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阳城十大特产 晋城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1 12:56:04

一.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阳城油糕

阳城油糕是当地的又种风味名吃,是用红薯蒸孰捣烂掺面,做成圆形或长圆形,待油烧至8分热的时候,入锅炸至金黄色即可出锅食用。

他营养丰富,外脆里软,味美可口。

二.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阳城桑椹

自然的馈赠是丰富的。五月不光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更是桑椹成熟的时节,勤劳的人们在喂蚕的同时,从不忘享受桑椹带给自己的美味。

这时的阿崔一家三口,在傍晚时分,提着用荆条亲手编制的容器,走向了自家的田间,因为家里有成千上万的宝宝在等着属于自己的美食。阿崔一家的生活开支全靠宝宝吐出的白色的东西来正常的维持。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大自然总是把美味留给最勤劳的人,尽管在享受鲜味的同时,时不时会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天然的色素不知不觉的留在了嘴巴上和手指间……

三.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陵川土鸡蛋

陵川土鸡蛋

土鸡是完全散养的,每天在林地里活动觅食,只吃虫子、野草等天然食物。这种鸡因为营养不均衡,下的蛋个头比较小,但因为土鸡吃绿叶菜较多,蛋黄中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黄更大,颜色更深一些。营养学研究发现,散养鸡与喂饲料的鸡所下的蛋相比,其脂肪含量、维生素E含量、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有明显差异的,散养鸡产的蛋高于饲料鸡产的蛋。

四.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羊肉火烧

羊肉火烧

羊肉火烧的制作材料:

面粉1000克,羊肉1500克,葱花500克,调和粉、姜粉、酱油各100克,芝麻油、味精、精盐、熟猪油各少许。

羊肉火烧的特色:

色泽金黄,香脆可口。

如何做羊肉火烧:

1、羊肉切成小丁,放入各种作料拌成馅料。

2、盆内加面粉、温水、少许精盐和成面团,静饧30分钟,搓成条,分成25个剂子,逐个按扁,包入肉馅压成饼状。

3、鏊子烧热擦上熟猪油,放上肉饼,不断翻动,烙至两面金黄色时即成。

羊肉火烧的制作要领:

1、面团要揉匀饧透,揉至表面光滑为宜;

2、烙制时鏊子受热要均匀,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五.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泽州甜柿

泽州甜柿喜温暖,适生区主要为阳城、泽州、沁水、高平、陵川等地海拔1100米以下的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多长于山麓。

甜柿在晋城市栽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为传统土特浆果类果品。据清同治年间《阳城县志》记载:“县旧无柿,明万历中,知县新郑王良臣悯其地瘠寡产,人少物利,乃自其乡携种至,使户植之。初以烦苦,后嫁接成林,取材落实,民悉受其利。”

泽州甜柿含糖高,品质佳。暑黄柿、造柿,早熟迎节,果肉橙黄,质地紧密,纤维少,味甜汁多无核。熟柿质如果浆,味如蜜糖,是秋季滋补佳品。柿叶可制茶,有消暑、降压、减肥之功。柿叶所含维生素C很高,比被称为维生素宝库的柠檬的维生素C还高一倍。

柿子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柿子脾胃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柿子有清热润肠、降压之功效,对痔疮出血、便秘有一定疗效。

六.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阳城卤肉

制作卤肉的主料是猪头、猪尾巴、猪肘和猪蹄。原料经过洗净切块后,加入花椒、大料、丁香、桂皮等十几种调味料,大约炖八个小时,肉烂汤浓,香气四溢,下午四点左右就有食客来吃了。舀一勺放在碗里,浇上蒜汁,蒜与肉的香味相互交融,吃一口,满嘴留香,再来一个用肉汁浸泡的火烧,堪称一道美味的下午茶。

七.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大黄梨

高平大黄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平素有梨乡之称,这里的梨有大黄梨、削梨、夏梨等十多个品种,早在隋朝时期就曾经被皇室封为进贡珍品,高平大黄梨的特点主要是味浓,味香,香甜适口,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其中陈土区镇铁炉村产的大黄梨品质最优,俗名“铁炉梨”。

高平大黄梨集中产区为高平市寺庄、永录、釜山、赵庄、野川、陈区、 团池、城关等地。高平大黄梨果实呈黄色,大而整齐,果皮粗,有蜡质,耐贮存,果肉白 色,汁多而脆,甘酸适度。明、清时曾为朝廷贡品。果实可食部分占果重的86%,含糖量3.9%,含酸量0.33%,还含 有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可祛火润肺,帮助消化。( 高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黄梨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大黄梨性平味甘微涩,有清暑解渴、消食止泻的作用。大黄梨的果汁中因含有一种与胃液相类似的酵素,能分解蛋白质,帮助消化,所以饭后,特别是吃肉类和油腻食物后,吃上几片黄梨,确实有益。此外大黄梨中的糖、盐和酶有利尿作用,对肾炎、高血压、浮肿、支气管炎.咳嗽也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

