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山蘑菇特产 浑源五峰山蘑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3 00:29:25

一.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浑源莲花豆

北岳恒山有三宝:黄芪、蚕豆、灵芝草。恒山蚕豆盛产于浑源东南山区一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VB1、VB2和尼克酸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莲花豆选用恒山蚕豆为原料,配以精炼植物油、多种调味料,采用科学配方和草药浸泡,口感更脆,色泽美,回味无穷,是老少喜爱的营养补品,送亲访友的馈赠礼品,旅游观光的必购食品。( 浑源)

二.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恒山茶

恒山茶历史悠久,是当地一种茶,它是由当地的名贵药材黄芩、毛尖、柳叶配制而成。康熙皇帝来恒山朝拜北岳,对当地进献的“恒山茶”赞叹不绝,“恒山茶”由此而的名。恒山地处塞外高原,昼夜温差大,所出产的“恒山茶”稍带有苦味,但味道清香,回味无穷,有补气泻火通便的功效。恒山茶产量不大,但游人游恒山时如逢季节也可自行采集,在悬空寺里有道是:上有千仞崖,下有千仞崖. 山僧闻客至, 山下采山茶。

三.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蘑菇

    横县是广西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全县现有蘑菇1500平方尺,年产蘑菇9000吨左右。 横县规划将每年扩种蘑菇300万平方尺,形成以云表为中心,辐射校椅、马岭、灵竹、石塘、马山等乡镇的蘑菇。 

四.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李峪杏干

浑源县东坊城乡李峪村是当地特有的小气候果林基地。该村盛产的桃结杏个大饱满、水多味甜,因采摘后不易长期保存,当地人就将杏肉放在阳光充足的干燥之处,制作杏干。杏肉水份经风干后,保持了鲜杏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吃上一口,慢慢咀嚼,酸甜突口,色、香、味俱全。

五.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大磁窑彩陶

彩陶是我国古代仰韶文化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文物、文化和观赏价值。浑源大磁窑陶瓷厂生产的系列彩陶,古色古香,质朴雅典,受到文人雅士和广大彩陶爱好者的欢迎。( 大同)

六.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俗称蘑菇、白蘑菇,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占食用菌产量的70%左右。我国是蘑菇主要生产国,产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同时蘑菇产品是我国食用菌类最大的出口项目之一。横县又是广西食用菌类最大的出口项目之一。横县又是广西食用菌第一产业大县,年栽培蘑菇1525万平方米,2013年被国家授予“双孢蘑菇之乡”称号。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物,经常用食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增强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最适宜生长温度23-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14--18℃。根据蘑菇生长生态条件和广西气候特点,一般每年自然条件下只可栽培一茬,随着科技发展,蘑菇栽培的方法亦不断改进,由最初的简易“人字棚”模式发展到二次发酵的“大棚蘑菇”模式和“平棚蘑菇”模式,近年又发展到人工温控生态条件下的“工厂化蘑菇”模式,一年可栽培六造蘑菇,实现周年生产,为蘑菇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在横县云表镇朝南村建设了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单造栽培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量30公斤,年产7200吨,年利润可达到3000多万元。蘑菇工厂招聘当地100多名农民就业,农民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万元左右,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七.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羊毛地毯

羊毛地毯是我国正宗出口的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织造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根据专家勘测,我国青海省曾经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毛毯残片,8字形的“扭麻花”编结法已经和现在的编结法很相似。大同地区的毛织地毯,远在春秋战国赵武灵王设郡之时就已经开始生产,东汉时期已经具有很高的生产技术水平,能够用红、褐、紫、绿等各种颜色织出各种花纹图案。解放以后,大同、山阴、浑源等地都建立地毯厂,若论其毛质优良、做工精细、图案新颖、色泽调和、经久耐用,则以大同县地毯厂为最。大同县地毯厂建于1970年,是专门生产出口地毯的厂家。生产高级纯毛90道机拉洗手工栽绒地毯,产品设计精致,四角对称,分为大边、中边、小边,中间图案常为山水风景、奇花异草、松鹤延年、五幅捧寿、福禄祯祥、吉祥如意等。如今该厂生产床毯、炕毯、地毯、沙发毯、汽车座毯等一系列产品,通过纺线、染色、织毯、平整、剪花、洗光等工序,均能保质保量经久耐用,具有用着舒适、隔潮保温、除邪去寒、冬暖夏凉、有利健康等特点,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它不仅在全国各地受到欢迎,而且畅销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港澳地区。( 大同)

八. 新疆 喀什 麦盖提 巴楚蘑菇

巴楚蘑菇生长在巴楚特有的自然胡杨林山区 中,肉质厚实,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巴楚蘑菇都是野生的,年产量不多,一直供不应求 。用巴楚蘑菇炖肉、炖鱼,其味道鲜美无比。( 喀什)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镜泊山蘑菇

