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酒家特产推荐 广州酒家菜谱及价格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9 18:56:08

一.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广州彩瓷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彩瓷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彩瓷又叫广州织会彩瓷。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后烧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广州彩瓷大都采用我国的织锦图案,以颜色鲜明绚丽而著称,是我国釉上彩瓷的一个独特的品种。

所谓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珐琅彩,以其高贵艳丽的特色,备受中外人士的喜爱,被清廷列为贡品,外国一些王室贵族派官员专程来广州求购。后来干脆由欧洲商人带来彩瓷图样由中国商人按要求制造,专供出口。那时广东商人从景德镇运来瓷坯,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

广州彩瓷承明代彩瓷的艺术特色,吸收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逐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并将许多图案固定下来,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例如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

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为了给欧洲各国加工彩绘瓷器,当地商人将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器运到广州,仿西洋画彩绘后再售于外商。广州十三行商开办时已设专营广彩出口的瓷庄和洋行。

广彩以色彩绚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在洁白的瓷器上艺人们手工织上金线,如万缕金丝依附在宝石上,给人以雍容华责之感。生产广彩用的白瓷胎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和本地的各大瓷区。广彩有大红、水青、大绿、鹤春、艳黑、双黄等二十多种颜色,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法,在白瓷胎上绘制出优美的花纹图案,然后放进空中烧制完成。

广彩的彩绘制作工艺工序有七道:描线、填色、织金、填绿、斗彩、包金口、烧花。广彩的图案有人物、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等。广彩产品主要有陈列艺术瓷、日用欣赏瓷、工艺瓷三大类,仅工艺瓷就有五百多个品种、两千多个花式。


余培锡 余培锡,又名余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传承人。1929年生,广东台山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现当代该行业的最老行尊。余培锡于1945年9月-1947年9月师从舅舅司徒美(广彩名师)学艺,后于广州古老牛瓷厂、香港余培健广彩艺术工作室从事广彩创作、设计、制作。余培锡连续从事广彩艺术60年,不断挖掘传统花式,又在继承传统花式的基础上,吸收各种中外艺术精华和现代生活题材,不断地设计新花式,以适应变...... 详细>>>

二.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金银花蜜

金银花蜜,是采用新鲜野生金银花加入纯正冬蜜浸制,具有清热利湿、解疮毒、去肝火之功效。( 从化)

三.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王富来腊肉

王富来腊肉为广式腊肉,选取新鲜猪肉、白糖、盐、汾酒、酱油深加工制作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依照民间习俗天然生晒,腊肉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咸甜味协调,具有糖、酒与肉混合后的醇香腊香味。2002年,王富来成为增城腊味生产企业第一家申报国家商标的私营企业。2005年,王富来腊味厂顺利通过国家QS认证,成为增城同行业中最先获得国家QS认证的企业。2009年增城腊味行业中首家获得”广州市著名商标“。

“以人为本、健康食品,做良心企业”为宗旨,提升品牌知名度,让王富来腊肉成为餐桌上一道佳肴。

四.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洛浦慈菇

慈菇(又称芽菇)一种无公害的绿色保健食品,其果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蔬菜水果,肉质较坚实,皮和肉均呈黄白色,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锌、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肌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有记载,中医认为慈菇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洛浦慈菇主要产区为东乡村、沙溪村、洛溪村,按当地的乡俗,过去多以慈菇比作男丁赠予新嫁的女子,并祝愿:“来年生个慈菇丁”,这样使带有多子多孙寓意的慈菇颇受人们青睐。洛浦出产的慈菇个体较大,品质特优,近年更荣登番禺“十大名特农产品”之列。2006年,新成立的洛浦街为进一步推广这张番禺农业产品的名片,通过立项扶持、建立生产基地等,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扩大品牌效应,让慈菇远销海内外,成为人们喜爱的送礼佳品,别具风味的特色手信。

五.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庵丁

学名是中华海鲇。无鳞,有粘液,骨硬,头部有两粒石,鳃后两侧及背鳍有刺;头大身小,看似无肉,但其肉质甜滑,味道鲜美,有“低等鱼,高等吃”的说法。传统吃法是罗卜焖庵丁,味道非常清甜鲜美。( 番禺)