高平大黄梨产地分布在高平市河西镇、马村镇、米山镇、寺庄镇、陈区镇、野川镇、三甲镇、北诗镇、神农镇、建宁乡、石末乡、原村乡、永录乡。

八.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陵川党参

“五花芯”党参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矿物质含量等局限,只产于陵川县,年产30万公斤。参的横断面呈五花形,油性大,无渣滓,含糖量和药用价值比一般党参高出1~1.5倍,有“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之说。

九. 山西省 晋城 城区 晋城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传统名菜之一,至今在全国享有盛誉,被人们称之为“三晋第一味。”但是,在山西过油肉中,晋城过油肉却独树一帜,其制法、风味另有特色。

晋城过油肉的主料为瘦猪肉,最好是里脊肉或元宝肉。将猪肉顶纹切成柳叶片,用蛋液、湿淀粉拌匀。炒瓢上火放入食油,待油八成热时将挂糊均匀的肉片下入油锅,边炸边用肉叉把肉搅开,要注意掌握火候,油热肉片则会结疙瘩,油凉又会脱芡。炸熟后用手勺滗住瓢沿,倾瓢滗尽油,然后投入葱花、蒜片、姜末、木耳、黄花菜、蒜苔段、烹入少许酸醋,翻瓢后再加入酱油、盐、味精及绍酒,加水勾芡,装入汤盘即成。

过油肉制法,始于北齐奥肉。《齐民要术》中记录有这一名菜的初始技法,即将猪肉切片后置于存有肉、脂油和盐的釜中,缓火慢煮后,再入油瓮腌渍,食时捞出,水煮再熟,拌以韭菜吃。到了唐代,奥肉制法分为煲制、过油两种技法。《中国风俗史》载:“唐人食品…薄冶群物,入沸油烹,谓之过门香。”此后,肉过油而食,成为历代宫廷菜式,到了明代,更是御膳第一美味。《晋食纵横丛书•名食掌故》记:“过油肉…在明代曾被明太祖列为皇宫珍馐第一味,每临庆典盛会,酒席宴前,第一道菜必令先上过油肉,而奉为至上珍宝头肴。”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过油肉这一名菜又重回山西,也成为山西代表菜肴之一。清代时,努尔哈赤和慈禧太后都喜欢吃这道菜。《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载,努尔哈赤称过油肉为“黄金肉”,他当上皇帝后,“盛京清宫膳房也烹制黄金肉”。慈禧太后掌权后,过油肉“是清宫廷普遍食用的一只宫廷菜。”

过油肉自明代以来一直是晋城的代表菜之一,数百年来各县大小饭店都以过油肉为看家菜招揽天下食客,甚至筵席上也用这道菜显示地方风味。山西过油肉片大,晋城过油肉片小;山西过油肉为干食,晋城过油肉为汤食;山西过油肉一般不用蒜苔、豆角之类辅料,晋城过油肉则非放蒜苔或豆角不成。外地人在晋城点过油肉时,一定得讲清要山西过油肉还是晋城过油肉,否则很容易混淆。

制作晋城过油肉,勾芡很重要。不仅是过油肉,在其他菜肴中也很重视勾芡。勾芡是否适当,对菜肴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调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大多用于熘、滑、炒等烹调技法。这些烹调方法共同特点是:旺火速成。用这种方法烹调的菜肴,基本上不带汤。但由于烹调时加入了某些酱汁调料的原料本身出水,使菜肴看上去汤汁增多了。通过勾芡,使汁液的浓稠度增加了,并附于原料的表面,从而达到菜肴光泽、滑润、柔嫩和鲜美的风味。要勾好芡汁,首先就要掌握好勾芡时间,一般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勾芡会使卤汁发焦,过迟勾芡易使菜受热时间长,失去脆嫩的口味。勾芡的菜肴用油不能太多,汤汁要适当,否则不能达到增鲜、美型的目的。在用单纯粉汁勾芡时,必须先将菜肴的口味、色泽调好,然后再淋入混淀粉勾芡,这样才能保证菜肴的味美色艳。晋城菜肴中的汤食较多,厨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勾芡经验。晋城过油肉之所以区别于山西过油肉,巧妙的勾芡是其重要环节之一。

十.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泽州黄小米

清朝大臣陈延敬(山西泽州人)当年将乡米进贡给康熙皇帝,皇帝见此米色泽金黄,食之香甜,即赐名“泽州香”,又名“泽州黄”,后被列为贡米。此米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及美容价值。主要营养成分是由脂肪、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组成的,贡米色泽金黄,米香浓郁。( 泽州)
阳城特产前十名排行榜晋城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