镜泊山区的蘑菇,有近百种之多。"诸山中皆有之。"并以个头大、色气正、味道鲜而著名,其中常见的是榆黄蘑、树鸡蘑、榛蘑、松蘑和元蘑,产量颇多。

榆黄蘑、树鸡蘑生于夏初,盛夏是生长的旺季。榆黄蘑又名金顶蘑,也称玉皇蘑,只生长在榆树的枯木上。其菌盖呈草黄色,漏斗状,宽二至十四厘米;菌柄基部连生,菌肉洁白、纯净。新鲜时,炒鸡蛋,炒鸡块,味极鲜,用它包饺子更加鲜美。

树鸡蘑,生长在柞树的干上和根部,菌盖呈橙黄色或桔红色,鲜艳夺目,其形状片片相叠,基部重合,很象鸡冠子,故名曰:树鸡。它的菌肉厚实,嫩而脆。鲜时炒韭菜,炖鸡肉宜美可口。榆黄蘑和树鸡蘑不宜储藏,只能鲜吃。而榛蘑、元蘑却可晒干长期储存,冬天吃时,用热水一泡,便舒展如鲜,味道清鲜不变。榛蘑生长在夏末,多在灌树丛中,尤其是榛柴溏里最多,阔叶树基部也有。榛蘑菌盖肉厚,群生或丛生,呈土黄色,小时是半球形,长大即舒展开,犹如小伞,每个菌盖宽至十五厘米;菌柄粗壮、肥大,其纤维质是中空的圆柱体;菌肉呈白色,味美可口。

元蘑,又叫冬蘑或黄蘑,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入秋时,元蘑象鱼鳞般丛生在树的腐木上,桦、柞、杨、榆树的倒木、枯立木、伐桩上都有,尤其是椴树的倒木上最多,它菌盖呈扇形或肾脏形,灰褐色,每个宽五至十五厘米;菌柄短扁,白色或淡黄色;菌肉白色,味极鲜。晒干后,成黄色大块,吃时,用时温水泡便恢复鲜时形状,同鸡肉炖圪最佳。

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植物肉,有的还可入药,治消化不良、化痰理气、手足麻木、无名肿毒等病症,不可为小儿麻疹解表。

我国食用蘑菇有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为冻青、羊肚、鸡腿、银盘粉子等,早在汉朝时就是盛宴上的佳侑。清初,镜泊山区的蘑菇每年有数十担送往盛京做为贡品。

十.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塞北莜面

塞北莜面

莜面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食品,其他地方的人不仅没有吃过、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一个南方人问,什么是莜面,莜面是不是用油和成的面,闹出笑话。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土地长什么庄稼。东北有大豆高粱、山东有谷子、中原有小麦、江南有稻子、青藏高原有青稞。在西北和华北生长着耐寒的莜麦,盛夏时节一片青绿,风吹之下此起彼伏、蔚为大观。

莜面,含蛋白质高、热量高,含糖份很低、降糖减压、补气健脾、深受人们喜爱,远道而来的客人也赞不绝口。1984年秋,-同志视察内蒙古途经河北张北,就曾品尝过莜面。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真是丰富多彩,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饮食。山东的煎饼、陕西的羊肉泡馍、四川的麻婆豆腐、内蒙古的手抓羊肉、新疆的馕、河北的驴肉火烧、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每一种饮食都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山东过去很穷,只产小米,所以就只能吃用小米面做的煎饼。就连吕剧也这么唱,“听说包公要放粮,忙坏了娘娘和西宫。东宫娘娘摊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莜面好吃,它的制作也很讲究,需要淘洗、阴干、焙炒、推碾子等,最好选择三九天加工。这样才可长久的存放,三年、两载不会霉变。

一种莜面可做多种饭样。推窝窝、搓条条、蒸饺子、做山药鱼子、打傀儡。仅傀儡就可以做好几种,如,锅打傀儡、油炒傀儡、山药傀儡、笼蒸傀儡。最有艺术品质的饭样应该是推窝窝。看姑娘和年轻的媳妇推窝窝,那真是一种享受。一点莜面掐在手上,在光滑的石板上一推就变成薄薄的一片,然后手指一动那么一卷就变成了一个小圆筒儿,不一会就摆满了一笼屉。蘸莜面吃的菜也很平常,有羊肉和蘑菇,白菜和山药,熬咸芥菜,熬酸菜,再配上辣椒、蒜、醋,那才叫好吃呢。

莜面不仅有营养,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听听那些苍凉的民歌吧——“半斤莜面摆三摆,挨打受气为谁挨;半斤莜面推窝窝,挨打受气为哥哥”,“坝上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听了这些歌谣,吃过这些莜面做的面食,你会爱上这莜面,这生长莜面的土地,这些靠莜面为生的父老乡亲。

山西古县特产蘑菇青河特产蘑菇叫什么名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