边鸭、葵扇鸭等。在这些品种中,封鸭最具特色,其外观仍是一只完整的鸭,内则填有猪肉、猪肝,并配有蛤蚧、白花蛇等各种名贵药材和佐料,不仅形成香气馥郁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滋补健身的佳品。

十.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 中国鸽子花树

书名珙桐,又名空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科种的古老,孑遗的珍贵树种,属珙桐科珙桐属, 为落叶乔木,胸径一般为50厘米,高十五米至三十米。其木材为浅黄色,结构均匀,轻软,是制作仪器、乐器,家具的好材料。“物以稀为贵”。珙桐这一珍贵树种,在世界稀有,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不畏艰险,远涉重洋,来我国实地考察,引进苗木,进行栽培并获得成功。一 九七五年,国家规定珙桐为国家一类保护树种。( 张家界)
武汉特产大龙虾大龙虾是哪里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