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洱海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大理洱海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0:59:03

一.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二.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牛肝菌

剑川牛肝菌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牛肝菌味道鲜美,食而不厌,俗称美味牛肝菌。其富含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以及单糖、二糖和抗癌的多糖,是名贵的“山珍”。

剑川境内可食用牛肝菌分布广泛,常见的有白牛肝、黄牛肝、红牛肝(见手青)、黑牛肝、乳牛肝等。每年的雨季来临便是各色各样的牛肝菌上市的时节。鲜炒牛肝菌是深受剑川老百姓喜爱的一道美食。

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妇女白带异常。它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另外,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可见美味牛肝菌确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五.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画毡

画毡是剑川白族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主要产于上兰、马登、弥沙等地。其工艺过程是由画师用木笔蘸面糊在白羊毡上作画,然后放进盛有茜草等植物颜料的大锅内煮沸浸染,凉干后剥去面痂,稍加整修即可。画毡图画古朴大方,有鱼跃龙门、麒麟送子、公鸡报晓等,还有花卉鸟兽等变形的白族民间图案。画毡是山区青年婚嫁的必备嫁妆,有生活红火,吉祥如意的寓意,因而备受喜爱。

六.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大理松茸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茸、剥皮菌,纳西语称“裕茂萝”,是丽江地产菌类中的山珍,产品主要由丽江空运出口,有鲜货和盐渍两种。 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PP等元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益肠胃、理所化痰、驱虫及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等功能,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 大理)

七.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独头大蒜

大理独头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理白族自治州种蒜历史悠久,各县皆有栽培,尤其是弥渡县、洱源县、宾川县等。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记录有现洱源县右所地区种蒜历史,记有“湖中渚田甚沃,种蒜大如拳而味异”;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云南大理方志篇物产中均记载有大蒜。但过去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农民只零星种植,商品量不大。1984年全国开始实施以产销逐步放开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体制改革后,“南菜北运”的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种植,1992年大面积生产上开始推广运用经试验成功的紫皮大蒜“提早抽苔”先进技术,使蒜苔、蒜头的上市期提早40-50天,而且产生了食用方便、品质好、个头大的独瓣蒜,栽培中独蒜率一般在30%-40%,高者达70-80%。大理独头大蒜产量一般800-1000千克/667㎡。个大质优的紫皮独头大蒜为国内唯一产区。

大理独头大蒜为紫皮蒜,外皮紫红色或浅紫白色,商品蒜需去除根须和大蒜蒂。蒜头扁圆形或圆形,不分瓣,构造与普通紫皮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除去外皮后果形依然如此。肉质乳白色,质地清脆,色泽一致,蒜味辛辣(比白皮大蒜辛辣)回甘,香味较浓。蒜头大小规格一般分为横径4cm以上、3-4cm、2-3cm、2cm以下等。大理独头大蒜个头大、质优,外形美观,食用剥皮方便,可食率比普通瓣蒜高5-10%。同一品种,外观整齐、洁净,无离体碎皮,蒜头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缺陷(包括碎头、开裂、机械伤、发芽、腐烂、异味、冻害和病虫害等)。

大理独头大蒜富含大蒜素、蒜油,蒜汁稠粘。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指标要求:大蒜素≧1.20%,大蒜油≧0.10%,总糖≧20.00%,蛋白质≧2.50%。

地域范围

大理独头大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8°52′~101°03′、北纬24°40′~26°42′,总面积19.7万公顷。生产规模1.33万公顷,年产量14.4万吨左右。主要涉及县市为大理市、弥渡县、宾川县、洱源县、祥云县、永平县、鹤庆县等7县市43个乡镇。

八.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土八碗

热情好客是剑川白族美德,每当远方贵客光临,常用丰盛的宴席—土八碗招待。剑川土八碗历史悠久,相传原来是大理国段白王来用招待周边南亚、东南亚等十六个国王所用的国宴,由于这些国家大都信奉佛教,所以是荤素反搭酷。由于段白王是剑川院傍人,后来传入剑川民间,成为待客的风味佳肴,相延至今,已近千年。土八碗荤素搭配,烹调序味美可口,老少咸宜。还将把白乡人民深深情意寄寓在菜肴之中,讲究意趣,体现了白族好客的情怀,富有民族特色。

土八碗不但具有美好的寓意,而且各有自己隐喻吉祥与祝福的名字,分别是:

延年益寿;年年有余。

千岁平安;和和睦睦。

情意绵绵;舒舒服服。

相思百年;百年好合。

宴请最尊贵的嘉宾时,还要加上“吉星高照,清清爽爽”和“千里顺风汤。”

①“延年益寿”别名“红曲肉”。用三线肉加红曲米经特殊加工烹饪而成,食之添福加寿。其颜色不是化学色素染成,而是纯天然食品红曲米的功效,肉已通过煎煮脱脂,吃起来清香爽口。

②“年年有余”别名“粉蒸鱼”。用蒸米和鱼相扮蒸煮而成。借“鱼”的谐音,表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③“千岁平安”别名“千张肉”。制作时要将肉块切成长长的簿片,象征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千岁平安。

④“和和睦睦”别名“木耳豆腐”。黑白相煮,但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互不相扰,借“木”的谐音,象征“和和睦睦”。相传黑白相间的“豆腐木耳”还含有古代外交上的深层喻意。其表示的是两个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坐在一起吃饭就犹如木耳与豆腐,从此以后就会和睦邻友好。

