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江陵土特产 荆州十大特产排行榜及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5:46:46

一.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荆江鸭

荆江鸭头稍小,额微隆起,似“鳝鱼”头型。眼大有神,眼上方有一长条眉状白毛。颈细长而灵活,体躯稍长,肩部较窄,背平直向后倾斜并逐渐变宽,腹部深落,个体小而结实,属蛋用鸭体型。上喙呈石青色,下喙及胫蹼为橙黄色。全身羽毛紧凑,公鸭头颈部为翠绿色,颈以下至背腰部为深褐色,尾部为淡灰色;母鸭头颈多为灰黄色,背腰部为黄底黑碎斑或褐底黑碎斑,以前者居多。成年鸭体型外貌与1982年比较,变化基本不大。

荆江鸭

荆州市沙市区荆江鸭产销协会

11537999

二.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甲鱼

洪湖甲鱼是洪湖著名的之一,历年为国家大宗出口产品,名贵紧俏, 久负盛名。甲鱼,学名鳖,又称团鱼,爬行纲,鳖科。甲鱼通常为橄榄色,一般长24厘米,宽16厘米,栖于河湖、池沼中。洪湖为富水之域,域内湖泊星罗棋布,水草丰茂,鱼、虾、螺密集,是甲鱼生繁殖的天然场所。所产甲鱼体硕肉肥,虽可常年捕获,但仍在国外市场上供应不求。

洪湖甲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甲鱼肉营养价值极高,是宴席上的佳肴美味。甲壳含有动物胶、碘质、维生素D等成分,以醋炙酥,或熬胶,药性尤佳,对医治阴虚,劳热、骨蒸、症瘕积聚等症,疗效显著,亦可用业医治结核、疟疾、脾脏肿大等病症。

三.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三全”宴

 年三十的团圆饭,湖北人的“三全”宴可吃得相当讲究。年夜饭中,一般要用“三全”,即全鸡、全鱼、全鸭,还要有“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为了避免菜变凉,近年来湖北们习惯在年夜饭的桌上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有节日气氛。

    鸡在年夜饭中并不算什么新奇的菜式,不过湖北人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比如他们习惯在过年的头一餐喝鸡汤,这象征着“清泰平安”之意。鸡的哪个部位归谁吃也十分讲究。据说家中主要的劳力则要吃鸡爪,意味着来年可以“抓财”,而年轻的学生则需要吃鸡翅膀,意指能展翅高飞,而剩下的人则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

    除此之外,在荆州、沙市一带,人们在新年的第一餐中必吃鸡蛋。这表示在新的一年中,人们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寄予“吉祥如意”的希望。如果有客人登门拜访,则需要准备几个又嫩又滑的荷包蛋,这样他们便可以在来年中“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四.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松滋鸡

松滋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滋鸡是湖北荆州松滋的。

松滋鸡

松滋市惠民土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13660550

活鸡

五.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南湖萝卜

南湖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湖萝卜是湖北荆州荆州区的。

南湖萝卜

荆州市荆州区土产销协会

14228831

萝卜(新鲜蔬菜)

六.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猪

监利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监利猪是湖北优良地方猪种,为我国华中类型代表品种之一,具有早熟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抗病力较强、母性好、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1956年全国猪种普查时,最先在监利新洲、堤头、朱河、尺八、上车等地发现,1959年统一命名为“监利猪”。监利猪以肉嫩味美而闻名,历史上有“监猪介贡”之说。据《监利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监利土猪曾作为贡品上解京都,故又称“贡猪”,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

品种特征

监利猪的躯干、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俗称“两头黑”猪。皮上黑白毛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上着生白毛,称“晕带”。额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由额心伸延至鼻梁,称“破头花”。多数尾尖有白毛。少数猪的躯干上有—两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头大小适中,鼻一般直长,鼻吻多为肉红色,称“肉嘴”,也有黑色的,称“铁嘴”;上下唇结合较好,称“鲫鱼嘴”,额多有皱纹;耳中等大而下垂;背腰微凹,腹大下垂,母猪0很少拖地,臀倾斜,后肢多卧系。

