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特产茶有哪些 杭州适合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3 02:40:56

一.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龙井虾仁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杭州)

龙井虾仁是一道体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

"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是一道杭州传统风味突出的名菜。

典故

杭州典故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

乾隆典故

另传,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特点

有人说,人们创制出"龙井虾仁",可能受到宋代作过杭州地方官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一首词的启发。苏东坡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时,作的《望江南》中有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的最佳品。人们从苏东坡的词联想到这个季节中的时鲜河虾,于是以新火烹制了"龙井虾仁",经尝试味极鲜美,又突出表现了杭州的风味特色,遂从此保留流传下来。

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的“龙井虾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极为鲜嫩,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因选用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又经精心改良,品质独树一帜。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清代时曾被列为向朝廷的贡品。当时安徽地区以“雀舌”、“鹰爪”之茶叶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就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取名“龙井虾仁”。其味鲜香可口,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并流传各地。

做法

原料:活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5克,鸡蛋1个,绍酒1.5克,精盐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75克)。

制作过程:

一、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换水再洗。这样反复洗三次,把虾仁洗得雪白取出,沥干水分(或用洁净干毛巾吸水),放入碗内,加盐、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

二、取茶杯一个,放上茶叶,用沸水50克泡开(不要加盖),放1分钟,滤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叶和汁待用。

三、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找散,约15秒钟后取出,倒入漏勺沥油。

四、炒锅内留油少许置火上,将虾仁倒入锅中,并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汁,烹酒,加盐和味精,颠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二. 浙江省 杭州 滨江区 杭州金鱼

金鱼,又名锦鱼,是由野生的金鲫鱼演变而来。金鱼体型奇特,色彩鲜艳,姿态典雅大方,被视为活的艺术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中国是金鱼的故乡。

杭州是我国家养金鱼的发源地。早在北宋,人们就发现并开始饲养金鲫鱼。南宋时盛养金鱼,尤其皇亲国戚养鱼成风,社会上出现了养金鱼的专业户。明清时养金鱼更普遍。现在杭州饲养金鱼多达200多种。

三.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荠菜

为十字花科荠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供食用,颇受城乡人民喜爱。上海市郊菜农已将野生荠菜定向驯化培育成栽培种,江浙一带已把荠菜作为特色蔬菜栽培,供应期可达9个多月。( 临安)

四.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板栗

产品产地:杭州桐庐县

产品特性:粒大丰满,光泽红润,肉白香甜,品质最佳。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铁,锌,维生素E,核黄素,维生素C。

产品类别:百江板栗、富阳板栗、寿昌板栗。

产品季节:8~9月板栗果实增大期,10月板栗收获期。

产品功效:味甘性温,入脾经胃,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栗果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

产品简介:板栗是桐庐县的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优质的品质。板栗为杭州市的主要林品之一,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板栗作为木本粮食,有丰富的营养,果实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含量大体与大米、小麦相当,且粉质细腻、支链淀粉含量高。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炒食。生吃,香甜爽脆,风干则甜度更高;熟食则可烧鸡、烧肉,味鲜香甜;糖炒栗子,则香甜糯绵,风味独特。目前,全市有板栗林产6万亩,已投资3万亩,产量1300吨以上。重点产区为寿昌、姚村、新安江等乡镇,以寿昌板栗最为有名。

产品典故:桂花鲜栗羹:唐明皇时,有个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广寒宫中,凝望人间,见到杭州西湖风景胜似天堂,游人尽情欢乐,禁不住舒展广袖,翩翩起舞。吴刚手击桂树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纷纷"。此时,杭州灵隐寺中的德明师傅正在厨房烧栗子粥,无数芳香扑鼻的小粒飘落粥中,众僧尝了这种粥,都说特别好吃。德明师傅很高兴,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来种在山上。很快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树开花了,从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种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为古都杭州的美称。桂花栗子粥经不断改进,也就变成桂花鲜栗羹而流传下来。

五. 浙江省 杭州 江干区 杭州蜜梨

杭州蜜梨为浙江省1986年前进入香港超级市场的唯一水果。1957年桐琴果园始种菊水梨(初名西湖蜜梨,现称杭州蜜梨)200亩,从此县内开始发展杭州蜜梨生产、1973年菊水梨试销香港受欢迎,年年出口。县内生产的杭州蜜梨具有“早、美、好”三大-特色。上市早:7月下旬采收,比杭州产杭州蜜梨早7-10天,比日本主要产梨区乌取县早20天左右。7月底可达香港。外观美:单果重150-200克,果实扁圆形,果皮绿色,符合香港消费者的外观要求。品质好:含糖量13%左右,味甜,汁多,果肉白,质细脆。

六.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杨梅

杨梅又称树梅、小杨梅、珠蓉、杨莓等,属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果树,原产我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我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全国分布:我国是杨梅的主产国,除日本有少量栽培外,其他国家很少栽培。我国杨梅主要分布在北纬20°~31°之间,主要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省(区),台湾、贵州、四川、重庆及安徽南部有少量分布。

桐庐桐庐县分布: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浪里村等

杨梅成份:杨梅为果中珍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每百克中含有0.9克,蛋白质79kcarl热量。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酱、汁、酒、干(密饯)等。