六.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广州萨其马

此点心系由广州人制作,却深得满族人喜爱。相传,清代驻防广州的满族将军姓萨,喜骑马打猎,爱吃点心。每次打猎,必备点心,且不重样。长此以往,厨师难以再出花样,为此常遭训斥,并以杀头相逼。厨师无奈,随便取些面粉,拌上鸡蛋,用油炸成七零八碎的面皮,淋上白糖水,压切成块,送给萨将军,出乎意料的是,这食品大受将军喜欢,问其名,仆人将"杀骑马"错传为"萨其马"。从此,这点心世代流传。

七.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黄塘头莱

正果镇黄塘头菜有数百年历史,历代贡品,因主要在正果镇黄塘村种植正宗而得名。黄塘头菜属于“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采用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头菜,所产头菜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八.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酸梅鸭

酸梅鸭

酸梅鸭是一道好下饭、又易做的菜,是从化较有名的特色菜。吃起来酸酸的,味道很香。其做法如下:

材料:鸭半只、姜片3片、冰梅酱一瓶,白糖一小勺。

烹制:在市场买的鸭肉都会偏肥,可以先把锅烧红,把洗净晾干水分的鸭块放入锅内净炒一会,慢慢煎出部分鸭油,这样怕肥的人就不会觉得油腻了。

把鸭肉移到碟子里,在有鸭油的锅里放入姜片爆香,再把鸭肉放入锅内翻炒,放入适量的绍酒、豉油,盖上锅盖焖三分钟。接着翻炒鸭肉,放入适量的水文火慢焖。在剩下三成水的时候把冰梅酱倒入一半,并放入一小勺糖。再煮一会,一道酸梅鸭就大功告成。

九.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荔枝素

荔枝素有“岭南佳果”之称,而糯米糍核细、肉爽厚是荔枝中的上乘佳品,由于糯米糍价格昂贵,制作复杂,所以只能少量加工,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其名贵,实是不可多得的送礼佳品!标准代号:Q/(CHJ) LY 4-2000( 从化)

十.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绿村黑蔗

绿村黑蔗

榄核镇绿村村位于榄核镇中部,是番禺大沙田地区中土地肥沃的一个村,种植黑蔗(即黑皮果蔗)是全村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总耕地面积2424亩,其中黑蔗面积17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2%。2000年,种植黑蔗带来的经济收入达到

708万元,占绿村村农业总收入的62.6%。

绿村种植黑蔗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土地改革以来村民就已经种植黑蔗,当时是每家每户在自留地种植小量的黑蔗,面积只有60多亩。随着政策的引导、经济意识的提高,黑蔗种植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技术的提高,产量的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100亩,跃升到1985年的300多亩;1986年以后,黑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90年已达到1200多亩。

为提高黑蔗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村干部想方设法扩大黑蔗的销售渠道,通过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的动态,引导发动农户组织北运专业队将村里种植的黑蔗运往上海、郑州等地销售。同时,积极指导群众从生产技术上严把质量关,在用药时结合虫期发生使用无公害农药,在施肥上根据土壤地力的情况因地制宜实施配方施肥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绿村黑蔗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特点有:表皮黑而油润无虫节,蔗身高而挺直,节与节之间疏而有序,肉质脆而甘甜。由于质量好而得到了销售市场的认同,销售价格一般比邻近镇、村的黑蔗高3—5元/担,从而增强了农户种植黑蔗的信心。本村黑蔗面积由90年1200多亩大幅度增加至2000年1750亩,年亩产量也由1990只有5—6吨提高到2000年7-8吨,北运队伍由1990年的2个专业队增加到目前的6个专业队。

绿村黑蔗以连片规模的种植,优良的品质,加上畅通销售渠道,成为榄核镇农业的拳头产品之一。在近年黑蔗销售形势处于历史低谷的情况下,仍然能产销两旺,2000年更是取得产量、收入两大丰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广州酒家都有哪些特产产品广州有什么值得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