品种性能监利猪体型中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分别为130.18公斤、135.64厘米、73.96厘米、120.43厘米;母猪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分别为94.02公斤、122.67厘米、61.55厘米、107.35厘米。 监利猪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具有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外貌一致,适应性强,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边长边肥,周转快,骨细,肉质嫩美,繁殖性能好以及“种小肥猪大“的特点,但也存在斜尻、卧系和瘦肉率不高的缺点

监利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监利猪主产于监利,位于东经112°35′— 113°19′、北纬29°26′—30°12′之间,共23个乡镇场。具体范围为: 南临长江,与湖南华容、岳阳交壤,包括大垸、红城、容城、上车、朱河、尺八、三洲、柘木、白螺等9个乡镇场;东跨洪湖,与洪湖市接壤,包括桥市、棋盘、汴河、福田、分盐、龚场、网市等7个乡镇;西接江陵,包括程集、汪桥2个乡镇;北依东荆河,与潜江、仙桃接壤,包括黄歇、荒湖、新沟、等3个乡镇;中部有毛市、周老2个乡镇。产区总面积13.72万公顷,存栏监利母猪(能繁)3000多头,年产监利猪及杂交一代育肥猪5万头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监利猪体格中等,躯干、四肢为白色,头、颈、臀为黑色,俗称“两头乌”;皮上黑白毛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上着生白毛,称“晕带”;额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多数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两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头大小适中,鼻一般直长,鼻为肉色,称“肉嘴”,也有黑色的称“铁嘴”;额多有皱纹,腰背微凹,腹大下垂。育肥猪饲养至180-240天出栏,屠宰体重75公斤以上。胴体肉脂分明,瘦肉鲜红,肥肉洁白,膘厚3-4厘米。 2、内存品质指标:监利猪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瘦肉率44.32%。每百克瘦肉中,蛋白质≥19.0%,实测20.2%;脂肪≤6.0%,实测3.1%,灰分≤1.5%,实测1.1%。富含各种氨基酸。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的规定。

七.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酥炸春卷

    “春卷”是荆州城区春节期间宴请宾客的民间佳肴。杜甫曾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春盘”是用薄饼卷蔬菜的食品。明清以来,春盘便逐渐演变成了“春卷”。    


   有关“春卷”还有一段趣闻。传说京城有僧人来江陵一座庙宇住时,闻到隔壁酒店炸春卷的香味,按捺不住,便破戒跳墙饱食了一顿。故有“春到江陵卷异香,无怪高僧跳高墙”之说。

八.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菱角

洪湖菱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洪湖菱角

洪湖市莲藕协会

菱角是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九.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荆沙鱼糕

鱼糕,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头子”菜。是湖北省荆州市传统名菜之一,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是湖北省荆州市立新乡荆沙村的传承之一。

鱼肉糕因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开始成为楚宫廷头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宫廷菜,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百合糕因此而得名。

信息来源:沙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苏州弹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由于和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经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即习惯性地将其与苏州评话合称之为“苏州评弹”。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苏州弹词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技艺十分发达。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苏州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理者,贯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颐也。细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

苏州弹词的节目以长篇为主,传统的代表性节目有《三笑》、《倭袍传》、《描金凤》、《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等几十部。早期的著名艺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姚豫章、马如飞、赵湘舟和王石泉等。清末民初出现了大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苏州弹词进入鼎盛期,节目丰富,流派纷呈,以演唱的音乐风格区分,就有“沈(俭安)调”、“薛(筱卿)调”、“魏(钰卿)调”、“夏(荷生)调”、“周(玉泉)调”、“徐(云志)调”、“蒋(月泉)调”等十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弹词艺术经过艺人们自觉的整旧创新,艺术上有了很大的飞跃。新节目不断涌现,长篇有《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李闯王》、《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的种子》、《江南红》、《夺印》、《李双双》等,中篇和常独立演出的“选回”有《老地保》、《厅堂夺子》、《玄都求雨》、《花厅评理》、《怒碰粮船》、《庵堂认母》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芦苇青青》、《新琵琶行》、《白衣血冤》、《大脚皇后》等。

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荆州特产十大排名荆州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