杨梅功效:杨梅亦药、亦酒,以食果为主。《本草纲目》记载:“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但“杨梅性热,不可多食”,其入药功能一是“盐藏食,去痰止呕哕”;二是“盐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三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四是“烧灰服,断下痢甚验”;五是医“头痛不止”或“头风作痛”。《本草纲目》还附有新旧方四例,其中《经验方》提及晒干研末,可治外伤,有止血生肌作用。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研末傅之,令无瘢痕,颇为奇妙。 杨梅的树皮及根,也可“煎汤,洗恶疮疥癣。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唐《食疗本草》:“止下痢,屡验。”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盐藏蜜溃,为晡为干,消食止痢。” 杨梅酿(浸)酒,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西汉东方朔(前154—93)撰的《林邑记》曰:“邑行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杨梅酎,甚珍重之。” 温州民间,在杨梅上市季节,有选择楠溪杨梅浸白酒的习惯。楠溪杨梅颗大、齿丝坚实、肉厚核细;浸酒后,落齿微少,几乎没有什么沉淀;上市季节较茶山梅晚些,但价相对的低廉,群众乐于接受。 用哪种白酒浸杨梅为佳?旧时温州,这也有几分讲究。人们喜用老酒汗、高汗、汗酒、烧酒或山东、河北来的高粱酒。酒又有一般与陈酿之分,陈酿上品要算广和酱园的三年陈酒汗了;“五味和”南北货号老店出售的杨梅酒,则酒、梅分卖,“酒”按质而定价,一个铜板便可以买到杨梅几颗。但在农村,农家则多以家酿白酒浸杨梅。为了让杨梅酒减少辛味,适量添加白糖。这样能使杨梅色泽保持艳红,看上去酷似新鲜杨梅。酒浸杨梅,除了饮酒外,亦以此入药。一到暑天,常吃几颗,有能解“热头气”(解暑、消暑)的说法。凡遇腹泻,取酒中杨梅两三颗食之止泻有奇效的说法也在民间流传,广为人知。 这样,杨梅就成为亦药、亦酒、亦果的佳品,又是家庭一种常备“药”,甜蜜似甘草,真是良药“甜”口利于病。

七.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野葱

百合科葱属多年生植物。可作凉调菜或配菜用,风味极佳。现野生日见稀少,很有开发价值。( 临安)

八. 浙江省 杭州 杭州蜜汁火方

原料:

带皮熟火腿1方(约重400克)、冰糖150克、干莲子50克、干淀粉15克、糖桂花1.5克、绍酒75毫升、蜜饯樱桃5粒、蜜饯青梅1粒、玫瑰花瓣少许

制作:

1、干莲子用沸水浸泡,蒸酥待用。

2、用刀刮尽火腿皮上的余毛、污迹,肉皮切成12块小方块,放入碗中,先加绍酒25毫升、冰糖25克,再加清水至浸没,蒸1小时取出,将汤水滗去,再加绍酒25毫升、冰糖25克,加水浸没,蒸1小时取出,滗去汤汁;继续加一个半小时至酥熟,把原汁滗入碗中,除去沉淀杂质,待用。

3、把火方皮朝上覆扣在高汤盘上,莲子围放在火方周围,缀上樱桃、青梅。

4、炒锅置放在旺火上,加水50毫升、冰糖25克,倒入原汁煮沸,除去糖未,用干淀粉加水25毫升调匀,勾薄欠,淋在火方、莲子上面,撒上糖桂花、玫瑰花瓣即成。

特点:

用冰糖水反复浸蒸,味甜中带咸,酥糯浓香,衬以鲜莲,缀上青梅、樱桃、桂花等,色泽美观,汤汁稠浓,滋味鲜美,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九.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超山梅子

产品产地:杭州超山

产品类别:大叶青、大叶猪肝、叶里青、升箩底、花海、紫蒂梅等。

产品特性:汁多味酸,质脆爽口。

产品季节:五六月间,酸甜的梅子便会挂满枝头。

产品成分:富含钙、镁、钾、纳、磷、铁等矿物质。

产品功效:梅子的营养价值可说非常高,它属於硷性食物,酸味来源是有机酸,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硷性,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预防贫血,还能抗老化、助消化、抑制感冒咳嗽,连晕车止吐、醒酒除口臭,都有妙效,是不可多得的家庭必备零食和药材。

产品简介:超山素以十里梅海著称,并已成为杭州市的一大旅游圣地。大明堂、浮香阁等风景至今还有“唐梅”、“宋梅”等珍稀古梅。花单生或两朵单齐出,先叶开放,白色或淡红色,有清香。核果球形,青色。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话梅、陈皮梅和果酱等,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杭州超山以植果梅为主,质量之优、品种之多列为三大梅区(另两个为无锡梅园、苏州邓尉山)之首。

产品典故: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十. 浙江省 杭州 咸件儿

原料:

带皮猪肋条咸肉1块(约重5000克)、绍酒250毫升

制法:

1、将咸肉刮尽皮上的余毛和污物,用热水洗净,斩成同样大小的两块,放入大锅,加清水至浸没肉身,加入绍酒,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温火焖煮至七八成熟时捞出,放入笼中蒸熟,放平压实。

2、待咸肉冷却后将肉块周围修削齐整,切成8厘米的长条,放入钵中,钵下用热水保温。

食用时取出,用斜刀切成1.3厘米厚的小长方块。这是按咸件儿的大小切块,一般食用者可根据食者的具体情况,改切成小骨牌块等其他形状。

特点:

此菜焖蒸结合,肉质香酥不腻,薄皮细肉的五花夹心,红如胭脂,白如洁玉,色彩分明,鲜嫩入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杭州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浙江杭州特产什么茶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