⑤“舒舒服服”别名“酥肉垫竹笋”。酥肉借“酥”的谐音,而竹笋却表示为人处事诚信第一的高风亮节。

⑥“情意绵绵”别名“水粉丝”。作法粉丝越长越好,以见不到头尾为最佳,象征长来长往,天长地久,情意绵绵。

⑦“相思百年”别名“金丝坛豆”,自从有了《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南国都将红豆称为相思豆,而白族却以白色为最纯洁的征,所以将洁白无瑕的金丝坛豆作为相思豆。借“坛”谐音“圆”,代表“相思百年,圆0满”这道菜还有补肾益脾之功效。

⑧“百年好合”别名“百合合肉圆子”。百合扣肉馅后,二者紧密相依,合二为一,为此象征百年好合。

最后一道菜为拼盘“吉星高照”,“清清爽爽”。以白族传统腊味淹鸭蛋﹑香肠﹑吹肝﹑肉片和辣椒蒜泥凉拌树花拼成。鸭蛋摆放在拼盘中央,表示日月同辉;亲亲爽爽是借白族话中“辣椒”和“青蒜”的谐音“亲”和“爽”来表示美好的寓意:代表大家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吃了这饭,就成了亲戚,就是一家人了。

外加一碗汤“千里顺风汤”,别名“虾米汤”。用凉粉丁﹑豆腐丁﹑蒜苗和炒米相煮而成。“蒜”与“顺”音相谐;虾米为水中之物,顺水游荡象征一路顺风。这源于剑川川木匠出门之,远家人远走它乡,家里的妻子都要特意为他准备一包剑湖鱼虾米,以备食用。煮吃时,其汤香香袭人,而且睹物思乡,以此寄托思亲情结,表示时刻不忘家中老小,象征千里顺风,永恋家乡。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九.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啤酒

在大理旅游,苍洱牌大理啤酒一定要品尝一下,它采用苍山无污染雪水,配以进口麦芽、啤酒花精心酿制而成,口感好,酒液清洁细腻,泡沫挂杯持久等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苍洱牌大理啤酒系列先后荣获全国明星啤酒、云南省名牌产品、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全国消费者喜爱产品等荣誉称号,大理啤酒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牌产品之一。

十.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洱海鱼三味

    被誉为高山明珠的大理洱海,是我国横断山脉中容水量最大的一个淡水湖,海拔一千九百多米,面积约二百四十多平方公里。秀丽妩媚的洱海与巍峨精犷的苍山互为依托,雪峰千仞,碧波万顷,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宏伟壮丽的高原景色
苍洱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洱海中动植物生长繁殖良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天然的淡水鱼库。洱海鱼有十余种,其中弓鱼,以肉质细嫩、食味鲜美而远近驰名,号称鱼魁,是洱海的。弓鱼色如银,体态狭长,形如张弓,因以得名。早在唐代,弓鱼就曾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据传,过去洱海里的弓鱼产量很多,旺季时白族渔家在海边搭草棚捉鱼,月光映照之下,一片鳞光闪烁,鱼多到伸手可捉,故有“睡在床上捉鱼”的美谈。白族人民利用洱海的鱼产资源,依照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创造了各种风味优美的鱼类菜肴。
白族吃鱼味在“鲜”。闻名全省的“下关砂锅鱼”,就是用洱海中捕来的弓鱼或鲤鱼作主要原料,配以几十种辅料,在祥云县的砂锅中烹制而成的白族风味名菜。烹制砂锅鱼,讲究鲜活。下关市经营砂锅鱼的饭店,都在店堂中设置一口石水缸,放养活鱼,由顾客挑选后再行加工制作。烹制地将活鱼去鳞、剖腹、洗净,用毛巾擦去水分,于腹壁上擦抹精盐,腌十多分钟,即放入盛上汤的砂锅中烹煮,接着先后放入发好的鱿鱼片、海参、蹄筋、虾米、冬菇、玉兰片、嫩鸡片、火腿片、鲜豆腐片、白菜心、红胡萝卜等辅料和调味品,连锅端上桌,由于配料多样,砂锅保温性能良好,锅内鱼汤翻滚,鲜香扑鼻,引人食欲。此时趁热食用,汤鲜肉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
洱海之滨的白族村寨──喜洲,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当地白族人制作的“喜洲鱼”,味道格外鲜美,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喜洲鱼选用洱海黄壳耳烹制。此鱼颇似鲤鱼,头小、鳞细、肉多、刺少、鲜嫩。将黄壳鱼去鳞,剖腹洗净后,切为块,放入钵内,加咸酱油,小茴香面、八角面、精盐、黄酒腌半小时。然后将砂锅置旺火上,注入熟猪油,炸黄蒜瓣,放入葱段、姜片粉锅,再放入肥瘦火腿片、水发冬菇煸炒,注入上汤,放入鱼块煮二十分钟,加入味精、辣椒油即可食用。此菜鱼鲜味浓,香辣爽口,回味无穷。
白族渔家所做的海水煮海鱼,更是别具风味。不到洱海,置身渔船之上,绝难品尝。白族渔民捕鱼之暇,舶船于风平浪静的港湾,在船上支起林炭火炉,置上铜罗锅,舀入海水,放入少许精盐,将捕到的活弓鱼去鳃和内脏(不去鳞),即放入锅中煮熟,另取大碗一只,将用子母火烤焦的辣椒干,揉成细面放入碗内,再放入葱末、姜米,舀入煮鱼的汤,再烧炙锅底盐一块,趁盐烧红时放入汤内煅制的辣椒盐调料,用以蘸弓鱼吃。食用时保持鱼的原汁原味,十分鲜美,鱼肉滋嫩细腻,营养丰富,咸辣香醇,风味隽永,令人难忘。( 大理)
云南大理洱海有什么土特产给家人大理洱海镇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